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郑秀清

郑秀清

作品数:5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福建金融管理干部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文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篇帝国
  • 1篇帝国主义
  • 1篇岩茶
  • 1篇营销
  • 1篇营销计划
  • 1篇鸳鸯
  • 1篇鸳鸯蝴蝶
  • 1篇鸳鸯蝴蝶派
  • 1篇日报
  • 1篇日本帝国
  • 1篇日本帝国主义
  • 1篇山西票号
  • 1篇山西商人
  • 1篇商人
  • 1篇社会
  • 1篇失恋
  • 1篇诗魂
  • 1篇诗体
  • 1篇诗作
  • 1篇市场营销

机构

  • 5篇福建金融管理...

作者

  • 5篇郑秀清

传媒

  • 5篇福建金融管理...

年份

  • 1篇1999
  • 1篇1997
  • 2篇1996
  • 1篇1994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打油诗纵横谈
1996年
郑秀清
关键词:打油诗鸳鸯蝴蝶派鲁迅先生《我的失恋》日本帝国主义乾隆皇帝
武夷山水铸诗魂——试论朱熹的武夷山诗作被引量:2
1994年
朱熹是理学大师,他立足于武夷山,崛起于南宋,学术上集北宋二程理学与孔孟儒家学说之大成,把理学推向巅峰,使之成为我国封建社会后期的主要统治思想。其历史贡献正如武夷山风景区朱熹纪念馆馆联所题:“接伊洛之渊源,开海滨之邹鲁”。 元朝学者,理学家熊禾曾称颂道:“周东迁而夫子出,宋南渡而文公生”,称朱熹为“百世之师……公之文,如日丽天;公之神,如水行地。”(《考亭书院记》),还撰联曰:“宇宙间三十六名山,地未有如武夷之胜;孔孟后千五百余载,道未有如文公之尊。”当代学者、复旦大学教授蔡尚思也这样寓论于诗:“东周出孔丘,南宋有朱熹。中国古文化,泰山与武夷。”古今两位学者虽处不同时代,但均对朱熹所构建的理学体系作出了崇高的评价,而且指出了它与武夷山的因缘关系。当然这个评价主要是从朱熹的道德文章及其在中国哲学史、思想史、文化史、教育史上的地位和影响而言的。至于朱熹作为诗人的一面,他在武夷山所写的大量诗歌则历来不太为人所重视。本文想就这个问题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郑秀清
关键词:朱子理学诗魂历史贡献民间传说封建社会后期
诗苑奇葩——回文诗
1996年
我国乃泱泱诗国,数千年诗史,名家辈出,星汉灿烂,各种诗体与流派,姹紫嫣红,竞呈风流。就中有一诗体,以其卓尔不群的品格,独特的排列组合形式,如仙苑幽兰,暗香浮动,缕缕不绝,历千年而不减其艺术魅力,赢得了不少诗歌爱好者的青睐。它,就是诗苑奇葩——回文诗。 回文诗卓尔不群之处,就在于它的独特的排列组合形式——可以倒读。
郑秀清
关键词:回文诗姹紫嫣红陈望道诗体《镜花缘》光明日报
溪边奇茗冠天下 武夷仙人从古栽——武夷茶文化评说被引量:1
1999年
名山出名茶、名茶耀名山。名闻天下的武夷岩茶“臻山川精英灵秀所钟,品百卉岩骨花香之胜”,以其“岩骨花香”的独特魅力及天下传唱的茶诗文,为武夷的碧水丹山增辉添誉,形成了与武夷山水文化交相辉映的武夷茶文化。
郑秀清
关键词:武夷茶武夷岩茶文人创作茶歌
计划与谋略
1997年
制订计划,好比播种。如果订得不好,那就可能播下的是龙种,收获的却是跳蚤;订得好,就可能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如愿以偿;订得特好,运用了谋略,就可能事半功倍,获得累累硕果。古人懂得这个道理,所以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先是否有计划及计划得好坏,成为办事成败得失的关键。毛主席也说过“战略上蔑视困难,战术上重视困难”,这应该成为我们制订计划的普遍的指导思想。战略上蔑视,就是说要有居高临下,势如破竹,“万水千山只等闲”之气势;战术上重视,就是说不打无准备之战,要千方百计,想方设法,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这就少不了要运用谋略。 以往我们讲应用文的“计划”一章,往往只是笼统地介绍计划是人们为了完成某项任务,事前所作的打算和安排,根本忽略了它所应有的谋略性,这不能不说是一个缺陷。 在我国周代及战国时期,把事前的打算和准备称为“豫”。
郑秀清
关键词:山西商人市场营销计划尼克松山西票号茅台酒汽车拉力赛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