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蒋龙凤

作品数:52 被引量:201H指数:9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肝炎防治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文化科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3篇期刊文章
  • 11篇会议论文
  • 6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9篇医药卫生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农业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8篇肝炎
  • 11篇细胞
  • 10篇病毒
  • 9篇慢性
  • 8篇乙型
  • 7篇乙型肝炎
  • 6篇发热
  • 6篇复发
  • 6篇肝炎患者
  • 5篇药物
  • 5篇淋巴
  • 5篇慢性乙型
  • 5篇慢性乙型肝炎
  • 5篇类药
  • 5篇类药物
  • 5篇核苷
  • 4篇乙型肝炎患者
  • 4篇外周
  • 4篇外周血
  • 4篇淋巴细胞

机构

  • 47篇江苏省人民医...
  • 10篇南京医科大学
  • 4篇南京军区疾病...
  • 3篇中国药科大学
  • 2篇南京医科大学...
  • 2篇江苏大学附属...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如皋市人民医...
  • 1篇宜兴市人民医...

作者

  • 52篇蒋龙凤
  • 31篇李军
  • 17篇韩亚萍
  • 8篇陈念
  • 7篇董莉
  • 7篇金柯
  • 7篇黄祖瑚
  • 7篇史萍
  • 6篇刘源
  • 6篇季玲
  • 5篇孔练花
  • 5篇刘瑶
  • 4篇张锦海
  • 4篇邓小昭
  • 4篇刘锦源
  • 4篇王长军
  • 4篇肖雯
  • 4篇徐庆庆
  • 4篇季晓伟
  • 3篇严友德

传媒

  • 4篇中华肝脏病杂...
  • 4篇中华疾病控制...
  • 4篇中华医学会全...
  • 3篇南京医科大学...
  • 3篇国际流行病学...
  • 2篇中华检验医学...
  • 2篇中华临床医师...
  • 2篇中华临床感染...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家庭医学(上...
  • 1篇中华传染病杂...
  • 1篇肝脏
  • 1篇中国皮肤性病...
  • 1篇放射免疫学杂...
  • 1篇胃肠病学和肝...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肝博士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中国现代药物...
  • 1篇教育教学论坛

年份

  • 3篇2023
  • 3篇2022
  • 5篇2021
  • 1篇2019
  • 3篇2018
  • 5篇2017
  • 7篇2016
  • 6篇2015
  • 4篇2014
  • 4篇2013
  • 8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09
5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18例输入性疟疾患者临床分析
<正>目的研究输入性疟疾患者的流行病学、临床特征,提高医务工作者对输入性疟疾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18例输入性疟疾患者的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结果及...
周宜庆金柯徐菱遥蒋龙凤孔练花韩亚萍黄祖瑚李军
文献传递
严重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疾病程度的相关实验室指标筛选被引量:12
2015年
目的联合检测严重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患者,血清病毒载量、淋巴细胞亚群、血清酶学及血细胞计数;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和ROC曲线,建立SFTS疾病严重程度综合评估方法。方法病例对照研究。收集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1年5月至2012年7月SFTS患者24例,诊断标准参照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发布的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防治指南(2010版),按照疾病严重程度分为轻中症组(16例)和重症组(8例),32名健康对照者均为南京市中心血站健康献血者。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健康对照者及SFTS患者外周血中CD3+、CD4+、CD8+淋巴细胞以及CD3-CD16+CD56+即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流式液相多重蛋白定量(CBA)技术定量检测血清中Th1/Th2/Th17细胞因子;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动态检测SFTS患者外周血中严重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SFTSV)载量,同时检测白细胞、血小板和血清酶学指标;建立Logistic回归分析的多指标联合模型及ROC曲线,分析各指标对SFTS疾病严重程度的预测价值。结果单一指标的ROC分析发现SFTSVRNA、CD3、CD4、CD8、CD56、AST、乳酸脱氢酶(LDH)、CK、白细胞介素石(IL-6)和IL—10对SFrS早期预测疾病严重程度有较好的预测价值,AUC分别为0.83、0.84、0.90、0.75、0.94、0.73、0.78、0.87、0.74和0.77,其中SFTSV载量、CD3+、CIM+、NK细胞和CK的cut—off值分别为6.19log 10拷贝/ml、57.51%、19.47%、15.71%和696.45U/L。用逐步法Logistic回归分析构建模型,并对预测概率进行ROC曲线分析发现,SFTSVRNA/cD3/cD4/cD8/cD56、SFTSVRNA/AST/LDH/CK、SFTSVRNA/IL-6/IL-10联合指标模型的预测价值有所提高,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5(95%CI:0.00~1.00)、0.87(95%CI:0.75~0.99)、0.83(95%CI:0.70~0.97),敏感度分�
韩亚萍陈念金柯李军蒋龙凤杜兴冉蔡洁董莉周宜庆黄祖瑚
关键词:布尼亚病毒科感染杀伤细胞疾病严重程度
慢乙肝患者停用核苷(酸)类药物复发临床特征分析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停用核苷(酸)类药物后的临床特征和影响因素,为指导临床合理使用乙肝抗病毒药物提供理论基础。方法:收集109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停药后的临床资料结果。比较复发组与未复发组患者基线特征,分析影响核苷(...
史萍蒋龙凤李军韩亚萍
关键词:停药复发
经皮肝穿刺术后患者绝对卧床时间的研究
目的:研究经皮肝穿刺检查术后绝对卧床的时间缩短为2小时的安全性,及对患者心理的影响.方法:将160例行肝穿刺检查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实验组术后绝对卧床2小时,对照组患者按常规绝对卧床6小时.观察安...
赵晓玲田金萍蒋龙凤刁玲玲胡馨予
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脂肪肝人群疾病预后的流行病学研究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合并脂肪肝患者的疾病预后情况,为CHB合并脂肪肝的防治策略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2017年915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收集相关临床信息,采用肝脏瞬时弹性成像技术测脂肪肝严重程度,比较有无合并脂肪肝的CHB患者间的乙肝病毒载量(hepatitis B virus DNA,HBV DNA)水平、肝纤维化程度等疾病进展。结果:915例CHB患者中,合并脂肪肝者447例(占总数的48.8%)。控制衰减参数(controlled attenuation parameter,CAP)值与HBV DNA水平呈负相关,脂肪肝越严重,病毒载量越低。与CHB患者相比,合并脂肪肝的CHB患者的肝纤维化程度较低(OR=0.79,95%CI:0.67~0.92,P=0.003)。CAP值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呈现U型关联。结论:本研究发现提示合并重度脂肪肝后,CHB患者肝脏炎症严重程度加重。
丁宇晴王涵田婷戴晶晶李军蒋龙凤
关键词: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脂肪肝疾病预后
乳糜性腹腔积液的诊治进展
2022年
乳糜腹腔积液是指腹腔内乳白色、富含甘油三酯(>200 mg/dL)的腹腔积液。该病病因复杂,发病率低,国内外相关的报道及研究较少,缺乏相应的诊疗规范,临床医生对该疾病认识不足,容易造成病程迁延不愈,给患者及其家属带来身心和经济上的负担,甚至导致死亡。本文就CA的诊断和治疗最新进展进行系统性综述,临床医生要提高对该病认识,治疗策略需要相应的个性化,尽可能改善患者预后。
阳韬蒋龙凤李军
关键词:病因
Peg-IFN-2a治疗中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特异性CTL颗粒酶/穿孔素的动态变化
目的:动态观察慢性丙型肝炎患者Peg-IFN-α治疗前、后外周血特异性CTL频数和功能变化规律,探讨其与抗病毒疗效的关系。方法:采用HLA-A0201限制性表位HCV core 132-140和NS3 1406-1415...
李军韩亚萍董莉蒋龙凤陈念
乙型肝炎e抗原、s抗原对Toll样受体及共刺激分子表达的调控和影响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e抗原、s抗原(HBeAg、HBsAg)对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Toll样受体(TLRs)和共刺激分子表达的影响。方法:分别用HBeAg、HBsAg、空质粒以及卵清蛋白(OVA)作为无关蛋白刺激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各刺激组CD14+细胞TLR2、TLR4、CD86、PD-L1的表达水平。结果:健康人PBMC经HBeAg或HBsAg刺激后,CD14+细胞表面TLR2、TLR4的表达明显低于未刺激组(P<0.05),CD14+细胞PD-L1的表达则明显增高(P<0.05);HBeAg刺激后同时可见CD14+细胞表面共刺激分子CD86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2)。结论 HBeAg和HBsAg通过上调单核细胞表面PD-L1的表达,下调CD14+单个核细胞表面TLR2、TLR4和共刺激分子CD86的表达,削弱机体固有免疫系统的应答能力,降低启动特异性免疫的活化信号,从而导致免疫清除逃避。因此,HBeAg和HBsAg可能是促进HBV感染慢性化的重要因素。
徐庆庆韩亚萍蒋龙凤刘艳吴玉英党旖旎李军
关键词:E抗原S抗原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OLL样受体
HLA-DPA1/B1基因多态性与丙型肝炎病毒易感性和感染转归的关联研究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探讨江苏地区有偿献血高危人群白细胞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HLA)-DP A1/B1基因多态性与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感染转归的关联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慢性丙型肝炎患者258人,自限清除者170人,健康对照者320人)研究,通过聚合酶链反应序列为基础的基因分型(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sequence based genotyping,PCR-SBT)技术对3组人群HLA-DPA1/B1等位基因进行分析,并比较各等位基因频率。结果 HCV感染组的HLA-DPA1*0103与HLA-DPB1*0201等位基因频率高于健康对照组(40.7%vs32.2%,P=0.003)(22.0%vs 12.5%,P<0.001)。HCV持续感染组的HLA-DPA1*0201与HLA-DPB1*1401等位基因频率低于自限清除组(7.9%vs 13.8%,P=0.018)(0.0%vs 2.1%,P=0.015)。HLA-DPA1/B1单倍型分析发现,HCV感染组的DPB1*0501-DPA1*0103和DPB1*0201-DPA1*0103单倍型频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01)。而HCV感染组单倍型DPB1*0202-DPA1*0202的频率低于健康对照组(P<0.001)。HCV持续感染组的单倍型DPB1*0202-DPA1*0202的基因频率高于HCV自限清除组(P=0.004)。HCV持续感染组DPB1*0402-DPA1*0103单倍型频率又低于HCV自限清除组(P=0.008)。结论在江苏地区有偿献血高危人群中,HCV感染转归与HLA-DPA1/B1基因多态性之间存在一定关联性。
裴家平季晓伟蒋龙凤邓小昭徐孝东肖雯丁伟良张锦海王长军朱丹燕李丙军
关键词:肝炎病毒属HLA抗原基因频率
一种导丝辅助手持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导丝辅助手持装置,包括外壳以及固定在外壳内部的锁紧部,两端贯通的所述外壳包括相对的第一端以及第二端,所述锁紧部内设有导丝轨道,所述第一端以及所述第二端分别位于所述导丝轨道两端的延长线上。将导丝从本实用新...
季玲胡文志蒋龙凤
文献传递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