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海清
- 作品数:18 被引量:67H指数:5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北京市卫生系统高层次卫生技术人才培养项目北京市朝阳区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综合防治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北京市体检人群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的患病率、影响因素和纤维化风险分层分析
- 2025年
- 目的本研究旨在对体检人群进行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AFLD)筛查,通过无创血清评分系统识别进展期纤维化低、中、高危患者,对其进行分层管理。方法纳入2017年12月—2019年12月北京市体检中心的体检人群共3125例进行横断面研究,分为MAFLD组(n=1068)和非MAFLD组(n=2057),按照BMI水平,进一步将MAFLD组分为瘦型MAFLD组(BMI<24 kg/m^(2),n=125)和非瘦型MAFLD组(BMI≥24 kg/m^(2),n=943),对比各组之间的人口学、既往史、实验室检查和肝脏超声等指标。计算MAFLD组患者肝纤维化4项(FIB-4)指数、非酒精性脂肪肝纤维化评分(NFS)、AST/PLT指数(APRI)及BARD评分,评估患者进展期肝纤维化风险。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秩和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各观察指标对MAFLD的影响。结果MAFLD组年龄(Z=-9.758)、男性占比(χ^(2)=137.555)、体质量(Z=-27.987)、BMI(Z=-32.714)、腰围(Z=-31.805)、臀围(Z=-26.342)、腰臀比(Z=-28.554)、ALT(Z=-25.820)、AST(Z=-16.894)、GGT(Z=-25.069)、ALP(Z=-12.533)、TG(Z=-27.559)、TC(Z=-7.833)、LDL-C(Z=-8.222)、UA(Z=-20.024),以及合并代谢综合征(MetS)(χ^(2)=578.220)、高血压(χ^(2)=241.694)、2型糖尿病(χ^(2)=796.484)和血脂紊乱(χ^(2)=369.843)患病率均显著高于非MAFLD组(P值均<0.05),HDL-C显著降低(Z=23.153,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OR=1.45,95%CI:1.203~1.737)、ALT(OR=1.05,95%CI:1.046~1.062)、LDL-C(OR=1.23,95%CI:1.102~1.373)及合并MetS(OR=5.97,95%CI:4.876~7.316)是MAFLD的独立影响因素。瘦型MAFLD组患者年龄(Z=3.736)、HDL-C(Z=2.679)显著高于非瘦型MAFLD组(P值均<0.05),而男性占比(χ^(2)=28.970)、体质量(Z=-14.230)、BMI(Z=-18.188)、腰围(Z=-13.451)、臀围(Z=-13.317)、ALT(Z=-4.519)、AST(Z=-2.258)、GGT(Z=-4.592)、UA(Z=-4.415)、中重度脂肪肝占比、合并MetS(χ^(2)=42
- 郭海清李明亮刘峰张晶
- 关键词:患病率纤维化
- 欧洲与亚太关于慢加急性肝衰竭诊断标准具有显著差别
- 刘晓慧郭海清林伟韦新焕马丽霞金承钢武文芳张晶段钟平
- 杨梅素对HepG2细胞凋亡的影响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探讨杨梅素对人肝癌细胞系HepG2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以不同浓度的杨梅素孵育HepG2细胞,在不同时间分别采用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采用噻唑蓝(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采用乳酸脱氢酶(LDH)活力定量测定试剂盒测定细胞上清液LDH活性;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细胞凋亡途径关键蛋白的表达。结果杨梅素对HepG2细胞的凋亡诱导作用呈现剂量和时间依赖性。杨梅素作用于HepG2细胞,随杨梅素浓度增加,细胞凋亡率增加。与正常对照组相比,100μmol/L杨梅素作用于HepG2细胞24 h后,细胞存活率明显降低[(100.02±5.97)%vs.(71.60±3.75)%,P=0.006];早、晚期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10.19±2.61)%vs.(2.52±2.05)%,P=0.003;(11.71±3.34)%vs.(3.69±1.13)%,P=0.00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随杨梅素浓度增加,线粒体途径的促凋亡因子BAX蛋白表达量增加,而抗凋亡因子BCL-2蛋白表达量降低。结论杨梅素能够诱导HepG2细胞凋亡,可能具有潜在的抗肝癌活性;线粒体途径在此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 郭海清任锋陈亚利张向颖段钟平孙华张晶
- 关键词:杨梅素HEPG2细胞凋亡线粒体途径
- 哪些人容易得脂肪肝?
- 2024年
- 一般来说,单纯性脂肪肝患者的病情进展较缓慢,约0.6%~3%的患者在10~20年内发生脂肪肝相关肝硬化,其中40%~62%的患者可能在5~7年内发生脂肪肝相关肝癌。与同年龄、性别的普通人群相比,脂肪肝患者发生终末期肝病、肝癌的风险,以及肝脏相关死亡率和全因死亡率显著增加。因此,我们需要做到早发现,进而早干预。那么,哪些人容易得脂肪肝呢?1、肥胖:肥胖又分为原发性肥胖和继发性肥胖。原发性肥胖又称为单纯性肥胖,是指单纯由遗传和生活方式等因素所造成的肥胖,在肥胖人群中占大多数。继发性肥胖是指继发于其他疾病,如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多囊卵巢综合征、库欣综合征等所导致的肥胖。
- 郭海清张晶
- 关键词:继发性肥胖库欣综合征单纯性肥胖肥胖人群终末期肝病全因死亡率
- 肝损伤新诊断标志物调钙素的ELISA检测试剂盒
- 本发明“肝损伤新诊断标志物调钙素的ELISA检测试剂盒”,属于生物领域。本发明提供了一株新的小鼠杂交瘤细胞系GB118,保藏号为CGMCC:6909。该细胞系能够产生高效价,特异性,灵敏性好的单克隆抗体。本发明基于该单克...
- 李莉张晶韦新焕刘晓慧郭海清马丽霞赵鹏谢立
- 文献传递
- 非生物型人工肝技术及其临床应用新进展被引量:11
- 2013年
- 重型肝炎及肝衰竭是威胁广大患者生命的严重疾病,非生物型人工肝在国内外被广泛应用于该病的治疗,然而疗效评价不一。本综述将重点介绍临床应用较多的6种非生物型人工肝的较高等级疗效评价研究的设计方案和研究结果,并结合肝衰竭的病理生理学特点和人工肝原理对其有效性进行分析和横向比较,分析现有人工肝技术的优缺点和适应证。此外,还总结了非生物型人工肝临床应用的安全性及对策,并归纳了未来该领域在技术和临床研究方面的需求和发展趋势。
- 刘晓慧郭海清张晶段钟平
- 关键词:肝功能衰竭血浆置换血液透析滤过
- 肝损伤新诊断标志物调钙素的ELISA检测试剂盒
- 本发明“肝损伤新诊断标志物调钙素的ELISA检测试剂盒”,属于生物领域。本发明提供了一株新的小鼠杂交瘤细胞系GB118,保藏号为CGMCC:6909。该细胞系能够产生高效价,特异性,灵敏性好的单克隆抗体。本发明基于该单克...
- 李莉张晶韦新焕刘晓慧郭海清马丽霞赵鹏谢立
- 文献传递
- 急性戊型肝炎肝衰竭不良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3
- 2022年
- 目的探讨急性戊型肝炎肝衰竭不良预后的影响因素,为早期识别和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2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收治的急性戊型肝炎肝衰竭患者46例,收集患者的人口学资料、病史、基线实验室数据及出院时的转归情况,并根据转归情况分为死亡/肝移植组和好转组,分析急性戊型肝炎肝衰竭不良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46例急性戊型肝炎肝衰竭患者中男性占87.0%(40/46),出院时发生死亡/肝移植13例,好转33例。死亡/肝移植组女性患者比例和肝性脑病发生率均高于好转组(30.8%比6.1%,61.5%比27.3%),中性粒细胞计数(neutrophil count,NEUT)、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INR和终末期肝病模型(model for end-stage liver disease,MELD)评分均高于好转组([6.89±4.51)×10^(9)/L比(4.58±2.60)×10^(9)/L,(213.75±92.57)U/L比(168.45±57.41)U/L,(3.59±1.60)比(2.13±0.80),(31.38±12.05)分比(23.48±6.43)分],胆碱酯酶(cholinesterase,CHE)和凝血酶原活动度(prothrombin activity,PTA)低于好转组([2876.7±967.24)U/L比(4299.9±1820.57)U/L,(24.08±13.49)%比(39.85±14.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OR=9.319,95%CI:1.074~80.846,P=0.043)、MELD评分高(OR=1.114,95%CI:1.008~1.231,P=0.035)的患者更容易发生死亡/肝移植。结论急性戊型肝炎肝衰竭男性患者发病率较高,而女性、基线MELD评分高的患者更容易发生死亡/肝移植,应早期预防并加强治疗,以降低死亡或肝移植风险。
- 陈晓云刘晓慧宋静静梁珊郭海清柳雅立杜晓菲郑小勤仇丽霞曹振环张晶
- 关键词:急性戊型肝炎肝衰竭预后终末期肝病模型
- FibroScan对慢性丙型肝炎进展期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5
- 2019年
- 目的分析FibroScan对慢性丙型肝炎进展期肝纤维化的诊断效能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8年6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就诊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均完成肝穿刺病理检查。根据METAVIR评分系统进行纤维化分期,分为F1~F4期。收集患者一般资料,所有患者进行肝脏弹性检测和肝功能、血常规、病毒定量等检测,利用公式计算APRI及FIB-4。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 H秩和检验,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相关性检验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3种无创诊断方法对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采用STATA验证3种无创诊断方法是否存在统计学差异。结果入组患者共131例,其中男60例(45.80%),女71例(54.20%),平均54.00(45.00~58.25)岁。FibroScan水平为7.80(5.60~14.30) kPa,APRI水平为0.63(0.37~1.28),FIB-4水平为2.28(1.43~3.60)。随着肝纤维化分期的进展,各分期的肝脏硬度值逐渐升高,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H=47.83,P<0.01)。对于进展期肝纤维化(F≥3期),FibroScan的ROC曲线下面积(AUC)高于APRI及FIB-4,经STATA进一步验证,FibroScan与APRI的AU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FIB-4的AU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FibroScan与ALT、AST、GGT、PLT均存在相关性(r值分别为0.271、0.507、0.444、-0.263,P值均<0.01)。但校正上述影响因素后并不能显著提高FibroScan的AUC。结论 FibroScan对于丙型肝炎进展期肝纤维化,有着较好的诊断效能。其综合诊断效能优于APRI及FIB-4,且诊断的准确性不受ALT、AST、GGT等指标影响。
- 仇丽霞梁珊范作鹏马丽霞韦新焕郭海清林伟刘义荣于海滨柳雅立张晶
- 关键词:肝硬化弹性成像技术
- 山奈酚激活内质网应激途径,通过CHOP-自噬信号通路诱导HepG2细胞凋亡
- 背景与目的山奈酚是一种黄酮类化合物,因其抗肿瘤作用引起广泛关注,但其潜在的作用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本研究主要探索山奈酚对人肝癌细胞系Hep G2细胞自噬及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材料与方法以不同浓度的山奈酚孵育HepG2细...
- 郭海清林伟张向颖胡中杰段钟平张晶任锋
- 关键词:山奈酚内质网应激细胞凋亡HEPG2信号通路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