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金瑞

作品数:27 被引量:105H指数:7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重庆市卫生局科研项目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6篇医药卫生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建筑科学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9篇图像
  • 5篇数字X线摄影
  • 5篇X线摄影
  • 4篇数字断层融合
  • 4篇体层摄影
  • 4篇X线
  • 3篇影像
  • 3篇枢椎
  • 3篇体模
  • 3篇体模研究
  • 3篇图像质量
  • 3篇寰枢
  • 3篇寰枢椎
  • 3篇X线计算
  • 3篇X线计算机
  • 3篇CT图像
  • 3篇DR
  • 3篇成像
  • 2篇胸部
  • 2篇血管

机构

  • 27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华北电力大学
  • 1篇三台县人民医...

作者

  • 27篇金瑞
  • 14篇曾勇明
  • 12篇陆云峰
  • 11篇王诗鸣
  • 9篇王杰
  • 9篇郁仁强
  • 8篇孙静坤
  • 7篇彭刚
  • 3篇彭盛坤
  • 3篇周旸
  • 3篇吕发金
  • 3篇张志伟
  • 3篇王国树
  • 2篇谭欢
  • 2篇肖智博
  • 2篇刘传
  • 2篇刘志宏
  • 2篇高志梅
  • 2篇刘潇
  • 2篇周蜜

传媒

  • 3篇中华放射医学...
  • 3篇中国医学影像...
  • 2篇重庆医学
  • 2篇中国医学物理...
  • 2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医学计算...
  • 1篇中国辐射卫生
  • 1篇中华放射学杂...
  • 1篇中国临床解剖...
  • 1篇CT理论与应...
  • 1篇实用医学影像...
  • 1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中华创伤骨科...
  • 1篇内分泌外科杂...
  • 1篇中国医疗设备
  • 1篇中华医学教育...

年份

  • 1篇2022
  • 3篇2021
  • 3篇2020
  • 2篇2019
  • 4篇2017
  • 4篇2015
  • 3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0
  • 2篇2008
  • 1篇2007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C臂锥形束CT成像时间对脑血管成像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影响的体模研究被引量:8
2014年
目的 探讨C臂锥形束CT成像时间对脑血管成像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PBU-60型CT头部仿真体模,行C臂锥形束CT成像.分别设置成像时间为5、8和20 s,采用每个成像时间对体模进行3次成像,并将不同成像时间获得的图像进行VR、MIP和MPR重组.分别测量不同成像时间下颈内动脉颅内段、大脑中动脉、大脑前动脉及邻近脑组织的噪声、信噪比(SNR)和对比噪声比(CNR),并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比较.对不同成像时间下颈内动脉颅内段、大脑中动脉、大脑前动脉各重组图像的图像质量进行主观评分,并采用秩和检验进行比较.记录不同成像时间的剂量面积乘积(DAP)和有效剂量(ED),并采用方差分析进行比较.结果 C臂锥形束CT20 s成像颈内动脉颅内段、大脑中动脉、大脑前动脉的SNR值分别为22.29±1.41、29.36±0.11和23.13±2.10,5s分别为13.83±0.61、14.65±0.16和12.79±0.19,8s分别为14.92±0.96、18.97±1.24和16.65±0.4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58.19、327.29和52.74,P均<0.01).20 s时的CNR值高于5s及8s时的CNR,颈内动脉颅内段、大脑中动脉、大脑前动脉及相应血管邻近均匀脑组织的噪声值低于5s及8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C臂锥形束CT5 s、8s及20 s VR图像主观评分分别为(3.61±0.49)、(4.06±0.53)和(4.72±0.45)分,MIP图像主观评分分别为(3.42±0.50)、(3.83±0.65)和(4.50±0.51)分,MPR图像的主观评分分别为(2.83±0.45)、(3.14±0.35)和(3.67±0.49)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51.29、42.25和43.56,P均<0.01).C臂锥形束CT5 s、8s及20 s脑血管成像的DAP值分别为(9.11±0.18)、(13.81±0.75)和(58.62±0.62)Gy·cm2,ED值分别为(0.91±0.02)、(1.38±0.75)和(5.84±0.11)mSv,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3 720.30和3 654.85,P均<0.01).结论 成像时间与C臂锥形束CT脑血管成像的�
孙静坤曾勇明杨靖捷王杰郁仁强金瑞彭刚
关键词:图像质量
借助CT三维重建测量值开展茎突数字断层融合检查体位的优化设计及评估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以头颈部仿真体模为实验对象,借助CT三维重建测量值开展茎突数字断层融合(DTS)检查体位的优化设计研究及评估工作。方法:使用128层螺旋CT对头颈体模行螺旋扫描,借助CT后处理工作站测出茎突的前倾角、内倾角和长度,进而设计出DTS茎突正、侧位检查的优化体位,对同一体模行DTS茎突传统正、侧位和优化正、侧位扫描,在DTS后处理工作站上分别重建各体位的左右两侧茎突并测出其长度,以CT测得值作为参考值,对比分析DTS不同检查体位和重建方式下茎突长度测量值的准确情况。结果:CT三维重建技术测得茎突前倾角和内倾角分别为左侧21°和24°,右侧22°和28°;茎突长度为左侧21.0 mm,右侧21.4 mm。DTS茎突优化正、侧位重建图像中,正位和近侧位茎突长度测量值近乎一致(左侧21.5 mm,右侧22.1 mm),与参考值的偏差均在1 mm以内,偏差度小于5%,符合临床需求,且比传统体位测得值(传统正位左侧19.0 mm,右侧19.3 mm;传统侧位近侧左侧19.2 mm,右侧22.6 mm;远侧左侧18.5 mm,右侧18.0 mm)更为准确,而优化侧位的远侧茎突长度测量值的偏差值(左侧8.8 mm,右侧4.4 mm)和偏差度(左侧41.9%,右侧20.6%)均较大,不符合临床要求。结论:借助CT三维重建测量值设计的茎突DTS检查的优化体位具有极佳的应用价值,明确DTS检查中茎突长度的测量应在优化后的正位和近侧位图像上进行,远侧位图像不可用于茎突长度的测量。
王诗鸣陆云峰王国树宋立强金瑞
关键词:CT三维重建茎突数字断层融合侧位
数字X线全景成像技术进展及临床应用被引量:10
2015年
数字X线全景成像技术,是通过多幅X线影像局部重叠区域的图像配准而实现多张小范围影像合成一张包括全部兴趣区域的大范围影像的技术,也称为图像拼接技术。狭缝X线摄影装置通过在探测器与X线准直器协同运动时持续曝光,可直接生成一幅全景影像,是一种新型的数字X线全景成像技术。
金瑞曾勇明
关键词:数字X线摄影图像拼接技术
胸部低剂量CT扫描中迭代重建算法与滤波反投影算法肺结节检出率和准确性比较被引量:8
2014年
目的:比较胸部CT中原始数据域迭代重建(SAFIRE)算法与滤波反投影(FBP)算法重建图像肺结节检出率的差异,评价其检出的准确性。方法:在新双源 CT上预设80、100和120 kV 3组管电压值,采用自动毫安秒技术对置入模拟肺结节的仿真胸部体模进行扫描,分别用 SAFIRE(等级1~5)及 FBP算法重建图像,比较SAFIRE(等级1~5)与FBP胸部CT重建图像中模拟肺结节的检出率,并测量其直径及CT值。结果:相同管电压胸部CT扫描, SAFIRE(等级1~5)与 FBP模拟肺结节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SAFIRE (等级3)模拟结节直径偏差度小于 FBP,且 SAFIRE(等级3)与 FBP模拟结节的平均 CT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00 kV模拟结节检出率与120 kV模拟结节检出率相同,80 kV模拟结节(-800 HU和3 mm)检出率低于120 kV模拟结节检出率;随着管电压降低、模拟结节直径减小、模拟结节密度降低,模拟结节直径偏差度增大。结论:与 FBP比较, SAFIRE算法对于不同密度、不同大小肺结节检出有相同的能力,并有助于肺结节的准确显示,可用于低剂量CT肺癌筛查方案。
王杰曾勇明彭刚郁仁强孙静坤金瑞
关键词: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肺结节图像重建
双能CT单能谱70keV图像与常规CT 120kVp图像的等效性被引量:14
2015年
目的探讨双能CT单能谱70keV图像与常规CT 120kVp图像的等效性。方法采用CTU-41型头颈躯干仿真体模,行DECT虚拟单能谱和常规CT成像,联合原始数据迭代重建法SAFIRE(3)和FBP重建算法得到70keV/FBP、70keV/SAFIRE(3)、120kVp/FBP、120kVp/SAFIRE(3)共4组图像,按部位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各组织和器官CT值和噪声。结果丘脑、颅骨外空气、胆囊、肝实质、脾脏、前列腺在70keV与120kVp图像上CT值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083);70keV图像上侧脑室、小脑、胸腺、心脏、肺、胃泡和直肠肠管内空气的CT值低于120kVp图像,下颌骨、胸椎、腰椎、股骨头中央部70keV图像CT值高于120kVp图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6);SAFIRE(3)与FBP算法的70keV单能谱图像、120kVp图像CT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083)。70keV图像与120kVp图像噪声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083);SAFIRE(3)算法单能谱70keV图像、常规CT 120kVp图像与其FBP重建算法相比较,噪声降低约(25.29±9.39)%和(27.93±8.39)%(P均<0.0083)。结论 70keV与120kVp图像的CT值在部分组织器官不等效;70keV与120kVp图像的噪声水平无明显差异;迭代算法对DECT单能谱成像和常规CT成像均能明显降低图像噪声,提高图像质量。
周旸曾勇明周蜜高志梅金瑞孙静坤郁仁强王杰
关键词:双能CT图像质量
DTS和DR技术在寰枢椎关节检查中的应用对比研究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对比分析数字断层融合(DTS)和数字X线摄影(DR)技术在寰枢椎关节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从既往的寰枢椎检查病例中,分别选取50例已行寰枢椎DTS检查和50例行DR寰枢椎张口位检查的患者,调取其影像信息,由两名高年资医师对其进行诊断,并分别对其影像质量进行评分,诊断结果与已明确的临床结果进行对比。结果:DTS组的诊断准确率(96%)明显高于DR组(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TS组的影像质量评分(4.140±1.080)也明显高于DR组(2.800±1.294)。结论:相较于DR技术,DTS技术在寰枢椎的鉴别诊断中具有获取的影像质量高、诊断准确率高、检查过程中对患者的配合度要求低等优势,加之辐射剂量不高、检查费用也未明显增多,因此DTS技术可作为寰枢椎检查的常规技术手段。
王诗鸣王诗啸杨毅金瑞陆云峰
关键词:寰枢椎数字断层融合数字X线摄影
CT图像后处理应用于术后X线摄影踝穴位的订制体位设计
王诗鸣金瑞陆云峰
CT图像后处理技术在X线摄影骶椎正位体位优化设计中的应用
王诗鸣金瑞陆云峰
铅防护屏使用前后床旁DR受检者及邻近患者辐射剂量的比较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评价不同铅防护屏使用后对床旁DR受检者及相邻患者辐射剂量的影响。方法采用胸部仿真体模,模拟床旁DR胸部正位检查环境,设置相同的X射线摄影曝光参数,分别对使用铅防护屏前及使用5种铅当量(0.125、0.175、0.25、0.35和0.5 mm)铅防护屏后共6种模拟环境曝光。在模拟的受检者及相邻患者X射线体表入射检测点布放TLD,回收、读取TLD,计算受检者及相邻患者检测点空气比释动能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受检者检测点空气比释动能比较:使用5种铅防护屏后,受检者检测点空气比释动能与使用铅防护屏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相邻患者检测点空气比释动能比较:使用5种铅防护屏后,相邻患者检测点空气比释动能与使用铅防护屏前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床旁DR检查时使用铅防护屏,在没有增加受检者辐射剂量的情况下,可明显降低相邻患者的辐射剂量。防护屏铅当量≥0.35 mm时,相邻患者的辐射剂量可减少60%以上。
郁仁强曾勇明金瑞刘传彭刚王杰
关键词:热释光剂量计
帐篷式X线摄影防护罩在床旁摄影中的应用价值研究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探讨帐篷式X线摄影防护罩在床旁摄影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使用胸部仿真体模模拟床旁X线胸部正位摄影,比较防护罩使用前后受检者及临近患者(150 cm)所接受X线辐射剂量的变化。结果受检者在防护罩使用前后,其接受的X线体表剂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1,P>0.05;t=-0.38,P>0.05;t=0.29,P>0.05)。临近患者在防护罩使用前后,其接受的X线体表剂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69,P<0.05;t=32.90,P<0.05;t=49.79,P<0.05)。防护罩后相邻患者点分别降低约75.8%、76.5%、78.6%。结论帐篷式X线摄影防护罩对散射线的防护效果显著,使用后可有效减少受检者周围患者所受辐射。
周秋霖王国树刘传金瑞陆云峰郁仁强
关键词:摄影术防护装置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