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钟丽华

作品数:45 被引量:167H指数:8
供职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博士后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黑龙江省博士后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40篇医药卫生
  • 3篇生物学
  • 3篇文化科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9篇动脉
  • 8篇肝炎
  • 8篇病毒
  • 7篇综合征
  • 7篇冠状
  • 7篇冠状动脉
  • 6篇蛋白
  • 6篇心绞痛
  • 6篇血清
  • 6篇乙型
  • 6篇乙型肝炎
  • 6篇绞痛
  • 5篇动脉疾病
  • 5篇心病
  • 5篇细胞
  • 5篇冠脉
  • 5篇肝炎病毒
  • 4篇心肌
  • 4篇心脏
  • 4篇心脏病

机构

  • 3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1篇哈尔滨市第一...
  • 9篇哈尔滨医科大...
  • 2篇黑龙江中医药...
  • 1篇吉林大学
  • 1篇吉林大学第一...

作者

  • 45篇钟丽华
  • 15篇卢宝玲
  • 14篇程昱
  • 10篇姚红
  • 10篇朱丽影
  • 8篇于雷
  • 7篇朱丽影
  • 7篇于雷
  • 7篇樊健
  • 6篇赵环宇
  • 6篇王媛媛
  • 6篇崔艳
  • 6篇李学奇
  • 4篇曹雪
  • 3篇汪云
  • 3篇艾银红
  • 3篇孙伟夫
  • 3篇王新民
  • 3篇韦国千
  • 2篇陈延军

传媒

  • 9篇现代生物医学...
  • 5篇中国肝脏病杂...
  • 4篇中国急救医学
  • 3篇心血管康复医...
  • 3篇黑龙江医学
  • 2篇中国基层医药
  • 2篇中国继续医学...
  • 1篇中国动脉硬化...
  • 1篇临床肝胆病杂...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哈尔滨医药
  • 1篇临床心电学杂...
  • 1篇中华传染病杂...
  • 1篇心脏杂志
  • 1篇重庆医学
  • 1篇中国临床康复
  • 1篇中国民康医学
  • 1篇中国心血管病...
  • 1篇国际生物医学...
  • 1篇中国科教创新...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4篇2018
  • 3篇2017
  • 3篇2016
  • 4篇2015
  • 3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8
  • 3篇2007
  • 2篇2006
  • 4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 1篇1998
  • 2篇1997
4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酒精性心肌病大鼠心肌解偶联蛋白2表达及能量代谢变化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观察心肌解偶联蛋白2(uncoupling protein 2,UCP2)在酒精性心肌病(alcoholic cardiomyopathy,ACM)时表达变化及对心肌能量代谢的影响。方法:将Wistar大鼠分为三组,酒精组(A组,10只)、少量饮酒组(B组,7只)和对照组(C组,7只),三组给予相同饮食,酒精组通过采取逐渐增加饮用酒精浓度并长期定量摄入的方法建立ACM模型,少量饮酒组长期饮用少量低浓度酒精,对照组以水代酒。6个月后心脏彩超测定心功能;计算左室/体重指数;RT-PCR法测定心肌组织UCP2 mRNA表达;Westernblot法测定心肌UCP2蛋白表达;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测定心肌三磷酸腺苷酸(ATP)、二磷酸腺苷酸(ADP)、单磷酸腺苷酸(AMP)和磷酸肌酸(PCr)含量。结果:酒精组左心室射血分数和左心室短轴缩短率均低于对照组和少量饮酒组(P均<0.01),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则高于对照组和少量饮酒组(P<0.01),左室/体重指数明显增加(P<0.01);酒精组UCP2 mRNA及蛋白表达高于对照组和少量饮酒组(P均<0.01);酒精组ATP、ADP、AMP和PCr较对照组和少量饮酒组明显减少(P均<0.01),相关性分析显示心肌组织ATP水平与UCP2蛋白表达呈显著负相关(r=-0.896,P<0.01)。结论:ACM时心肌UCP2表达明显增加,导致心肌能量代谢障碍,恶化心脏功能。
高艳辉陈延军刘广忠张玉卓吴建军韦宏贾静钟丽华
关键词:酒精性心肌病解偶联蛋白2能量代谢
乙型肝炎病毒携带孕妇母婴阻断的优化管理被引量:11
2016年
我国是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的高流行区,HBV感染的育龄期女性是HBV传播的主要传染源,其中大多数育龄期的乙肝女性为乙型肝炎病毒携带状态,因此,乙型肝炎病毒携带孕妇的HBV母婴阻断成了临床愈发关注的问题。实践中,即使HBsAg阳性的孕妇分娩的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仍有5%-10%的新生儿感染HBV,尤其母亲为HBe Ag阳性、高病毒载量者。因此,美国肝病研究学会(AASLD)、欧洲肝病学会(EASL)和英国国立优质卫生和保健研究所(NICE)指南推荐高病毒载量的孕妇在妊娠晚期口服抗病毒药物拉米夫定、替诺福韦、替比夫定进行母婴阻断,减少新生儿感染HBV的机率,但目前乙型肝炎病毒携带孕妇阻断HBV母婴传播的临床管理和预防策略尚未达成共识,尤其是母乳喂养和分娩方式等问题仍存在争议,本文谨从HBsAg筛查、垂直传播的危险因素、阻断方法、分娩方式、母乳喂养等方面进行综述,探讨如何优化管理乙型肝炎病毒携带孕妇,并对未来HBV母婴阻断的研究进行展望。
樊健于雷钟丽华卢宝玲王凯程昱朱丽影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阻断
曲美他嗪治疗缺血性心脏病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2004年
目的 评价曲美他嗪对缺血性心脏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缺血性心脏病心绞痛病人118例 ,随机分为A、B两组 ,A组给予常规治疗 ;B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曲美他嗪 2 0mg ,1日 3次 ,并观察下述指标 :①静息心电图 ;②心绞痛发作的次数 ;③心绞痛发作持续的时间 ;④不良反应。结果 B组可明显改善静息心电图心肌缺血的表现 ,总有效率为 80 3 % ,与A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 ;B组能缓解心绞痛发作的次数及缩短心绞痛的持续时间 ,与A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结论 曲美他嗪作为心肌细胞能量代谢优化剂 ,使用安全 ,值得临床推广。
钟丽华艾银红赵环宇刘洋崔艳
关键词:曲美他嗪缺血性心脏病心绞痛心电图
HBV感染产妇应用替诺福韦酯期间哺乳婴儿安全性观察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观察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产妇应用替诺福韦酯(tenofovir disoproxil fumarate,TDF)期间哺乳婴儿的安全性,为乙型肝炎母婴阻断流程的完善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妊娠期服用TDF行乙型肝炎母婴阻断且产后继续服用的产妇70例为研究对象,产后按照有无哺乳意愿分为哺乳组(42例)和人工喂养组(28例),观察两组产妇与新生儿围产期不良事件的发生率。随访至产后72周,观察不同喂养方式婴儿产后28周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epatitis B virus surface antigen,HBs Ag)及HBV DNA阳性率、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hepatitis B virus surface antibody,HBs Ab)水平和不良事件发生率;观察产后28周、48周与72周婴幼儿的智力发育指数(mental development index,MDI)、精神运动发育指数(psychomotor development index,PDI)等智力发育指标与身长、头围等体格发育指标。结果产后28周两组婴儿HBs Ag和HBV DNA阳性率均为0%,哺乳组与人工喂养组婴儿HBs Ab滴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30,P=0.267)。哺乳组女婴28周和48周身长显著高于中国标准值,28周、48周和72周体重数值均高于中国标准值,哺乳组男婴48周体重高于中国标准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其余各时间点体格发育指标与中国标准值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不同喂养方式婴幼儿上述指标的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28周不同喂养方式婴儿骨密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2,P=0.732)。哺乳组婴儿产后28周和48周的MDI及PDI值高于人工喂养组,产后72周两组幼儿的MDI和PD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替诺福韦酯抗HBV治疗的产妇哺乳不增加HBV母婴传播率,且初步显示婴幼儿安全性良好。
石跃朱丽影于雷钟丽华卢宝玲程昱
关键词:替诺福韦酯母婴传播哺乳安全性
硒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小鼠的保护作用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通过研究硒对流感病毒悬液滴鼻处理的小鼠的体重变化、死亡率、血清硒水平和细胞因子的影响,探讨硒对感染流感病毒小鼠的保护作用。方法:将60只昆明小鼠分为5组,每组12只,分别为缺硒组(0 mg/kg)、正常给硒组(0.2 mg/kg)、补充硒组(0.3 mg/kg)、补充硒组(0.4 mg/kg)、补充硒组(0.5 mg/kg)。给5周龄的小鼠滴鼻接种50μL的A/NWS/33(H1N1)病毒悬液并观察21天,监测每组小鼠的体重变化和死亡率;并在接种病毒后的第3天、第5天,检测小鼠的血清硒、TNF-α和IFN-γ水平。结果:缺硒组小鼠的死亡率高于正常给硒组和补充硒组(P<0.05);缺硒组小鼠的血清硒水平明显低于正常给硒组和补充硒组(P<0.05);在病毒感染第5天,缺硒组小鼠的TNF-α和IFN-γ含量低于正常给硒组和补充硒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硒可以提高机体对抗流感病毒的免疫反应。
程昱王松柏姚红樊健卢宝玲钟丽华于雷朱丽影
关键词:流感病毒TNF-ΑIFN-Γ
TPOAbIgG亚型在慢性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中的分布及其意义
2017年
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正常但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阳性的慢性丙型肝炎(CHC)患者干扰素治疗前后血清中TPOAb Ig G1、Ig G2、Ig G3、Ig G4的分布及其意义。方法:收集甲状腺功能正常但TPOAb阳性的CHC患者46例,按应用聚乙二醇干扰素(Peg-IFNα-2a)联合利巴韦林(RBV)抗病毒治疗过程中甲状腺功能(包括FT3、FT4、TSH)情况分为正常组和异常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治疗前后患者血清中TPOAb Ig G各亚型的百分结合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TPOAb Ig G亚型的变化,进而分析该变化与合并甲状腺功能异常的相关性。结果:146例TPOAb阳性的CHC患者治疗过程中甲状腺功能异常者为35例,占76.09%,其中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19例,占41.30%,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3例,占6.52%,亚临床甲减12例,占26.09%,亚临床甲亢1例,占2.17%。2异常组抗病毒治疗前后TPOAb Ig G2亚型阳性率均高于正常组(P值分别为0.005和0.036),TPOAb Ig G1、Ig G3、Ig G4阳性率在正常组和异常组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伴TPOAb阳性CHC患者应用干扰素治疗前检测其血清中TPOAb Ig G2亚型可预示抗病毒治疗过程中甲状腺功能异常,尤其是甲减及亚临床甲减发生的可能性,有助于指导临床监测和及时检出甲状腺功能异常。
孙岩姚红樊健程昱卢宝玲钟丽华于雷朱丽影
关键词:慢性丙型肝炎干扰素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
HBsAg阳性孕妇所分娩婴幼儿联合免疫后HBsAb应答研究进展
2021年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hepatitis B virus surface antibody,HBsAb)作为可中和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的保护性抗体,在预防HBV感染中发挥重要作用。世界卫生组织指出HBsAb的保护力至少可持续30年,但对于母亲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epatitis B virus surface antigen,HBs Ag)阳性的高危儿童,临床观察到仍存在HBV再感染的风险。因此本文针对HBsAg阳性母亲所分娩婴幼儿在联合免疫后HBsAb的应答情况、免疫后HBV再感染情况及加强免疫的相关建议等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乙肝疫苗的免疫效果评价及是否需要加强免疫等热点问题提供依据。
徐蕾于雷钟丽华卢宝玲程昱王媛媛樊健姚红朱丽影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免疫应答加强免疫
复方甘草酸苷联合大剂量促肝细胞生长素治疗重型肝炎临床研究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观察复方甘草酸苷联合大剂量促肝细胞生长素治疗重型肝炎的疗效。方法将72例重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在降酶、退黄,提高血清白蛋白、升高凝血酶原活动度,以及治疗有效率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复方甘草酸苷联合大剂量促肝细胞生长素治疗重型肝炎效果显著。
钟丽华朱丽影
关键词:复方甘草酸苷促肝细胞生长素重型肝炎
不同评分系统在原发性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预后判断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17年
原发性肝癌治疗指南众多,其中巴塞罗那肝癌分期(BCLC)是国际上通常采用的肝癌治疗参考标准,然而只有B期符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的指征,限制了其临床应用。因此,近年来相继提出了评估原发性肝癌TACE治疗预后的评分系统,为原发性肝癌治疗提供重要参考。介绍了有关TACE治疗预后评分系统的应用现状,指出各评分系统的优缺点及评估效能,为肝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汪晓芳朱丽影卢宝玲钟丽华程昱樊健姚红于雷
关键词:肝肿瘤预后
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多种免疫促炎因子及抗炎因子变化及其作用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探讨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患者急性期(包括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与恢复期促炎因子和抗炎因子的变化及其作用。方法检测2016年4月至2017年6月哈尔滨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和黑龙江省农垦红兴隆管理局中心医院收治的30例确诊为HFRS急性期和恢复期患者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6(IL-6)和抗炎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白细胞介素-10(IL-10)的水平,同期检测患者的胱抑素C(Cys-C)、肌酐(Cr)、乳酸脱氢酶(LDH)以及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等指标。另选同期13名健康志愿者作对照组,检测TNF-α、IFN-γ、IL-6、TGF-β1和IL-10水平。应用SAS 9.3国际标准统计学编程软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HFRS患者急性期IFN-γ(χ~2=4.273、P=0.0336)、TNF-α(χ~2=16.3562、P <0.0001)、IL-6(χ~2=9.752、P=0.0018)和IL-10(χ~2=6.3352、P=0.0118)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HFRS患者急性期TGF-β1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822、P=0.0056)。HFRS患者恢复期TGF-β1水平与对照组接近或略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000、P=0.0833)。HFRS患者发病不同时期Cys-C、Cr、LDH和APTT等指标均于急性期升高,于恢复期下降,与IFN-γ、TNF-α、IL-6和IL-10变化趋势一致。结论 HFRS急性期时IFN-γ、TNF-α和IL-6等促炎因子分泌增加,主要因CD4+CD25+Fox P3 Treg细胞(调节性T细胞)产生的抗炎因子TGF-β1分泌不足,细胞因子失衡是导致机体免疫病理损伤的重要机制。
刘瑜朱丽影于雷钟丽华樊建姚红
关键词:促炎因子抗炎因子肾综合征出血热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