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3日
星期一
|
欢迎来到南京江宁区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薛学敏
作品数:
29
被引量:74
H指数:5
供职机构: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
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更多>>
合作作者
高子芬
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理学与病理...
李敏
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理学与病理...
刘翠苓
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理学与病理...
黄欣
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理学与病理...
王小燕
河南省人民医院
作品列表
供职机构
相关作者
所获基金
研究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19篇
期刊文章
7篇
会议论文
2篇
专利
1篇
学位论文
领域
26篇
医药卫生
2篇
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22篇
淋巴
21篇
细胞
21篇
淋巴瘤
13篇
细胞淋巴瘤
13篇
病理
12篇
预后
11篇
临床病理
9篇
弥漫
9篇
病理学
8篇
临床病理学
8篇
免疫
7篇
B细胞
6篇
弥漫性大B细...
5篇
BCL-2
4篇
蛋白
4篇
预后意义
4篇
肿瘤
4篇
BCL-2蛋...
4篇
EB病毒
3篇
中国人
机构
23篇
北京大学
5篇
中国医学科学...
5篇
首都医科大学...
3篇
河南省人民医...
2篇
蚌埠医学院
2篇
蚌埠医学院第...
1篇
首都医科大学
1篇
江西省儿童医...
1篇
北京大学口腔...
1篇
北京大学肿瘤...
1篇
蚌埠医学院第...
作者
29篇
薛学敏
22篇
高子芬
19篇
李敏
16篇
刘翠苓
11篇
黄欣
8篇
王小燕
8篇
何耀鑫
7篇
徐教生
6篇
尹文娟
5篇
孙琳
5篇
谷从友
4篇
段泽君
4篇
周春菊
4篇
黄远洁
3篇
张永红
2篇
李楠
2篇
王冰凝
2篇
赖玉梅
2篇
冯晓莉
1篇
吕宁
传媒
8篇
白血病.淋巴...
5篇
中华血液学杂...
1篇
肿瘤研究与临...
1篇
中华病理学杂...
1篇
中华儿科杂志
1篇
中华皮肤科杂...
1篇
中国小儿血液...
1篇
抗癌之窗
1篇
第二届中国女...
1篇
第十一届中国...
年份
2篇
2023
1篇
2017
2篇
2016
2篇
2015
4篇
2014
7篇
2012
5篇
2011
2篇
2010
4篇
2009
共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免疫组化法检测BRAF V600E基因突变在甲状腺肿瘤诊断中的意义
鲁海珍
薛学敏
邱田
王冰凝
刘秀云
应建明
吕宁
基于胃粘膜活检样本对相关病症进行区分的系统和应用
本发明涉及疾病诊断和图像检测技术领域,提供了基于胃粘膜活检样本对相关病症进行区分的系统和应用。该系统包括:图像收集模块;图像预处理模块;特征提取模块;图像分类模块;整片结果确定模块。本发明提供了胃粘膜活检过程中几类临床常...
冯晓莉
徐霁琛
曹铮
王晓军
罗宜洋
薛学敏
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患者EB病毒感染情况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 探讨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患者的EB病毒感染情况及其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经常规外检及会诊确诊的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62例,进行常规形态学和免疫学表型分析,采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EB病毒编码小RNA(EBV-EBER)的表达情况,并随访患者.结果 62例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患者中,EBV-EBER阳性者26例(42%).EBV-EBER表达与患者年龄大于60岁以及治疗反应密切相关(P=0.025、0.049),而与患者的总体生存时间、临床B症状及Ann Arbor分期无关(均P>0.05).结论 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患者EB病毒感染不影响总体生存时间,但影响患者对治疗的反应.
薛学敏
高子芬
王小燕
谷从友
李敏
刘翠苓
黄欣
关键词:
EB病毒
EBER
预后
114例套细胞淋巴瘤患者的临床病理学及分子遗传学特征研究
被引量:11
2012年
目的探讨套细胞淋巴瘤(MCL)临床病理学特征、分子遗传学异常以及临床生物学行为。方法采用HE、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二步法)及间期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对114例MCL患者标本进行检查,观察临床病理学及肿瘤细胞免疫表型特点,部分病例标本进行IgH及CCND1基因断裂以及IgH—CCND1融合基因检测。结果114例患者中男女比例为3.56:1,中位年龄60(20—83岁)。发病部位累及淋巴结78例(68.42%),其中颈部49例(62.82%);累及结外36例(31.58%)。114例患者中累及骨髓23例(20.18%)。肿瘤细胞表达Ki-67(5%-90%),免疫表型CD3s、CD20、CD79a、PAX5、CD5、cyclinDl及Bcl-2的阳性率分别为0%、99.12%、96.43%、97.56%、67.89%、100%及94.12%。FISH检查25例患者中20例(80%)检测到CCND1基因断裂,其中16例(80%)检测到IgH.CCND1融合基因;检查9例患者均检测到IgH基因断裂,其中1例未检测到CCNDl基因断裂及融合基因。75例患者有完整随访资料,随访时间2—57个月,中位生存期40.78个月。1、2及3年生存率分别为84.13%、68.09%及37.50%。Ki-67阳性率〈40%组患者中位生存期较≥40%组明显延长(57个月对36个月,P=0.003)。13例患者接受利妥昔单抗与常规化疗方案联合化疗,7例(53.85%)完全缓解,3例(23.08%)部分缓解,未达中位生存期;44例患者仅接受常规化疗,11例(25.00%)完全缓解,9例(20.45%)部分缓解,中位生存期28个月;两组比较分析P=0.052。结论MCL多发于老年男性,临床主要表现为多发性淋巴结肿大,骨髓累及常见。临床生物学行为为侵袭性,预后较差,Ki-67高表达提示预后不良,利妥昔单抗可明显改善患者生存。肿瘤细胞具有涉及CCND1的特征性基因改变。
李敏
王小燕
薛学敏
刘翠苓
黄欣
孙琳
高子芬
关键词:
免疫表型分型
分子生物学
EB病毒编码的小RNA检测在噬血细胞综合征骨髓活检中的意义
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探讨噬血细胞综合征骨髓活检样本病理改变特点及与EB病毒(EBV)感染的关系,以及EBV编码的小RNA(EBER)检测技术在噬血细胞综合征骨髓样本检测中的价值。方法应用HE、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二步法、EBER原位杂交技术,观察51例噬血细胞综合征患者骨髓活检样本形态学改变及噬血现象,并检测EBV潜在膜蛋白1(LMP-1)、EBER及其他相关标志。结果51例噬血细胞综合征患者中,49.0%(25/51)可见骨髓腔内造血细胞丰富,27.5%(14/51)各系造血细胞增生情况与本年龄段相符,23.5%(12/51)造血细胞减少和分布稀疏,较相同年龄患者应有的骨髓造血细胞减少明显。43.1%(22/51)可以见到噬血现象。91.4%(32/35)见增生细胞表达CD68/KP-1,89.5%(17/19)增生细胞表达CD。/PG.M1,提示单核细胞增生明显。所有病例进行EBER检测,51.0%(26/51)阳性,41例同时进行LMP-1和EBER检测,其中46.3%(19/41)EBER阳性,而LMP-1全部阴性(Fisher精确概率法,P=0.000)。结论噬血细胞综合征患者骨髓活检组织可以见到造血细胞增生减低及噬血现象。病理形态学的噬血现象有时较难判定,借助于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组织细胞的增生很有意义。同时,采用EBER检测EBV对诊断的意义大于检测LMP-1。
何耀鑫
黄欣
周春菊
孙琳
李敏
薛学敏
段泽君
周莉
高子芬
关键词:
骨髓检查
美罗华对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预后影响的研究
目的探讨使用美罗华联合CHOP方案对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的预后影响情况。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156例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的Bcl-2、CD10、BCL-6、和Mum-1等的表达情况。根据蛋白水平的表达情况,应...
刘翠苓
尹文娟
薛学敏
何耀鑫
徐教生
黄远洁
李敏
高子芬
关键词:
淋巴瘤
BCL-2
文献传递
bcl-2蛋白对胃肠和结内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的预后意义
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讨bcl-2蛋白在原发胃肠道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以及原发结内DLBCL中的预后提示作用。方法收集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病理学系血液病理研究室确诊为DLBCL,且非利妥昔单抗化疗的患者93例。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bcl-2、CD10、bcl-6、Mum-1表达情况。随访全部患者的治疗过程和预后。采用SAS9.1统计学软件对所得资料行χ2检验、生存曲线分析及Log-Rank检验。结果原发于胃肠道DLBCL46例。bcl-2(+)病例26例,完全缓解(CR)8例;bcl.2(-)病例20例,CR10例。两者CR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检验,P=0.1852),两组的生存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og-Rank检验,P=0.4663)。原发于淋巴结DLBCL47例。bcl-2(+)病例30例,CR8例;bcl.2(-)病例17例,CR10例。两者CR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检验,P=0.0293),两组的生存时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Log-Rank检验,P=0.0470)。结论bcl-2蛋白对原发淋巴结内DLBCL有预后提示意义,而在原发胃肠道DLBCL中无预后提示意义。
薛学敏
刘翠苓
李敏
尹文娟
何耀鑫
徐教生
高子芬
关键词:
淋巴瘤
BCL-2
预后
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预后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分析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MALT淋巴瘤)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并探讨其预后相关指标。方法选取86例MALT淋巴瘤患者,依据肿瘤发生部位分为胃MALT淋巴瘤组(32例)和非胃MALT淋巴瘤组(54例)。常规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二步法)观察其病理学特点,采用间期荧光原位杂交(FISH)方法对部分病例检测肿瘤特征性的分子遗传学改变,并对病例进行临床随访。结果两组病例临床病理学特点无明显差异。间期FISH检测结果显示t(11;181和t(14;18)发生率分别为12%(6/50)和9%(4/45)。胃MALT淋巴瘤组中20例获得随访,均接受单纯抗幽门螺杆菌治疗,bcl-10核表达阳性、存在t(11;18)病例的缓解率(20%、33%)显著低于阴性组(73%、9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3.842,P=0.035;X2=4.639,P=0.031)。非胃MALT淋巴瘤组病例中35例获得随访,女性、年龄≤60岁患者的缓解率(60%、63%)显著高于男性、〉60岁患者(35%、2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3.905,P=0.048;X2=7.373,P=0.007);临床I~Ⅱ期、t(14;18)患者的无进展生存(PFS)率(52%、75%)显著高于Ⅲ~Ⅳ期、t(14;18)阴性者(25%、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4.207,P=0.040;X2=4.363,P=0.037)。结论MALT淋巴瘤是一类好发于中老年人的惰性淋巴瘤,预后较好,胃与非胃MALT淋巴瘤存在不同的治疗反应评估或预后预测指标。
王小燕
黄欣
李敏
薛学敏
孙琳
赖玉梅
刘翠苓
高子芬
关键词:
预后
原发胃肠道DLBCL的Bcl-2表达与预后的关系
目的探讨Bcl-2蛋白在胃肠道原发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中的预后提示意义。方法收集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病理学系血液病理研究室1999-2007年间确诊为DLBCL,且未应用利妥昔单抗(美罗华)治疗的病例41例,...
薛学敏
何耀鑫
徐教生
尹文娟
黄远洁
李敏
刘翠苓
高子芬
关键词:
淋巴瘤
BCL-2
胃肠道
文献传递
淋巴母细胞淋巴瘤误诊为尤文肉瘤一例
2011年
患儿,女,6岁,因“肢痛1年10个月,发热2周”于2009年8月入院。患儿以左下肢疼痛和右上臂疼痛起病,伴局部肿胀和关节活动受限,无发热,无贫血,外院诊断尤文肉瘤,化疗6疗程后评估为完全缓解。
吴诸丽
张永红
金玲
金眉
杨菁
段彦龙
李伟京
薛学敏
黄爽
张蕊
关键词:
淋巴母细胞淋巴瘤
尤文肉瘤
左下肢疼痛
误诊
关节活动受限
局部肿胀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3页
<
1
2
3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