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素真

作品数:32 被引量:158H指数:6
供职机构:河南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卫生厅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河南省医学科技创新人才工程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0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7篇麻醉
  • 8篇芬太尼
  • 6篇手术
  • 5篇转流
  • 4篇血流动力学
  • 4篇硬膜
  • 4篇硬膜外
  • 4篇镇痛
  • 4篇术后
  • 4篇术后镇痛
  • 4篇综合征
  • 3篇血流
  • 3篇异丙酚
  • 3篇全身麻醉
  • 3篇转流术
  • 3篇老年
  • 3篇丙酚
  • 3篇布-加综合征
  • 3篇布加氏综合征
  • 2篇动力学变化

机构

  • 32篇河南省人民医...
  • 1篇河南省肿瘤医...
  • 1篇武汉亚洲心脏...

作者

  • 32篇赵素真
  • 13篇孟凡民
  • 6篇张加强
  • 6篇张立
  • 6篇刘胜群
  • 5篇牛全玉
  • 5篇韩振兴
  • 4篇夏令杰
  • 4篇秦秉玉
  • 3篇樊红
  • 2篇刘月强
  • 2篇卢伟东
  • 2篇崔明珠
  • 1篇杜明文
  • 1篇刘贺
  • 1篇陈莎莉
  • 1篇高永举
  • 1篇韩杰
  • 1篇蔡梅
  • 1篇李慧蕴

传媒

  • 4篇临床麻醉学杂...
  • 4篇医药论坛杂志
  • 4篇实用诊断与治...
  • 3篇中华麻醉学杂...
  • 2篇山东医药
  • 2篇中原医刊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河南诊断与治...
  • 1篇河南医药信息
  • 1篇中医正骨
  • 1篇河南医学研究
  • 1篇国外医学(麻...
  • 1篇中国厂矿医学
  • 1篇郑州大学学报...
  • 1篇麻醉与监护论...
  • 1篇国际麻醉学与...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河南省护理学...
  • 1篇2006年中...

年份

  • 1篇2009
  • 3篇2008
  • 7篇2007
  • 5篇2006
  • 2篇2005
  • 3篇2003
  • 1篇2002
  • 2篇2001
  • 1篇2000
  • 2篇1999
  • 1篇1998
  • 3篇1996
  • 1篇1992
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氯胺酮过敏反应1例报告
2003年
王静瑞赵素真
关键词:氯胺酮过敏反应喉痉挛
左侧神经节阻滞用于19例冠心病冠脉搭桥术患者效果观察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左侧星状神经节阻滞(SGB)对冠心病冠脉搭桥术患者术中血浆内皮素、皮质醇、去甲肾上腺素的影响。方法将38例拟行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随机分为星状神经节阻滞组(SGB组)和对照组,分别用1%利多卡因和生理盐水10ml行左侧SGB,患者入室后局麻下放入Swan-Ganz导管,分别于入室后(T0),SGB后5min(T1)、10 min(T2)、15 min(T3),麻醉诱导气管插管即刻(T4),切皮即刻(T5)和劈胸骨即刻(T6)各时间点抽静脉血分离血浆,放免法测血浆内皮素(ET)、去甲肾上腺素(NE)、皮质醇(COR)水平。结果SGB组SGB后10、15min血浆ET、NE显著降低(P<0.05);COR亦有下降趋势,但麻醉前后比较和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单次左侧SGB对冠心病患者血浆ET、NE、COR改变有明显调节作用。
刘胜群赵素真高永举孟凡民
关键词:冠心病星状神经节阻滞内皮素去甲肾上腺素
布加氏综合征腔-房转流术中血流动力学变化被引量:3
1996年
为研究布加氏综合征腔-房转流术中的血流动力学变化,选择21例布加氏综合征患者,ASAⅡ~Ⅲ级,平均年龄33.4岁,择期行腔-房转流术。麻醉诱导采用静注咪唑安定、芬太尼及阿屈库铵,整个麻醉手术过程的各血流动力学指标采用Swan-Ganz导管方法进行监测,结果表明:与麻醉前相比,麻醉诱导后,CO、CI、SI、LVSWI和RVSWI等显著下降(P<0.01);与开放腔-房转流人造血管前相比,在开放时,CO、CI、SI、LVSWI、RVSWI、PCWP、RAP和PAP大幅度增加,而SVSWI和LVCP则明显下降(P<0.01)。该研究提示:在行布加氏综合征腔-房转流术中,麻醉诱导及人造血管开放均可使血流动力学剧烈变化,注意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
赵素真张立孟几民韩振兴夏令杰
关键词:布-加综合征咪唑安定
咪达唑仑 芬太尼用于椎管内麻醉效果观察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 观察咪达唑仑复合芬太尼用于椎管内麻醉中清醒镇静的效果。方法 100例ASAⅠ-Ⅱ级实行椎管内麻醉患者,切皮前5~10min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06mg/kg和芬太尼0.75μg/kg,评价警觉镇静评分(OAA/S)和镇静满意度。同时记录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血压(Bp)、心电图、呼吸及上呼吸道梗阻、呼吸抑制、血压下降等不良反应。结果 用药后3min75%的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镇静,6~15min内达85%,30min后50%的患者完全清醒,但仍有明显镇静效果。镇静主观评分好和非常好的占75%。主要不良反应为上呼吸道梗阻。结论 咪达唑仑0.06mg/kg复合芬太尼0.75μg/kg用于椎管内麻醉中镇静效果良好,血液动力学平稳,不良反应少,能提高椎管内麻醉的效果。
赵素真牛全玉刘胜群
关键词:咪达唑仑芬太尼椎管内麻醉
胸部硬膜外术后镇痛的临床观察
1999年
8例开胸手术或肝部分切除术全麻病人施行硬膜外术后镇痛。病人随机分为吗啡组(吗啡25mg)、芬太尼组(芬太尼0025mg)和布比卡因组(02%布比卡因5ml)。全麻结束气管拔管后硬膜外注药,分别观察注药时,注药后1、3、5、24h镇痛、镇静效果和MAP、HR、RR、SpO2、PEtCO2。结果镇痛效果依次为吗啡组>芬太尼组>布比卡因组。吗啡组镇痛、镇静效果好,作用时间长,副作用发生率与其它两组比较无差异。镇痛对呼吸无明显影响,注药后血压略有下降,大多数病人循环平稳,个别病人可出现一过性血压降低。
赵素真刘胜群李惠蕴
关键词:硬膜外腔吗啡芬太尼布比卡因镇痛
麻醉手术与温度
近年来手术室中央空调的出现,手术室工作有了舒适的环境,避免了病人高温的危险。然而麻醉抑制保护性体温调节反应,手术中不可避免的热量丢失,使疏忽性术中低体温很快成为常见麻醉并发症之一。本文讨论麻醉与手术对体温调节的影响及其带...
赵素真
文献传递
小儿神经外科手术输液的临床研究被引量:4
2003年
本研究通过45例小儿神经外科手术中血糖监测,比较输入含糖和不含糖对维持术中小儿血糖动态平衡的影响.
王建平赵素真
关键词:小儿神经外科手术输液血糖
低温体外循环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异丙酚血药浓度及麻醉深度的影响被引量:1
2008年
采用麻醉深度监测仪监测行低温体外循环(CPB)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大脑状态指数(CSI)。记录CPB前、CPB开始后不同时间点的CSI、鼻咽温度、平均动脉压、心率、血红蛋白,并在相同时间点抽取桡动脉血5ml,测定异丙酚血药浓度。发现CPB后2 min异丙酚血药浓度下降,30 min时上升至CPB前水平;CPB期间各时间点的CSI明显低于CPB前(P均<0.01),CPB停止后恢复至CPB前水平。认为低温CPB开始阶段,异丙酚血药浓度明显下降,30 min后恢复至CPB前水平;CSI在低温期间维持在较低水平,并随鼻咽温度下降而降低。异丙酚血药浓度与CSI的变化没有直线相关关系。
张加强孟凡民秦秉玉赵素真牛全玉
关键词:心肺转流术异丙酚脑电描记术
咪唑安定、芬太尼用于Budd-Chiari综合征病人全麻诱导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1996年
本文观察了静注咪唑安定、芬太尼全麻诱导对Budd-Chiari综合征(BCS)病人的血流动力学影响。资料与方法选择18例ASA Ⅱ~Ⅲ级BCS择期手术病人,男11例,女7例,年龄32.3岁,体重58.4kg。术前肌注苯巴比妥钠0.1g、阿托品0.5mg。诱导静注咪唑安定0.25mg/kg、芬太尼10μg/kg、阿曲库胺0.6mg/kg,气管内插管。插管后行机械呼吸。采用HP M1166A监护仪,持续监测ECG、SpO_2、ABP。置入7F 四腔Swan-Ganz导管,监测右房压(RAP)、肺动脉压(PAP)和肺小动脉嵌入压(PAWP)。
张立赵素真孟凡民夏令杰韩振兴
关键词:咪唑安定芬太尼全身麻醉布-加综合征
全凭静脉麻醉复合持续输注高渗糖切除胰岛细胞瘤8例观察被引量:1
2006年
秦秉玉张加强刘贺孟凡民赵素真
关键词:全凭静脉麻醉高渗糖胰岛细胞瘤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