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小罡 作品数:17 被引量:225 H指数:7 供职机构: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环境科学与工程 天文地球 生物学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更多>>
基于遥感数据分析南海叶绿素与颗粒物的季节变化与相互关系 被引量:6 2015年 本文基于卫星遥感的叶绿素a浓度与颗粒物后向散射系数月平均数据以及其他海洋与气象参数,详细分析了两个生物光学参量在季节尺度上的相关性及其与物理参数的耦合关系,并运用光驯化模型分析了南海表层水体浮游植物的生理学季节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受南海地形和风场等物理参量的变化,南海叶绿素a浓度与颗粒物后向散射系数存在显著的季节和空间分布特征,具有一定的共变性和差异性。在南海近岸及浅水区,叶绿素a浓度与颗粒物后向散射系数有很好的耦合关系;而在南海深水海盆区,叶绿素a浓度冬高夏低,其季节循环过程与颗粒物后向散射系数相反,这主要是受浮游植物生理学过程的影响。"生物量控制区"与"光驯化控制区"的分界在南海与陆架-海盆分界线一致,体现了水深条件对浮游植物生理状态的影响。此外本文还发现,在吕宋海峡西部海区,叶绿素a与颗粒物后向散射系数的关系表现出"生物量-光驯化共同控制"的特点。 王晓琦 邢小罡 王金平 李娜关键词:叶绿素A浓度 叶绿素a荧光遥感研究进展 被引量:24 2007年 继叶绿素a反演的“蓝绿比值法”后,叶绿素a荧光遥感成为海水叶绿素a浓度反演的重要方法,对提高二类水体和赤潮水体的叶绿素a浓度的反演精度效果明显。本文回顾了人们对水体叶绿素a荧光的认识、测量和研究的历史过程,介绍了荧光产生的生物学机理以及它随叶绿素a浓度的正相关和“红移现象”等主要光谱特征。本文还总结了荧光量子产量、不同藻种生理状态、水体其他物质及大气的吸收等多种因素对叶绿素a荧光遥感的影响。基于对叶绿素a荧光光谱特征和影响因素的认识,人们相继建立了两种荧光遥感方法———基线荧光高度法和归一化荧光高度法。对于前景广阔的叶绿素荧光遥感领域,人们正进行着更深入的研究与探索,积累更多的现场数据和卫星同步数据,逐步完善和改进反演模型。 邢小罡 赵冬至 刘玉光 杨建洪 沈红 赵玲 王林关键词:叶绿素A MODIS MERIS 水下高光谱辐照度和辐亮度剖面测量仪 被引量:1 2006年 本文主要介绍了ProfilerⅡ水下辐照度和辐亮度剖面测量仪的功能、技术指标、使用方法和几个重要参数的反演算法。根据该仪器测量获得的下行辐照度和上行辐亮度,我们可以计算海水的漫衰减系数、遥感反射率、离水辐亮度等多种海洋光学参数。利用该仪器作者于2005年6月在渤海海域进行光谱调查,取得了良好的测量结果。该仪器的使用对于海洋光学调查特别是水下调查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修鹏 刘玉光 程永存 殷晓斌 邢小罡 宗海波 文凡关键词:漫衰减系数 基于现场数据的叶绿素荧光量子产量算法研究 2008年 邢小罡 赵冬至 刘玉光 王林 杨建洪关键词:叶绿素A 荧光 量子产量 MODIS 地中海黄色物质次表层极大值的季节变化观测 被引量:2 2013年 首次通过2008—2009年在西北地中海和东地中海海域投放的两台Bio-Argo浮标的观测数据,分析与研究了该海区黄色物质次表层极大值的季节变化规律。研究表明次表层黄色物质在夏季开始爆发,伴随着叶绿素a浓度的逐渐降低;到冬季在强烈的垂向混合作用下结束。且黄色物质极大值的深度与叶绿素a浓度极大值(DCM)的深度基本一致,说明虽然黄色物质与浮游植物之间并不存在直接联系,但浮游植物的降解是黄色物质的主要来源。文中推测,可能由于该海区浮游植物与微生物的强耦合,导致了黄色物质与叶绿素a之间存在明显的反变关系。 邢小罡 赵冬至 CLAUSTRE Hervé 樊伟关键词:黄色物质 叶绿素A 一种新的海洋生物地球化学自主观测平台:Bio-Argo浮标 被引量:9 2012年 借助于强大的全球海洋观测网络——Argo计划,生物光学浮标Bio-Argo将成为一种全新的海洋生物地球化学自主观测平台,对未来的海洋观测与海洋研究将产生巨大的影响。本文以法国的PROVBIO为例,详细介绍了Bio-Argo浮标的结构设计、观测数据、工作模式、传输与通讯、以及数据质量控制等方面的问题,为我国的Argo计划和海洋观测方法提供有益的借鉴。 邢小罡 赵冬至 Herve CLAUSTRE Antoine POTEAU 樊伟关键词:ARGO计划 生物光学 生物地球化学 Bio-Argo浮标观测北大西洋色素与颗粒物的季节分布 被引量:4 2014年 通过一台Bio-Argo浮标在北大西洋(冰岛附近)运行近2年(2008年6月-2010年5月)获得的观测数据,分析与研究了该海区叶绿素a浓度([Chla])、颗粒物后向散射(b_(bp)p(532))和光束衰减系数(c_p(660))的季节变化及其生物光学关系。研究表明,北大西洋生物光学参量存在明显夏高冬低的季节分布,其中表层[Chla]最高超过2mg m^(-3),最低仅为0.05mg m^(-3);c_p(660)的季节变化更明显,幅度超过2个数量级;b_(bp)(532)则存在一个明显的背景值,约为0.00065 m^(-1),可能是一种非藻类颗粒物的存在或是来源于仪器的测量误差;[Chla]、c_p(660)以及b_(bp)(532)之间均呈良好的指数相关关系,但在后向散射的高值区(>0.004 m^(-1)),生物光学关系减弱,可能是由于北大西洋的夏季浮游植物种群的变化。 邢小罡 邱国强 王海黎关键词:叶绿素A浓度 叶绿素荧光量子产量的MODIS遥感算法 2008年 从荧光量子产量的原理出发,利用 MODIS 卫星数据建立了一种估算量子产量的算法——算法。通过2006年3月23日渤海和北黄海的 MODIS 数据计算了荧光量子产量,并与叶绿素荧光效率(CFE)产品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算法是一种更精确的荧光量子产量的估算算法,它有效地避免了 CFE 存在的几个误差来源:包括未考虑浮游植物的"包裹效应"、使用412nm 的离水辐亮度反演的浮游植物吸收系数以及积分深度过浅。CFE 在大部分海域出现负值,还出现了某些高估点;在有效数据范围内,两者存在明显的线性相关关系。算法估算的量子产量最高值在0.05左右,这与其它海区测量的值域范围基本一致。除辽东湾东北部和部分近岸水域外,大部分离岸水域在0.001~0.02的范围内。通过对算法的误差来源分析,认为发展一种新的反演678nm 比吸收系数和平均吸收系数的波段比值算法是可行的,也是改进算法精度的有效方法。 邢小罡 赵冬至 刘玉光 王林 杨建洪关键词:叶绿素A 荧光 量子产量 MODIS 叶绿素荧光遥感研究 本文详细介绍了叶绿素荧光的原理、测量方法和遥感算法,以及在“基线荧光高度算法”和“荧光量子产量”两个领域的研究成果。
本文使用水体辐射传输数值计算软件Hydrolight 4.2,模拟计算了在不同浓度的黄色物质... 邢小罡关键词:叶绿素荧光 遥感 海岸线卫星遥感提取方法研究 被引量:117 2007年 海岸线位置的确定是海岛海岸带遥感调查的重要环节。本文以辽宁省大连、营口地区的海岸为研究对象,提出了根据不同海岸类型的地貌特点对卫星图像中海岸线的解译方法;借助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对不同类型海岸的图像进行针对性的预处理,使用IDL语言实现Canny算子、中值滤波器和腐蚀算子,完成了对卫星图像中海岸线的自动提取;证明了使用潮位高度与卫星图像结合计算坡度的方法并应用于海岸线位置的校正。 马小峰 赵冬至 邢小罡 张丰收 文世勇 杨帆关键词:海岸线 CANNY算子 中值滤波 坡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