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阿拉腾图雅

作品数:58 被引量:294H指数:11
供职机构:内蒙古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经济管理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52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5篇天文地球
  • 11篇农业科学
  • 9篇经济管理
  • 8篇自动化与计算...
  • 7篇环境科学与工...
  • 5篇水利工程
  • 4篇文化科学
  • 2篇社会学
  • 2篇历史地理
  • 1篇生物学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7篇生态
  • 5篇遥感
  • 5篇土地利用
  • 5篇浑善达克
  • 5篇浑善达克沙地
  • 4篇水资源
  • 4篇气温
  • 4篇可持续发展
  • 4篇课程
  • 4篇监测与分析系...
  • 4篇耕地
  • 4篇旱情
  • 4篇GIS
  • 3篇沙地
  • 3篇退耕
  • 3篇退耕还林
  • 3篇退耕还林还草
  • 3篇科尔沁沙地
  • 3篇还草
  • 3篇荒漠化

机构

  • 51篇内蒙古师范大...
  • 7篇内蒙古自治区...
  • 4篇中国科学院
  • 3篇东北师范大学
  • 2篇内蒙古大学
  • 1篇包头师范学院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内蒙古科技大...
  • 1篇中国科学院新...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内蒙古生态与...
  • 1篇内蒙古水利学...

作者

  • 58篇阿拉腾图雅
  • 12篇包玉海
  • 7篇乌兰图雅
  • 7篇银山
  • 7篇乌敦
  • 6篇宝音
  • 5篇包刚
  • 5篇乌日娜
  • 5篇何贵平
  • 4篇胡云锋
  • 4篇图雅
  • 4篇春梅
  • 4篇李春兰
  • 4篇胡日查
  • 3篇张继权
  • 3篇海全胜
  • 3篇玉山
  • 3篇艳燕
  • 3篇雷军
  • 2篇根少子

传媒

  • 10篇内蒙古师范大...
  • 8篇干旱区资源与...
  • 4篇水土保持研究
  • 3篇内蒙古水利
  • 3篇内蒙古林业科...
  • 2篇资源科学
  • 2篇西部资源
  • 2篇阴山学刊(自...
  • 2篇科教导刊
  • 2篇气候变化研究...
  • 1篇内蒙古师范大...
  • 1篇中国人口·资...
  • 1篇人文地理
  • 1篇经济地理
  • 1篇红外与毫米波...
  • 1篇农业科技与信...
  • 1篇干旱区地理
  • 1篇国土资源科技...
  • 1篇地理科学
  • 1篇前沿

年份

  • 1篇2015
  • 3篇2014
  • 7篇2013
  • 14篇2012
  • 4篇2011
  • 4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6篇2007
  • 3篇2004
  • 4篇2002
  • 3篇2001
  • 3篇2000
  • 4篇1999
5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近57年锡林浩特市平均最高、最低气温变化特征分析被引量:5
2013年
该文运用滑动平均法、累积距平法、Morlet小波分析法和Yamamoto方法,分析了锡林浩特市1953—2009年平均最高气温和平均最低气温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平均最高、最低气温线性倾向率分别是3.47℃/10a,6.26℃/10a,存在明显的非对称变化;年较差呈弱减小趋势,其中平均最低气温的贡献最大;90年代变暖程度明显;在57a尺度上,平均最高气温主要存在50a和30a左右的震荡周期,平均最低气温主要存在50a,30a和18a左右的震荡周期;平均最高气温的阶段性和突变性均不明显,平均最低气温存在3个较为明显的变化阶段,且1987年出现突变。
李春兰包玉海包刚阿拉腾图雅胡日查银山
关键词:平均最高气温
鄂尔多斯耕地变化及其驱动因子分析被引量:2
2011年
利用1947-2008年的近61年序列统计数据,通过分析总体耕地面积变化及其区域差异特征,得出了以下结果:鄂尔多斯市耕地总面积变化呈波动后缓慢下降再上升之势。从1947年到1961年耕地面积变化呈波动状态,1961-1987年耕地面积缓慢减少,1987-2008年耕地面积变化呈上升之势。其耕地总量变化状态主要有3个增长期和3个减少期。伊金霍洛旗和东胜区的耕地相对变化率比全市小,杭锦旗和乌审旗耕地相对变化率较全区大,其余较全区接近。与全市耕地变化形态特征不相似的地区有南部和西部的乌审旗和鄂托克旗(包括鄂托克前旗),其他旗县与全市耕地变化形式相一致。自然条件、人口压力、经济利益、政策等因素的驱动力和阻力的平衡造就了本地区耕地变化。
叶小梅乌敦阿拉腾图雅
关键词:耕地变化
基于退耕还林还草的科尔沁沙地景观结构变化——以通辽市奈曼旗为例被引量:8
2007年
在遥感和GIS技术支持下,对TM、ETM遥感影像进行目视解译,获得内蒙古通辽市奈曼旗各类景观的基础数据,并运用景观生态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对奈曼旗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后的景观格局及其景观动态变化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奈曼旗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以后,其景观结构得到了明显改善,耕地景观和沙地景观面积明显减少,林地景观和草地景观面积明显增加;景观多样性降低,优势度提高,破碎度下降;景观结构逐渐向均质、稳定的方向发展,而且其破碎度降低,使得一些景观类型得以连通,物种生境逐渐好转,退耕还林还草生态效应显著.
于艳华乌兰图雅阿拉腾图雅
关键词:科尔沁沙地退耕还林还草景观结构遥感GIS
内蒙古蒙古族生态移民生活方式转型地区差异研究——以锡林郭勒盟为例被引量:1
2013年
本论文以锡林郭勒盟生态移民搬迁前后的生产生活方式问卷调查表为信息源,通过聚类分析和综合分析法对研究区生态移民生产生活方式转型及其地区差异进行分析与研究。综合评价与分析结果表明:(1)南部地区:产业向低效益产业化、物质生活向贫困现代化、传统的优秀文化生活向变异中继承方向转型。(2)北部地区:产业向不稳定专业化、物质生活相对稳定、传统的优秀文化生活向快速衰落方向转型。
图雅阿拉腾图雅春梅
关键词:蒙古族生态移民
基于GIS的耕地地力评价方法
GIS具有迅速查询、检索、修改和显示所获取信息的同时还具备了快速、准确、客观地运算和处理各种信息的优越性,已成为耕地资源评价分析的主要技术手段,在耕地规划与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介绍了从耕地地力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到叠...
阿拉腾图雅玉山
关键词:GIS耕地地力
文献传递
科尔沁沙地退耕还林还草的生态效应分析——以通辽市奈曼旗为例被引量:8
2007年
利用2000年、2002年和2004年三期遥感影像获得奈曼旗土地利用数据,并对各土地利用类型的相对生态价值进行模糊赋值,进而对其退耕还林还草的生态效益进行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近5年奈曼旗退耕还林还草力度较大,退耕19620.16hm2,还林18578.37hm2,还草1041.79hm2,旗整体生态效应提高了2.8个百分点,退耕还林还草的贡献率达到28.17%,退耕还林还草生态效应显著。
于艳华乌兰图雅阿拉腾图雅
关键词:科尔沁沙地退耕还林还草生态效应
内蒙古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研究被引量:9
2001年
本文简要分析产业结构的调整与西部大开发的关系及调整产业结构的意义之后,比较系统地阐述了内蒙古产业结构的现状特点和调整产业结构的原则,立足内蒙古实际,经过选择,确立了内蒙古的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并对产业结构的的调整对策进行了较详细的论证与分析。
宝音包玉海阿拉腾图雅
关键词:主导产业
基于GIS技术的基本农田的确定与空间定位研究——以内蒙古多伦县为例被引量:13
2010年
本文以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多伦县为例,利用2009年土地利用现状图为基础,选取坡度,连片程度,水利基础设施,交通条件,城镇辐射影响,村庄辐射影响等指标因子建立指标体系;以ArcGIS软件为平台,通过层次分析方法确定指标权重,采用理想点法对入选基本农田进行排序,排序结果中占耕地总量的86%的耕地优先划入基本农田,结合GIS技术得到多伦县耕地入选基本农田的规划图,实现了基本农田的空间定位,从而为耕地入选基本农田研究提供科学的依据。
韩婷婷杨俊宁阿拉腾图雅
关键词:基本农田GIS技术
乌海市重点地区建设旱情监测与分析系统工程综述
乌日娜阿拉腾图雅何贵平
关键词:旱情
21世纪初期气候波动下浑善达克沙地荒漠化动态变化分析被引量:22
2015年
基于EOS-MODIS遥感数据,利用GIS计算出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和植被覆盖指数(PV),计算得到荒漠化指数(DI)对浑善达克沙地荒漠化进行识别,根据像元数统计不同荒漠化类型的面积及其变化数据,再分析荒漠化面积与气象要素的相关性,进而得出近13 a在气候波动下浑善达克沙地荒漠化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浑善达克沙地年平均气温呈下降趋势,年平均降水量呈增加趋势,且平均降水量对荒漠化动态变化的影响比平均气温对荒漠化动态变化的影响大。在气候波动影响下浑善达克沙地以荒漠化面积缩小为主,中度荒漠化,重度荒漠化和极重度荒漠化对荒漠化的演替贡献较大,表现为高程度荒漠化向低程度荒漠化转换。空间分布上,表现为西部极重度荒漠化面积明显减少,主要转化为重度荒漠化类型,东中部重度荒漠化明显减少,主要转化为未荒漠化和轻度荒漠化类型。
李春兰朝鲁门包玉海银山张继权阿拉腾图雅包刚胡日查罗娟
关键词:气候波动浑善达克沙地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