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谢艳芬

作品数:21 被引量:39H指数:3
供职机构:保山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云南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5篇农业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7篇栽培
  • 5篇玉米
  • 5篇栽培技术
  • 5篇高产
  • 4篇作物
  • 4篇高效栽培
  • 3篇农业
  • 3篇马铃薯
  • 3篇高效栽培技术
  • 3篇蚕豆
  • 2篇锈病
  • 2篇油菜
  • 2篇玉米杂交
  • 2篇玉米杂交种
  • 2篇杂交
  • 2篇杂交玉米
  • 2篇杂交种
  • 2篇制种
  • 2篇制种技术
  • 2篇套种

机构

  • 16篇保山市农业科...

作者

  • 16篇谢艳芬
  • 8篇杨家贵
  • 6篇杨和团
  • 5篇许金波
  • 5篇杜新雄
  • 4篇田学礼
  • 4篇罗成宇
  • 3篇牛文武
  • 3篇周兴王
  • 2篇杨琦
  • 2篇尹开庆
  • 2篇赵毕昆
  • 1篇李国生
  • 1篇王锦艳
  • 1篇康洪灿
  • 1篇何荣满
  • 1篇尹正钦
  • 1篇钏兴宽
  • 1篇蒋劲松
  • 1篇李琰聪

传媒

  • 5篇云南农业科技
  • 3篇大麦与谷类科...
  • 2篇农业科技通讯
  • 2篇现代农业科技
  • 1篇种子科技
  • 1篇中国种业
  • 1篇作物杂志
  • 1篇杂交水稻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4
  • 4篇2012
  • 1篇2011
  • 5篇2010
  • 2篇2009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云南高原籼粳交错区水稻两用核不育系繁殖质量控制技术探讨被引量:3
2021年
利用云南高原籼粳交错区气候生态的立体多样性繁殖水稻两用核不育系亲本是一条成功的高效途径。分析了水稻两用核不育系种子质量风险形成原因,提出了种子质量控制技术,简要阐述了水稻两用核不育系纯度鉴定的有效方法。
康洪灿李国生王锦艳周兴王杨钏杰尹正钦谢艳芬何荣满钏兴宽
关键词:水稻两用核不育系亲本繁殖种子质量纯度控制技术
保山市冷凉山区马铃薯套种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被引量:1
2009年
近年来,随着退耕还林、优质林果生态工程项目在保山市冷凉山区的逐步实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提速,坡度稍大的地块退耕还林或种植核桃、茶叶,发展长效农业,农作物种植面积锐减,长效农业又投产慢,该区域农民的增产增收出现了断档。因此,如何优化农作物种植模式已迫在眉睫。针对保山市冷凉山区的生产特点,以解决保山市大小春两季争节令的矛盾,提高复种指数,提高土地利用率,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产值,增加农民收入,增加效益为目的,我们于2006年分别在腾冲县马站乡、隆阳区蒲缥镇、龙陵县龙新乡进行了马铃薯套种玉米的试验研究,
罗成宇田学礼周兴王杨琦谢艳芬
关键词:高产高效栽培技术马铃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玉米套种单位面积产量
保山地区蚕豆新品种适应性研究被引量:3
2011年
通过云南省蚕豆新品种区域试验,为鉴定育种单位育成的优质蚕豆新品种在保山市生态条件下的抗病性、抗逆性、丰产性、稳产性、适应性等,筛选出高产、优质、多抗、广适的品种供生产应用。同时,也为优质蚕豆新品种审定和合理布局提供科学依据。
许金波杨家贵杨和团朱文斌杜新雄谢艳芬
关键词:蚕豆高产适应性
不同小麦品种混播控制条锈病危害试验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运用遗传多样性控制病虫害的原理,通过不同小麦品种混合播种,探索混播对小麦条锈病的自然控制效果与品种混合数目之间的关系及规律。结果表明,在小麦不同的生育时期,控病效果不同,最明显的时期为条锈病高峰期即孕穗期和抽穗期;控病效果最佳的组合是ABCDEF处理和ABC处理,即6个品种和3个品种混播的处理,平均防治效果达6.3%和4.5%。
杨和团杨家贵尹开庆许金波谢艳芬
关键词:小麦条锈病混播生物多样性病害控制
新植桑园套种马铃薯高效栽培技术被引量:1
2012年
介绍了新植桑园套种马铃薯高效栽培技术,主要包括适宜区域与桑园选择、良种选择与种薯处理、整地施肥、适时播种与合理密植、中耕除草与培土施肥、病虫害防治、及时收获等内容,以供种植户参考。
谢艳芬田学礼罗成宇范国明
关键词:套种马铃薯整地施肥适时播种
保山市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
2012年
针对保山市马铃薯生产现状,总结保山市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包括品种选择、选地、整地、播种、栽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等方面内容,以供参考。
谢艳芬田学礼罗成宇
关键词: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
稻田油菜全免耕高效栽培技术
2016年
近些年,由于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力减少及农资生产成本的不断增加,致使种田收入减少,农民不愿耕种,农田弃荒面积越来越多,特别是小春季节弃荒面积更大。如何提高种田效益、激发农民种田的积极性?是当今农业生产发展的必然要求。保山市农科所与腾冲县中和乡农科站在稻板田上开展全免耕移栽油菜的试验研究。
杨家贵李继秋张亚萍杜新雄谢艳芬
关键词:移栽油菜高效栽培免耕稻田农业生产发展
小春作物应对气象干旱的减灾栽培技术措施
2014年
保山市是农业生产大市,山区耕地面积占总面积的91.8%,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业生产气候条件处于低纬、高海拔地区、集高原气候、季风气候、山地气候于一体,气候类型复杂多样,秋、冬、春连旱已成常态化,严重影响冬季小春作物的生长,冬季农业生产主要是以雨养农、靠天吃饭.山区冬季农业应对干旱的自然气候条件需要从栽培技术研究、耕作制度改进等方面进行.2010以来保山市农科所在小春作物上进行播种时间、播种模式的创新性研究调整.实行蚕豆、豌豆、油菜小春作物与玉米、烤烟套种,在播种时间上主要突出一个“早”字,播种模式上突出一个“套”字,其结果有效地减轻了气象干旱对小春作物产量的影响.
杨家贵杜新雄谢艳芬蒋劲松
关键词:小春作物气象干旱栽培自然气候条件减灾农业基础设施
保山市魔芋软腐病发生规律与防治对策被引量:2
2010年
魔芋(Amorphophallus konjac)属天南星科魔芋属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近年来,随着现代魔芋加工业的兴起和人们对魔芋产品功效的深入认识,魔芋在食品加工、医药、石油化工等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国内外对魔芋的需求量大大增加。由于市场的驱动,魔芋产品价格逐年大幅度提高,促进了魔芋种植业的发展,但魔芋软腐病的发生、危害也随之加重,并有扩大、蔓延趋势[1]。本文通过几年魔芋软腐病防治的试验、示范结果,提出了防治该病的一系列切实可行、经济有效的对策措施,现介绍如下:
谢艳芬杨琦周兴王田学礼罗成宇
关键词:魔芋软腐病魔芋生产种芋
云南玉米产业发展思路探讨被引量:10
2018年
根据云南省特殊的自然、生态、气候条件和玉米生产现状,结合国家农业部对镰刀弯地区玉米结构调整的思路目标和重点任务,对云南省玉米产业发展思路进行了探讨,旨在为今后推动农业结构调整,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协调发展提供参考意见。
李琰聪谢艳芬杨纪明赵骁
关键词:玉米产业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