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昆义
- 作品数:13 被引量:41H指数:4
- 供职机构: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 手法治疗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椎基循环和脑干神经传导的影响被引量:6
- 2008年
- 目的:观察手法治疗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椎基循环和脑干神经电位的影响。方法:将4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分为手法组和常规组,治疗前及治疗2周后检查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及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结果:①治疗前两组椎基底动脉(VBA)流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TCD异常率为72.5(29/40),BAEP异常率为75(30/40);②治疗后两组血流速度均有改善,与常规组比较,手法组椎动脉流速改善更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神经传导功能均有改善,与常规组相比,手法组V波的峰潜伏期(PL)、Ⅲ~Ⅴ和I~Ⅴ波的峰间潜伏期(IPL)改善更显著(P<0.05)。结论:手法可改善椎动脉型颈椎病椎基循环的血流速度及脑干神经传导功能。
- 蒋彬孔繁荣郭昆义陈辉王新涛莫一昆
- 关键词: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经颅多普勒超声
- 腰椎间盘突出症与腰椎骨密度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1
- 2012年
- 目的研究腰椎间盘突出症(lambar disc herniation,LDH)与骨质疏松(osteoporosis,OP)的相关性,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对骨密度的影响。方法选取腰椎间盘突出症组患者82例,对照组健康体检人群41例,利用定量CT(quantitative computed tomography,QCT)测定其骨密度(bone mineraldensity,BMD),分析比较两组的骨密度值。并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组患者病程:≤1年与>1年,腹肌肌力≤3级与≥4级骨密度值变化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腰椎间盘突出症组患者的骨密度值较对照组低,骨量减少者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组中的构成比较对照组高,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病程、腹肌肌力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组患者骨密度值变化的影响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对骨密度有一定的影响,但两者的关系不显著,腰椎间盘突出症并非骨质疏松的独立影响因素。
- 杨少华唐智生刘光俊叶化孔繁荣郭昆义罗美芳
-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骨质疏松骨密度
- 综合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体会
- 2003年
- 孔繁荣郭昆义
- 关键词: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
- 无创性磁刺激技术在治疗周围神经根病的应用
- 2015年
- 磁刺激是一种非侵入性无痛性通过皮层刺激影响和改变大脑功能的神经系统检测和治疗技术。磁场无痛穿透深层次神经结构的能力相对容易获得,使其在治疗周围神经性疾病方面具有较大的潜力,笔者就磁刺激在治疗周围神经疾病引起疼痛的应用做简要综述。
- 郭昆义
- 关键词:磁刺激技术疼痛
-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康复治疗前后血清乳酸脱氢酶、血清肌酸激酶活性的变化被引量:2
- 2002年
- 目的 :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血清乳酸脱氢酶 (LDH)、血清肌酸激酶 (CK)活性变化与康复治疗的关系。方法 :用酶动力法对 13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治疗前及治疗 2周后的血清LDH、CK活性进行测定。结果 :患者血清LDH活性于治疗后降低 ,治疗前 (2 2 9 77± 110 36U L)、后 (173 5 4± 4 7 5 8U L)比较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血清CK活性于治疗后升高 ,治疗前 (10 9 6 3± 6 5 12U L)、后 (12 5 13± 87 90U L)比较未见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治疗后的血清LDH活性变化 。
- 张云汤希凡孔繁荣罗美芳郭昆义
-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康复血清乳酸脱氢酶血清肌酸激酶
- 经颅磁刺激结合电针治疗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的疗效分析被引量:8
- 2014年
- 目的:观察经颅磁刺激结合电针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方法:选取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100例分成两组,治疗组给予经颅磁刺激+电针治疗,对照组给予电针+假性磁刺激治疗,采用吞咽功能评定量表评定,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评分及总有效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经颅磁刺激联合电针治疗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较单纯电针治疗效果更好。
- 郭昆义黄虎龙唐智生徐晓兰
- 关键词:经颅磁刺激脑卒中电针吞咽功能障碍
- 微波辐射对白色念珠菌生物学效应影响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 2006年
- 目的:探讨微波辐射对白色念珠菌生长的影响。方法:采用ME-7250型2450MHz,输出功率20、40、60W的微波辐射对接种后的白色念珠菌的生长情况进行实验室的观察。将接种的白色念珠菌的试管分别按不同的辐射时间、辐射次数接种为辐射10、15、20min;每一辐射时间段分为辐射1次、3次、6次、9次的组别。按设计分组辐射完成后,置27℃恒温箱内,观察30d后试管内菌落的生长情况并在显微镜下对其生物学形态进行观察。结果:输出功率60W的微波辐射,30d后白色念珠菌的生长情况:10min辐射1、3次为较旺盛生长(+++),辐射6、9次为少量生长(++)。15min辐射1次为较旺盛生长(+++),辐射3、6次为少量生长(++),辐射9次为微量生长(+)。20min辐射1次为少量生长(++),辐射3次为微量生长(+),辐射6、9次为很微量生长(±)。结论:60W,2450MHz的医疗常用微波辐射对白色念珠菌的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抑制效应随辐射的强度的增大而增强。
- 杨少华程培华陈德华黄熙郭昆义罗美芳黄苹
- 关键词:微波输出功率白色念珠菌
- 一种用于气切堵管的塞子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气切堵管的塞子,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包括通气连接管,所述通气连接管一端向外扩径形成有一段空心圆台套管部,所述空心圆台套管部内径从其和所述通气连接管连接端到另一端呈线性或非线性变大。本实用新型在通气连...
- 唐莹邓丽妮郭昆义
- 本体感觉训练对脊髓型颈椎病术后患者平衡功能的影响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研究平衡仪本体感觉训练对脊髓型颈椎病术后患者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将脊髓型颈椎病术后患者4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3例。2组均给予常规康复治疗及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同时配合平衡仪本体感觉训练。2组均在治疗前和治疗后4周采用Tecnobody PK 254平衡仪进行本体感觉评估及静态平衡评估,Berg平衡量表评估平衡功能。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左、右脚平均轨迹差、Romberg长度比率、Romberg面积比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均<0.05),Berg平衡量表评分明显提高(P均<0.05);组间两两比较发现,治疗组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本体感觉训练能更好地改善脊髓型颈椎病术后患者的平衡功能。
- 郭昆义唐智生徐晓兰
- 关键词:脊髓型颈椎病平衡仪
- 经颅磁刺激运动诱发电位评价神经根型颈椎病射频治疗疗效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观察经颅磁刺激运动诱发电位(TMS-MEP)评价神经根型颈椎病射频治疗疗效的作用,以探讨经颅磁刺激运动诱发电位在判断神经根型颈椎病治疗疗效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7年12月本院康复医学科住院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30例作为治疗组,健康成年人(对照组)20例。研究组进行颈椎间盘射频热凝术治疗,测定两组头部、C7、臂丛、Erb’s点及肘点诱发电位潜伏期、中枢运动传导时间(CMCT),同时用颈椎病临床评价量表(CASCS)测定研究组术前术后功能障碍程度。结果:研究组TMS-MEP潜伏期、运动传导时间较对照组延长(P<0.01);研究组术后功能障碍指数及诱发电位潜伏期较术前改善(P<0.01)。结论:TMS-MEP对周围神经损伤比较敏感,能较早反映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损伤程度,可用于指导临床手术治疗和判断预后。
- 唐智生杨少华徐晓兰郭昆义张奇
- 关键词:神经根型颈椎病经颅磁刺激运动诱发电位射频消融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