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毅飞 作品数:5 被引量:2 H指数:1 供职机构: 西安交通大学口腔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陕西省社会发展科技攻关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正畸患者唾液的傅里叶红外检测研究 目的:探讨青少年固定正畸治疗后牙面脱矿与唾液之间的关联,为牙面脱矿的风险预测及揭示脱矿原因提供参考.方法:选取符合条件的40名实验对象(矫治中15名出现脱矿,25名未脱矿),使用傅立叶红外检测方法检测其治疗前、治疗结束时... 刘路 许毅飞 邹敏正中咬合运动中咬合接触特征与升颌肌肌电活动关系的同步记录与研究 2014年 目的:探讨正常牙合受试者在最大紧咬时升颌肌肌电活动是否随咬合力的升高而增强.方法:应用T-ScanIII咬合分析和BioEMGⅢ肌电记录系统对16名男性无症状正常牙合受试者的咬合力、咬合接触及双侧颞肌前束(TA)、咬肌(MM)肌电进行同步记录.结果:在ICP(intercuspalposition,牙尖交错位)作快速最大紧咬时,咬合接触点在双侧牙弓逐渐趋于平衡分布,且在咬合接触点数增加、咬合力增大的末期,升颌肌电位呈现出下降的特征;在对刃位及左、右侧颌位作最大紧咬时,随着咬合力的升高,对刃位时双侧MM肌电活动逐渐升高,而左、右侧合位时工作侧TA及非工作MM肌电活动出现升高,在整个咬合力升高过程中未见肌电幅值的下降.结论:ICP最大紧咬时可出现较低水平的肌电活动并对应较高的咬合力水平的情况,反应了此时升颌肌功能活动的效率较高.这意味着在咬合运动中为达到一定水平的咬合力需要额外的肌肉活动来实现,这种额外肌电活动的长时间存在可能会引起升颌肌出现疲劳甚至出现口颌面疼痛症状. 王晓瑞 张渊 许毅飞 王美青关键词:咬合接触 咬合力 肌电 正畸治疗中的调问题 被引量:2 2013年 正畸治疗后是否应该进行调是一个颇具争议的问题,其主要原因之一是目前对正常的标准尚未达成共识,因此,正畸后调治疗的目标尚不明确。本文根据笔者的临床工作体会,阐述了正畸结束时进行调治疗的必要性以及调治疗的指征、时机和注意事项。 王美青 亓坤 许毅飞关键词:正畸 咬合 一种辅助纠正扭转牙的隐形矫治器组件 本发明公开一种辅助纠正扭转牙的隐形辅助纠正扭转牙的隐形矫治器组件,包括隐形牙套和扭转结构,隐形牙套的唇面开设通孔,所述通孔的两侧设置有受力柱,扭转结构包括转动柱和扭转驱动结构,扭转驱动结构分别连接受力柱和转动柱,转动柱与... 亓坤 许毅飞 赵家敏 邵馨 杜恬静 赵昕燕 李东宁 周江霖 王娟 易武慈正畸釉质脱矿的FTIR研究 2012年 目的:探讨青少年固定正畸治疗后牙面脱矿与唾液之间的关联,为牙面脱矿的风险预测及揭示脱矿原因提供参考。方法:选取符合条件的30名实验对象(矫治中15名出现脱矿,15名未脱矿),使用傅立叶红外检测方法检测其治疗前、治疗结束时的唾液样本并获得光谱。选取光谱图中具有代表意义的V1~V1010个位点,利用Logi s t i c统计学分析牙面脱矿现象与10个位点的相对吸收度及相应化学键。结果:建立了回归方程,V1、V2、V4、V7与脱矿呈正相关,V3、V5、V6、V8、V9、V10与脱矿呈负相关。结论:所建回归方程可用于脱矿风险预测,正畸后发生的牙面脱矿与患者唾液内10种化学官能团存在线性相关。 许毅飞 亓坤 刘蒸 邹敏关键词:牙釉质脱矿 唾液 FTI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