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书砚
- 作品数:9 被引量:11H指数:2
- 供职机构:天津大学仁爱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 清代文献记载的盘山古迹保护
- 2017年
- 盘山,记载始自曹魏,唐代遗存众多。自遵化建清东陵,谒陵途中的名胜盘山便成为清帝频繁巡幸之处,从而古迹保护得到政策支持与资金投入。乾隆朝始建盘山行宫,修建过程中采取了多项古迹保护措施,并以保护增加新建项目的文化艺术内涵,体现出积极的保护思想。此后,以行宫为核心的盘山名胜保护、修缮工作一直持续到清末,是清代古迹保护传统的一个缩影。
- 朱蕾陈书砚
- 关键词:乾隆皇帝
- 基于样式雷图档的静寄山庄前宫复原研究被引量:4
- 2012年
- 天津蓟县盘山行宫静寄山庄是京城外规模和地位仅次于热河行宫避暑山庄的清代皇家行宫,历经战乱现仅存遗址。依靠样式雷图档及相关清代档案文献,仍能品析这处清代皇家园林精品的艺术价值。选取盘山行宫的门户——前宫试做探析。通过详细解读第一历史档案馆藏样式雷《盘山行宫内前宫地盘画样》(舆1362),对不同时期盘山行宫前宫的平面格局进行还原,在史料考证的基础上,揭示其演变原因,分析其艺术价值,管窥其盛况。
- 陈书砚朱蕾王其亨
- 关键词:风景园林避暑山庄样式雷图档
- 从样式雷图档解读清西陵梁格庄行宫改造工程被引量:1
- 2014年
- 以样式雷图档解读为主线,系统搜集、鉴定、梳理相关史料,分析清西陵梁格庄行宫改建原因及方法,推理复原出行宫改造为暂安处前后的格局,在如今清西陵行宫承包并改造为旅游宾馆之时,试存其历史真实。
- 陈书砚朱蕾
- 关键词:样式雷图档
- 样式雷与清帝的行宫被引量:2
- 2019年
- 从事非建筑行业的人可能很难体会建筑师的生活——常年出差在外,工作辛苦忙碌。而作为皇家建筑师就更是如此了。巡幸,是清朝能够绵延近三百年的重要治国手段,也是推崇传统儒家文化、怀柔边陲少数民族的治国方略的具体实施形式。为了保障帝王及随驾人员巡幸途中起居、理政的正常开展,行宫的兴建就显得格外重要。
- 朱蕾陈书砚
- 关键词:行宫传统儒家文化建筑行业治国方略建筑师
- 聚落的启示——原广司建筑理论浅析被引量:1
- 2014年
- 日本建筑师原广司从宏观的文化比较角度对民居聚落进行了广泛考察,提出文化"边缘"向文化"中心"冲击的观点,特别是意识的多重构造理论,并注意在建筑设计实践中加以运用,这在今天对中国建筑师是有所启迪的。尤其是他将实地考察、理论研究和设计创作交叉进行,始终进行执着追求的精神,更值得我们借鉴。
- 冯天英陈书砚
- 关键词:聚落
- 从清代崇陵工程看清末施工与管理技术革新
- 2020年
- 崇陵工程是清代皇家工程的绝响,经历6年建设1915年竣工。作为帝陵,是级别最高的工程。时值社会动荡加之地质条件复杂,工程难度巨大。仰赖工程中恰当及时地使用了清末传入中国的新技术,工程的质效得以保障。从中可管窥清末技术引进对传统施工与管理的优化作用。
- 陈书砚朱蕾
- 关键词:宣统朝施工技术
- 基于空间句法的无锡惠山古镇潜庐空间研究
- 2022年
- 本文基于空间句法理论,以无锡惠山古镇潜庐为研究对象,借助Depthmap软件选取连接度、整合度、深度等参数从可行与可视两个层面进行空间结构分析。试图从量化的角度揭示潜庐的空间构成规律,探寻空间与人行为之间的联系,以进一步认知园林的造园手法及布局特点。
- 巩金蕊陈书砚马英
- 关键词:空间句法
- “静寄”的意与象——静寄山庄释名被引量:2
- 2016年
- 天津盘山行宫静寄山庄是京城外仅次于热河行宫避暑山庄的第二大清代行宫园林。然而,将"静寄"讹错为"静寂"的文字并不鲜见,殊不知一字之差,相去甚远,以至无法解释山庄的造园意象。从梳理传统典籍对"静寄"的哲学解释出发,结合园林主人清高宗的背景,分析山庄用"静寄"命名的意义。在此基础上分类剖析静寄山庄具体的造园手法,探索园林言意象统一的途径。
- 朱蕾陈书砚
- 关键词:风景园林意象造园
- 从清末旧照管窥梁格庄行宫工程被引量:1
- 2015年
- 清末崇陵工程首开摄影记录施工进度之先河。在崇陵工程组照中,有四张拍摄的是梁格庄行宫施工情况。通过汇集并比对海内外收藏的清代宫廷史料,考鉴四张旧照的内容及拍摄时间,从而探寻梁格庄行宫工程与崇陵工程之间的关联,并以旧照记录的信息管窥清末皇家工程中应用的新技术。
- 陈书砚朱蕾
- 关键词: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