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陈晓利

陈晓利

作品数:34 被引量:400H指数:13
供职机构: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1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3篇天文地球
  • 1篇农业科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29篇地震
  • 25篇滑坡
  • 17篇地震滑坡
  • 6篇汶川地震
  • 4篇地震诱发
  • 4篇诱发滑坡
  • 4篇数值模拟
  • 4篇滑坡分布
  • 4篇NEWMAR...
  • 4篇值模拟
  • 3篇诱发地震
  • 3篇水库
  • 3篇滑坡崩塌
  • 3篇崩塌
  • 3篇GIS
  • 2篇地理信息
  • 2篇地理信息系统
  • 2篇地形
  • 2篇地震诱发滑坡
  • 2篇地质

机构

  • 34篇中国地震局
  • 6篇北京大学
  • 3篇中国地震应急...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云南省地震局
  • 2篇四川省地震局
  • 2篇中国地震台网...
  • 1篇上海市地震局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应急管理部国...
  • 1篇中国电建集团...

作者

  • 34篇陈晓利
  • 6篇王明明
  • 6篇叶洪
  • 4篇冉洪流
  • 3篇单新建
  • 3篇王喆
  • 3篇张凌
  • 3篇马文涛
  • 2篇周庆
  • 2篇常祖峰
  • 2篇刘春国
  • 2篇祁生文
  • 2篇庾露
  • 2篇董瑞树
  • 2篇赵永红
  • 1篇陈宇军
  • 1篇于红梅
  • 1篇李传友
  • 1篇杨多兴
  • 1篇徐长朋

传媒

  • 20篇地震地质
  • 3篇地球物理学报
  • 2篇工程地质学报
  • 2篇北京大学学报...
  • 1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岩石学报
  • 1篇山西地震
  • 1篇地学前缘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3篇2011
  • 3篇2010
  • 5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3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3
3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地震滑坡危险性评价方法的适用性探讨--以玛多M_(S)7.4地震为例被引量:2
2022年
地震诱发的滑坡(崩塌)是山岳地区强震过程中常见的一类地质灾害现象,其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财产损失常常超过灾害本身。为减轻和降低地震滑坡灾害带来的损失,科学工作者们通过长期研究,形成了多种基于不同理论和模型的地震滑坡危险性预测和评价方法。2021年5月22日2时4分发生在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34.59°N,98.34°E)的M_(S)7.4地震为检验不同模型的有效性和适用性提供了机会。文中以玛多地震灾区的地形坡度数据、地质岩性数据为基础,一方面基于简化Newmark位移模型对玛多地震灾区的地震滑坡敏感性进行了计算,并结合玛多地震震后的地震烈度分布图对地震滑坡危险性进行了评估;另一方面以判别分析法为基础,采用在日本新潟地震中获得的经验模型对玛多震区的地震滑坡进行了预测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基于简化Newmark位移模型的地震诱发滑坡危险性快速评估得到的潜在高危险区域主要集中在Ⅷ、Ⅸ、Ⅹ烈度区,受地震动强度影响较大,整体上随着地震动影响的减弱,滑坡危险性逐渐降低,与客观实际较为符合;判别分析法作为经验模型,比较依赖于特定环境,在脱离其自身环境使用时要对经验公式进行通用性验证,重新认识各个影响因子之间的关系,调整各因素的权重。这2种方法在预测结果上的差异主要分布在Ⅵ度区,在研究区Ⅶ度区及以上烈度区内,2种方法得到的危险区划则大体一致。
魏延坤陈晓利
关键词:地震滑坡危险性分析
2022年MS_(6.8)泸定地震诱发滑坡中过剩地形的影响
2024年
地貌演化受到构造活动和河流侵蚀等作用影响。作为地貌演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滑坡对于塑造地貌形态起到了重要作用。滑坡发生的本质是坡体平衡受到破坏,而这种不平衡现象可体现为存在过剩地形。2022年9月5日四川省泸定县MS_(6.8)地震诱发了大量山体滑坡,为研究过剩地形对同震滑坡的空间分布提供了一个研究实例。文中基于震后遥感影像对同震滑坡进行了提取,并依据ALOS 12.5m地形高程数据计算了震区过剩地形。此次工作共识别出1485个滑坡(面积约为14.83km^(2)),这些同震滑坡多为浅层滑坡,呈带状集中分布于大渡河两侧。同时,过剩地形的计算结果显示其主要分布在大渡河及其支流的山谷两侧。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高达91.7%的同震滑坡分布在不同厚度的过剩地形分布区。为了进一步研究过剩地形和同震滑坡的空间关系,文中对2008年汶川地震、2013年芦山地震和2014年鲁甸地震等诱发滑坡与过剩地形的空间分布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二者的空间分布具有高度的一致性,显示出过剩地形对同震滑坡空间分布的控制作用。值得注意的是,文中计算获得的泸定地震震区过剩地形的平均高度约为80.0m,明显大于此次地震诱发滑坡的厚度,这意味着此次同震滑坡仅仅是移除了很少部分的过剩地形,据此推测剩余的过剩地形分布区仍是未来潜在的滑坡易发区。
邱恒志马思远陈晓利
关键词:滑坡分布
基于GIS的地震滑坡危险性的模糊综合评价研究被引量:53
2008年
地震滑坡的形成机制复杂,影响因素众多,但各个因素对滑坡稳定性的影响却不一样。以往的研究中,对影响因素权重的确定主观因素有很大的影响。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利用层次分析法对地震滑坡各影响因素的权重进行确定,较好地克服了主观因素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利用模糊数学的方法对研究区域的地震滑坡危险性进行评定,编制了地震滑坡危险性评价图。
陈晓利祁生文叶洪
关键词:地震滑坡层次分析
断裂带两侧地震诱发滑坡空间分布差异性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以北川地区的地震滑坡分布为例被引量:20
2011年
目前在地震滑坡影响因素的研究中,一般认为岩性、地形地貌、坡度、地震烈度、震中距等因素对滑坡的空间分布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忽视了发震断裂的运动方式对滑坡分布所起作用.5.12汶川地震诱发的大量滑坡崩塌灾害主要沿龙门山断裂带发育,但在断裂带两侧呈不对称分布,80%以上的滑坡、特大型滑坡主要分布于断裂带的上盘.这一现象在汶川地震重灾区之一的北川地区表现尤为明显.本文以GIS为平台,通过对北川地区地震滑坡空间分布特点及断裂带两侧的地貌高程、坡度、岩性、余震分布、地表变形、地震动加速度等因素的分析,探讨了导致该区断裂带两侧滑坡分布差异特点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北川地区地震滑坡崩塌主要分布在距断裂带5 km的范围内,上下两盘的滑坡崩塌分布在数量和面积上存在明显的差异,上盘的滑坡分布面积为下盘的8倍多;在滑坡易于发生的高程(<1500m)、坡度(25°~40°)范围,上下两盘所占比例相当,但是出现在下盘的滑坡数量远远低于上盘,相同坡度范围内上盘的滑坡发育比例达到下盘的3倍以上;位于上盘并紧邻断裂带的寒武纪、震旦纪地层中的滑坡崩塌最为发育;由于汶川地震发震断层的逆冲性质,余震及大的地表变形都发生在断裂带上盘,地震动加速度在上盘衰减速度低于下盘,表现出一定的上盘效应.从这些分析结果可以推断,引起研究区断裂带两侧滑坡分布差异的主要因素不是地形坡度和岩性条件,发震断裂的运动方式起到了主要的作用.
陈晓利李传友王明明李正芳
关键词:地震滑坡影响因素
汶川地震滑坡崩塌的空间分布特征被引量:34
2011年
汶川地震发生在青藏高原东部边界的龙门山断裂带。该区域由一系列叠瓦状冲断带构成,在大地构造上是连接青藏高原与扬子地台的过渡地带。此次地震引发了大规模的滑坡、崩塌、碎屑流等地质灾害,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社会经济财产损失。震后的调查和研究结果表明,在龙门山断裂带的两侧,滑坡崩塌灾害的分布很不均匀。大多数的滑坡崩塌存在于龙门山中央断裂带上盘,只有12%左右的滑坡、崩塌出现在下盘;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发育的高密度区出现在断裂带的两端和中部地区。相关的统计分析表明,此次地震中,滑坡和崩塌等灾害的发育与地形地貌、地震动、坡体岩石性质等密切相关。在硬岩、较硬岩区域,滑坡、崩塌等灾害也广泛发育,这种特点与炉霍、昭通等地震滑坡中获得的认识有所不同。初步的研究结果表明,汶川地震的区域地质构造背景通过对地形地貌及岩石等地质条件的影响,进而对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的空间分布起到了一定的控制作用。
陈晓利邓俭良冉洪流
关键词:汶川地震地震滑坡地质构造背景
人工智能在地震滑坡危险性评价中的应用
本文通过对大量有地震滑坡纪录的震例分析中,系统地总结了地震滑坡的分布特征、形成条件和相关影响因素。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研究了地质构造背景、岩石结构、岩性特点、地形地貌、水文条件等对地震滑坡的影响,同时对地震滑坡与地震...
陈晓利
关键词:地震滑坡人工智能
道路开挖位置对边坡稳定性影响的数值模拟被引量:13
2018年
公路边的滑坡崩塌在中国西南地区是常见的一类地质灾害。道路的开挖一方面改变了边坡原有的地表形态,形成了新的较陡的边坡,如果缺乏保护措施,新的陡坡很容易失稳,从而形成以滚石或浅层滑坡为主的边坡破坏。另一方面,道路开挖有可能会改变原有坡体的结构,降低坡体的安全系数,引起较大规模的滑坡,造成更为严重的灾害。因此,坡体开挖的位置对其稳定程度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文中以岩质边坡为例,在建立边坡模型的基础上,采用二维极限平衡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道路开挖位置对整体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同时,对加载地震作用的边坡稳定性也进行了模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对于有潜在滑动面的坡体,在不同位置进行开挖对坡体稳定性的影响是不同的:在坡脚处或接近滑动面滑出位置开挖道路,将减小阻滑力而导致整体稳定性降低;在接近坡顶处开挖道路则会因卸载坡体物质而提高整体稳定性。合理的开挖位置与坡体坡度有密切关系,在不降低整体安全系数的情况下,坡度较陡的坡体,其开挖位置相应要高一些。无论坡体角度大小,地震作用能够显著降低边坡的稳定性。
陈晓利王明明张凌
关键词:边坡稳定性安全系数
基于GIS的水库诱发地震成因分析被引量:6
2010年
水库地震由于其发生位置和破坏作用的特殊性,已引起各国对该问题研究的重视。水库地震不同于一般天然地震,具有震源浅,震级低的特点,目前已知的最大水库地震震级为1967年印度柯依那水库6.5级地震。在广泛收集国内外水库地震资料的基础上,分析了区域地震活动背景对水库诱发地震的影响,并对水库坝高、库容、库区岩性等因素与诱发地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统计分析。初步的研究结果认为:库区的地质构造和水文地质条件对水库地震的影响大于区域断裂背景及区域地震活动背景的影响,水库规模与诱发地震之间具有一定关系,坝高>50m,库容超过50亿m3的水库诱发地震的概率较大;同时,处于灰岩、碳酸岩、岩溶发育地区的水库诱发地震的概率要大,构造复杂、节理发育等造成渗透条件好的库区也易诱发地震。
陈晓利马文涛杨清源
关键词:水库地震GIS分析地震动峰值加速度
降雨型与地震型滑坡试验研究被引量:6
2012年
为了研究和探索降雨和地震诱发滑坡灾害的成因机理,对降雨型滑坡和地震型滑坡进行了物理模拟试验,系统地研究了坡度、坡体结构、降雨量、振动强度等因素对斜坡破坏变形的影响规律,探讨了降雨和地震诱发斜坡失稳破坏的主要模式和过程。对于降雨型滑坡,通过实验确定不同坡度滑坡的临界降雨量,发现临界降雨量与滑坡坡度呈幂指数关系。对于地震型滑坡,实验得出坡体的破坏程度与坡体的角度、振动的持续时间、振动的强度成正比;通过实验数据分析土质和岩质滑坡的坡度与振动破坏时间的关系;对汶川地震滑坡统计分析发现,当地震震级达到4级以上时,坡度>30°的滑坡发生的概率较大,模拟试验结果与实际现象基本符合。
王伟锋耿赟王青振单新建陈晓利
关键词:降雨型滑坡临界降雨量坡度震级
汶川地震中擂鼓镇地区的滑坡崩塌规律及预测被引量:13
2010年
地震滑坡影响因素与滑坡崩塌分布关系的研究,有助于认识地震滑坡崩塌的发育规律,进而对潜在的地震滑坡危险区段进行划分,为土地的合理使用提供支持。5.12汶川地震引发了大量的滑坡、崩塌、碎屑流等次生灾害,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经济财产损失。以受滑坡、崩塌灾害影响严重的北川县擂鼓镇约180km2的地区作为研究对象,选取坡度、高程、坡向等影响因素进行确定性及面积发育率分析,探讨它们与滑坡、崩塌等灾害空间分布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高程低于1km的地段,滑坡崩塌的发生频率达13.5%,高于其它地段;坡向为东向、北东向、南东向的坡体的滑坡崩塌发生率较其它方向大;随着坡度的增大,滑坡、崩塌的分布也在增大,坡度大于30°的区域滑坡发生频率较高。采用2种方法对研究区进行地震滑坡危险性区划,获得大体一致的划分结果:①基于综合确定性系数与面积发育率方法分析的地震滑坡危险性区划结果中,约有66%的滑坡崩塌落入较高危险和高危险区域;②采用判别分析法获得的地震滑坡危险性区划结果中,约有73%的滑坡崩塌判定为不稳定区域。其中,判别分析法选用的地震动、坡度、曲率等因素在不同地区都对滑坡分布具普遍的影响作用。
陈晓利周本刚冉洪流王明明
关键词:地震滑坡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