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航 作品数:87 被引量:329 H指数:9 供职机构: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力比泰治疗恶性肿瘤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07年 郑航 罗荣城关键词:ALIMTA 恶性胸膜间皮瘤 非小细胞肺癌 花生四烯酸通过mTORC1/2通路促进鼻咽癌细胞的增殖 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研究花生四烯酸(AA)对鼻咽癌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潜在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CCK-8法检测AA对鼻咽癌细胞系C666-1增殖的影响,以及雷帕霉素(rapamycin,Rap)、PP242与AA共同作用对C666-1细胞增殖的影响。同时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AA对鼻咽癌C666-1细胞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活性的影响,包括下游相关蛋白S6、Akt的表达水平及磷酸化水平,以及mTOR通路抑制剂Rap、PP242与AA共同作用对mTOR信号通路的影响。结果 AA可强烈促进C666-1细胞的增殖,mTOR通路抑制剂Rap、PP242均可抑制AA促进C666-1细胞增殖。AA可激活C666-1细胞mTORC1/2下游相关蛋白S6、Akt,使其磷酸化水平升高。mTORC1通路抑制剂Rap可阻断AA对mTORC1的激活,从而降低S6(S235/236)的磷酸化水平,mTORC1/2通路抑制剂PP242可阻断AA对mTORC1/2的激活,从而降低S6(S235/236)和Akt(S473)的磷酸化水平。结论花生四烯酸通过激活mTORC1/2信号通路促进鼻咽癌C666-1细胞系的增殖。 唐洪君 余勇 刘淼 何敏红 郑航关键词:鼻咽癌 花生四烯酸 MTOR rAAV-AFP转染人外周血单核细胞来源树突状细胞增强免疫刺激功能 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探讨表达甲胎蛋白抗原的重组腺相关病毒rAAV-AFP转染对人外周血单核细胞来源树突状细胞(DC)免疫刺激功能的影响.方法:用rAAV-AFP转染新分离的DC;苔盼蓝拒染法检测每天的活细胞比率;流式细胞仪检测DC表面分子CD80,CD86,CD83,CD40, CD1a,HLA-DR及AFP的表达;并用3H-TdR掺入法检测转染前后DC刺激自体淋巴细胞增殖能力;MTT法检测DC诱导T细胞的杀伤活性.结果:成熟DC 77.7%表达AFP蛋白;转染对活细胞百分率和成熟DC表型无影响,与未转染组无显著差异(P>0.05);转染后DC仍保持较强的刺激自体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与未转染组也无显著性差异(P>0.05),并且可诱导出特异性杀伤,效应细胞和靶细胞为80:1,40:1,20:1 时,与未转染组相比均有显著差异(35.5±5.5 vs 20.6±4.7;28.7±3.6 vs 15.3±2.5;16.2±2.8 vs 9.6±1.8;均P<0.01).结论:rAAV可负载AFP基因在DC中表达, rAAV-AFP转染DC对其功能无明显影响,免疫功能更强. 梁政 罗荣城 尤长宣 郑航关键词:树突状细胞 Her2/neu基因重组腺相关病毒转染人外周血来源树突状细胞的免疫功能 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Her2/neu基因重组腺相关病毒(rAAV-Her2/neu)转染人外周血树突状细胞(DC),并检测其免疫功能。方法采用Ficoll分离健康人外周血中的单个核细胞。将其分成两组,给其中一组加入病毒。应用含10%人AB血清的RPMI-1640培养基及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白细胞介-4、肿瘤坏死因子-α培养。第7天收获成熟DC。流式细胞仪检测DC表型。3H-TdR检测同种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TT法检测DC诱导T细胞的杀伤活性。结果加病毒组CD1a、CD86和CD83分别为:98.10%、99.42%、84.59%;无病毒组为:92.69%、98.07%、82.72%,组差别不明显。加病毒组CD40、CD80分别为:61.02%、97.61%;无病毒组为:36.19%、55.5%,加病毒组高于无病毒组。两组均能刺激T淋巴细胞增殖。加病毒组DC可诱导特异性杀伤,最高杀伤率(39.7±7.2)%。结论rAAV-Her2/neu转染的DC有更强的免疫功能。 徐蕾 罗荣城 尤长宣 李荣 郑航关键词:树突状细胞 腺相关病毒 免疫功能 HER2/NEU基因 脊髓室管膜瘤MRI特征分析及其鉴别诊断 被引量:6 2006年 目的:探讨脊髓室管膜瘤的磁共振(MRI)特征。方法:回顾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6例脊髓室管膜瘤,所有患者均行了MRI平扫和增强扫描,分析肿瘤部位、大小、生长方式、信号特点及强化方式,有无囊变、出血及“帽征”。结果:全部脊髓室管膜瘤呈中心性生长,3例终丝室管膜瘤合并有椎间孔扩大,肿瘤平均累及2.7个椎体高度。在平扫MRI T1W1像上,大部分肿瘤呈等或低信号,在T2W1像上全部肿瘤呈高信号.10例肿瘤实质头端或尾端脊髓反应性囊变;3例瘤内囊变,2例可见肿瘤内出血,在T2W1像上,5例肿瘤可见“帽征”。增强扫描后,15例肿瘤表现为显著强化,14例肿瘤与正常脊髓分界清楚。结论:脊髓室管膜瘤MRI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了解这些特征,有助于脊髓室管膜瘤术前诊断和鉴别诊断。 郑航 左强 吕国士 罗荣城关键词:室管膜瘤 磁共振 脊髓 VEGF和MVD在Avastin治疗结直肠癌中的价值 目的:评价最能反映微血管密度(MVD)的指标.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MVD在avastin治疗结直肠癌中的价值。
材料与方法:根据入组和排除标准,总共入选30例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南方医院2004年至2... 郑航 陈锦章 廖旺军 罗荣城关键词:结直肠癌 微血管密度 免疫组织化学法 肿瘤分子诊断和分子靶向治疗研究 罗荣城 李爱民 廖旺军 张军一 缪景霞 左强 石敏 尤长宣 郑航 麦国丰 闻炳基 恶性淋巴瘤放射免疫治疗研究创。该课题通过对乳腺癌HER2和PR表达的研究,发现ER、PR、EGFR、HER2和P53均为乳腺癌的独立预后指标,HER2、EGFR、P53高表达提示预后不良,生存期短,ER、PR高表达代表预...关键词:关键词:肿瘤 分子诊断 靶向治疗 C-erbB-2与EGFR、p53、ER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探讨C-erbB-2与ECFR、p53、ER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108例乳腺癌中的C-erbB-2与EGFR、p53、ER的表达情况,进行对照比较。结果C-erbB-2与EGER、p53、ER表达阳性者分别为40例(37. 0%)、44例(40.7%)、43例(39.8%)、58例(53.7%)。C-erbB-2的表达与EGFR无相关性(P>0.05),与p53呈正相关(P<0. 05),与ER呈负相关(P<0.05)。C-erbB-2与EGFR、ER表达与乳腺癌的组织学分级相关(P<0.05)。C-erbB-2与EGFR、p53、ER 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与乳腺癌的组织学类型、患者年龄及肿瘤大小无关(P>0.05)。结论乳腺癌中C-erbB-2; EGFR;p53;ER的检测对于指导临床治疗,辅助判断预后有重要临床意义。 徐蕾 罗荣城 郑航 李鸣芳 林菁 韩亚光关键词:C-ERBB-2 EGFR 乳腺癌组织 P53 ER 判断预后 双歧杆菌表达的重组人GrB-VRB融合蛋白诱导KDR阳性细胞凋亡 2012年 目的在双歧杆菌中表达重组人颗粒酶B-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结合肽(GrB-VRB)融合蛋白并研究其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I(IKDR)阳性细胞的作用。方法采用电穿孔法将重组表达载体转入双歧杆菌,以ELISA和免疫印迹鉴定表达产物,以细胞增殖试验和TUNEL法分析其对KDR阳性细胞的影响。结果工程化化双歧杆菌培养物的上清和菌体中均有重组产物,重组人GrB-VRB能有效抑制KDR阳性如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株HUVEC、小鼠结肠癌细胞株CT-26细胞增殖、细胞死亡,这种死亡的机制是细胞凋亡;但对KDR阴性细胞则无这些作用。结论工程化双歧杆菌能分泌性表达重组GrB-VRB融合蛋白,其在VRB的靶向作用下,GrB可有效地诱导KDR阳性细胞凋亡。 陈蕾 曾位森 郑航关键词:颗粒酶B 双歧杆菌 细胞凋亡 贝伐单抗联合IFL方案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2009年 目的评价贝伐单抗联合IFL方案(伊立替康、氟尿嘧啶、亚叶酸钙)治疗既往接受过以草酸铂为主的化疗方案的进展期转移性结直肠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总结2004年7月至2006年6月间分别予以贝伐单抗联合IFL方案(A组,30例)和单纯使用IFL方案(B组,32例)进行化疗患者的治疗后反应率、治疗中不良反应和治疗前后血清肿瘤标志物的动态变化及随访1年的生存率。结果A组和B组的有效率分别为30.0%和21.8%;疾病控制率分别为80%和50%。所有患者治疗前后肿瘤标志物的浓度均有明显变化(P〈0.05),A组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明显的Ⅲ、Ⅳ度不良反应,两组间不良反应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患者1年存活率分别为26.7%和18.8%,中位疾病进展时间分别为5.9个月和3.9个月,中位总生存期分别为10.9个月和8.9个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纯使用IFL方案相比.贝伐单抗联合IFL方案能进一步延长既往接受过以草酸铂为主化疗方案的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的生存时间.治疗耐受性良好。 崔斐 陈锦章 万骋 陈斌 罗荣城 郑航关键词:贝伐单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