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蔡卫星

作品数:41 被引量:647H指数:13
供职机构:广东财经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32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7篇经济管理
  • 1篇政治法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2篇企业
  • 7篇银行
  • 6篇信息披露
  • 6篇披露
  • 6篇企业集团
  • 5篇盈余
  • 4篇信息披露质量
  • 4篇政府
  • 4篇证券
  • 4篇证券分析
  • 4篇证券分析师
  • 4篇实证
  • 4篇投资者
  • 4篇披露质量
  • 4篇现金
  • 4篇绩效
  • 4篇股权
  • 4篇分析师
  • 3篇所有制
  • 3篇现金持有

机构

  • 2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5篇北京科技大学
  • 10篇清华大学
  • 9篇广东财经大学
  • 5篇中国农业银行
  • 3篇曼彻斯特大学
  • 2篇华侨大学
  • 2篇中国人民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对外经济贸易...
  • 1篇西南财经大学
  • 1篇武汉大学
  • 1篇上海社会科学...
  • 1篇香港科技大学
  • 1篇中山大学
  • 1篇云南财经大学
  • 1篇中南财经政法...
  • 1篇中国农业银行...
  • 1篇中国航天
  • 1篇布里斯托大学

作者

  • 41篇蔡卫星
  • 14篇高明华
  • 5篇胡志颖
  • 4篇曾诚
  • 3篇曹建国
  • 2篇曾诚
  • 2篇刘伟
  • 1篇方芳
  • 1篇王丽华
  • 1篇赵峰
  • 1篇丁园园
  • 1篇何枫
  • 1篇戴文涛
  • 1篇郑永平
  • 1篇高洪民
  • 1篇张海洋
  • 1篇张勋
  • 1篇韩金金
  • 1篇赵旋
  • 1篇李国文

传媒

  • 3篇北京工商大学...
  • 3篇金融研究
  • 2篇南开管理评论
  • 2篇科技管理研究
  • 2篇管理世界
  • 2篇产业经济评论...
  • 1篇世界经济
  • 1篇数量经济技术...
  • 1篇管理现代化
  • 1篇财经研究
  • 1篇深圳大学学报...
  • 1篇暨南学报(哲...
  • 1篇当代经济科学
  • 1篇南方经济
  • 1篇研究与发展管...
  • 1篇湖南社会科学
  • 1篇农村金融研究
  • 1篇经济学(季刊...
  • 1篇管理评论
  • 1篇当代经济管理

年份

  • 4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0
  • 1篇2017
  • 5篇2016
  • 5篇2015
  • 5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11
  • 4篇2010
  • 6篇2009
  • 5篇2008
4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终极股东的所有权、控制权与利益侵占:来自关联交易的证据被引量:32
2010年
终极股东侵占上市公司进而损害广大中小投资者的利益已经成为上市公司内部重要的代理问题。本文采用中国A股市场的相关数据,从关联交易的角度实证检验了终极股东的所有权和控制权对利益侵占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终极股东的所有权越大,利益侵占的水平就越低;终极股东的控制权越大,利益侵占的水平就越高;终极股东控制权和所有权的分离程度越大,利益侵占水平就越高。本文的研究提供了有关终极股东所有权、控制权与利益侵占之间关系的直接经验证据。
蔡卫星高明华
关键词:所有权控制权利益侵占
银行业竞争与企业成长:来自工业企业的经验证据被引量:151
2016年
本文试图通过企业层面数据来考察银行业竞争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本文利用手工收集的商业银行分支机构独特数据构造了省际层面的银行业竞争指标,基于2000。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考察了银行业竞争对企业成长的影响。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是:首先,银行业竞争显著地促进了企业成长;其次,银行业竞争与企业成长之间的关系受到企业异质性的影响,银行业竞争对企业成长的促进作用在小企业、非国有企业和无政府补贴企业中更加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银行业竞争显著降低了工业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更有利于工业企业通过对外提供商业信用的形式来扩大销售。基于2003年新一轮银行业改革这一外生事件,本文发现改革后银行业竞争对企业成长的促进作用更加显著。
方芳蔡卫星
关键词:银行竞争融资约束
上市银行评价:现状、问题与展望
2011年
上市银行评价是理论界和实务界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指导性,对监管机构、上市银行以及投资者等各方主体均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本文对现阶段国内外主要银行评价体系进行了系统性分析,指出了现有研究普遍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未来上市银行评价研究的展望。
王丽华蔡卫星
关键词:上市银行理论界
数字政府建设与城市治理质量:来自公共安全部门的证据
2024年
加强数字政府建设是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等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的基础性和先导性工程,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但数字政府建设“是否”“多大程度”“如何”提高了政府治理能力,现有研究缺乏理论阐释和经验证据。基于中国政府采购数据库、中国裁判文书数据库等多源数据,本文实证检验了数字公安对公安部门破案效率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城市公共安全治理的数字化转型显著提高了城市盗窃和抢劫案件破案数量,并且城市公共安全治理的效能提升主要源于数字公安带来的破案效率提升,而非犯罪规模、数字金融、城市合力等竞争性机制的影响。另外,城市公共安全的数字化转型,还提升了居民幸福感和助推了城市企业创业活动。本文研究为更好地理解数字政府建设和数字公安的治理效能提供了理论释义和经验证据。
陈强远崔雨阳蔡卫星
企业集团、政府干预与投资效率
利用2003-2012年中国上市公司数据,本文实证分析了企业集团和政府干预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首先,企业集团降低了非效率投资从而提高了投资效率,并且企业集团对投资效率的影响具有对称性,即对于过度投资样本,...
蔡卫星
关键词:企业集团政府干预
混合所有制下的中小投资者权益保护被引量:8
2016年
国企混改本质上是国资和民资的混合,在强调国资控制力的情况下,民资股东往往在混改国企中处于中小投资者地位,因此,保护民资权益便成为调动民资参与国企混改积极性的核心问题。应切实保证中小投资者与大股东平等行权的权力;通过累积投票、单独计票、提高独董比例、落实中小投资者召集临时股东大会和提案权等方式,降低中小投资者行权成本;尽可能实现国有相对控股,以建立中小投资者对大股东的制衡机制;通过集体诉讼和集体索赔、内幕交易等方面的立法,大幅度提高信息披露违规的成本,以强化中小投资者的知情权;引导上市公司提高分红力度,保障中小投资者收益权,以降低股价崩盘风险,维持股市稳定。
高明华蔡卫星
关键词: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中小投资者保护
一损俱损还是转危为安?企业集团内部风险特征研究——基于股价崩盘风险的视角
2024年
因企业集团成员发生股价崩盘引发的市场动荡,在中国屡见不鲜。本文利用2009~2019年A股上市公司企业集团数据,从股价崩盘风险的视角分析讨论企业集团成员发生股价崩盘事件后,集团成员的股价崩盘风险会如何变化。结果表明,当集团内有成员发生股价崩盘后,集团成员的股价崩盘风险将显著降低,证实了我国企业集团具有“风险共担”的特点。进一步从机构投资者持股行为和信息披露行为进行机制检验发现,集团成员股价崩盘风险之所以降低,一方面是因为机构投资者在崩盘事件发生后对集团成员进行了非理性的减持,进而减少了机构投资者作为“崩盘加速器”带来的负面作用,使得集团成员的股价崩盘风险得以缓解;另一方面,企业集团利用内部资本市场便利借助真实盈余管理缓解短期股价下跌压力,同时主动披露了更多负面消息从而降低了股价崩盘风险。文章的研究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企业集团这一重要组织形式的风险特征,为防范和化解企业集团所引起的局部风险提供了理论依据,从而助力资本市场平稳运行。
高晗张一林蔡卫星蔡卫星
关键词:企业集团机构投资者信息披露
终极产权与利益侵占——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分析
中国证券市场自建立之日起,控股股东侵占上市公司利益进而损害中小投资者的现象频频发生,成为困扰证券市场健康发展的一大顽疾。就中国资本市场而言,“一股独大”是上市公司普遍存在的现象,控股股东对上市公司有着很强的控制力。与这种...
蔡卫星
关键词:最终控制人控制权现金流权利益侵占信息披露终极产权
分支机构市场准入放松、跨区域经营与银行绩效被引量:62
2016年
2009年中国银监会发布143号文放松了分支机构市场准入规制。借助这一外生政策冲击对商业银行异地分支机构数量的影响,本文通过构造工具变量规范而系统地检验了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对银行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第一,银监会分支机构市场准入放松对跨区域经营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第二,跨区域经营对商业银行的正面效应表现在市场份额、净息差和收入结构的改善,负面效应表现在营业成本的增加,对总资产收益率的影响并不显著。
蔡卫星
关键词:跨区域经营银行绩效
企业集团、货币政策与现金持有被引量:67
2015年
利用2008-2011年中国上市公司数据,本文从最终控制人的视角来识别中国上市公司中的企业集团,在此基础上考察了企业集团、货币政策与现金持有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首先,从整体上来看,与独立公司相比,企业集团控制的上市公司现金持有量更低;其次,货币政策对企业现金持有有着显著的影响,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导致上市公司现金持有量增加;第三,企业集团能够削弱紧缩性货币政策对现金持有水平的影响,在货币政策紧缩时期集团控制的上市公司的现金持有水平增加更少;最后,企业集团、货币政策对现金持有的影响存在显著的所有制差异。一系列的稳健性检验结果进一步证实了上述结论的可靠性。
蔡卫星曾诚胡志颖
关键词:企业集团货币政策现金持有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