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谢镇国

作品数:29 被引量:132H指数:6
供职机构:广西壮族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重点科研课题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1篇病毒
  • 6篇诺如病毒
  • 4篇流行病
  • 4篇流行病学
  • 3篇荧光
  • 3篇荧光定量
  • 3篇基因
  • 3篇急性弛缓性麻...
  • 3篇脊髓灰质炎
  • 3篇检出
  • 3篇腹泻
  • 3篇病例
  • 3篇弛缓性
  • 3篇弛缓性麻痹
  • 2篇散发病例
  • 2篇流行病学分析
  • 2篇酶链反应
  • 2篇聚合酶
  • 2篇聚合酶链反应
  • 2篇基因型

机构

  • 15篇广西壮族自治...
  • 2篇广西医科大学

作者

  • 15篇谢镇国
  • 12篇刘巍
  • 10篇谭冬梅
  • 10篇邓丽丽
  • 8篇杨哲
  • 7篇唐振柱
  • 6篇方志锋
  • 6篇董柏青
  • 6篇黄兆勇
  • 5篇杨进业
  • 4篇卓家同
  • 3篇班华国
  • 2篇居昱
  • 2篇陈世毅
  • 2篇刘素珍
  • 2篇郑志刚
  • 2篇韦一知
  • 2篇谭毅
  • 1篇黄林
  • 1篇康宁

传媒

  • 6篇中国疫苗和免...
  • 2篇疾病监测
  • 2篇中国热带医学
  • 2篇中国人兽共患...
  • 1篇中国计划免疫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中国消毒学杂...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2
  • 4篇2011
  • 4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5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南宁市2007~2008年诺如病毒感染所致成人腹泻散发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和诺如病毒基因型分布被引量:7
2010年
目的研究诺如病毒(Norovirus,NV)感染所致成人腹泻散发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和NV基因型分布。方法对南宁市2007~2008年某医院门诊696例成人腹泻散发病例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并采集粪便标本,应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NV及其基因组别。随机选择部分阳性标本进行NV衣壳蛋白N/S区核苷酸序列测定,确定基因型。结果NV所致散发性成人腹泻在冬春季节呈现高发。在696份散发成人腹泻的粪便标本中,NV核酸检测阳性183份,总阳性率26.30%。其中180份(98.36%)NV属于基因Ⅱ组(GenogroupⅡ,GⅡ),另外3份(1.64%)为基因Ⅰ组(GⅠ)。随机选择10株GⅡNV进行核苷酸序列分析,它们均属于GⅡ.4基因型,而3株GⅠNV分属于GⅠ.2、GⅠ.4、GⅠ.8基因型。结论NV是南宁市2007~2008年成人腹泻散发病例的主要病原体,优势毒株为GⅡ.4型,也存在GⅠ型NV感染。
谭冬梅刘巍邓丽丽唐振柱杨哲黄兆勇谢镇国方志锋杨进业董柏青
关键词:诺如病毒成人腹泻散发病例流行病学特征基因型
应用荧光定量RT-PCR法检测牡蛎中诺如病毒被引量:12
2011年
目的建立牡蛎样品中的诺如病毒检测方法。方法优化甘氨酸缓冲液处理牡蛎匀浆液,摸索PEG沉淀浓缩病毒的浓度,提取病毒RNA,采用荧光定量RT-PCR方法进行诺如病毒检测。应用优化后的方法检测105份牡蛎样本,并用核苷酸序列测定法对阳性PCR产物进行验证。结果甘氨酸缓冲液pH值为4.5,PEG沉淀浓度为16%时的诺如病毒富集提取效果最好,该方法的诺如病毒检出限为1.17×102个质粒拷贝。应用该方法对未知样本进行检测阳性率达14.29%,所得阳性PCR产物经核苷酸序列测序证实为诺如病毒。结论本研究方法可以应用于牡蛎中的诺如病毒检测,南宁市海鲜市场上的部分牡蛎含有诺如病毒。
邓丽丽刘巍莫建光谭冬梅谢镇国唐振柱董柏青
关键词:诺如病毒牡蛎荧光定量RT-PCR
南宁市散发性急性胃肠炎病例中检出GⅠ.8型诺如病毒
2010年
目的研究南宁市某医院散发性急性胃肠炎病例中,GⅠ.8型诺如病毒(Norovirus,NV)的基因特征。方法采用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对2007年1月~2008年12月南宁市某医院散发性急性胃肠炎病例标本检测基因Ⅰ型(GenogroupⅠ,GⅠ)NV核糖核酸,对阳性标本进行N/S区核苷酸序列测定,并构建系统进化树分析。结果在696份粪便标本中,检出3份GⅠ型NV核酸阳性。经核酸序列分析发现,其中一份[南宁(Nanning,NN)07230]与GⅠ.8型参考株(WUGⅠ/00/JP)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达94.5%;与2006~2007年日本、韩国公布的GⅠ.8型NV核苷酸序列同源性范围在96.7%~98.5%。NN07230在进化树中与GⅠ.8型病毒株属同一分支。结论在南宁市散发性急性胃肠炎病例中存在GⅠ.8型NV感染。
邓丽丽刘巍谭冬梅杨哲谢镇国唐振柱黄兆勇方志锋杨进业董柏青
关键词:诺如病毒
2008-2010年广西边境地区流感和人禽流感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对广西壮族自治区(广西)8个边境市(县)所属的综合性医院不明原因肺炎、病原待查重症肺炎和流感样病例开展病原学监测,了解广西边境地区流感病毒优势株及其变化,探索广西边境地区流感流行规律,为科学防控边境地区流感和人禽流感提供依据。方法在边境地区医院设置监测点,开展相关病例监测,提取监测病例咽拭子标本病毒核酸,反转录合成cDNA,多重PCR扩增目的基因,电泳检测扩增产物;采用细胞培养法分离鉴定流感病毒;采集从事饲养、销售和屠宰家禽的职业人群的静脉血34份,通过血凝抑制实验进行禽流感H5亚型抗体检测。结果 2008年广西边境地区分离到6株流感病毒,其中B型5株,H1N1亚型1株;2009年分离到33株流感病毒,其中B型17株,H3N2亚型8株,H1N1亚型2株,甲型H1N1 6株;2010年分离到流感毒株130株,其中B型55株,H3N2亚型49株,H1N1亚型1株,甲型H1N1 25株;2008-2010年检测不明原因肺炎、病原待查的重症肺炎标本9份,人禽流感核酸和多重呼吸道病毒核酸检测均为阴性;采集从事饲养、销售和屠宰家禽的职业人群血样本34份,未检出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抗体阳性的标本。结论 2008年和2009年广西边境地区的流感优势株为B型流感毒株,2010年为B型和H3N2亚型流感毒株;从有限的不明原因肺炎和病原待排查的重症肺炎病例标本中未检出禽流感病毒;禽流感H5亚型在职业暴露人群中未发现隐性感染。进一步加强对广西边境地区的流感和人禽流感病原学监测工作,对广西的流感和人禽流感的防控工作有重要意义。
康宁谭毅居昱闭福银谢镇国韦增良
关键词:人禽流感病毒病毒分离
广西首次在急性胃肠炎病例中检出GⅠ型诺如病毒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研究南宁市某医院门诊急性胃肠炎病例中GⅠ型诺如病毒的感染状况。方法应用荧光定量RT-PCR法对2007年1月~2008年12月南宁市某医院门诊腹泻病例标本进行GⅠ型诺如病毒RNA检测,并对GⅠ型阳性标本进行测序验证。结果在所检测的696份粪便悬液标本中,检出4份GⅠ型阳性,经核酸测序证实为GⅠ型诺如病毒。结论在广西的急性胃肠炎病例中存在GⅠ型诺如病毒感染。
周艳邓丽丽刘巍谭冬梅唐振柱杨进业黄兆勇杨哲谢镇国方志锋董柏青
关键词:诺如病毒散发病例荧光定量PCR
南宁市成人散发性腹泻病例中札幌病毒感染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研究广西南宁市成人散发性腹泻病例中札幌病毒(Sapovirus,SV)的感染状况和流行特征。方法对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南宁市某医院门诊412例成人腹泻病例的流行病学资料进行分析;并采集粪便标本,应用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SV。结果在检测的412份粪便标本中,19份阳性,检出率为4.61%(19/412)。病例全部集中在冬春季,年龄范围17-65岁。SV阳性检出率无年龄组和性别差异。结论本研究首次证实SV是南宁市成人散发性腹泻的病原体之一,提示在感染性腹泻病例诊断中要加以考虑SV感染。
谭冬梅刘巍邓丽丽唐振柱谢镇国黄兆勇方志锋杨哲董柏青
关键词:腹泻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广西地区2008-2012年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及病原分布特征被引量:9
2014年
手足口病(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是由多种人肠道病毒引起的儿童常见传染病,主要表现为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少数患者可出现无菌性脑膜炎、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神经源性肺水肿和心肌炎等。
谢镇国陈敏玫阳益萍黄君李海居昱谭毅
关键词:手足口病病原分布流行病学急性弛缓性麻痹神经源性肺水肿无菌性脑膜炎
广西壮族自治区首次检出的GⅡ.4型诺如病毒N/S区基因特征被引量:6
2008年
目的 了解广西壮族自治区一起感染性腹泻疫情中GⅡ.4型诺如病毒(Norovirus)的基因特征。方法采用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对采集于这起疫情的34份粪便标本进行诺如病毒核糖核酸(RNA)的检测,并对随机选取的1份阳性样本进行N/S区核苷酸序列测定和分析,并构建系统进化树。结果34份粪便标本中,有29份检测诺如病毒RNA阳性,阳性率为85.3%。随机选取的1株诺如病毒株(LC17株)的N/S区核苷酸序列与GⅡ型所有亚型参考株相比,其与第4亚型(GⅡ,4型)的参考株——Lordsdale/1993/UK株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93.3%,在遗传进化树图中,与GⅡ.4型株病毒在一簇。与早年流行的GⅡ.4型流行株同源性为94.7%~96.5%,与国内外2006年流行株同源性为98.2%~98.6%,但与1株广州株相比,同源性仅为94.7%。结论此次感染性腹泻疫情是由诺如病毒GⅡ.4型感染所致,其病毒基因型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是首次发现和报导。GⅡ.4型毒株在不断的进化,并在核苷酸序列特征和毒株地域分布上表现出多样性,需加强对诺如病毒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了解基因型的分布,鉴别其来源和传播途径,对控制诺如病毒感染有重要意义。
邓丽丽刘巍谭冬梅杨进业龚健林枚谢镇国杨哲
关键词:诺如病毒核苷酸序列分析
流通蒸汽消毒柜杀菌效果观察
2009年
目的为观察流通蒸汽消毒柜杀菌效果。采用载体定量杀菌试验和悬液定量试验方法,观察了流通蒸汽消毒柜在满载工作状态下的杀菌效果。结果流通蒸汽柜在满载餐具条件下,柜内上中下三层平均温度在98℃~103℃时,消毒作用20min,对各层玻片上污染的大肠杆菌平均杀灭率达到100%;在相同条件下,对悬液内脊髓灰质炎病毒灭活率达到99.99%以上。结论流通蒸汽柜在常压蒸汽达到98℃以上,在柜内装满餐具条件下,对布放在上中下三层的玻片上细菌和悬液内病毒都能达到有效杀灭,满足消毒指标要求。
苏伟东李秀桂谢镇国
关键词:杀菌作用大肠杆菌脊髓灰质炎病毒
2005年广西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流行病学分析
2007年
目的了解2005年广西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系统运转状况,进一步做好AFP病例监测,巩固无脊髓灰质炎(脊灰)成果。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广西2005年AFP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2005年广西AFP监测系统共报告病例307例,其中AFP病例262例,非AFP病例45例。AFP病例中,经实验室标本检测和专家诊断小组诊断,260例被排除脊灰,2例为临床符合脊灰病例。<15岁儿童非脊灰AFP病例报告发病率2.40/10万,82.70%的县报告AFP发病率>1/10万;合格粪便标本采集率为90.50%;12例病例分离出脊灰疫苗病毒,脊灰疫苗病毒分离率为4.62%;分离出其他肠道病毒25例,肠道病毒分离率为9.62%;AFP病例监测系统各项指标均达到要求。首诊报告率为76.72%,但乡村级仅为36.46%;8.01%的病例未完成全程免疫,零剂次儿童占总病例的2.67%。结论广西仍需进一步加强常规免疫,提高AFP监测敏感性和乡村级首诊报告率。
钟革黄林陈世毅刘巍郑志刚韦一知谢镇国班华国杨庆利刘素珍
关键词:脊髓灰质炎急性弛缓性麻痹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