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贺正华

作品数:28 被引量:109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6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6篇细胞
  • 6篇慢病毒
  • 5篇镇痛
  • 5篇神经病
  • 5篇神经病理
  • 5篇神经病理性
  • 5篇手术
  • 5篇麻醉
  • 5篇慢病毒载体
  • 5篇病毒载体
  • 5篇病理
  • 5篇病理性
  • 4篇神经病理性疼...
  • 4篇术后
  • 4篇病理性疼痛
  • 3篇炎症
  • 3篇质粒
  • 3篇疼痛
  • 3篇外科
  • 3篇小儿

机构

  • 22篇中南大学
  • 7篇湖南省儿童医...
  • 1篇国防科学技术...
  • 1篇武汉大学
  • 1篇四川省骨科医...
  • 1篇湖南拓视觉信...
  • 1篇湘雅常德医院

作者

  • 28篇贺正华
  • 16篇郭曲练
  • 7篇白念岳
  • 6篇张溪英
  • 5篇王锷
  • 5篇王云姣
  • 5篇程智刚
  • 5篇周淑文
  • 4篇杨胜辉
  • 4篇邹望远
  • 3篇李靖贻
  • 3篇于鹏
  • 3篇王江平
  • 2篇周星星
  • 2篇张帆
  • 2篇陈娜
  • 2篇叶治
  • 2篇张重
  • 1篇莫秋华
  • 1篇宋宗斌

传媒

  • 6篇中南大学学报...
  • 3篇中国现代医学...
  • 3篇医学临床研究
  • 2篇中国内镜杂志
  • 2篇临床麻醉学杂...
  • 1篇中华麻醉学杂...
  • 1篇中华整形外科...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国普通外科...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当代医师
  • 1篇中国生物工程...
  • 1篇临床小儿外科...

年份

  • 2篇2020
  • 4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1
  • 4篇2009
  • 5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5
  • 3篇2002
  • 1篇2001
  • 1篇1998
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艾司洛尔预防小儿全麻气管插管及拔管时心血管反应的临床观察
2005年
【目的】评价盐酸艾司洛尔预防小儿全麻气管插管与拔管时心血管反应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择期手术病人随机分为两组:A组静脉注射艾司洛尔0.2mg·kg-1;B组静脉注射生理盐水2ml作为对照。观察麻醉前、插管前1min、插管时和插管后1、5、10min以及拔管时和拔管后1、5、10min两组患儿HR、MAp变化。【结果】两组患儿基础MAP、插管前1min及插管后10min和拔管后10minMAP差异无显著性,其余各个时间点A组患儿MAP均低于B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基础HR、插管前1min及插管后10min和拔管后10minHR无显著性差异,其余各个时间点A组患儿HR均低于B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艾司洛尔可减轻小儿全麻气管内插管和拔管所致的心血管反应。
贺正华郭曲练张溪英周淑文
关键词:丙醇胺类
三维人脸虚拟整形系统的临床应用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探讨三维人脸虚拟整形系统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2017年6月至2018年5月就诊于湘雅医院的行面部整形手术的80例患者(男28例,女52例,年龄18-40岁)连续采集多帧包含人脸的二维人体彩色图像和三维人体点云数据,对采集数据进行人脸检测,对检测到的多帧三维人脸点云进行超分辨率融合,利用融合后的三维人脸点云数据建立三维人脸模型,采用纹理映射技术实现二维彩色图像到三维人脸模型的映射。最后由患者和医生交互式地在三维人脸模型上实施虚拟手术,获取满意的目标三维人脸模型。通过对比虚拟手术前、后三维人脸模型的变化,获取患者面部的整形手术中需调整的数据,并根据数据对80例患者完成面部整形手术。于术后1年重建患者三维人脸模型,与虚拟手术后模型对比,评估整形手术的效果。结果80例患者采用上述方法进行整形手术,其中内眦开大术6例、外眦开大术9例、隆鼻术20例、唇部修薄术25例、全面部脂肪填充20例。术后1年,80例患者均对整形结果表示满意。结论三维人脸虚拟整形系统使得整形设计过程具有个性化、定量化、数字化特点,使患者对预后效果预先有了比较好的了解,便于医、患之间的交流,可减少不必要的医疗纠纷。
胡芳华胡芳华贺正华
关键词:三维建模
头皮神经阻滞对颅内动脉瘤术后患者血浆皮质醇的影响被引量:12
2018年
目的通过术前头皮神经阻滞对颅内动脉瘤夹闭术后患者血浆皮质醇的改变,评估颅脑外科手术行头皮神经阻滞镇痛,减轻术后应激反应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5月在该院神经外科成功实施颅内动脉瘤夹闭手术的患者46例。随机分为神经阻滞组和非神经阻滞组,每组23例。神经阻滞组患者用0.5%罗派卡因分别阻滞头部两侧对称的枕大神经、枕小神经、眶上神经和耳颞神经,非神经阻滞组患者只实施全身麻醉。在快速诱导全身麻醉前,以及术后2、6、12和24 h时分别抽取外周静脉血测定血浆皮质醇水平,同期记录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不良反应。结果神经阻滞组术后2、6和12 h的VAS评分较非神经阻滞组低(P<0.05)。两组血浆皮质醇水平术后2~24 h较快速诱导气管插管前升高(P<0.05)。与非神经阻滞组比较,神经阻滞组术后2~12 h血浆皮质醇水平降低(P<0.05)。结论 0.5%罗派卡因头皮神经阻滞是开颅术后镇痛的有效方法,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应激反应。
孙志华刘大为郭曲练贺正华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夹闭术罗哌卡因镇痛血浆皮质醇
鞘内注射人前脑啡肽原基因单纯疱疹病毒Ⅰ型扩增子载体对神经性疼痛大鼠的镇痛作用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观察鞘内注射人前脑啡肽原基因(HPPE)单纯疱疹病毒Ⅰ型(HSV-Ⅰ)扩增子载体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的镇痛作用。方法60只成年雄性SD大鼠,体重260~320g,鞘内置管成功3d后,建立坐骨神经结扎致神经痛(CCI)模型,随机分为以下4组(n=15):假手术组+生理盐水(Sham组),Sham组仅暴露右侧坐骨神经分支;CCI+生理盐水(NS组);CCI+pHSVIRES-LacZ空白载体组(SHZ组);CCI+pHSVIRES-HPPE-LacZ载体组(SHPZ组)。将构建好的含HPPE的重组HSV-Ⅰ扩增子载体注入大鼠鞘内,1周后从NS组、SHZ组和SHPZ组中各抽出9只大鼠用于X-gal染色原位检测LacZ的表达,RT-PCR方法检测HPPE的表达,放免法检测脊髓组织L-脑啡肽(L-EK)浓度,所有大鼠均测基础痛阈值,并在第3天1、2、3、4、5周时测定大鼠右后爪机械痛阈值(PMWT)和热痛阈值(PWTL)。结果鞘内注射SHPZ后,外源人前脑啡肽原基因能有效表达,与对照组比较,SHPZ组PMWT和PTWL较注射前明显延长,于第1周开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于第3周达到高峰,镇痛作用可持续5周。结论鞘内注射人前脑啡肽原基因单纯疱疹病毒Ⅰ型扩增子载体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有明显的镇痛作用。
邹望远郭曲练杨勇王锷贺正华
关键词:脑啡肽类神经痛
腹腔镜下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的麻醉处理被引量:1
2002年
目的 观察全麻复合硬膜外麻对小儿腹腔镜下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的影响。方法 择期行腹腔镜下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患儿 4 0例 ,采用气管内插管静脉复合全麻 +连续硬膜外麻 ,监测ECG、HR、MAP、SPO2 、PETCO2 及血气 ,分别于气腹前、气腹后 15及 4 0min、放气后 1min、手术结束拔管前记录各监测值。结果 与气腹前比较 ,HR在气腹后 4 0min、手术结束拔管前增加明显 ;气腹后气道峰压明显上升 ,有显著差异 ;SPO2 在气腹后有下降 ,无明显差异 ;PH值在气腹后随时间延长逐渐下降 ,差异显著 ;PETCO2 与PaCO2 变化趋势相似 ,PETCO2 在气腹后有非常显著的差异 ,PaCO2 差异显著 ,在手术结束拔管前均降至基础值。结论 腹腔镜下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采用全麻复合硬膜外麻 ,保证患儿完全制动、镇痛完善、肌松满意 ,对机体生理扰乱小 ,并发症少。
王江平张溪英童易如贺正华董学会
关键词: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麻醉腹腔镜儿童CO2气腹
小剂量昂丹司琼合用地塞米松对小儿氯胺酮静脉复合麻醉术后的抗恶心、呕吐疗效分析被引量:3
2002年
目的 :比较分析小剂量昂丹司琼合用地塞米松与单用常规剂量昂丹司琼抗术后恶心呕吐的效果。方法 :选择 90例ASAⅠ级年龄 1~ 10岁患儿随机分为三组 :A组 30例氯胺酮静脉复合麻醉后不用昂丹司琼 ;B组30例氯胺酮静脉复合麻醉后静脉注射昂丹司琼 15 0 μg/kg ;C组 30例氯胺酮静脉复合麻醉后静脉注射昂丹司琼 5 0 μg/kg合用地塞米松 15 0 μg/kg。麻醉前 30min肌注阿托品 0 .0 1~ 0 .0 2mg/kg ,鲁米那钠 2mg/kg。观察三组患儿术后 2 4h恶心、呕吐的发生率。结果 :A组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为 73.33% (2 2 / 30 )、6 6 .7% (2 0 /30 ) ;B组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为 2 0 % (6 / 30 )、13.33% (4/ 30 ) ;C组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为 16 .6 6 % (5 / 30 )、13.33% (4/ 30 )。小剂量昂丹司琼合用地塞米松与单用常规剂量昂丹司琼抗术后恶心、呕吐的效果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小剂量昂丹司琼合用地塞米松亦能达到单用常规剂量昂丹司琼的抗术后恶心、呕吐的效果。
贺正华周星星张溪英周淑文
关键词:氯胺酮静脉复合麻醉术后昂丹司琼地塞米松
NF-κB上调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脊髓CX3CR1表达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观察鞘内注射核转录因子-κB(NF-κB)抑制剂吡咯烷二硫氨基甲酸(PDTC)对坐骨神经慢性挤压伤(CCI)大鼠痛阈和脊髓CX3CR1受体表达的影响.方法:60只成年雄性SD大鼠,体质量250~300g,鞘内置管成功后,随机分5组(n=12):假手术+生理盐水(sham组)、CCI+生理盐水(CCI组)、假手术+PDTC1000pmol/d(PDTC+sham组)、CCI+PDTC100pmol/d(PDTC+CCI组1)、CCI+PDTC1000pmol/d(PDTC+CCI组2).鞘内置管5d后开始鞘内输注生理盐水或不同剂量的PDTC,鞘内注射1d后建立大鼠CCI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或者假手术模型,分别于术前及术后不同时点测定5组大鼠的痛敏值,并在鞘内注射4d后取脊髓腰膨大部进行Western Blot实验检测CX3CR1的表达.结果:CCI组与sham组比较大鼠术后各时点痛敏阈值明显下降,并在术后第3日降至最低点(P<0.05),脊髓CX3CR1的表达明显升高(P<0.01).PDTC+CCI组与CCI组比较,术后各时点大鼠痛敏阈值增高(P<0.05),脊髓CX3CR1的表达下降(P<0.01).结论:鞘内给予PDTC可减轻CCI大鼠的病理性疼痛,并抑制脊髓CX3CR1的表达.活化的NF-κB可能通过上调脊髓CX3CR1表达而参与了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发生.
潘韫丹郭曲练王锷叶治贺正华邹望远
关键词:神经病理性疼痛核因子-ΚB吡咯烷二硫氨基甲酸
人白细胞介素10基因慢病毒载体的构建及重组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拟构建含人白细胞介素10(hIL-10)基因的慢病毒载体(LV-hIL-10),为进一步探讨慢性疼痛的治疗研究奠定基础。方法从pCYIL-10质粒中选择适当的引物进行PCR后得到含PmeI多功能酶切位点的IL-10基因片段,将其构建到慢病毒载体pWPXL上得到重组的pWPXL-IL-10质粒,对所抽提的质粒进行酶切及测序检测正确后大量提取备用。将重组质粒pWPXL-IL-10、包膜质粒pMD2.G和包装质粒psPAX2共转染293T细胞后包装出复制缺陷的慢病毒颗粒,进行病毒滴度的测定。结果重组质粒酶切鉴定结果显示,pWPXL-IL-10质粒中有一个530bp左右的插入片断,大小与IL-l0cDNA(534bp)基本符合。测序结果显示pWPXL-IL-10质粒上插入片段的序列与基因库中hIL-10基因序列完全一致。转染后获得了高滴度(2×1010)、高纯度的病毒颗粒。结论成功构建了含人白细胞介素10基因的慢病毒载体LV-hIL-10,为慢性疼痛治疗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贺正华白念岳郭曲练
关键词:慢病毒载体基因
不同麻醉方法用于腹腔镜婴幼儿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的观察被引量:3
2002年
目的 :探讨相同临床麻醉深度的不同麻醉方法对行腹腔镜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的婴幼儿的影响。方法 :年龄 3个月~ 3岁 ,ASAⅠ~Ⅱ级的 6 0例择期行巨结肠根治术的患儿 ,分为全麻组 (Ⅰ ) 2 0例和硬膜外复合全麻组 (Ⅱ ) 4 0例 ,以相似临床麻醉深度 (PRST评分 2~ 4分 )为标准 ,计算两组术中芬太尼、维库溴铵和异丙酚的用量 ,术后苏醒时间和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Ⅱ组芬太尼、维库溴铵的用量和苏醒时间明显小于Ⅰ组 ,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无明显差别 ,而术中高血压和低血压的发生率要高于Ⅰ组。结论 :硬膜外复合全麻用于腹腔镜下婴幼儿巨结肠根治术可以减少麻醉性镇痛药、肌松药用量 ,从而明显缩短患儿苏醒时间 。
周星星张溪英贺正华王江平周淑文
关键词:腹腔镜麻醉术婴幼儿
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0基因慢病毒载体的构建及其镇痛效应的研究
神经病理性疼痛是一种难治性的慢性疼痛综合症,尽管药物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有数十年的历史,但疗效一直欠佳。最近一些研究认为脊髓神经胶质及其释放的致炎性细胞因子与神经病理性疼痛密切相关,神经胶质细胞的活性及其下游的信号分子可能...
贺正华
关键词:慢病毒载体促炎症因子高迁移率族蛋白-1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