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若愚
- 作品数:5 被引量:0H指数:0
- 供职机构:宿州学院社会科学与管理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安徽省教育厅教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 论高校开设“中国通史”课程的可行性
- 2008年
- 在高校各专业开设“中国通史”课符合国家长远发展的政策,同时也符合高校学生提高个人素质的愿望目标,有利于高校历史师资队伍的建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余晓宏蔡若愚
- 关键词:高校人文教育
- 李则纲的史料观
- 2011年
- 李则纲是安徽省博物馆首任馆长,是较早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方法研究历史的史家。他认为史料工作至关重要,无史料不足以言著述,他提出的重视"目前发生的史料"的搜集等,更成为其理论认识的特色;在如何搜集、考证和编纂史料等问题上,亦有独到见解。
- 蔡若愚
- 关键词:李则纲史料观历史编纂
- 李则纲的史学功能观——以《史学通论》为中心
- 2011年
- 皖籍著名历史学家李则纲在20世纪30年代接受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重新审视了历史学的功能,强调史学应以唯物史观为基础融通其他学科,培养史家的科学精神,正确认知历史和传承人类文明,更新史学的社会教化功能,适应新的时代要求。他的史学功能观对我国史学的进步具有积极的意义。
- 蔡若愚
- 关键词:李则纲史学功能史家修养
- 以孟二冬精神引领宿州学院大学精神建设的思考
- 2010年
- 孟二冬精神不仅体现了其学识魅力和人格魅力,是对大学精神缺失的重要补充,更是大学精神的集中体现。高等学校要想办出水平、打造出品牌特色,必须走内涵发展的道路,加强对大学精神的培养和建设。建议宿州学院大学精神的塑造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注重教学、学术名师的培养,注重人文精神倡导,注重文化与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结合。
- 蔡若愚
- 关键词:大学精神学识魅力人格魅力
- 关于中文系《中国通史》教学中的几个问题
- 2008年
- 本文主要对中文专业历史教学中的几个方面进行了初步的思考,论述了注重历史感的培养、处理好史学与文学的关系、史学为文学研究提供方法论、提升学生人文素质等问题。
- 蔡若愚
- 关键词:历史感方法论人文素质审美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