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谭子琨

作品数:7 被引量:40H指数:3
供职机构:三亚市中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多层螺旋CT
  • 2篇影像
  • 2篇骨折
  • 2篇CT
  • 2篇MRI
  • 1篇多层螺旋CT...
  • 1篇多层螺旋CT...
  • 1篇形态学
  • 1篇形态学分析
  • 1篇胸腰椎
  • 1篇胸腰椎爆裂
  • 1篇胸腰椎爆裂性...
  • 1篇血管
  • 1篇血管疾病
  • 1篇血肿
  • 1篇压迫综合征
  • 1篇腰椎
  • 1篇腰椎爆裂性骨...
  • 1篇影像学
  • 1篇影像学诊断

机构

  • 7篇三亚市中医院
  • 1篇中南大学湘雅...
  • 1篇陵水县人民医...

作者

  • 7篇谭子琨
  • 3篇刘广保
  • 1篇聂玉霞
  • 1篇林竹强
  • 1篇廖海燕
  • 1篇周炳
  • 1篇谭长连
  • 1篇张庭庭
  • 1篇吉思璇

传媒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贵阳医学院学...
  • 1篇承德医学院学...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中国医学装备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5
  • 2篇2013
  • 3篇2011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HASTE MRI脊髓成像对骶管内囊肿诊断的临床评价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采用常规MRI及MRI脊髓成像对比评价骶管内蛛网膜囊肿的影像学特征以及对临床的指导意义。方法收集临床上以腰骶部疼痛或下肢的坐骨神经痛以及间歇性跛行作为主诉的病人84例,所有病人均于Siemens 3TMRI成像系统上进行腰椎检查。MRI脊髓成像采用半傅里叶单次激发快速自选回波序列(half fourier single shot turbo-spin echo,HASTE),采集参数:TR/TE 4500/828 ms,采集时间4.5 s。采集层厚20~50 mm。结果囊肿大小不一,最大者位于骶1~2水平,58%的病变位于骶2水平。86.9%的病变单发。横断面显示19例含有神经,占29.3%。矢状面显示59例病变与蛛网膜下腔相通,占70.2%。MRI脊髓成像显示蛛网膜下腔及囊肿均呈高信号,病变与蛛网膜下腔的关系清晰。多发和双发的11例中,常规MRI只显示清楚3例,MRI脊髓成像则清晰显示11例病变的数目。结论常规MRI及MRI HASTE序列能够充分显示骶管内囊肿的形态、位置及是否含有神经、是否与蛛网膜下腔相通,为手术提供详细的术前依据。
刘广保谭子琨林竹强
关键词:骶管内囊肿MRI
先天性外中耳畸形的高分辨率CT表现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的先天性外中耳畸形的高分辨率CT(HRCT)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诊断为先天性外中耳畸形患者40例的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所有患者均行HRCT扫描,骨算法成像。结果在本研究的40例先天性外中耳畸形患者中,单纯外耳畸形13例,其中副耳1例,副耳合并外耳道狭窄1例,外耳道狭窄3例,外耳道骨性闭锁5例,外耳道膜性闭锁3例,单纯中耳畸形8例,外耳并中耳畸形17例,外耳、中耳及内耳混合畸形2例。结论外耳畸形及中耳畸形单侧发病常见,外耳、中耳畸形常同时发生。外耳畸形中先天性外耳道闭锁常见,中耳畸形以听骨链异常常见。HRCT对骨质结构显示清晰,能够观察外耳、中耳畸形。
刘广保聂玉霞谭子琨
关键词:先天性耳畸形X线计算机高分辨率CT颞骨
多层螺旋CT重建技术在骨关节创伤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1年
传统X线平片检查骨关节创伤,患者因疼痛及畸形不能以标准体位投照,某些不规则骨或周围解剖关系复杂的部位如颅底、脊柱、骨盆等影像重叠较多,导致诊断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对骨关节创伤提供可靠而准确性较高的诊断方法,它不仅能够直观、清晰地显示骨折的立体形态,而且能够多角度、精确地详细了解各解剖结构的空间关系。本组回顾性分析56例骨关节刨伤患者的CT检查资料,探讨多层螺旋CT重建技术在骨关节刨伤中的应用价值。
李沉浮谭子琨
关键词:多层螺旋CT骨关节创伤
多层螺旋CT在诊断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中的价值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在诊断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经临床诊断为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的MSCT影像学资料及临床资料。结果:此2例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均显示肠系膜上动脉(SMA)压迫左肾静脉(LRV)征象,左肾静脉梗阻位于SMA与腹主动脉(AO)之夹角间,此2例SMA与腹主动脉(AO)之间夹角变小,分别约为26°和23°;LRV穿行SMA与AO之间的夹角时明显受压,左肾静脉扩张最大径与受压狭窄最小径比值分别为5∶1和6∶1;此2例均显示左侧卵巢静脉不同程度扩张。结论:综合应用MSCT平扫、增强扫描及多种图像后处理技术能够清晰、全面、准确地显示AO及其分支SMA与受压的LRV三者之间的解剖关系,并能发现增强扫描平衡期双肾实质密度差异及卵巢静脉或精索静脉曲张等表现,并且MSCT为无创性检查,说明MSCT在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诊断中具有明显的优势,可作为诊断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的一种无创性的、重要的手段。
谭子琨刘广保
关键词:肾静脉血管疾病
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在诊断胸腰椎爆裂性骨折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24
2015年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 (MSCT)多种后处理技术在诊断胸腰椎爆裂性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例(25个)胸腰椎体爆裂性骨折患者行MSCT扫描后,将原始图像行多平面重组(MPR)、容积再现法(VRT)成像等后处理,分析比较各种图像显示骨折详细情况的能力,并将其与手术结果相对照.结果 MSCT多种后处理技术联合应用能准确显示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部位、椎体压缩塌陷崩解程度、后缘骨块突入椎管程度、局部椎管受累椎管狭窄程度和三维立体空间关系;能清楚显示内固定术后胸腰椎内固定器的三维立体形态.CT与手术符合率100%.结论 联合应用MSCT多种后处理图像,在胸腰椎爆裂性骨折诊断及指导治疗中具有重要价值.
谭子琨
慢性扩展性脑内血肿的影像学诊断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慢性扩展性脑内血肿(CEICH)的CT、MRI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手术证实的CEICH患者的CT、MRI表现。结果 CT平扫5例病变均为类圆形或椭圆形,边界清楚,2例周边显示低密度水肿带环绕,中央呈等密度或低密度影,5例均有占位效应。增强后,2例轻度"环形"强化,3例中度"环形"强化。5例均表现为T1WI、T2WI均匀高信号囊状病变,T2WI囊壁呈低信号"铁环"征,SWI为更低信号"铁环",增强扫描显示环形强化。结论 CEICH的CT表现缺乏特征性,其MRI表现具有特征性的"铁环"征,MRI是CEICH较理想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谭子琨严荣凯周炳廖海燕谭长连
关键词:慢性扩展性脑内血肿CTMRI
后Pilon骨折的CT影像形态学分析及CT指导不同分型骨折手术治疗效果分析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分析后Pilon骨折的CT影像形态学及CT指导不同分型手术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66例后Pilon骨折患者,测量横切面骨折线至双踝连线的夹角(α角)、骨折块面积与胫骨远端面积的比值(FAR1)和骨折块前后径与胫骨远端前后径的比值(FLR),以及矢状面骨折线同胫骨解剖轴的夹角(β角)、骨折块面积与骨折线顶点线下的胫骨远端面积的比值(FAR2)。根据横断面CT图像中显示的Die-punch骨块大小和位置分为Ⅰ型、Ⅱ型、Ⅲ型、Ⅳ型和Ⅴ型,比较各型术前和终点随访(取出内固定时间)踝关节骨折功能量表(Olerud-Molander)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以及治疗效果和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在66例后pilon骨折患者中,CT观察后内侧骨折块28例(占42.42%),后外侧骨折块38例(占57.58%);且发生距骨半脱位或脱位51例(占77.27%),未脱位15例(占22.73%);后内侧骨折块的α角、FLR和β角与后外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45,t=5.603,t=2.634;P<0.05)。脱位患者α角明显高于未脱位患者,FLR明显低于未脱位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209,t=2.835;P<0.05)。终点随访时不同CT分型的Ⅰ型、Ⅱ型、Ⅲ型、Ⅳ型和Ⅴ型Olerud-Molander评分高于术前,VAS评分低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_(Olerud-Molander评分)=30.062,t=28.451,t=26.205,t=29.044,t=21.964;t_(VAS评分)=12.748,t=9.914,t=12.973,t=12.548,t=10.392;P<0.05)。CT图像分型为Ⅰ型、Ⅱ型、Ⅲ型、Ⅳ型和Ⅴ型治疗优良率分别为79.17%、66.67%、78.26%、75.00%和75.00%。CT图像分型中Ⅰ型、Ⅱ型、Ⅲ型、Ⅳ型和Ⅴ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2.50%、33.33%、8.70%、16.77%和50.00%。结论:后Pilon骨折后内侧和后外侧骨折块在骨折线方向、角度以及前后径与胫骨远端前后径比值等CT影像学形态存在一定差异,依据CT图像对后Pilon骨折进行分型,能较好指导手术方式的选择。
张庭庭白曼莫吉思璇谭子琨
关键词:并发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