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汝东
- 作品数:22 被引量:160H指数:7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经济管理更多>>
- 基于SUGIHARA模型的树脂包衣控释肥在土壤中释放规率的研究
- 包衣控释肥在土壤中释放规律的评价及预测对其推荐施肥有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室内恒温、不同含水量的土培和田间裸地试验,研究了土壤温度和含水量对控释肥(树脂包衣尿素,简称L1)氮素释放的影响,并用SUGIHARA模型预测L1在不...
- 陈延华孙焱鑫肖强赵汝东
- 关键词:温度控释肥
- 城市有机生活垃圾等的处理方法及装置和产品应用
- 本发明提供一种城市有机生活垃圾以及泥土、渣土垃圾等的资源化处理方法、产品应用和处理装置的设计。装置设计由炭化室、上中下三个垃圾入口保温门、铁篦、上下分布的左右通风口、出口挡板、操作平台等构成。垃圾入口保温门与出口挡板相对...
- 吴嘉平赵汝东孙红梅
- 文献传递
- 不同母岩区马尾松人工林土壤酶活性及微生物学性质研究被引量:11
- 2011年
- 红壤丘陵区马尾松人工林对土壤性质有重要影响。研究马尾松长期种植对该区主要母岩(花岗岩、第四纪红黏土和红砂岩)发育土壤酶活性及微生物学性质的影响。微生物性质结果显示,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在花岗岩区较高,但有机碳在第四纪红黏土区矿化相对强烈;0~20 cm土层,花岗岩区和红砂岩区土壤有机碳相对趋向累积,而20~40 cm土层,第四纪红黏土区土壤有机碳相对累积;花岗岩区林地土壤微生物群落相对稳定,且0~20 cm层土壤微生物群落真菌较多。转化酶活性和脲酶活性在花岗岩和第四纪红黏土区较高;酸性磷酸酶活性在第四纪红黏土区显著较高;各母岩区土壤多酚氧化酶活性无显著性差异;过氧化氢酶活性在花岗岩区显著较高;因此,在马尾松与土壤长期作用下,花岗岩区土壤微生物群落稳定性,生化强度较高,相对适宜马尾松林种植。
- 赵汝东樊剑波何园球宋春丽屠人凤谭炳昌
- 关键词:母岩马尾松人工林土壤酶活性微生物生物量
- 退化马尾松林下土壤障碍因子分析及酶活性研究被引量:13
- 2011年
- 红壤丘陵区因其独特的地形气候条件,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地区之一。自20世纪80年代起,我国南方开展了大规模植树造林活动,水土流失得到明显治理。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由于其较强适应能力而作为主要树种进行栽种,但长期种植马尾松造成林下土壤酸化、土壤肥力下降、林下植物多样性降低甚至马尾松枯死,进而导致林地生态功能失调,水土保持功能下降。
- 赵汝东樊剑波何园球宋春丽屠人凤谭炳昌
- 关键词:红砂岩退化生态系统土壤障碍因子土壤酶活性
- 凋落叶中木质素的降解特征及其微生物影响机制--以亚热带山地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优势植物小花木荷和亮叶水青冈为例
- 贺美田秋香赵汝东王兴刚刘峰
- 关键词:凋落叶分解微生物
- 我国南方地区典型红壤有效磷测定方法研究被引量:11
- 2012年
- 通过油菜和水稻的盆栽试验,研究不同耕作方式下红壤有效磷的测定方法。结果表明:不同方法测得的土壤有效磷值差异较大,其中以Olsen法测定的有效磷值最小,各方法测得的土壤有效磷值之间均达到极显著的相关水平;各方法测得的有效磷值与作物吸磷量和生物量的相关性在旱地土壤上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在水田土壤上达到显著水平;其中以Bray I法测定的值与作物吸磷量及生长相关性最好,建议将Bray I法作为南方酸性土壤的有效磷测定方法。
- 宋春丽樊剑波何园球赵汝东屠人凤谭炳昌吴俊
- 关键词:红壤有效磷
- 一种农村生活垃圾炭化的方法及其制备的产品与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农村生活垃圾炭化的方法及其炭化产品与应用,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生活垃圾进行分拣,剔除无机垃圾以及经焚烧后会产生有毒有害物质的有机垃圾;将分拣后的垃圾自然风干后进行粗粉碎,使粒径小于等于5cm;将粗粉碎后...
- 吴嘉平赵汝东
- 林业废弃物生物炭对红壤丘陵区瘠薄土壤碳矿化的影响被引量:4
- 2016年
- 生物炭施入土壤的固碳潜力已引起了世界范围的关注,研究生物炭对土壤碳矿化的影响机制对深入理解土壤-生物炭的固碳机理有重要科学意义。选取我国红壤丘陵区广泛分布的典型树种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和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为原料制备生物炭,在控制培养条件下,生物炭按照1%、2%和5%的质量比加入土壤,研究生物炭对该区典型瘠薄土壤碳矿化的影响。培养过程中定期测定CO_2碳释放量(CO_2-C),培养结束后测定土壤微生物生物量、p H等性质。结果表明,生物炭促进了CO_2-C累积释放量,其中5%的生物炭效果最明显。采用First-order模型拟合相对碳总量(生物炭碳+土壤碳)的CO_2-C累积释放量,结果表明,该值随着生物炭施用量增加而降低,最高值出现在无生物炭的土壤对照处理。当施用量为5%时,生物炭可显著促进土壤碳总量释放;但施用量为2%时,生物炭对土壤碳释放的影响不明显。此外,土壤硝态氮和铵态氮含量均随生物炭施用量增加而降低。两种生物炭均提高了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且最高值均出现在施用5%的处理(分别为53.93±9.87和43.45±3.44 mg·kg^(-1));两种生物炭按5%比例施用时,可显著提高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氮,但施用其他比例时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氮变化不明显。因此,对采用林业废弃物生物炭改良红壤丘陵区的土壤而言,应采取较低量的施用策略,在达到土壤-生物炭固碳目标的同时亦可避免短期内的土壤碳损失。
- 姜灿烂赵汝东蔡天明李辉信
- 关键词:生物炭施用量碳矿化固碳
- 应用支持向量机方法对北京平原粮田区土壤养分肥力的评价研究被引量:3
- 2009年
- 将支持向量机方法(Support Vector Machines,SVM)应用于北京平原地区粮田土壤养分肥力评价,与判别分析评价的结果相比较,支持向量机能够较好的揭示研究区域土壤养分肥力的现状。以专家评判为准,判别准确率可达84.62%;其中中等养分肥力以上的样本占58.19%,表明北京平原地区粮田土壤养分肥力的总体水平处于中等偏上。根据支持向量机评价的结果进行Kriging最优内插,并绘制出土壤养分肥力等级图,对各区县肥力情况进行分析,表明房山、海淀、丰台和门头沟属较高肥力区县,怀柔和平谷处于中等水平,其他区县养分肥力水平则较低。
- 赵汝东王殿武陈延华肖强孙焱鑫
- 关键词:支持向量机
- 北京地区耕地土壤有机质空间变异分析被引量:15
- 2010年
- 以北京地区耕地为研究对象,应用地统计学方法对该区296个耕层(0~20cm)土样的有机质含量进行了空间变异分析。有机质空间自相关范围为70.80km,块金效应为50%,表明其空间变异受结构性因素和随机性因素共同作用的影响;不同方向上变异性比较,南北方向上的变异特征最为明显;Kriging插值显示,该区的有机质平均含量为15.21gkg-1,与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养分分级标准相比处于中等偏下的水平,含量较高的耕地主要位于门头沟,而大兴、顺义和延庆3区县耕地有机质含量最低,已接近缺乏等级,应给予足够重视;插值精度评价表明,本次插值精度不高的区域位于采样区的周边,主要与采样点设置以及样点密度有关。
- 赵汝东孙焱鑫王殿武陈延华肖强
- 关键词:有机质地统计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