逄丽丽
- 作品数:10 被引量:9H指数:2
-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高等学校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 阻滞和非阻滞品系小鼠次级卵母细胞基因表达水平的比较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通过基因芯片检测阻滞品系昆明(KM)小鼠和非阻滞品系B6C3F1小鼠次级卵母细胞(MⅡ卵)基因表达差异,探讨KM小鼠植入前胚体外发育阻滞是否与母源基因表达差异相关.方法:分别收集KM小鼠和B6C3F1小鼠MⅡ卵,运用基因芯片分析和real-time PCR验证,母源基因的差异表达.结果:基因芯片检测共筛出差异表达基因995个,其中B6C3F1小鼠MⅡ卵上调基因有793个;下调基因有202个.B6C3F1小鼠MⅡ卵表达上调的基因主要与调节基因转录、蛋白质合成与转运、氧化还原、生长因子等相关.结论:KM与B6C3F1小鼠植入前胚体外发育潜能不同可能与母源基因表达差异相关.
- 吕俊杰逄丽丽程霄翔连秀丽初晨凤魏建恩王世鄂
- 关键词:基因表达小鼠
- 福建汉族大学生14项遗传性状分析
- 目的探讨福建汉族大学生的卷舌、耳垂、拇指外展、扣手方式、发形、发旋、发旋式、额头发际、眼睑、PTC尝味、ABO血型、身高、总嵴纹数、Atd角度等14项遗传性状的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方法应用观察、测量和实验检测方法,分析...
- 邹起练张智广宋军逄丽丽刘迎春
- 关键词:汉族大学生遗传性状
- 文献传递
- 膜联蛋白A1在小鼠精子的定位被引量:1
- 2006年
- 目的对小鼠精子膜联蛋白A1(AnxA1)进行定位,了解其与精子睾丸后成熟、获能、顶体反应的关系。方法用间接免疫荧光染色对睾丸、附睾精子以及诱导获能、顶体反应的精子进行膜联蛋白A1定位,同时用考马斯亮蓝染色法鉴定顶体反应率。结果取自睾丸、附睾头、体、尾部的精子膜联蛋白A1均分布于顶体帽区及尾部;诱导获能、顶体反应的精子头部荧光呈现2种类型:顶体帽型(Cap),赤道段-顶体后区型(Ep)。获能组精子Cap型(97.3±1.0)%,Ep型(2.7±1.0)%;顶体反应组精子Cap型(41.8±4.1)%,Ep型(58.2±4.1)%。考马斯亮蓝染色呈顶体反应(AR)型精子获能组为(5.4±2.5)%,顶体反应组为(64.7±3.7)%。相关分析表明AnxA1荧光标记Ep型百分率与考马斯亮蓝染色AR型百分率呈高度正相关(P<0.001)。结论在附睾成熟过程中及获能后小鼠精子膜联蛋白A1分布无明显变化,顶体反应后转移至赤道段、顶体后区,可能参与精子的钙依赖事件如顶体反应、精卵融合过程。
- 魏玉珍逄丽丽江一平高福禄
- 关键词:膜联蛋白A1染色体图精子小鼠
- 雌激素受体α抑制剂MPP对小鼠合子型基因组激活的影响可能与S期启动相关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观察雌激素受体α(ERα)特异性抑制剂甲基哌啶吡唑(Methyl-Piperidino-Pyrazole,MPP)对小鼠早期胚胎发育的影响与合子型基因组激活(ZGA)发生的时间是否相关,并检测与小鼠ZGA密切相关的2-细胞胚DNA复制是否受MPP处理的影响,为进一步探讨ERα在小鼠ZGA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提供实验基础。方法 1收集昆明小鼠1-细胞胚、2-细胞胚和4-细胞胚,以空白KSOM培养液(单纯型优化的胚胎培养基)为对照组,以KSOM中添加MPP为实验组;将各时间点收集的早胚培养3h后再移入新KSOM培养液中继续培养至囊胚阶段,并记录囊胚数;2收集昆明小鼠末期1-细胞胚,分别置于上述两组培养液中培养15h至2-细胞胚S期后期,用荧光显微镜技术检测2-细胞胚核像变化;Brd U标记法分析DNA复制情况。结果1于不同时间段经MPP 3h处理后,在1-细胞胚末期、2-细胞早期和2-细胞胚中后期,MPP处理对小鼠早胚发育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其阶段特异性影响与小鼠ZGA发生的时间一致。另外,MPP对2-细胞胚G1/S过渡期(36~39h)抑制明显,但是对S期中后期(39~42h)进程无显著影响。2与KSOM组相比,经MPP处理15h后,2-细胞胚核变圆;Brd U标记水平明显下降。结论MPP在小鼠早胚中的阶段性作用与ZGA有关;ERα可能通过促进S期启动来调控ZGA。
- 许颂华程霄翔宋婵婵贺琳刘玥连秀丽逄丽丽王世鄂
- 关键词:雌激素受体Α抑制剂小鼠细胞周期
- 新医科背景下虚拟仿真实验在胚胎学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23年
- 胚胎学是研究从受精卵发育为新生个体的过程及其机制的科学,是组织学与胚胎学课程中重要部分。学生只有学好胚胎学,才能了解生命个体的发生和发育,理解组织学、病理学、解剖学等其他学科中的相关内容。传统教学模式主要以讲授文字和图片为主,缺乏了教与学的互动性、自主性以及临床结合性。在新医科背景下,基于胚胎学课程的特点,建设了早期胚胎发育与畸形筛查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该项目的设计以不孕不育问题为导向,融合生殖医学、妇产科学等临床学科,将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相结合,不仅丰富了胚胎学实验内容,也为培养新时代新医科人才夯实基础。
- 连秀丽刘玥逄丽丽王世鄂
- 关键词:胚胎学实验教学
- ERα特异性抑制剂MPP降低小鼠2-细胞胚G1/S期过渡相关因子Nanog、cyclin D1和cyclin E水平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观察雌激素受体(ERa)特异性抑制剂甲基哌啶吡唑(methyl-piperidino-pyrazole,MPP)对小鼠2-细胞胚G1/S期过渡相关因子Nanog、cyclin D1和cyclin E表达水平的影响,阐明ERa对小鼠2-细胞胚G1/S期过渡的作用,为进一步探讨ERa在小鼠植入前胚合子基因组激活中的作用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昆明雌性小鼠与雄性小鼠交配所得的受精卵,分别置于无MPP的培养液和含20mmol/L MPP的培养液中培养,获取体外发育的2-细胞胚,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技术检测细胞内Nanog、cyclin D1和cyclin E水平。结果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含20mmol/L MPP培养液培养的受精卵其体外发育2-细胞胚内Nanog、cyclin D1和cyclin E免疫反应性明显降低。结论 ERa可通过调控小鼠2-细胞胚内Nanog、cyclin D1和cyclin E水平,影响细胞从G1期到S期的过渡。
- 逄丽丽贺琳宋婵婵连秀丽刘玥许颂华王世鄂
- 关键词:NANOG细胞周期蛋白小鼠
- 转录因子TRPS1通过H3K27me3调控小鼠合子型基因激活
- 2021年
- 前期研究发现,转录因子TRPS1可参与调控小鼠植入前胚合子基因组激活,但具体调节机制尚未明确。本研究收集小鼠1-细胞胚,采用显微注射的方法,注射TRPS1的抗体、siRNA和反寡义核苷酸,分别沉默TRPS1的蛋白和mRNA,观察小鼠植入前胚各阶段发育率变化;利用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TRPS1-siRNA显微注射后H3K27me3表达情况,并利用染色质免疫共沉淀技术(ChIP)在细胞模型中探讨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沉默TRPS1的蛋白和mRNA能够使大部分小鼠植入前胚发育停滞在2-/4-细胞胚阶段;Trps1-siRNA显微注射处理导致H3K27me3表达水平降低。在细胞模型S-KO-V3卵巢癌细胞中转染TRPS1-siRNA,发现H3K27me3的甲基转移酶EZH2下调;采用ChIP-qPCR技术,发现TRPS1能够特异性的结合在EZH2的启动子上,在植入前胚中验证发现,TRPS1下调能够引起2-细胞胚EZH2蛋白表达水平下降。
- 刘玥许颂华连秀丽吕瑞敏莫开恩许丽旋林建闽逄丽丽王世鄂
- 关键词:EZH2显微注射转录因子甲基转移酶卵巢癌细胞阶段发育
- 蛋白激酶在小鼠囊胚形成中的作用机制
- 2021年
- 在小鼠8-细胞胚向囊胚发育的过程中发生第1次细胞系分化。蛋白激酶(Akt)是一种功能强大的激酶,其在囊胚形成期间的作用尚未明确。本研究中结果显示,Akt蛋白特异性定位于桑葚胚的外层细胞。Akt特异性抑制剂MK2206可显著抑制小鼠囊胚形成,并导致滋养外胚层标志基因Cdx2表达水平降低、核蛋白ERα出现胞质内粗颗粒状表达。采用siRNA显微注射的方式敲低ERα也可导致小鼠囊胚发育率降低,并伴有Yap蛋白表达水平降低。
- 许颂华刘玥逄丽丽连秀丽吕瑞敏莫开恩林建闽许丽旋王世鄂
- 关键词:特异性抑制剂小鼠囊胚CDX2蛋白激酶ERΑ显微注射
- 小鼠早期胚发育全程微分干涉差显微观察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对小鼠早期胚发育全程进行系统的微分干涉差显微观察并制成图谱。方法通过体外受精和体内受精方法获得小鼠卵母细胞和早期胚胎,利用倒置微分干涉差显微镜观察排卵前卵母细胞至扩展囊胚的早期胚发育全过程,数码显微摄影系统拍照。结果记录排卵前卵母细胞至扩展囊胚的小鼠早期胚发育全过程,制成微分干涉差显微图谱。结论微分干涉差显微镜观察卵母细胞和各阶段早期胚,立体感强,对比度适当,可以准确生动地显示微细结构,所形成的图谱可供胚胎培养与操作借鉴。
- 逄丽丽江一平
- 关键词:小鼠胚胎发育
- FGF10对小鼠植入前胚体外发育及2-细胞胚内G蛋白偶联受体30表达的影响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观察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0(FGF10)对小鼠受精卵体外发育和2-细胞胚内G蛋白偶联受体30(GPR30)水平的影响,为进一步探讨FGF10在小鼠植入前胚体外发育中的作用提供依据。方法以M16培养液为对照组,M16中分别添加不同浓度的FGF10为实验组,收集昆明(KM)雌性小鼠与KM雄性小鼠交配所得的受精卵,分别观察各组受精卵体外发育情况。收集KM小鼠受精卵,分别置于M16和含不同浓度FGF10的M16培养液中培养,获取体外发育的2-细胞胚,采用免疫荧光染色结合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检测细胞内GPR30水平。结果添加FGF10实验组发育到4-细胞胚、桑葚胚和囊胚的比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中以添加浓度为10ng/ml的FGF10实验组的效果最明显。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10ng/ml的FGF10实验组体外发育2-细胞胚内GPR30免疫荧光染色强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FGF10可促进KM小鼠植入前胚的体外发育,其作用可能与上调2-细胞胚内GPR30有关。
- 逄丽丽刘玥许颂华程霄翔连秀丽徐渝婷林凌王世鄂
- 关键词: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0体外发育小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