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海彬

作品数:43 被引量:104H指数:6
供职机构:河北联合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天文地球金属学及工艺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7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1篇建筑科学
  • 3篇天文地球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语言文字
  • 1篇理学

主题

  • 26篇混凝土
  • 12篇土强度
  • 12篇回弹
  • 12篇混凝土强度
  • 10篇无损检测
  • 10篇回弹法
  • 10篇测强
  • 10篇测强曲线
  • 4篇抗震
  • 4篇抗震性
  • 4篇抗震性能
  • 4篇高强
  • 4篇高强混凝土
  • 3篇预拌
  • 3篇预拌混凝土
  • 3篇数据融合
  • 3篇钻芯
  • 3篇钻芯法
  • 3篇剪力
  • 3篇剪力墙

机构

  • 25篇河北联合大学
  • 17篇河北理工大学
  • 10篇北京航空航天...
  • 4篇唐山学院
  • 2篇唐山建设集团...
  • 2篇唐山市建设工...
  • 1篇北京科技大学
  • 1篇北京工业大学
  • 1篇石家庄经济学...

作者

  • 43篇陈海彬
  • 12篇佟晓君
  • 8篇葛楠
  • 7篇马群
  • 7篇苏幼坡
  • 7篇高林
  • 6篇陈建伟
  • 5篇李素娟
  • 4篇陈建伟
  • 4篇王兴国
  • 3篇胡寿康
  • 3篇张玉敏
  • 2篇刘汉清
  • 2篇王星原
  • 2篇徐国强
  • 2篇齐红甲
  • 2篇李凯
  • 2篇武春廷
  • 2篇武立伟
  • 2篇张建

传媒

  • 7篇混凝土
  • 4篇世界地震工程
  • 4篇河北联合大学...
  • 3篇机械强度
  • 2篇建筑结构学报
  • 2篇地震工程与工...
  • 2篇应用基础与工...
  • 1篇北京科技大学...
  • 1篇土木工程学报
  • 1篇武汉理工大学...
  • 1篇四川建筑科学...
  • 1篇河北理工学院...
  • 1篇西安建筑科技...
  • 1篇广西大学学报...
  • 1篇结构工程师
  • 1篇山西建筑
  • 1篇水道港口
  • 1篇中国铁道科学
  • 1篇空间结构
  • 1篇工程抗震与加...

年份

  • 3篇2015
  • 8篇2014
  • 9篇2013
  • 4篇2012
  • 2篇2011
  • 5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5篇2006
  • 3篇2005
4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变截面刚度与质量分布高层结构风振动力反应分析计算被引量:1
2010年
采用Rayleigh-Ritz能量法确定非均匀质量与截面刚度悬臂杆的第一阶自振频率与振型,并根据Daven-port脉动风速谱得出了顺风向脉动风压谱密度函数,得出了类似的高层与高耸结构顺风向风振动力反应的计算方法.计算结果表明,变截面刚度与质量分布的高层结构或高耸结构在顺风向脉动风压作用下,结构的风振反应以共振响应为主,背景响应只占次要的部分;计算风振系数或进行结构振动控制设计时,应该考虑质量分布函数与截面刚度分布函数变化的影响.
葛楠陈海彬周锡元
关键词:脉动风压谱密度函数湍流加速度
建立回弹现场测强曲线的位置参数法被引量:1
2006年
工程上迫切需要在现场数据较少的情况下,建立高精度和高可靠度的现场测强曲线(经验公式)。本文利用位置参数法,提出了一种回弹法现场测强曲线(经验公式)。此曲线(经验公式)仍运用原有的幂函数形式并保持回归参数不变,通过增加位置参数反映现场试验的个性信息。此曲线(经验公式)融合了所在地区混凝土强度值、回弹值、碳化深度值之间的共性趋势和现场检测得到的反映现场情况的个性信息,而且解决了地区测强曲线(经验公式)不能完全描述现场的实际情况,而现场检测数据一般不能满足制定现场专用测强曲线(经验公式)要求的问题。在建筑结构无损检测中,利用本文提出的测强曲线(经验公式)可以极大地提高检测精度和检测结果的可靠性,使检测结果更加符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
胡寿康陈海彬高静李素娟
关键词:回弹测强曲线混凝土
建立混凝土强度回弹测强曲线的逆回归三参数方法被引量:3
2006年
基于对回弹法检测混凝土强度被检测量,结合逆回归理论提出了一种逆回归三参数回弹法测强曲线模型(经验公式),将随机性较大的混凝土回弹值作为因变量,随机性较小的抗压强度值作为自变量,并且增加了一个位置参数,更加符合工程的实际情况。试验数据表明,本文提出的经验公式比传统的直线式和幂函数式经验公式的线性相关系数更高,且平均相对误差和相对标准差都低。适用于建筑结构混凝土强度健康诊治的检测中,还可以应用到诸如压力容器、汽轮发动机无损检测等其他领域中。
周鹍陈海彬李素娟秦国兴
关键词:无损检测测强曲线回弹法
回弹法检测高强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研究
针对我国目前高强混凝土无损检测技术现状和高强混凝土的特点,采用唐山市有代表性材料,对强度等级为C50~C80的高强混凝士标准试块,分为14d、28d、60d、90d 4个龄期,采用ZC1型高强回弹仪进行回弹试验。对混凝土...
陆辉东佟晓君陈海彬
关键词:高强混凝土回弹法测强曲线误差分析
文献传递
两层带水平缝钢管混凝土剪力墙抗震性能试验研究被引量:15
2014年
设计3个两层单跨缩尺比为1∶3的带水平缝钢管混凝土剪力墙,对其进行拟静力试验,其中2个组合剪力墙按"强剪弱弯"设计,1个按"强弯弱剪"设计,剪跨比均为1.55,分析结构的承载力、破坏机理、滞回性能、刚度退化、延性及耗能能力等。试验结果表明:钢管混凝土暗柱和剪力墙竖向接合面连接可靠,底层钢管出现局部屈曲;组合剪力墙正截面承载力中绝大部分由钢管混凝土暗柱承担,约占底部弯矩75%;组合剪力墙的极限位移角大于1/100,带水平缝组合剪力墙滞回曲线饱满,无明显"捏拢"现象。给出了无轴压力作用下钢管混凝土剪力墙正截面承载力计算方法,其计算值与试验值吻合较好。
陈建伟苏幼坡张超齐红甲陈海彬
关键词:拟静力试验抗震性能
双向线性回归方法被引量:1
2006年
工程上迫切需要在现场或当前数据较少的情况下,建立高精度和高可靠度的现场经验公式。文中利用当前或现场检测数据与历史或试验室数据存在的共性信息,给出双向线性回归方法。此方法不仅能利用现场检测数据的个性信息,还能有效、合理地使用历史或试验室数据,有效扩大当前或现场数据的样本量,得到高精度的现场经验公式,同时利用该公式还可以得到高置信度的推定结果。将文中方法运用于回弹法检测混凝土强度中,有效解决了现场测强曲线建立问题。
佟晓君陈海彬马群张建
关键词:经验公式
内置梳齿钢板混凝土连梁与混凝土剪力墙节点性能
2015年
利用有限元软件Adina对内置梳齿钢板混凝土连梁与混凝土剪力墙节点性能进行了数值分析。将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在验证有限元分析计算结果正确的基础上,利用有限元软件Adina对内置梳齿钢板混凝土连梁和普通钢筋混凝土连梁与剪力墙节点的抗震性能进行了比较,证明了这种形式节点性能的优越性。
高扬王兴国葛楠陈海彬
关键词:混凝土剪力墙
回弹-拔出综合法检测混凝土强度的试验研究被引量:3
2013年
采用了本地区具有代表性的原材料,分别配制了强度等级为C10、C20、C30、C40、C50和C60近80组混凝土试验试件,进行回弹、拔出以及抗压强度试验。利用最小二乘法,选取三种不同形式的回归模型进行回归分析,建议采用复相关系数最大、平均相对误差和相对标准差最小的直线函数式作为本地区回弹-拔出综合法地方测强曲线。通过对比试验,比较综合法与单一方法推定混凝土强度值,综合法的相对误差较小,检测精度高。
陈海彬郑锐冯少波
关键词:测强曲线混凝土强度无损检测
评定混凝土强度的置信区间方法被引量:1
2006年
提出一种新的模糊回归数据融合方法的超声回弹测强曲线,此测强曲线可以减小偶然误差,提高检测的精度。同时,运用置信检验理论提出了在给定置信度下经过修正后的建筑结构强度的置信区间,并给出了混凝土强度的三个评定标准。此方法比较符合工程实际情况,且对混凝土强度做出了定量的判定。
胡寿康陈海彬周鹍宋爱华王海芬
关键词:无损检测测强曲线
钢筋混凝土柱在冲击荷载作用下破坏模式研究被引量:3
2009年
根据拉格朗日方程近似地分析了结构构件在冲击荷载作用下的动力反应模式。得出了钢筋混凝土柱在冲击荷载作用下弯曲型变形与直剪型变形两种单自由度模型动力反应计算公式,并尝试将构件几何尺寸、材料力学性能以及冲击荷载都作为随机变量,考虑荷载不同持时及不同峰值,用打靶法计算了一个实例构件在瞬时冲击荷载作用下的破坏概率,为初步判断构件的破坏模式提供依据。计算结果表明,荷载持时与峰值是决定结构构件破坏模式的重要因素。从构件破坏模式的变化过程来看,将构件在爆炸冲击荷载作用下的动力反应分解成弯曲型与直剪型是合理的,失效概率的计算结果与定性分析的趋势是一致的。直剪型动力反应的振动频率远大于弯曲型动力反应的振动频率,反映了结构构件两种不同的破坏机制有很大的差别。当荷载峰值增加、持时缩短时,构件的动力反应趋向于直剪型,当荷载峰值减小、持时增加时,构件的动力反应趋向于弯曲型。
陈海彬高静葛楠安军海
关键词:冲击荷载打靶法破坏模式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