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妍妍
- 作品数:21 被引量:106H指数:8
- 供职机构: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科学技术基金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益气除痞汤对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临床疗效观察及血清炎性因子表达影响研究被引量:9
- 2019年
- 目的:研究益气除痞汤对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治疗效果及血清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脾虚郁滞型反流性食管炎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肠溶片联合莫沙必利片治疗,治疗组中药汤剂益气除痞汤口服,分别干预8周后观察其对反流性食管炎临床症状、胃镜下表现和血清炎性因子相关指标的影响。结果:主要中医症状综合疗效评定,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8.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00%(P<0.05);在改善胃镜下病变方面,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6.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00%(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能进一步降低反流性食管炎血清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1(IL-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P<0.05)。结论:益气除痞汤对脾虚郁滞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临床疗效确切,可缓解反流性食管炎临床症状,改善中医症候积分,其改善临床疗效的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清炎性因子IL-1、TNF-α水平相关。
- 沈会李吉彦朱炜楷赵妍妍莫睿马兆楠杨洋
- 关键词:反流性食管炎临床疗效炎性因子
- 中西医结合专业本科医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被引量:5
- 2020年
- 目前,我国中西医结合专业本科生中普遍存在着科研认识不够、科研能力培养不足等情况。因此,应当在中西医结合本科教学中逐渐培养本科学生的科研思维,以适应现代医学发展的需要。文章从科研精神的树立、科研思维的培养及科研实践活动几个方面提出如何培养中西医结合本科生的科研素质。
- 赵妍妍沈会姜永珊朱炜楷王楠
-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本科生
- 一氧化碳中毒迟发脑病合并心律失常1例临床报道被引量:2
- 2018年
- 一氧化碳中毒迟发脑病是指一氧化碳中毒的患者经治疗或未予治疗后临床症状恢复,经过数天甚至数周表现正常的假愈期后,再次出现以急性认知障碍为主的神经精神症状。近年来,对一氧化碳中毒迟发脑病合并发症的报道不断增多,如周围神经损伤、横纹肌溶解症、心律失常等[1-4]。
- 赵妍妍姜永珊朱炜楷王楠沈会
- 关键词:一氧化碳中毒迟发脑病心律失常高压氧治疗
- 基于中医药数据库的中医药治疗肺癌临床文献分析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对中国中医药数据库检索系统收录的2000-2009年有关肺癌临床文献进行文献计量学分析,以期给广大医学科研工作者以参考。方法将文献的题名、作者、单位、基金、刊名、主题词等数据导入Microsoft Office Access,对发表时间、来源期刊、发文机构、基金资助情况等进行统计分析,并采用SPSS13.0软件对关键词进行聚类分析。结果采用"模糊检索"得到文献835篇。我国肺癌临床研究的高生产力地区主要集中在浙江、山东、江苏、广东、河南5地;尚未形成核心作者群,高产作者少;临床用药主要涉及黄芪、党参、人参等;联系比较紧密的学科是病理学、外科学;涉及的治疗仪器是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结论中医药在肺癌临床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与西医结合发挥其作用价值日趋明显。
- 樊春晓崔蒙于琦赵妍妍刘艳超姚雪梅李园白孙硕
- 关键词:文献计量学聚类分析肺癌
- 中医内科学临床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被引量:8
- 2018年
- 在中医学专业及中西医结合专业医学生临床实践中,中医内科学的临床实习是其内容之一。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医康复科承担了中医专业及中西医结合专业学生的中医内科临床实习教学带教工作。随着全媒体时代到来,将WPBL联合CBL教学模式应用到中医内科临床实习临床带教中,引导学生在有限的临床实践时间里掌握更多的中医知识信息,提高其在临床诊治疾病过程中的运用中医内科知识能力,提高其临床应用中医四诊方法收集临床资料能力,提高其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方法信息获取能力以及在临床实践中的团队合作能力。培养学生的中医内科临床思维,为将来独立工作、独立诊疗及临床科研打下基础,更好地胜任临床工作,提高中医内科临床的教学水平。
- 赵妍妍姜永珊王承明沈会易桂兰崔晓雯朱炜楷王楠
- 关键词:中医内科学教学模式
- 基于BOPPPS教学模式结合病案分析在中医内科学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24年
- 中医内科学是一门桥梁学科,为提高教学课程的质量,培养创新型中医药人才,本研究应用BOPPPS教学模式,同时结合古籍病案以及临床经典病案,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目标为导向,强调学生的全过程参与式学习,旨在提高教学实施效果,从而提高学生临床辨证应用的诊疗水平。
- 马璐萍赵妍妍张靖源朱炜楷沈会
- 关键词:病案分析中医内科学教学方法
- 胃癌前病变细胞模型的建立及其在中医药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23年
- 胃癌前病变(precancerous lesions of gastric cancer, PLGC)通常是指与胃癌发生密切相关的病理变化,主要包括萎缩性胃炎(atrophic gastritis, AG)、肠上皮化生(intestinal metaplasia, IM)和异型增生(dysplasia, Dys)。PLGC具有可逆转性,作为预防胃癌发生的重要阶段,一直为临床与科研工作者所重视。体外实验是研究PLGC病理机制与药物疗效的重要方法之一,建立一个稳定可靠的细胞模型对PLGC的研究尤为关键。本文对近年来公开发表的文献中常用的3种PLGC细胞模型作一综述。通过介绍这3种模型的诱导与鉴定方法,并对其中医药研究应用现状及前景进行分析,可为中医药防治胃癌和PLGC提供参考。
- 曹芝郡姜永珊李吉彦朱炜楷沈会沈会赵妍妍郝长浩张玉书左昕
- 关键词:胃癌前病变细胞模型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
- 从“滞”探析功能性胃肠病的发病观被引量:8
- 2020年
- 《罗马Ⅳ:功能性胃肠病肠-脑互动异常》中,功能性胃肠病(functional gastrointestinal disorders,FGIDs)又被称之为肠-脑互动异常。针对现代FGIDs疾病谱的变化及FGIDs致病因素的多元化,在"现代""三因"致病因素的反复作用下,脾胃虚弱,升降失常,气机"凝滞",产生了FGIDs胃肠道症状,同时,FGIDs患者常具有慢性头痛、呼吸困难、心慌、肌肉疼痛等胃肠道以外症状。FGIDs属于中医脾胃系统疾病,其临床症状与中医脾胃功能失常密切相关,"脾胃虚滞"是FGIDs基本病机,临床可从"滞"论治FGIDs。FGIDs患者症状重叠现象极为常见,FGIDs临床常见八滞:虚滞、气滞、血滞、火滞、湿滞、痰滞、食滞、寒滞。FGIDs临床常用祛滞八法:健补脾胃祛滞法、疏肝理气祛滞法、活血化瘀祛滞法、泻肝行湿祛滞法、燥湿运脾祛滞法、理气化痰祛滞法、消食化痰祛滞法、温胃散寒祛滞法。进一步探析"脾胃虚滞"理论及从"滞"论治FGIDs理论,对现代FGIDs及脾胃相关病的防治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 沈会沈会李吉彦赵妍妍赵妍妍郝长浩莫睿
- 关键词:功能性胃肠病
- 基于“滞伤脾胃,百病乃生”观探析现代过敏性疾病的防治被引量:9
- 2021年
- 花粉、粉尘、食物、药物及寄生虫等抗原物质刺激机体引起的组织损伤或生理功能紊乱,称作过敏性疾病(Allergic disease)。皮肤过敏、耳鼻喉过敏、呼吸道过敏、消化道过敏、血管变态过敏、其他系统过敏及过敏性休克等是最常见的过敏性疾病。过敏性疾病往往是内外因相合而发病,即在"现代""三因"致病因素的长期反复作用下,最终出现脾胃虚弱,脾胃气机升降失常,从而产生水湿、痰饮、湿毒、浊毒、瘀血、血热,导致各种过敏性疾病的发生。现代过敏性疾病与中医脾胃功能失常密切相关,由此,我们提出"滞伤脾胃,百病乃生"是过敏性疾病基本病机,从"脾胃虚滞"论治过敏性疾病。进一步探讨和研究"滞伤脾胃,百病乃生"理论及从"脾胃虚滞"论治现代过敏性疾病,对过敏性疾病及脾胃相关病的防治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 沈会沈会李吉彦姜永珊刘石赵妍妍赵妍妍郝长浩莫睿
- 关键词:过敏性疾病
- 功能性胃肠病中医临床研究进展被引量:14
- 2020年
- 功能性胃肠病(functional gastrointestinal disorders,FGIDs)是消化系统的常见病。中医药在治疗FGIDs上具有独特优势,并逐渐得到国内外医学界的认同。本文系统综述了FGIDs的病名、病因病机,并对近年来FGIDs中医现代诊治、中医药治疗、临床试验研究、临床结局评价进行了归纳总结,强调了在整体观及辨证论治理论指导下的中医对于FGIDs辨证辨病的认识刚好体现罗马Ⅳ共识FGIDs的"多维度"诊疗特征。提出目前FGIDs中医临床研究存在和急需解决的问题。
- 沈会沈会李吉彦赵妍妍赵妍妍
- 关键词:功能性胃肠病中医临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