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士杰
- 作品数:27 被引量:93H指数:5
- 供职机构:湖南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十一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湖南省科技厅项目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脑白质纤维解剖技术及扩散张量成像应用于视放射的观察与测量
- 2012年
- 目的:采用脑白质纤维解剖技术及扩散张量成像(DTI)技术,对视放射的结构进行观察与测量,为眼科、神经外科疾病诊断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15例成人大脑标本,用脑白质纤维剥离技术对视放射及其毗邻白质结构进行剥离、观察、测量及分析;DTI技术对10名健康志愿者行视放射纤维极其毗邻白质结构成像,并进行重建。结果:脑白质纤维剥离技术和DTI技术可清晰显示视放射的Meyer袢其毗邻白质纤维结构。Meyer袢距颞角前方、颞极后方、枕极分别为(4.44±0.55),(25.40±2.19),(105.1±4.10)mm,外矢状层距侧脑室外侧壁距离为(3.35±0.45)mm。DTI技术显示Meyer袢距颞角前方、颞极后方、枕极分别为(4.89±0.93),(26.67±2.27),(101.8±2.89)mm,外矢状层距侧脑室外侧壁距离为(3.38±0.47)mm;Meyer袢距颞角前方、颞极后方、枕极的距离,外矢状层距侧脑室外侧壁距离,分别用脑白质纤维剥离技术与DTI技术测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9,0.072,0.054,0.874)。结论:DTI技术可显示正常人的视放射纤维,与解剖学标本研究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可为颞叶手术术前计划的制定提供依据。
- 吴龙鲁峻峰高劲松邓士杰吴京雷
- 关键词:视放射脑白质扩散张量成像
- CT、MRI对伽玛刀联合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疗效评价的对比研究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比较CT和MRI对伽玛刀联合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疗效评价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08年8月至2011年1月56例伽玛刀联合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的影像资料,并将CT和MRI的诊断结果对比。[结果]CT诊断阳性率为76.8%(43/56),MRI诊断阳性率为92.9%(52/5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评价伽玛刀联合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疗效及随访中,MRI是一种准确的检查方法。
- 邓士杰胡罗健莫静姿李学文杨明方高凯波
- 关键词:MRI肝肿瘤TACE伽玛刀
- 多排螺旋CT对隐匿性肋骨骨折的诊断价值被引量:32
- 2008年
- 目的评价多排螺旋CT对隐匿性肋骨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1例有明确胸部外伤史,临床症状明显,但X线平片检查阴性,或多发肋骨骨折者需要明确记数的行多排螺旋CT扫描,并经AW4.3工作站后处理后,分析其表现。结果21例有隐匿性肋骨中,第1肋5例,第2肋4例,腋段骨折7例,后肋近胸椎处2例,前肋近胸骨处2例,膈下1例。结论多排螺旋CT是诊断隐匿性肋骨骨折的理想的影像手段,结合VR、MPR及轴位薄层图象,为临床提供有价值的诊断和解剖信息。
- 邓士杰胡罗健曹国文李山云
- 关键词:多排螺旋CT隐匿性肋骨骨折VRMPR
- CT和MRI对射频消融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肝细胞肝癌疗效评价的对比研究被引量:7
- 2014年
- 目的比较CT和MRI对射频消融(RFA)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肝细胞肝癌疗效评价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对2008年8月至2012年1月63例RFA联合TACE治疗肝细胞肝癌的影像资料,并将CT和MRI的诊断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CT诊断阳性率为78%(49/63),MRI诊断阳性率为95%(60/6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评价RFA联合TACE治疗肝细胞肝癌疗效及随访中,MRI是一种有效的检查方法。
- 邓士杰高纪称王海屹
- 关键词:肝肿瘤体层摄影术
- 支气管动脉栓塞后咯血复发的原因及预防
- 2008年
- 曹国文李树南邓士杰
- 关键词:支气管咯血动脉栓塞
- MSCT血管造影在颅内血管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被引量:4
- 2010年
-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在颅内血管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39例患者行16排螺旋CT血管造影,同时采用容积重建(VR)、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MIP)显示血管,其中45例动脉瘤、22例动静脉畸形、4例烟雾病和18例脑动脉狭窄随后进行了DSA检查或手术治疗。结果CTA诊断为动脉瘤的患者83例,动静脉畸形22例,静脉瘤2例,海绵状血管瘤3例,海绵窦动静脉瘘3例,单纯烟雾病3例,烟雾病合并动脉瘤1例,缺血性脑血管病22例,先天性变异等32例,正常病例186例,其中CTA诊断的45例动脉瘤、22例动静脉畸形、4例烟雾病和18例脑动脉狭窄与DSA检测结果及手术结果基本一致。结论MSCTA对头部血管性疾病的诊断,具有微创、快速、安全、准确性高的特点,可作为头部血管性疾病的首选影像学筛查。
- 胡罗健高凯波杨明方邓士杰胡爱武
- 关键词:血管造影脑血管畸形静脉瘤烟雾病
- PET/MR显像仪的原理及临床应用被引量:2
- 2012年
- 本文介绍了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PET)基本原理及其与MRI的融合技术及特点,并综过了目前开展的临床应用及研究。
- 杨明方胡罗健邓士杰
- 关键词:PETMRI图像融合
- 弹簧圈栓塞与显微外科夹闭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临床疗效比较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探讨比较颅内动脉瘤弹簧圈栓塞与显微外科夹闭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经16层螺旋CTA(MSCTA)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证实颅内动脉瘤患者89例,54例行DSA下弹簧圈栓塞治疗,35例行显微外科夹闭治疗,术后用日常生活活动量表(ADL)中Barthel指数(BI)来评价两者的疗效.[结果]89例中,弹簧圈栓塞54例,外科手术夹闭35例.前循环动脉瘤59例,弹簧圈栓塞35例,外科手术夹闭24例,两者疗效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后循环动脉瘤30例,弹簧圈栓塞17例,外科手术夹闭11例,两者疗效对比有差异(P<0.05).53例动脉瘤直径<10 mm,弹簧圈栓塞32例,外科手术夹闭21例,两者疗效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36例直径≥10 mm,弹簧圈栓塞22例,外科手术14例,疗效比较有差异(P<0.05).两组疗效从动脉瘤生长的位置、大小及病人的临床状态对比来看,弹簧圈栓塞疗效优于显微外科治疗.[结论]弹簧圈栓塞和显微外科夹闭是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主要方法,从总体疗效对比分析结果来看,可优先选择血管内栓塞治疗,但临床仍应根据具体情况综合分析、权衡利弊、正确的选择治疗方法.
- 胡罗健高凯波郭立新杨明方邓士杰胡爱武
- 关键词:显微外科手术
- 腹部创伤436例急诊CT检查分析被引量:2
- 2006年
- 曹国文邬书本邓士杰
- 关键词:腹部创伤CT检查
- 抑脂三维扰相梯度回波序列在腰椎间关节软骨成像中的应用价值
- 2014年
- 由于大部分关节疾病首先侵犯关节软骨,进而造成不同程度的关节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及时、准确地诊断软骨病变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磁共振成像(MRI)是目前唯一能直接显示关节软骨的无创性手段。关节软骨成像一直备受研究者的关注,但绝大多数是针对膝关节的,未见到正常腰椎间关节软骨的 MRI 研究的文献报道。Carrino 等[1-5]对腰椎间关节病变 MRI 进行了研究,且限于运用快速自旋回波 T1加权像(FSE T1 WI)、快速自旋回波 T2加权像(FSE T2 WI)等常规序列。抑脂三维扰相梯度回波序列(fat-suppressed three-dimensional spoiled gratdi-ent-recalled sequence 3D-FS-SPGR)成熟地应用于膝关节[6],国内尚未见报道应用于腰椎间软骨。
- 郁文明邓士杰廖红荔胡罗健廖云杰刘勇王维
- 关键词:腰椎间关节软骨成像快速自旋回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