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得媛
- 作品数:14 被引量:30H指数:3
-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图书馆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资助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政治法律更多>>
- 图书馆数字化与图书馆的文化传承功能
- 本文对图书馆数字化与图书馆的文化传承功能进行了阐述。基于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之上的图书馆数字化、自动化是当前我国图书馆发展的重点和主要方向,而图书馆对人类文化遗产进行保存、传播的功能正在淡化,相关工作也在悄悄边缘化,这种情...
- 陈得媛
- 关键词:图书馆建设数字图书馆图书馆网络图书馆文化
- 文献传递
- 《荀氏家传》的史学价值探微
- 2016年
- 南朝刘宋时期史学家荀伯子撰《荀氏家传》十卷,已全部散佚,我们今天难窥其全貌,其学术价值也隐没不彰。但是,我们从《三国志》注、《世说新语》注、《文选》注以及唐宋类书中引录的《荀氏家传》佚文看,《荀氏家传》是唐修《晋书》的重要参考文献,其佚文可补正史人物记载的简略和缺失。因魏晋南北朝时期史家撰修的家传大多散佚无存,《荀氏家传》佚文为我们认识此期家传撰修的形式、内容和价值取向提供了一扇小小窗口。同时,《荀氏家传》也是我们认识颖川荀氏家族兴衰及其家学家风较直接的文献资料。概而言之,《荀氏家传》虽然散佚,其史学价值应该得到较充分的认识和关注。
- 陈得媛李传印
- 关键词:家史魏晋南北朝史学
- 评《四库全书荟要》的文献特色被引量:1
- 2008年
- 《四库全书荟要》是《四库全书》的精选本,与《四库全书》相比较,二者一极其精,一极其博,互为补充,相得益彰。《四库全书荟要》体现出精、善、真、简、珍的特点。随着台湾世界书局影印本的发行,《四库全书荟要》在当今学术研究和古籍整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 陈得媛
- 关键词:《四库全书荟要》学术价值
- 从《诗经》“彤管”本义看中国古代“女史”的性质被引量:2
- 2003年
- 《诗经·静女》中“彤管”究竟是什么?历来众说纷纭。笔者认为,“彤管”的本义应该是“彤营”,即一种紫红色的嫩茅草,是上古时期男女表达爱情的信物。正是“彤管”的这种本原意义,后来“女史”执“彤管”记事,专记君王的私生活。
- 陈得媛
- 关键词:彤管《诗经》女史
- 学术精神的回归与研究范式的转换——《〈新安志〉整理与研究》读后
- 2008年
- 李传印陈得媛
- 关键词:学术精神《新安志》历史文献学传统文化研究宋史研究
- 环境意识与中国古代文明的可持续发展被引量:2
- 2007年
- 文明发展的延续性实质上是文明发展的可持续性问题。只有文明发展具有可持续性,文明的发展才能长期延续。中国古代文明持续而没有中断的发展与中国古代基于人与自然和谐关系上的环境意识密切相关。这种以人与自然和谐为内核的环境意识能有效地防止人的物化,抑制人对自然的过度索取,确立以代际平等为基础的资源利用原则,从而保证中国古代文明发展的可持续性。
- 李传印陈得媛
- 关键词:环境意识传统文化文明发展
- “黄帝子”就是黄帝——读《汉书》札记一则
- 2006年
- 陈得媛
- 关键词:《汉书》黄帝地理志汉武帝汉代
- 大学图书馆文献资源共享法律约束机制的构建
- 2020年
- 虽然国家一直鼓励大学图书馆面向大众实现文献资源共享,但实际效果并不理想。究其原因,既不是资金约束,也不是存在技术瓶颈,而是缺少促进大学图书馆实现文献资源共享相应的法律规范,各利益主体的权利与义务关系不明确,各方利益没有得到平衡。要实现大学图书馆文献资源共享,就需要构建一套行之有效的大学图书馆文献资源共享的法律约束机制。
- 陈得媛
- 关键词:法律
- 全人教育理念下大学图书馆的角色转换和功能拓展被引量:5
- 2006年
- 全人教育是以促进人的整体发展为主要目标的教育;强调人的整体发展,强调个体的多样性,强调经验和个体之间的合作,重在育“人”而非制“器”。图书馆传统的角色定位和功能定位不能适应全人教育的需要,必须进行创造性的转化和拓展,变服务角色为教育角色,在充分发挥图书馆原有功能基础上,突出对学生的“全人”教育功能,彰显大学图书馆在全人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 陈得媛
- 关键词:全人教育角色
- 刘知幾《史通》对于唐初撰修《晋书》的批评被引量:1
- 2017年
- 唐太宗鉴于前代史家所撰晋史"事亏实录"的缺陷,诏令更撰《晋书》。新修《晋书》因为从《语林》《世说》《幽明录》《搜神记》等前代"杂书"中广泛取材而受到刘知幾的严厉批评,这些批评一直被后世史家因袭,斥《晋书》为"取材不当",并成为质疑甚至否定《晋书》价值的主要理由。刘知幾虽然在《史通·采撰》中表现出对"杂书"的轻蔑和否定,但他在《史通·杂述》中对偏纪、小说等"杂书"的价值又给予充分肯定,故而陷入自我矛盾中。刘知幾的这种自我矛盾的实质是儒家经学的名教要求与历史撰述的事实要求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 陈得媛
- 关键词:刘知幾《史通》《晋书》史学批评经史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