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郝亮亮

作品数:140 被引量:868H指数:20
供职机构:北京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文化科学交通运输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3篇期刊文章
  • 52篇专利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0篇电气工程
  • 3篇文化科学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建筑科学
  • 1篇水利工程

主题

  • 35篇电机
  • 34篇励磁
  • 34篇发电机
  • 31篇短路
  • 31篇匝间
  • 28篇匝间短路
  • 27篇绕组
  • 22篇电压
  • 21篇转子
  • 19篇励磁绕组
  • 18篇电力
  • 18篇电流
  • 17篇直流
  • 16篇电力系统
  • 15篇电网
  • 15篇暂态
  • 15篇绕组匝间短路
  • 14篇配电
  • 11篇多回路
  • 11篇配电网

机构

  • 117篇北京交通大学
  • 34篇清华大学
  • 16篇南京南瑞继保...
  • 11篇中国电力科学...
  • 8篇北京科锐博润...
  • 8篇中广核核电运...
  • 6篇国家电网公司
  • 6篇台州发电厂
  • 5篇北京能源投资...
  • 3篇国家电网有限...
  • 2篇福建省电力勘...
  • 2篇通用电气全球...
  • 2篇广西防城港核...
  • 1篇华侨大学
  • 1篇重庆邮电大学
  • 1篇中国电力科学...
  • 1篇大亚湾核电运...
  • 1篇中国长江三峡...
  • 1篇国网浙江宁波...

作者

  • 140篇郝亮亮
  • 69篇吴俊勇
  • 27篇孙宇光
  • 23篇王祥珩
  • 18篇熊飞
  • 12篇桂林
  • 9篇邱阿瑞
  • 9篇陈占锋
  • 7篇陈俊
  • 7篇王光
  • 6篇于之虹
  • 6篇王晨
  • 6篇田明杰
  • 4篇苗青
  • 4篇梅东升
  • 4篇张琦雪
  • 4篇李扬
  • 4篇冯宝泉
  • 4篇严剑峰
  • 4篇齐大伟

传媒

  • 20篇电力系统自动...
  • 12篇电工技术学报
  • 11篇电网技术
  • 9篇电力自动化设...
  • 7篇电力系统保护...
  • 6篇中国电机工程...
  • 4篇水电与抽水蓄...
  • 2篇大电机技术
  • 2篇高电压技术
  • 2篇电气电子教学...
  • 1篇电机与控制学...
  • 1篇中国电力
  • 1篇清华大学学报...
  • 1篇电工电能新技...
  • 1篇华北电力技术
  • 1篇电力建设
  • 1篇浙江电力
  • 1篇南方电网技术
  • 1篇中国水力发电...
  • 1篇2016年中...

年份

  • 12篇2023
  • 13篇2022
  • 9篇2021
  • 10篇2020
  • 10篇2019
  • 16篇2018
  • 8篇2017
  • 16篇2016
  • 9篇2015
  • 10篇2014
  • 9篇2013
  • 4篇2012
  • 11篇2011
  • 3篇2010
14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主保护不平衡电流有效值的转子匝间短路故障监测被引量:18
2011年
为利用发电机主保护所配电流互感器来监测励磁绕组匝间短路故障,以三峡VGS发电机为例,采用多回路方法对故障后进入各主保护的不平衡电流进行了计算与分析;在此基础上,指出利用不平衡电流中的单次谐波进行故障监测的不足,由此提出基于主保护不平衡电流有效值的励磁绕组匝间短路故障监测原理;通过对不同短路匝比故障的计算与理论分析,指出流过中性点间的不平衡电流不适合用来反应于励磁绕组匝间短路故障,而应采用反应于每相绕组内部不平衡电流的监测方法;最后阐述了励磁绕组匝间短路监测与其他常规保护之间的配合,为发电机转子匝间短路故障的在线监测奠定了基础。
郝亮亮孙宇光邱阿瑞王祥珩
关键词:励磁绕组匝间短路主保护不平衡电流
混合多端直流输电系统线路保护方案研究被引量:24
2019年
混合多端直流输电具有较好的工程应用前景,目前对于混合多端直流线路保护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原理与算法方面,缺乏对保护配置方案进行系统的研究。该文在PSCAD上搭建了混合多端直流输电典型拓扑结构仿真模型,分析了混合多端直流输电线路保护技术难点,研究了混合多端直流线路故障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直流线路保护的配置方案及直流断路器重合闸策略,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陈争光周泽昕王兴国詹清清郝亮亮
关键词:线路保护
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的负序电流纵联差动选线方法被引量:6
2015年
单相接地是配电网发生几率最高的故障,但单相接地故障选线一直是困扰人们的技术难题。本文首先分析了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负序电流的分布规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用于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的负序电流纵联差动选线方法,该方法通过比较线路两端的负序电流选出故障线路,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利用35k V配电网的PSCAD模型进行仿真,并且进行了相关的动模实验。仿真结果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正确、可靠地选出故障线路,并能摒弃系统正常运行时固有负序电流的影响,该原理不因接地方式改变而失效,且适用于包括消弧线圈接地在内的所有接地类型配电网。本文最后提出了该方法的优缺点以及今后可在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选线方面开展的进一步研究工作。
图尔荪.依明吴俊勇陈占锋王晨郝亮亮吴之林何立汉
关键词:配电网故障选线负序电流双端差动
无刷励磁电机的故障判断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介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刷励磁电机的故障判断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无刷励磁电机的定子励磁绕组中的励磁电流数据;对所述励磁电流数据进行傅里叶分析,以及计算不同预设谐波频率下的第一有效值I<Sub>1</S...
潘国传郝亮亮陈新琪顾范华章良健陶开华
文献传递
转子匝间短路故障对大型汽轮发电机振动的影响机理被引量:25
2014年
转子匝间短路是大型汽轮发电机时常发生的电气故障,会引起励磁电流增大、输出无功减小、机组振动加剧等不良现象。因不具备分支电流互感器的安装条件,基于定子不平衡电流总有效值的故障监测原理无法应用于大型汽轮发电机,而故障引起的机组振动为监测提供了一种新思路。为此,首先从分析转子匝间短路故障时定子和转子的稳态电流特征入手,全面考虑各种空间磁场的相互作用及转子热变形等实际因素,对故障后发电机的定子和转子振动特性进行了研究;通过对故障案例的调研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并分析了影响振幅的关键因素。
郝亮亮吴俊勇陈占锋宋洪磊
关键词:汽轮发电机励磁绕组匝间短路振动故障特征
基于非合作博弈的冷热电联供微能源网运行策略优化被引量:35
2018年
提出了基于非合作博弈的冷热电联供微能源网优化的一般模型与求解方法。基于博弈论,建立了微能源网与用户的博弈模型;证明了该博弈纳什均衡的存在性,并提出了相应的求解流程;利用模糊双目标算法对用户的支付费用和不满意度进行归一化处理,在博弈模式下用户调整自身用电策略,微能源网根据用户的负荷计划调整电价,优化冷热电出力。以某小区夏季典型日负荷与冬季典型日负荷为例,对博弈模型进行求解。仿真结果表明,微能源网在所提出的博弈模式下能更好地消纳可再生能源,实现个体理性情况下的能源最优,且用户能在兼顾用能体验的前提下实现经济最优。
林凯骏吴俊勇郝亮亮刘迪李德智闫华光
关键词:非合作博弈
核电站控制棒电源系统发电机失磁故障解析被引量:1
2023年
核电站控制棒电源(简称棒控电源)是控制棒驱动机构的唯一供电系统,确保该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对提高核电站安全性具有重大意义。实际运行的棒控电源系统中发电机的失磁保护判据原理简单,现场发生了多起失磁保护失配事件,且棒控电源系统中发电机的运行状态不同于常规并网发电机;为了有效解决失磁保护失配问题,需对棒控电源系统中发电机的失磁故障进行重新解析。首先,根据转差率和功角特点将失磁发展历程划分为等功角阶段、异步运行阶段和周期异步运行阶段;其次,以发电机等效电路及相量图为基础,以q轴电动势为切入点,结合发电机基本方程,由各阶段q轴电动势的变化解析得到各电气量稳态表达式;最后,通过实际机组的失磁实验数据以及基于PSCAD平台的失磁故障仿真,全面验证了解析结果的正确性。该文给出的失磁故障解析过程为棒控电源系统发电机失磁保护方案的制定奠定了理论基础。
肖项涛郝亮亮梁郑秋何鹏吴鹏飞
关键词:发电机失磁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的分频均压控制策略被引量:10
2018年
随着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MC)子模块个数的增多,传统基于排序的均压方法存在开关频率偏高和排序计算量偏大的问题。为此提出了分频均压控制策略,使电容电压排序频率远小于触发控制频率,并从理论上给出了此控制策略的排序频率选取方法。通过厦门柔性直流输电示范工程的电磁暂态仿真算例验证了所提出的分频均压控制策略在一定范围内减小排序频率时,可以在满足MMC的运行性能及安全性的前提下,明显减小开关频率和减轻排序计算负担。
郝亮亮张静黄银华熊飞
关键词: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开关频率电压均衡控制
汽轮发电机转子匝间短路故障位置及短路匝数的判定方法
汽轮发电机转子匝间短路故障位置及短路匝数的判定方法,属于电力系统主设备继电保护领域,其特征在于,首先利用基于多回路模型的发电机转子匝间故障分析技术对故障进行计算,择优选择检测对象,利用特征谐波分量的有效值及相角确定转子故...
郝亮亮孙宇光王祥珩
文献传递
调相机失磁特性及其对直流系统的影响分析被引量:3
2019年
对新一代调相机失磁故障的研究有利于充分发挥其在高压直流系统中的无功支撑作用。首先,考虑不同的失磁故障类型,并基于实际录波数据,以单机无穷大系统为例对调相机失磁特征及对直流系统的影响进行了定性分析。然后,在PSCAD/EMTDC中建立了包括调相机及其励磁控制系统在内的锡盟-泰州直流输电系统的电磁暂态仿真模型。以受端调相机为例,从系统不同电压跌落程度和调相机不同失磁类型等方面仿真调相机失磁对系统稳定运行的影响。研究表明,相比于短路失磁,受端调相机开路失磁时造成的后果更严重,且当系统处于临界换相失败状态时,调相机的失磁故障会进一步恶化系统的运行状态。
郭智琳郝亮亮陈争光李岩军詹荣荣王光
关键词:高压直流输电调相机失磁故障
共1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