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晓凤
- 作品数:7 被引量:62H指数:4
- 供职机构:广州中医药大学脾胃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不同证型慢性胃炎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HSP70、NF-κB的表达
- 脾胃学说是中医理论的重要内容,脾胃病证与消化系统疾病关系密切。流行病学调查研究表明,脾胃湿热证在慢性胃炎中占首位。本课题组前期局部胃黏膜研究提示,热休克蛋白70(heat shockprotein70,HSP70)和核因...
- 胡玲郑晓凤鄢雪辉梁嘉恺古文莉劳绍贤
- 文献传递
- Hp相关胃病脾胃湿热证与Th1/Th2平衡的相关研究
- 脾胃湿热证是中医辩证的常见证型,其证候体现了机体邪正交争的实证状态,尤其以Hp相关胃病脾胃湿热证的表现最为突出。本文试图通过外周血细胞因子IL-12、IL-4、IL-10、IFN-γ含量的变化了解其Th1/Th2平衡的情...
- 梁嘉恺胡玲郑晓凤鄢雪辉古文丽
- 关键词:脾胃湿热证中医辩证病理机制
- 不同证型慢性胃炎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HSP70、NF-~κB的表达研究被引量:20
- 2012年
- 目的探讨脾胃湿热、脾气虚证外周血淋巴细胞热休克蛋白70(HSP70)和核因子-κB(NF-κB)的表达及其与Hp感染的关系。方法选择86例2008年6月—2009年2月就诊于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脾胃科门诊的慢性胃炎患者。其中脾胃湿热证67例(湿重于热30例,湿热并重27例,热重于湿10例)、脾气虚证19例,另选择广州中医药大学健康教职工和学生志愿者12名作为对照组。采集各组外周血,采用安速幽门螺旋杆菌(Hp)血清快速法检测Hp感染;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HSP70、NF-κB表达。结果脾胃湿热与脾气虚证Hp感染率分别为37.31%和36.84%(P>0.05)。与对照组比较,脾胃湿热证热重于湿组淋巴细胞HSP70表达降低,脾胃湿热证热重于湿组及脾气虚证组NF-κB表达升高(P<0.05)。脾胃湿热、脾气虚证Hp阳性组NF-κB表达均高于对照组(P<0.05);脾气虚证Hp阳性组HSP70表达高于同证型Hp阴性组(P<0.05)。此外,HSP70、NF-κB表达与Hp感染相关系数分别为-0.023和0.027(P>0.05)。结论慢性胃炎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NF-κB在脾胃湿热证热重于湿、脾气虚证表达的升高可能反映了中医理论中"内邪"的致病作用;HSP70在脾气虚证HP阳性表达的升高,及在脾胃湿热证热重于湿表达的降低可能反映了"正气抗邪"、"邪盛正虚"的作用;Hp可能并非引起脾胃湿热证、脾气虚证发生的唯一"外邪"因素。
- 胡玲郑晓凤鄢雪辉梁嘉恺古文莉劳绍贤
- 关键词:慢性胃炎脾胃湿热证脾气虚证
- Hp相关胃病不同中医证候型EGF、TFF1及ICAM-1蛋白水平的表达被引量:13
- 2013年
-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EGF)、三叶因子1(TFF1)和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与幽门螺杆菌(Hp)相关胃病不同中医证型的关系。方法收集慢性胃炎(CSG)和消化性溃疡(PU)患者共75例[包括脾气虚证(PQDS)22例,脾胃湿热证(PWHS)53例],另招募健康志愿者10例作为正常对照;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livision二步标记法检测各组胃粘膜EGF、TFF1、ICAM-1蛋白水平的表达。结果各组及其亚型EGF表达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脾气虚及脾胃湿热证组中,Hp阳性者均高于同证型Hp阴性者(P<0.0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脾气虚证、脾胃湿热及其湿热并重、湿重于热亚型Hp阳性者TFF1表达均升高(P<0.05);脾胃湿热证Hp阳性者表达高于同证型Hp阴性者(P<0.01)。除脾气虚证Hp阴性者外,各组及其亚型ICAM-1表达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脾胃湿热表达高于脾气虚证(P<0.05);脾胃湿热证Hp阳性者表达高于同证型Hp阴性者(P<0.01)。结论 EGF、TFF1、ICAM-1在Hp相关胃病脾气虚和脾胃湿热证中蛋白水平的高表达初步提示其"邪正相争"的病理状态;脾气虚证以正气尚能一定程度抗邪为特点;脾胃湿热证则显示邪气亢盛,邪正交争剧烈至"正气"一定程度受损;ICAM-1可能从某种程度反应"湿邪致病"的病理机制;Hp与湿热病邪在致病上互为因果,可一定程度加剧"邪正交争"的亢奋状态。
- 周建红胡玲邢海伦罗琦郑晓凤
- 关键词:三叶因子1细胞间粘附分子1
- 上消化道疾病患儿156例胃镜检查结果分析
- 2010年
- 于旭华胡玲黄烈平郑晓凤周建红
- 关键词:上消化道疾病儿童内窥镜
- 慢性胃炎脾胃湿热证与外周血Th1/Th2平衡的研究被引量:23
- 2012年
- 目的探讨慢性胃炎脾胃湿热证与外周血Th1/Th2平衡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慢性胃炎脾胃湿热证患者51例(包括湿重于热22例,热重于湿9例,湿热并重20例),另设健康志愿者10名为健康对照组。采用安速Hp血清快速检测法判定Hp感染率,液相蛋白芯片技术检测血清Th1型细胞因子γ干扰素(inter-feron-γ,IFN-γ)、白细胞介素12(interleukin-12,IL-12)和Th2型细胞因子IL-4、IL-10表达。结果脾胃湿热证组患者Hp感染率(41.18%,21/51)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10.00%,1/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湿重于热、热重于湿和湿热并重各亚型组Hp感染率分别为45.45%(10/22)、22.22%(2/9)和45.00%(9/20),其中湿重于热、湿热并重亚型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脾胃湿热证患者外周血IFN-γ、IL-12、IL-4及IL-10表达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脾胃湿热证IFN-γ和IL-12表达呈增高的趋势,而IL-4表达则呈下降的趋势。脾胃湿热证各亚型组比较,均呈现湿热并重组IFN-γ、IL-12、IL-4表达以及IFN-γ/IL-4、IL-12/IL-4比值较湿重于热组、热重于湿组升高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胃炎脾胃湿热证的发生可能与Th1/Th2平衡改变相关,"湿"和"热"邪可能是介导Th1型细胞因子免疫反应的病理因素。
- 梁嘉恺胡玲郑晓凤鄢雪辉古文莉
- 关键词:慢性胃炎脾胃湿热证TH1/TH2平衡
- 泻黄散合藿朴夏苓汤加减治疗湿热口疮35例被引量:9
- 2009年
- 复发性口疮常反复发作,缠绵难愈。由于岭南气候炎热、潮湿,人体质多偏于湿热,患口疮也多以湿热证较多见,同时伴有程度不同的胃肠道疾病。笔者应用泻黄散合藿朴夏苓汤加减治疗湿热型口疮,取得较好疗效,结果报道如下。
- 胡玲郑晓凤鄢雪辉梁嘉恺劳绍贤
- 关键词:口疮中医疗法湿热泻黄散藿朴夏苓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