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丽洋
- 作品数:9 被引量:89H指数:3
-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甘肃省中青年科技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 甘肃省内陆河流域环境风险评估方法探究被引量:3
- 2022年
- 流域风险评估作为环境风险评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水环境风险管理的基础。作为甘肃省境内3大流域之一的内陆河流域,临河企业环境风险防控措施不健全、部分城市管网建设不到位以及跨河桥梁和临河道路分布环境风险较为突出。以2018年为基准年,在调查并识别甘肃省内陆河流域环境风险源及风险受体等分布特征的基础上,综合考虑流域环境风险源(主要包括工业企业危险化学品及危险废物运输情况、主要运输道路与水系交叉点、历年突发水环境事件情况)、环境风险受体(主要包括重点水系、水库、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和下游的居民点等)以及环境风险防控与应急能力(固定源的应急物资储备情况和应急人员数量,公共应急救援能力、闸坝、导流槽及应急池等防控措施,输油(气)管线穿越情况)等要素,构建了涵盖32个指标的流域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指标体系,通过专家打分确定指标权重,并进行量化处理;以1 km×1 km的网格为基本单元对流域风险进行评估,评估结果与提取的子流域进行叠加,识别流域水污染高风险的热点段。同时,以石羊河流域为例进行评估应用,结果表明:1)石羊河流域整体处于低风险水平;2)准确定位了石羊河流域河道500 m缓冲区内的16个风险段和具体风险情景。研究结果可为政府相关部门制定流域环境风险评估方法及水污染环境风险管控提供重要的支撑。
- 薛丽洋薛丽洋乔飞杨刘佳王亚变梁佳魏斌
- 关键词:环境学内陆河突发水污染事件
- 锡林河流域水体痕量元素研究
- 天然水的化学成分是水在循环过程中与周围环境长期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天然水化学组成从一定程度上记录着水体形成和运移的历史。水体中的痕量元素组成在很大程度上表征着水体环境质量状况、区域环境化学特征、水体元素分布及迁移转化的规...
- 薛丽洋
- 关键词:痕量元素水文化学补给特征
- 文献传递
- 工业和建筑固体废弃物再生研究被引量:11
- 2012年
- 为了减轻我国的工业/建筑固体废弃物的污染压力,通过对工业和建筑固体废物、粉煤灰、水泥以及外加剂的组合配比实验,优化制作具有轻质高性能的混凝土建筑砌块的方法,并对所研制的混凝土砌块的强度和导热性能进行了测试,最终结果显示砌块性能良好。预计此类复合建筑材料可以在未来的市政建筑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 薛丽洋谢娜张明泉龚琪张小余
- 关键词:固体废弃物混凝土保温
- 中国七大区降水化学特性的空间差异及成因被引量:2
- 2012年
- 选取中国七大区的33个省及城市20世纪90年代降水监测资料,通过对比分析,对中国七大区的降水化学特性、空间差异及成因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七大区降水中离子组成基本一致,但是主要离子含量差别较大;降水酸性也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总体表现为北方偏碱性,南方偏酸性,并且自东北向华南呈增强趋势;20世纪90年代中国大气硫污染突出,东北、西北地区SO42-及Ca2+含量是其他地区的2倍以上,并且北方降水中NH4+浓度较高,因而针对不同地区的降水化学特性,应采取不同的污染防治措施。
- 谢娜薛丽洋
- 关键词:酸性
- 不同掏蚀深度下古城墙的稳定性数值分析被引量:6
- 2013年
- 以浙江良渚古城的宽顶古场面墙稳定性问题为研究对象,本文针对古城墙可能出现的不同深度的风沙掏蚀的实际工况,通过有限差分软件FLAC3D,建立计算模型进行了稳定性分析,探讨了不同掏蚀深度下城墙破坏机理和规律。研究表明:当城墙墙根掏蚀深度不是很大时,城墙整体稳定,土体开始出现比较小的位移量,掏蚀部位及其周围出现局部塑性破坏现象。随着掏蚀深度的增加,城墙塑性破坏区域不断向城墙体内部、顶部及顶部后缘范围发展,城墙上的土体位移量随着掏蚀深度的增加而呈数量级的增加,直至城墙出现整体崩塌破坏。掏蚀作用加剧了地震作用下城墙体的破坏,在掏蚀部位形成潜在破坏口,内部形成塑性贯通区,造成墙体整体崩塌。
- 张明泉马可婧刘灿王旭东薛丽洋张琳
- 关键词:古城墙稳定性地震作用数值模拟
- 敦煌莫高窟保护区洪水预测预防研究
- 2017年
- 敦煌莫高窟保护区所在区域气候极为干旱,但受到早年多次洪水影响,致使洞窟潮湿、壁画霉变、酥碱,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造成极大威胁,因此通过窟前大泉河洪水预测的研究,分析和预测不同降水条件下的莫高窟库前洪水流量,进一步合理制定洪水防范措施和风险预警体系,对保障莫高窟文物安全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通过对莫高窟保护区实地考察和流域特征分析,选择短缺流量资料地区比较适宜的瞬时单位线法,分别测算出大泉河野马山、一百四戈壁和三危山50 a,100 a,500 a一遇的洪水流量,以此为基预测2种不同降雨情形下的洪水流量。(1)当降雨从上段野马山区开始,依次向中段、下段移动时,50 a,100 a,500 a一遇降水流经大泉河莫高窟前断面的洪水流量分别为230,463,757 m3/s;(2)当全流域同时降雨时,50 a,100 a,500 a一遇降水流经大泉河莫高窟前断面的洪水流量分别为230,330和510 m3/s.并通过实际发生的2次百年一遇的洪水的洪峰流量和气象条件与测算数值进行比对,印证预测结果可信。同时,为了提高莫高窟抵御洪水风险的能力,确保莫高窟文物安全,防患于未然,进一步提出了建立健全流域降水和洪水监测体系、开展大泉河防护性工程建设、降雨洪水预警体系建设和石窟作防雨防渗等措施的建议,以便有效预防洪水,切实保障莫高窟安全。
- 薛丽洋本莲芳张明泉王旭东郭青林刘洪丽王小娜马宏海
- 关键词:洪水预测
- 锡林河流域地表水水化学主离子特征及控制因素被引量:65
- 2014年
- 通过对2006~2008年锡林河主要径流期内13个河水断面239个水样以及同期地下水和大气降水主离子水化学进行分析,结合锡林河流域的气象和水文资料,利用Piper三线图和Gibbs图分析了锡林河河水的水化学特征及主离子组成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锡林河河水TDS变化范围在136.7~376.5mg·L^-1之间,平均245.1mg·L^-1,为低矿化度河水;河水中主要阳离子以Ca2+为主,阴离子以HCO3^-为主,河水的水化学类型从HCO3-—Ca2+过渡到HCO3--Ca2+·Mg2+;河水主离子平均浓度年内、年际变化均不大,年内变化表现在5月主离子浓度高于其他月,年际变化表现为主离子在2007年的平均浓度均较小;空间上,Ca2+、Na+、Mg2+、K+、Cl^-和HCO3^-的浓度呈现沿程逐渐增加的趋势,SO4^2-的浓度变化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河水中主离子浓度值介于大气降水和地下水之间,并且十分接近地下水浓度,说明地表水同时受大气降水和地下水补给并主要依靠地下水补给;Gibbs图显示河水离子组成主要与流域内的岩石风化有关,流域有一定量的蒸发岩存在,但蒸发岩对水化学的贡献弱于碳酸盐岩.
- 唐玺雯吴锦奎薛丽洋张明泉Frauke BartholdLutz BreuerHans-Georg Frede
- 关键词:地表水水化学锡林河流域
- 生态足迹和人类发展指数的兰州市可持续发展分析被引量:1
- 2012年
- 针对兰州市2009年各方面对于资源和能源的消费情况,以及兰州市的发展状况,应用生态足迹法并结合人类发展指数(HDI)法定量测度兰州市可持续发展。结果显示兰州市目前处于发展的中下等水平,且生态足迹需求总量大于生态足迹供给,2009年生态赤字为3.291 1 hm2,表明在现有发展和消费水平下区域发展超过了生态系统的承载力。兰州市的发展模式是不可持续的。提出了兰州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建议,以期为兰州市的区域发展规划提供依据。
- 龚琪薛丽洋潘峰仝纪龙刘小晖王荣军
- 关键词:生态足迹可持续发展
- 锡林河流域地表水痕量元素的时空分布被引量:2
- 2012年
- 为更好地理解锡林河流域水文循环过程,在2006~2008年锡林河主要径流期内13个河水断面(10个位于锡林河干流,3个位于3条支流)取得的248个水样,应用高分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进行了Al、As等20种痕量元素的分析测定,利用分析结果对流域内痕量元素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锡林河河水中痕量元素平均质量浓度大部分在0.1~10μg.L-1之间;大多数痕量元素浓度值介于大气降水和地下水之间,并且十分接近地下水浓度,说明地表水同时受大气降水和地下水补给并主要依靠地下水补给.时间上,地表水痕量元素年内、年际变化均不大,就年内而言,大部分元素浓度变化在4、5月较大,7、8月较小;大部分元素在2007年间浓度略小.在空间上,从上游到下游,大多数痕量元素浓度呈上升趋势,地下水的补给、河水的蒸发等造成了元素富集的变化.
- 薛丽洋吴锦奎张明泉丁永建叶柏生
- 关键词:痕量元素水文化学锡林河流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