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永贵
- 作品数:35 被引量:292H指数:12
- 供职机构:河北理工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缺血预适应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皮质区低氧诱导因子-1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2
- 2015年
- 目的缺血预适应诱导脑缺血耐受已成为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研究热点,但其具体机制尚未阐明。文中通过观察缺血预适应后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梗死灶周边皮质区低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表达的变化,探讨缺血预适应的脑保护机制。方法将1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脑缺血组和预适应组,脑缺血组和预适应组按缺血后再灌注时间不同分为再灌注2、6、12、24、48和72 h 6个亚组,假手术组10只大鼠,其余每个时间点各10只大鼠。采用改良线栓法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预适应模型,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法与Western blot法观察脑缺血后再灌注各个时间点HIF-1α和VEGF的表达变化。结果脑缺血组、预适应组于再灌注2 h HIF-1α和VEGF阳性细胞及蛋白表达有所增加,24 h表达至各时间点最高水平,随后表达逐渐减少,72 h表达仍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5)。预适应组各时间点HIF-1α、VEGF的阳性细胞及蛋白表达均高于脑缺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缺血组、预适应组组内各相邻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假手术组HIF-1α和VEGF阳性细胞及蛋白仅少量表达。结论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能够诱导HIF-1α、VEGF的表达,脑缺血预适应能够进一步上调两者表达。
- 张会玲李世英李峥张晋霞贺永贵刘斌
- 关键词:脑缺血预适应低氧诱导因子-1Α脑缺血耐受
- 糖原合成酶激酶3β在白藜芦醇诱导的大鼠心肌线粒体保护中的作用及其机制被引量:16
- 2012年
-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是否通过抑制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的活性进而阻止线粒体通透性转移孔(mPTP)的开放来发挥心脏保护作用,及其可能的信号转导机制。方法常规培养大鼠胚胎心脏组织来源的H9c2细胞株,实验随机分为对照组、白藜芦醇组、白藜芦醇+PKG抑制剂(KT5823)组和KT5823组。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成像法测定细胞线粒体膜电位(Aattm)的变化及细胞内一氧化氮(NO)的含量。SABC法检测白藜芦醇对H9c2细胞GSK.3βser9位点磷酸化的影响。Westernblot法检测磷酸化GSK-3β、血管扩张刺激磷蛋白(VASP)的表达水平。结果共聚焦显微镜测定Aattm结果显示,白藜芦醇组[减少到(81.9±1.1)%]能够抑制△ψm的减少,与对照组[减少到(38.6±1.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白藜芦醇+KT5823组AaYm[减少到(41.8±1.2)%]明显低于白藜芦醇组(P〈0.05)。Westernblot结果显示白藜芦醇组的磷酸化GSK.3β及VASP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160.6±3.6)%和(157.9±1.3)%]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白藜芦醇+KT5823组的磷酸化GSK.3β及VASP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91.6±5.6)%和(98.0±0.5)%]明显低于白藜芦醇组(P〈0.01)。KT5823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ABC结果进一步显示,白藜芦醇组GSK-3βSer9位点的磷酸化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共聚焦显微镜测定细胞内NO的结果显示,白藜芦醇组DAF-FM的绿色荧光强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别为(71.2±5.3)%和(77.0±5.4)%]。结论白藜芦醇通过cGMP/PKG信号通路抑制GSK-3β活性,进而阻止mPTP的开放来保护心脏。NO可能未参与白藜芦醇的线粒体保护作用。
- 贺永贵孙玉洁谢宇曦郑桓张义东郭静习瑾昆
- 关键词:心肌线粒体糖原合成酶激酶3白藜芦醇
- CT血管成像与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颅外段病变诊断价值比较被引量:21
- 2014年
- 目的:比较256层螺旋头颈部CT血管成像( CTA)与颈部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彩超)检查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颅外段病变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5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CTA及颈部血管彩超检查结果,分析二者对颈动脉颅外段血管狭窄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以及对斑块检出率的差异。结果 CTA与颈部血管彩超诊断颈动脉颅外段狭窄符合率为73.5%(1138/1548),对轻、中度狭窄诊断有较低程度的一致性(κ值分别为0.01、0.05),对重度狭窄、闭塞诊断有较高程度的一致性(κ值分别为0.34、0.47)。 CTA对颈内动脉和颈外动脉中斑块检出率[11.3%(175/1548)比1.4%(29/1548)]明显优于颈部血管彩超[3.2%(50/1548)比0.3%(4/15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4.89,P<0.01;χ^2=19.14,P<0.01)。结论 CTA在诊断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颅外段血管狭窄及斑块方面明显优于颈部血管彩超。
- 吕康刘斌刘玉玲孟令海毛文静马原源贺永贵邓春颖
- 关键词:动脉狭窄斑块CT血管成像血管超声
- 缺血预适应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皮质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存活素表达的影响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观察缺血预适应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梗死灶周边皮质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存活素表达的影响,探讨其脑保护机制。方法 SD大鼠13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10只、脑缺血组60只及预适应组60只,脑缺血组和预适应组按缺血后再灌注时间不同分为再灌注2、6、12、24、48和72h时间点,每个时间点10只。采用线栓法闭塞右侧大脑中动脉,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预适应模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及Western blot检测观察梗死灶周边皮质区VEGF及存活素的表达。结果假手术组VEGF阳性细胞、存活素阳性细胞及皮质区VEGF蛋白和存活素蛋白表达较少。与脑缺血组比较,预适应组2、6、12、24、48和72hVEGF及存活素阳性细胞和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P<0.01)。结论脑缺血预适应可诱导VEGF和存活素表达上调,这可能是脑缺血预适应诱导脑缺血耐受的脑保护作用机制之一。
- 张会玲李世英李峥张晋霞贺永贵余红刘斌
- 关键词:脑缺血再灌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类
- 锌与心肌保护
- 2014年
- 锌是人体内的必需微量元素,维持人体正常结构与功能,参与人体正常生理活动以及多种代谢活动。锌稳态受锌转运体、锌连接分子、锌传感器调节。锌稳态失衡与多种疾病相关,
- 李王芳贺永贵张义东徐哲龙习瑾昆
- 关键词:锌心肌保护缺血再灌注损伤人体必需微量元素
- 黄芪甲苷药理作用研究进展被引量:33
- 2014年
- 中国药典规定黄芪( Radix Astragali )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或膜荚黄芪的干燥根[1],味甘,微温,归脾、肺经,具有健脾补中,补气固表、升阳举陷、利尿排毒、排脓、敛疮生肌等功效,成为中医临床常用补益中药。现代研究发现黄芪中的主要活性成分为黄芪多糖、黄芪皂苷和黄芪异黄酮,目前主要采用黄芪皂苷中的黄芪甲苷作为评价黄芪药材质量优劣的标准。临床和实验研究发现黄芪甲苷具有抗肿瘤、抗炎、抗氧化、降糖和改善心血管疾病等广泛的生物活性,本文将对黄芪甲苷最新药理作用作一综述,冀望有助于黄芪甲苷的进一步研究。
- 张丽敏贺永贵伊红丽李海波
- 关键词:黄芪皂苷黄芪甲苷药理作用
- 缺血预处理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缺血侧海马CA1区低氧诱导因子-1α及存活素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探讨缺血预处理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缺血侧海马CA1区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及存活素表达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13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O组,n=10)、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组(MCAO组,n=60)、缺血预处理组(BIP组,n=60),MCAO组和BIP组又分别分为再灌注2 h、6 h、12h、24 h、48 h、72 h 6个亚组,每亚组10只大鼠。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BIP组在缺血前24h给予10 min的预缺血。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HIF-1α、存活素的阳性细胞数。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HIF-1α、存活素的蛋白相对含量。结果与SO组比较,MCAO组和BIP组各时间点亚组大鼠缺血侧海马CA1区HIF-1α及存活素的阳性细胞数及蛋白相对含量均明显升高(均P<0.05)。与MCAO组比较,BIP组各时间点亚组大鼠缺血侧海马CA1区HIF-1α及存活素的阳性细胞数及蛋白相对含量均明显升高(均P<0.05)。在MCAO组和BIP组中,大鼠缺血侧海马CA1区HIF-1α及存活素的阳性细胞数及蛋白相对含量均在再灌注24 h时达到最高峰(均P<0.05)。结论缺血预处理能够诱导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缺血侧海马CA1区HIF-1α、存活素表达上调,这或许与脑缺血耐受的产生机制有关。
- 王红霞李世英李峥张晋霞贺永贵余红孙妍刘斌
- 关键词:缺血预处理低氧诱导因子-1Α存活素脑缺血耐受
- 高压氧治疗促进脑梗死模型大鼠神经再生微环境及神经功能的恢复被引量:6
- 2015年
- 背景:大量临床研究证实,脊髓损伤区域的微环境通过高压氧可获得显著改善,但高压氧对脑损伤微环境有何影响呢?目的:观察高压氧治疗对大鼠脑梗死区神经再生微环境及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构建大脑中动脉阻断制作局灶性脑梗死模型大鼠,并进行高压氧治疗,设假手术组和模型组作对照,假手术组不结扎颈内动脉不干预,模型组造模后模拟除压力和氧浓度以外的其他高压氧治疗过程及环境条件。结果与结论:与模型组相比,治疗后第16天高压氧组的大鼠肢体功能评分、术后14 d脑梗死区组织生长相关蛋白43表达均升高(P<0.05),术后24h梗死灶体积均降低(P<0.05)。结果证实,高压氧治疗促进脑梗死模型大鼠神经再生微环境及神经功能的恢复。
- 孙晶晶宋乃光张耀龙高淑焕孙彩悦薛建贺永贵习瑾琨张国彬
- 关键词:脑梗死神经再生生长相关蛋白43微环境
- 缺血预适应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海马CA1区低氧诱导因子-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被引量:5
- 2015年
- 目的观察缺血预适应后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缺血侧海马CA1区低氧诱导因子(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变化,探讨缺血预适应的脑保护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SO)组、脑缺血(MCAO)组和缺血预适应(BIP)组,后两组按缺血后再灌注时间不同分为再灌注2、6、12、24、48、72h6个亚组。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预适应模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与Westernblot法观察脑缺血后再灌注各个时间点海马CA1区HIF—1α和VEGF的表达变化。结果SO组未见神经功能缺损症状,与MCAO组相比,BIP组再灌注各时间点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P〈0.05)。MCAO组、BIP组HIF-1α、VEGF阳性细胞及蛋白表达均于再灌注2h开始增多,6~12h表达递增,24h表达至高峰,随后表达减少,72h表达仍高于SO组。两组各时间点HIF-1α和VEGF阳性细胞及蛋白表达均高于S0组(P〈0.05)。除再灌注2h、6hMCAO组与BIP组HIF—1α的阳性细胞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2组各时间点VEGF阳性细胞表达、HIF-1α、VEGF蛋白表达均是BIP组高于MCAO组(P〈0.05)。结论脑缺血预适应可能通过上调HIF-1α、VEGF的表达,发挥脑保护作用。
- 张会玲李世英李峥张晋霞贺永贵刘斌
- 关键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类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 高压氧联合依达拉奉对大鼠脑梗死区AQP9的影响
- 2016年
- 目的探讨高压氧联合依达拉奉对脑梗死大鼠AQP9表达及脑水肿的影响。方法建立老年SD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MCAQ)模型,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依达拉奉组、高压氧组和联合组,每组20只。对各组大鼠进行神经功能评分,检测大鼠脑组织内AQP9基因及蛋白的表达、梗死脑组织的含水量,并进行HE染色,观察病理学变化。结果各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显示,联合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依达拉奉组及高压氧组;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表明,联合组AQP9的mRNA蛋白表达及梗死区脑组织含水量明显低于脑梗死组、依达拉奉组及高压氧组(P<0.05);HE染色结果显示,高压氧组、依达拉奉组较对照组炎性浸润及水肿减轻,联合组比高压氧组、依达拉奉组又有明显缓解。结论高压氧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可促进脑梗死大鼠神经功能的恢复。
- 宋乃光孙晶晶张耀龙孙彩悦薛建李海鹏贺永贵习瑾琨张国彬
- 关键词:高压氧依达拉奉脑水肿AQP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