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胜清

作品数:7 被引量:32H指数:4
供职机构:防化研究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 3篇生物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理学

主题

  • 3篇胆碱酯酶
  • 2篇毒素
  • 2篇固定化
  • 1篇单克隆
  • 1篇单克隆抗体
  • 1篇毒素检测
  • 1篇血清
  • 1篇血清胆碱酯酶
  • 1篇增殖
  • 1篇生物传感
  • 1篇生物传感器
  • 1篇生物检测
  • 1篇提纯
  • 1篇细胞
  • 1篇细胞增殖
  • 1篇免疫层析
  • 1篇金免疫
  • 1篇抗体
  • 1篇克隆
  • 1篇胶体金

机构

  • 6篇防化研究院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吉林大学
  • 1篇军事医学科学...

作者

  • 7篇郭胜清
  • 3篇郝兰群
  • 3篇宋凤卿
  • 2篇刘云
  • 2篇董之海
  • 2篇程玉华
  • 1篇赵华月
  • 1篇林福生
  • 1篇李丽琴
  • 1篇郭军
  • 1篇杨廷松
  • 1篇陈乐贵
  • 1篇马林
  • 1篇郭振泉
  • 1篇余涛
  • 1篇钟玉绪
  • 1篇应翔宇

传媒

  • 2篇生物化学杂志
  • 1篇卫生研究
  • 1篇生物化学与生...
  • 1篇中国药理学与...
  • 1篇细胞与分子免...
  • 1篇中国化学会第...

年份

  • 2篇2003
  • 1篇2001
  • 1篇1998
  • 1篇1995
  • 1篇1994
  • 1篇1993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生物传感器和生物检测系统检测毒素新进展被引量:9
1998年
介绍了九十年代以来,国外有关生物传感器检测生物毒素的研究进展。以大量资料表明:免疫标记技术和传感器技术结合是检测生物毒素的有效途径。
郭胜清宋凤卿郭军郝兰群董之海
关键词:生物传感器毒素
疏水载体固定化胆碱酯酶的研究被引量:7
1994年
首次摸索了带有疏水基团琼脂珠固定化鸭血清胆碱酯酶的最佳条件,固定化酶活力回收为70一76%。探讨了不同疏水基团对固定化酶偶联率、稳定性及对有机磷化合物灵敏度的影响。α-萘氨基、P-甲苯氨基和苄氨基载体固定化酶连续操作半哀期分别为22.3h,21.7h,12.8h,对有机磷化合物Vx和GB的灵敏度分别提高了2.2~12.6倍和2.3~4.9倍,这对于在环境保护、食品检验、军事侦检等领域检测微量有机磷化合物具有重要意义。
郭胜清曹树桂马林程玉华
关键词:胆碱酯酶固定化
两种CNBr活化Sepharose固定化胆碱酯酶方法的研究被引量:5
1995年
两种CNBr活化Sepharose固定化胆碱酯酶方法的研究郭胜清,赵华月(防化研究院,北京102205)根据黄姑鱼肌肉胆碱酯(EC.3.1.1.7ACHE)被有机磷化合物抑制的灵敏度高,来源容易,含量丰富等特点,我们将其做成固定化酶应用于含磷毒物监测...
郭胜清赵华月
关键词:胆碱酯酶固定化酶
鸭血清胆碱酯酶的纯化及性质研究被引量:8
1993年
首次采用新技术双水相萃取方法作为鸭血清胆碱酯酶(EC.3.1.1.8 CHE) 纯化的第一步,后经 DEAE-Sephadex A50,sephadex G200 柱层析,获得电泳纯鸭血清胆碱酯酶,提纯倍数1018倍,酶活力回收43.4%,比活274.9U/mg。鸭血清胆碱酯酶性质研究表明:此酶是糖蛋白和酸性蛋白水解酶,等电点 4.2 左右,最适 pH7.5 左右;对底物碘化硫代丁酰胆碱的 K_m=9.8×10^(-5)mol/L;SDS-PAGE 电泳和聚丙烯酰胺梯度电泳表明,鸭血清胆碱酯酶以相同亚基组成的不同聚合体形式存在,亚基分子量 78000,具有完整的酶活性.不同聚合体带电状态相同.
郭胜清曹树桂程玉华
关键词:胆碱酯酶提纯血清
相思豆毒素的内化作用
2003年
目的 研究相思豆毒素 (ABR)的内化入胞作用并探讨内化入胞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葡聚糖凝胶层析制备ABR的异硫氰酸荧光素 (FITC)标记探针 (FITC ABR) ;MTT比色法测定FITC ABR对体外培养人胚胎肾细胞 (HEK)增殖的抑制作用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示踪FITC ABR的内化过程。结果FITC ABR在凝胶层析图谱中先于FITC洗脱 ,两者能较好的分离 ,所制备的FITC ABR浓度为 10 .0g·L- 1,FITC ABR与ABR在 10 0 0~ 0 .0 1μg·L- 1浓度范围内 ,以相同浓度作用于HEK细胞 ,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相似 ,两者的pIC50 均约为 16pmol·L- 1;分子荧光探针FM4 6 41.5 μmol·L- 1对体外培养HEK细胞连续标记 12h ,能特异性标记细胞膜及膜性细胞器如胞内体、溶酶体、高尔基体等 ,细胞膜及胞内分别可见连续以及散在的红色荧光 ;FITC ABR 10mg·L- 1单独标记细胞 15 ,30min ,即可见到胞内有绿色荧光 ,FITC ABR与FM4 6 4联合标记细胞 ,在胞内的某些红色荧光部位同时具有FITC ABR的绿色荧光 ,两种颜色的荧光叠加后产生棕褐色荧光 ;以0 .1mol·L- 1乳糖封闭细胞膜的ABR结合位点后 ,再以FITC ABR标记细胞 30min ,可见细胞膜的绿色荧光明显减弱 ,胞内几乎无绿色荧光。升高胞内体pH的药物NH4 Cl 1mmol·L- 1能明显增强FITC ABR对胞内各膜?
钟玉绪应翔宇李丽琴陈乐贵杨廷松郭胜清林福生
关键词:细胞增殖
利用免疫标记层析膜技术检测毒素
本文介绍了90年代在国内外兴起即被迅速发展和应用的一项新技术——免疫标记层析膜技术在检测生物源毒剂中的应用.
郭胜清宋凤卿郝兰群余涛董之海刘云
关键词:毒素检测
文献传递
抗蓖麻毒素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应用被引量:4
2003年
郝兰群郭胜清郭振泉宋凤卿刘云
关键词:蓖麻毒素单克隆抗体胶体金免疫层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