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郝兰英

作品数:18 被引量:315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科技风险创新基金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石油与天然气...
  • 7篇天文地球

主题

  • 10篇砂体
  • 6篇储层
  • 5篇单砂体
  • 5篇井震结合
  • 4篇油田
  • 4篇砂体预测
  • 4篇储层精细
  • 4篇储层精细描述
  • 3篇地震沉积学
  • 3篇地质
  • 3篇油藏
  • 3篇密井网
  • 3篇井网
  • 3篇河道砂
  • 3篇河道砂体
  • 3篇反演
  • 3篇分流河道
  • 3篇沉积学
  • 2篇地质建模
  • 2篇点坝

机构

  • 18篇中国石油天然...
  • 5篇东北石油大学

作者

  • 18篇郝兰英
  • 4篇郭亚杰
  • 3篇蔡东梅
  • 3篇马世忠
  • 3篇郭亚杰
  • 2篇王一博
  • 2篇张善严
  • 2篇张秀丽
  • 2篇姜岩
  • 2篇孙雨
  • 2篇卢勉
  • 2篇杨丽瑛
  • 2篇何宇航
  • 1篇刘江玉
  • 1篇左松林
  • 1篇李彦兴
  • 1篇王渝明
  • 1篇程顺国
  • 1篇常毓文
  • 1篇王彦辉

传媒

  • 2篇大庆石油地质...
  • 2篇SPG/SE...
  • 1篇大庆石油学院...
  • 1篇现代地质
  • 1篇石油学报
  • 1篇沉积学报
  • 1篇地学前缘
  • 1篇石油地球物理...
  • 1篇中南大学学报...
  • 1篇西南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年份

  • 1篇2017
  • 3篇2016
  • 3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6
  • 1篇2005
  • 3篇2004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油气区水下分流河道内部建筑结构模式的建立被引量:37
2006年
地下单砂体的内部薄夹层及其建筑结构对注入剂驱油及剩余油形成的作用越来越大,但具体的结构模式难以确定.提出了以水下河道沉积模式为指导,采用岩心、近距离对子井等建立河道内部结构体及界面级次垂向序列,确定4级界面产状;根据平面微相、河流工程参数预测河宽,并结合密井组解剖预测4级结构体及薄夹层规模;按薄夹层密度与频数确定其发育程度;由此建立水下分流河道单砂体内部建筑结构模式的研究方法.以杏南油田PⅠ33b及PⅠ21a单元为靶区,应用该方法确定了水下分流河道单砂体内部建筑结构理论模式和研究区实际模式.
马世忠王一博崔义葛政俊郝兰英
关键词:水下分流河道单砂体建筑结构
密井网条件下随机地震反演及其在河道砂体预测中的应用被引量:18
2014年
以大庆长垣油田萨尔图油层为例,研究了密井网条件下随机地震反演方法及其在河道砂体预测中的应用。研究表明:不同厚度砂体的随机地震反演结果符合率差异较大:厚度大于3m的砂体符合率为91%;厚度为2~3m的砂体符合率为83%;厚度小于1m的砂体符合率为70%。随着砂体厚度的减小,符合率降低,井网密度越大,预测精度下降幅度越小。利用"地震反演引导,井点微相控制"方法,根据测井曲线形态差异与反演剖面砂体发育状况的分析,能够较为准确地对河道砂体的单一河道边界、走向、井间砂体叠置关系及窄小河道砂体进行描述。利用随机地震反演结果在河道砂体沉积模式的控制下完成油田开发中后期各类河道砂体的精细描述是切实可行的,且效果显著。
张秀丽姜岩郝兰英王彦辉郭亚杰孙雨
关键词:随机地震反演井震结合河道砂体储层预测大庆油田
地震沉积学在窄河道砂体预测中的应用
长垣油田萨葡高油层广泛发育浅水三角洲内前缘相河道砂体,具有“窄、薄、小”的分布特点,即使目前的密井网资料,对井间砂体连续分布的描述仍存在较大的随机性,难以满足油田开发生产的需要.本文以萨中油田北一区断东高台子油层为例,开...
蔡东梅郝兰英杨丽瑛郭亚杰卢勉
关键词:油田勘探密井网河道砂体地震沉积学
地震沉积学在大庆长垣密井网条件下储层精细描述中的初步应用被引量:39
2012年
文中针对大庆油田特高含水期精细调整挖潜,需要精细精确刻画储层的要求,充分利用大庆长垣油田密井网条件下储层精细描述成果及高密度三维地震资料,建立了处理-解释一体化高保真地震处理、大密度合成记录精细标定及地层切片优选方法;针对不同类型砂体分布特点,给出了利用地层切片采用"砂中找泥"和"泥中找砂"的单一河道识别分析方法,形成了"地震趋势为引导,井点相控"的井震结合储层精细刻画方法;实际应用证明对剩余油的分析认识更具针对性,应用点坝识别成果指导了D区水平井方案设计,取得了较好的钻遇效果。
郝兰英郭亚杰李杰齐金成焦艳丽
关键词:开发地震地震沉积学井震结合
曲流河点坝精细刻画研究被引量:10
2010年
大庆油田曲流河沉积厚油层聚驱后开发面临着含水高、剩余油高度分散等困难,需要精细刻画点坝内部构型,重构地下认识体系。以北一区断东“二三结合”试验区葡I2沉积单元为例,按照沉积微相、单砂体、点坝内部构型3个层次循序渐进地进行了储层层次分析,提出研究过程应遵循的“三个结合”:当前模型与原型模型相结合;单井、剖面、平面、立体信息相结合;静态成果与动态资料相结合。实践证明,总结出的曲流河点坝精细刻画方法及流程有效实用。
郝银全姚子修常毓文张善严郝兰英左松林
关键词:沉积微相单砂体
大庆杏南地区葡Ⅰ组三角洲前缘储层的非均质性被引量:8
2008年
当油田主力油层进入高含水期时,非主力油层接替主力油层将成为必然趋势。三角洲前缘亚相储层非均质性较强,一直以来被作为非主力油层。为提高非主力油层的储量动用程度,必须精细研究三角洲前缘亚相储层非均质性特征,查明剩余油分布规律,从而有效指导油田开发的调整挖潜。利用密井网、岩矿鉴定等资料对杏南地区葡I油层组前缘亚相储层进行研究,将三角洲前缘细分为枝状、朵状、席状3种类型,详细分析了不同沉积环境下砂体的成因类型,描述了不同类型砂体在平面上、空间上的展布特征和组合关系,不同砂体内部性质的差异以及砂体内部微观孔隙结构的类型和分布特征,从平面、层间、层内以及微观特征等方面研究了三角洲前缘储层的非均质性。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储层非均质性对剩余油分布的影响,指出不同三角洲前缘储层中剩余油的富集位置。
张雁蔺景龙朱炎郝兰英
关键词:三角洲前缘储层非均质性微观孔隙结构
密井网条件下地质统计学反演及其在河道砂体预测中的应用
姜岩张秀丽杨春生郝兰英陈显森
单砂体内部建筑结构及其对剩余油控制机理
曲流河相储层以其分布广泛、石油储量大,而成为最重要的储层类型之一和许多陆相油田开发初期的主力油层,又因其非均质性强(据估计,因储层各种非均质性遮挡,尚有20%的可动油未被二次采油驱油剂(注水)所波及)而成为高含水期油田挖...
马世忠王一博李士奎朱焱郝兰英
关键词:曲流河点坝岩相剩余油
文献传递
地下曲流河道单砂体内部薄夹层建筑结构研究方法被引量:115
2008年
单砂体内部薄夹层因规模小、薄、不稳定、参数与分布难于确定等,致使覆盖盆地单砂体内部薄夹层及其建筑结构研究较少且难度很大,为此,本文以曲流河道沉积、建筑结构模式为指导,充分利用岩芯、测井、密井网等油田现有资料,提出了‘一整套地下曲流河道单砂体内部薄夹层建筑结构研究方法’,特别是以‘侧积泥、侧积面、废弃河道的识别、恢复、测算;河道几何学、河流工程参数计算;建筑结构理论模式为基础的‘单一侧积泥岩薄夹层建筑结构参数(倾角、倾向、规模)三类13种提取方法’及薄夹层分布密度与河道侧积轨迹研究技术,为这一难题的解决提供了可行的思路与方法。并以杏南油田PⅠ31b单元为靶区,应用该方法确定了曲流河道单砂体内部薄夹层及其建筑结构理论模式和研究区实际模式。
马世忠孙雨范广娟郝兰英
关键词:单砂体侧积体
井震反演识别复合砂体内单一河道被引量:10
2014年
随着开发井网依次加密,储层砂体分布趋势逐渐明确,在纵向上可根据测井资料准确地识别砂体,但横向上很难确定井间砂体的分布特征。针对连井剖面上进行单一河道识别任务重且存在多解性的难题,提出了采用井震结合反演技术来预测复合砂体内单一河道的边界,再进一步利用测井曲线特征对河道边界进行验证。基于该思路,在反演剖面上识别了复合砂体内单一河道的4个典型标志,并依据地震反演属性平面图上的砂岩变差带发育位置,清晰识别出8条同层不同期单一河道,且单一河道识别成果在完善油田注采关系、挖潜剩余油上见到良好效果,展现了较好的应用前景。
徐立恒郝兰英刘江玉
关键词:井震结合反演技术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