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邓丹

作品数:4 被引量:8H指数:2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理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2篇电荷
  • 2篇电荷转移
  • 2篇荧光
  • 2篇荧光淬灭
  • 2篇纳米
  • 2篇光致
  • 2篇光致电荷转移
  • 2篇淬灭
  • 1篇带隙
  • 1篇电池
  • 1篇有机-无机复...
  • 1篇酞菁
  • 1篇酞菁锌
  • 1篇太阳能电池
  • 1篇自然场景
  • 1篇文本检测
  • 1篇无机
  • 1篇无机纳米
  • 1篇无机纳米晶
  • 1篇纳米晶

机构

  • 4篇浙江大学

作者

  • 4篇邓丹
  • 2篇施敏敏
  • 2篇陈红征
  • 2篇汪茫
  • 1篇李海国
  • 1篇刘立维
  • 1篇陈飞

传媒

  • 1篇高分子学报
  • 1篇化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萘酞菁锌复合体系的光致电荷转移被引量:5
2008年
合成了萘酞菁锌,利用傅立叶红外光谱、元素分析和MALDI-TOF质谱等手段表征了分子结构;循环伏安测试和吸收光谱确认了共轭体系的扩大使分子带隙下降.根据材料加工性能的不同,分别采用溶液法、层-层蒸镀(Layer-by-layere vaporation)法和单层分散旋涂法,将给体分子萘酞菁锌与三种受体分子1-(3-甲氧基羧基)丙基-1-苯基-[6,6]C61,C60和N,N'-二嘧啶基苝四羧基二酰亚胺进行了复合,通过研究复合前后荧光变化,确认了给体-受体两相界面处发生了由分子能级差引发的光致电荷转移,为制备更宽光伏响应范围的太阳能电池器件提供了潜在的新途径.
刘立维施敏敏邓丹汪茫陈红征
关键词:电荷转移荧光淬灭
窄带隙共轭聚合物的制备与光伏性能研究
近些年来,聚合物太阳能电池由于能够采用低成本的溶液加工方法制备大面积柔性器件等优点而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目前,聚合物太阳能电池的能量转换效率已达到7.73/%,但离实际应用还有一定的距离。制约电池性能的重要因素是共轭聚...
邓丹
关键词:聚合物太阳能电池无机纳米晶有机-无机复合
文献传递
基于PCPDTBT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光致电荷转移
2009年
合成了PCPDTBT,通过NMR,GPC等方法对聚合物进行了表征.研究了聚合物的热学与电化学性质.采用溶液法将电子给体PCPDTBT与两种电子受体1-(3-甲氧基羰基)丙基-1-苯基[6,6]C61(PCBM)和ZnO纳米粒子分别进行了复合,通过研究复合前后的荧光变化,确认了给体-受体两相界面间发生了由分子能级差引发的光致电荷转移.这些研究结果为探索性能更佳的有机太阳能电池材料体系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邓丹施敏敏陈飞李海国汪茫陈红征
关键词:ZNO纳米粒子电荷转移荧光淬灭
PixelLink:基于实例分割的自然场景文本检测算法
目前最有效的自然场景文本检测算法大多都会利用深度学习模型进行至少两种类型的预测:文本/非文本预测与文本框位置回归预测。在这些方法里,位置回归是获取文本框位置的关键,但对自然场景文本检测问题来说,它其实不是必须的,因为文本...
邓丹
关键词:自然场景文本检测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