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俊明

作品数:345 被引量:570H指数:13
供职机构:云南民族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理学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65篇期刊文章
  • 154篇专利
  • 24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61篇电气工程
  • 40篇理学
  • 31篇医药卫生
  • 29篇农业科学
  • 27篇一般工业技术
  • 21篇化学工程
  • 12篇轻工技术与工...
  • 9篇文化科学
  • 8篇金属学及工艺
  • 5篇冶金工程
  • 4篇生物学
  • 2篇电子电信
  • 1篇矿业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61篇正极
  • 61篇正极材料
  • 59篇尖晶石
  • 55篇尖晶石型
  • 53篇离子
  • 38篇电池
  • 37篇燃烧合成
  • 35篇锂离子
  • 34篇原子
  • 34篇原子吸收
  • 34篇锂离子电池
  • 34篇离子电池
  • 34篇锰酸锂
  • 34篇掺杂
  • 33篇光谱
  • 32篇原子吸收光谱
  • 32篇吸收光谱
  • 31篇发光
  • 30篇原子吸收光谱...
  • 30篇吸收光谱法

机构

  • 264篇云南民族大学
  • 105篇红河学院
  • 34篇清华大学
  • 3篇湖南工程学院
  • 3篇云南大学
  • 2篇蒙自师范高等...
  • 2篇重庆工业职业...
  • 1篇广西民族大学
  • 1篇昆明医学院
  • 1篇昆明理工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石屏县职业高...
  • 1篇云南瑞宝生物...

作者

  • 345篇郭俊明
  • 83篇苏长伟
  • 77篇白红丽
  • 66篇王宝森
  • 48篇刘晓芳
  • 46篇汪正良
  • 45篇张虹
  • 42篇刘贵阳
  • 41篇白玮
  • 40篇黄相中
  • 35篇周强
  • 29篇陈克新
  • 29篇唐怀军
  • 24篇彭金辉
  • 22篇周和平
  • 22篇罗利军
  • 21篇袁明龙
  • 20篇刘杰
  • 19篇张英杰
  • 18篇段开娇

传媒

  • 2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8篇云南民族大学...
  • 15篇稀有金属材料...
  • 11篇江苏农业科学
  • 9篇化工新型材料
  • 9篇红河学院学报
  • 7篇功能材料
  • 6篇北方园艺
  • 6篇食品科技
  • 3篇现代化工
  • 3篇金属学报
  • 3篇食品工业科技
  • 3篇无机材料学报
  • 3篇电镀与涂饰
  • 3篇云南大学学报...
  • 3篇电池工业
  • 2篇光谱实验室
  • 2篇种子
  • 2篇硅酸盐学报
  • 2篇无机化学学报

年份

  • 1篇2024
  • 5篇2023
  • 13篇2022
  • 8篇2021
  • 22篇2020
  • 26篇2019
  • 27篇2018
  • 26篇2017
  • 23篇2016
  • 24篇2015
  • 13篇2014
  • 11篇2013
  • 24篇2012
  • 17篇2011
  • 22篇2010
  • 19篇2009
  • 14篇2008
  • 15篇2007
  • 9篇2006
  • 6篇2005
34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高性能Li-Ni双掺杂尖晶石型Li_(1.05)Ni_(0.02)Mn_(1.93)O_(4)正极材料的制备
2022年
采用液相无焰燃烧法在500℃反应1 h、600℃二次焙烧不同时间制备锂、镍共掺杂尖晶石型Li_(1.05)Ni_(0.02)Mn_(1.93)O_(4)正极材料。焙烧不同时间制备的样品均呈现出LiMn_(2)O_(4)的尖晶石晶体结构且均为单相,没有任何杂质相出现。延长焙烧时间有利于晶粒发育,提高合成材料的结晶性。二次焙烧9 h合成的正极材料具有良好的循环稳定性和倍率性能,在1 C倍率的首次放电容量为102.1 mA·h/g,500次循环后具有69.15%的容量保持率;在5 C释放出91.9 mA·h/g容量;10 C循环1000次的容量保持率为76.35%。具有较好的循环可逆性、较小的电荷转移阻抗和较低的表观活化能。适量的锂、镍共掺杂可有效提高LiMn_(2)O_(4)的结构稳定性、抑制Jahn-Teller效应和缓解锰的溶解,使其具有更高的电化学性能。
李豫云李虹向明武郭俊明刘晓芳白玮
关键词:无焰燃烧
一种纳米级尖晶石型掺镍锰酸锂材料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级尖晶石型掺镍锰酸锂材料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按照分子式LiNi<Sub>0.08</Sub>Mn<Sub>1.82</Sub>O<Sub>4</Sub>的锂、锰和镍离子摩尔比1:1.92:0...
郭俊明胡磊邵苗苗段玉珍白红丽苏长伟刘晓芳白玮段开娇
文献传递
一种镍掺杂富锂尖晶石锰酸锂正极材料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镍掺杂富锂尖晶石锰酸锂正极材料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按照分子式Li<Sub>1.05</Sub>Ni<Sub>0.05</Sub>Mn<Sub>1.90</Sub>O<Sub>4</Sub>的锂、...
郭俊明邵苗苗卢瑶白红丽苏长伟刘晓芳白玮段开娇
文献传递
生物质多孔碳应用于锂硫电池的研究进展
2022年
锂硫电池具有理论能量密度高(2600Wh/kg)、成本低、环境友好等优点,有望成为下一代最具潜力的高容量储能电池。然而单质硫和放电终产物LiS/LiS的导电性差、多硫化锂的“穿梭效应”仍是造成锂硫电池容量衰减的主要原因。研究表明,碳基材料用作活性硫的载体是提高锂硫电池电化学性能的有效途径。近年来,生物质碳材料因具有独特的化学组成、来源广、低成本和易制备的优点,已被广泛应用于构筑锂硫电池正极材料。综述了不同的制备方法对各种生物质碳材料的孔结构及其碳硫复合正极材料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分析了各制备方法与生物质多孔碳硫复合物存在的缺陷,并对其未来的发展方向做出了展望。
李虹李豫云向明武苏长伟郭俊明郭俊明
关键词:锂硫电池生物质多孔碳正极材料
云南红河野生树花中金属元素含量的分析
2010年
采用火焰原子吸收法同时测定了野生树花中Co、Cr、Cu、Zn、Ni、Fe、Mn、Mg、Ca和Pb10种金属元素的含量。结果表明:树花中含有丰富的金属元素,尤以Ca、Mg、Fe、Mn、Zn等元素的含量高,未检测出有害元素Pb,揭示了野生树花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张虹白红丽王宝森郭俊明楚海州周文斌
关键词:野生微量元素原子吸收光谱法
去顶八面体型LiMn<Sub>2</Sub>O<Sub>4</Sub>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传统锰酸锂正极材料因具有高温循环性能差的弱点而未能大规模的应用。本发明获得了高温性能优异的去顶八面体型LiMn<Sub>2</Sub>O<Sub>4</Sub>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这种材料在55℃条件下100次循环后能够...
郭俊明苏长伟钟雷
文献传递
液相燃烧合成尖晶石型LiMn2O4和Li4Mn5O12的初步研究
以硝酸锂(锰)、醋酸锂(锰)为原料,尿素为燃料,利用液相燃烧合成方法研究了尖晶石型 LiMn2O4和Li4Mn5O12的合成。实验结果表明,当Li Mn=1:2(摩尔比)时,硝酸盐体系燃烧产物主晶相是LiMn2O4,醋酸...
郭俊明刘贵阳戴志福李兴权王宝森
关键词:LIMN2O4锂离子电池
文献传递
燃料量和温度对固相燃烧合成L置Mn204的影响
以碳酸锰和碳酸锂为原料、淀粉为燃料,研究了温度(500,600,700℃)和燃料量(0~30%,质量分数)对固相燃烧合成尖晶石型LiMn2O4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通过固相燃烧合成方法在1h可快速制备高纯度或单相的尖晶石...
郭俊明刘贵阳崔茜何英王宝森陈克新
关键词:正极材料固相反应
放电等离子烧结可加工Ti_2AlC陶瓷的研究被引量:5
2007年
以自蔓延高温合成(SHS)的Ti2AlC粉体为原料,利用放电等离子烧结技术(SPS)研究了Ti2AlC陶瓷的烧结制备。结果表明:烧结温度1250℃,压力20MPa,真空烧结,保温5min,可获得相对密度98.6%,维氏硬度为4.3GPa的致密烧结块体;烧结样品的维氏硬度随烧结温度升高而增大,但高于1250℃后随温度升高反而减小,SPS方法烧结Ti2AlC陶瓷的最佳温度为1250℃,当烧结温度≥1350℃时Ti2AlC分解;SEM分析表明,SPS技术烧结制备的Ti2AlC陶瓷片层尺寸随烧结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郭俊明王宝森陈克新周和平
关键词:TI2ALCTI3ALC2可加工陶瓷
Ti-Al-C陶瓷粉体的燃烧合成基础研究及催化性能
2018年
Ti-Al-C体系三元碳化合物是指Ti3AlC2、Ti2AlC和Ti3AlC,其中,Ti3AlC2和Ti2AlC碳化合物具有相同的晶格结构,属于六方晶系,空间群为P63/mmc,是一类综合了金属与陶瓷优异性能的碳化合物。如,像金属,它是优良的热导体和电导体(如Ti3SiC2其导电导热性能比纯金属Ti还要优异),易加工,相对较软,抗热震性好,在较高温度下具有一定的可塑性;像陶瓷,具有高熔点、高模量、低比重,高温强度和良好的抗氧化性。
郭俊明陈克新刘贵阳昊明珠王宝森
关键词:陶瓷粉体燃烧合成TI3ALC2TI2ALCTI3SIC2碳化合物
共3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