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忠贤
- 作品数:25 被引量:234H指数:11
- 供职机构: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山西省农业科学院育种工程项目山西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 我国荞麦种植简史被引量:14
- 2007年
- 早在2500年前中国即有了种植荞麦的记载,自西周以来的春秋时期、南北朝时期、唐代、宋元时期、明代等各朝各代均有记载,并且对荞麦种植技术亦有记述,尤其在明代对种植荞麦的技术更趋完善。唐代以后对荞麦的药用和治疗疾病的作用亦有了记载。
- 杨明君郭忠贤杨媛陈有清
- 关键词:荞麦药用价值
-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苦荞麦上的利用研究被引量:2
- 2011年
- 利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可明显提高苦荞麦的抗倒伏和抗落粒能力,多效唑能明显降低苦荞麦的株高,防止植株倒伏,但对单株生产力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多效唑以始蕾期喷洒200 mg/kg,每小区1 000 ml,效果最好。奈乙酸能明显减轻苦荞麦的落粒性,但对单株生产力同样有抑制作用,需要确定适宜的用药浓度和喷洒时期。萘乙酸以始花期喷洒40 mg/kg,或灌浆初喷洒40 mg/kg,每小区1 000 ml,效果较好。
- 杨明君杨媛杨芳赵萍郭忠贤
- 关键词:植物生长调节剂苦荞麦抗倒伏
- 晋北地区引种苦荞麦的生态适应性与主成分分析被引量:10
- 2017年
- 为了探讨晋北地区14份引种苦荞麦的生态适应性,比较了各品种的生育期、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变异,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生物学性状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一级分枝数、单株粒数和单株粒重的变异系数较大,株高和主茎节数的变异系数较小;一级分枝数与单株粒重、单株粒重间相关性显著(P<0.05);单株粒数和单株粒重间相关系数达极显著水平(P<0.01);前4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达93.216%,对苦荞产量贡献的主成分顺序是籽粒数量构成因子>籽粒质量构成因子>植株高度构成因子>主茎构成因子;在选择苦荞麦品种时应着重第一、二、三主成分的综合选择。根据主成分分析综合得分,筛选出‘云荞1号’和‘黔苦6号’,在晋北地区综合性状表现良好。
- 王慧杨媛石金波赵萍郭忠贤李占成李荫藩
- 关键词:苦荞麦农艺性状主成分分析
- 苦荞麦主要经济性状遗传参数研究被引量:19
- 2005年
- 试验结果表明,苦荞麦株高、千粒重等遗传力较高,早代进行选择效果明显;株粒重等遗传力低,应放宽选择标准,增加选择世代。株粒重虽然与产量高度相关,但遗传变异系数较小,直接选择效果差,可通过选择株高、株粒数和千粒重来达到提高株粒重的目的。
- 杨明君郭忠贤陈有清杨如达郭庆瑞
- 关键词:苦荞麦农艺性状
- 苦荞引种试验被引量:11
- 2006年
- 通过对引进的8个苦荞品种进行连续两年的产量比较试验,并对主要农艺性状、生长整齐度和抗性、产量诸方面与当地的品种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晋荞2号、镇巴苦荞和黔威12号、九江苦荞产量明显优于广灵苦荞1号。晋荞2号、镇巴苦荞可在无霜期120d以上的地区推广种植,四荞1号可在无霜期110d左右的地区推广种植。
- 杨明君郭忠贤陈有清
- 多效唑和萘乙酸对苦荞抗倒伏性和抗落粒性的影响被引量:7
- 2006年
- 试验结果表明,多效唑能明显降低苦荞的株高,防止植株倒伏,但对单株生产力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以始蕾期喷洒200mg/kg,每小区1000ml,效果最好;萘乙酸能明显减轻苦荞的落粒性,但对单株生产力同样有抑制作用,需要确定适宜的用药浓度和喷洒时期,以始花期喷洒40mg/kg,或灌浆初喷洒40mg/kg,每小区1000ml,效果较好。
- 郭忠贤杨明君陈有清
- 关键词:苦荞多效唑抗倒伏
- 播期和播量对荞麦产量及主要品质的影响被引量:16
- 2017年
- 为探明适合山西地区种植荞麦的高产优质栽培技术,以晋荞6号(苦荞)和晋荞1号(甜荞)为材料,采用3个播期(主区)和3个播量(裂区)的二因素裂区试验,研究不同播期和播量对荞麦产量,蛋白质、淀粉及总黄酮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播期对晋荞6号的产量、蛋白质含量和总黄酮含量及晋荞1号的产量和淀粉含量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播量对两个品种的产量、蛋白质含量和淀粉含量及晋荞6号的总黄酮含量有不同程度的影响。随着播期的延迟,两个品种的产量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蛋白质和总黄酮含量均呈下降的趋势;随着播量的增加,两个品种的蛋白质含量及晋荞6号的产量和总黄酮含量呈下降趋势,晋荞1号产量先上升后下降。6月4日播种、22.5kg/hm^2播量的晋荞6号产量(3 498.60kg/hm^2)表现最好,但5月28日播种、22.5kg/hm^2播量的蛋白质(11.94%)和总黄酮含量(1.83%)表现最佳。6月4日播种、45kg/hm^2播量的晋荞1号产量(1 705.80kg/hm^2)表现最好,但5月28日播种、37.5kg/hm^2播量的蛋白质含量(11.86%)表现最佳。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晋荞6号的产量与其蛋白质、淀粉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晋荞1号的产量与其蛋白质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
- 杨修仕郭忠贤郭慧敏王慧刘三才
- 关键词:苦荞甜荞播期播量总黄酮
- 中国首例燕麦雄性不育的发现及遗传鉴定被引量:10
- 1999年
- 对1994年发现的我国首例燕麦雄性不育材料进行了特征特性的观察和细胞学鉴定、以及不育性遗传的研究,结果表明:(1)该材料不育度为100%,属“无花粉型”的雄性不育,不育株小孢子败育发生在四分体形成后期到花粉粒形成早期阶段.(2)不育株与不同品种测交的F_1代,6个组合表现育性恢复,2个组合出现一些完全不育株;恢复育性的植株自交后可育株与不育株呈3:1分离;不育株与恢复育性的F_1回交,BC_1育性为1:1分离.说明不育性状是由隐性核基因控制的.该材料命名为CA燕麦雄性不育.
- 崔林范银燕徐惠云李成雄郭忠贤
- 关键词:燕麦雄性不育性
- 亚麻籽综合利用及开发前景浅析被引量:13
- 2002年
- 本文介绍了亚麻籽产业化开发的主要成份、利用价值和深加工后具有的广阔前景。
- 胡晓军郭忠贤赵毅
- 关键词:亚麻籽综合利用亚麻胶Α-亚麻酸
- 苦荞麦主要农艺性状遗传浅析
- 本试验结果分析表明,苦荞麦株高、千粒重等遗传力较高,早代进行选择效果明显;株粒重等遗传力低,应放宽选择标准,增加选择世代。株粒重虽然与产量高度相关,但遗传变异系数较小,直接选择效果差,可通过选择株高、株粒数和千粒重来达到...
- 郭忠贤杨明君郭庆瑞陈有清杨如达吴芳王生武
- 关键词:苦荞麦遗传力农艺性状遗传变异系数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