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蒋志勇

作品数:42 被引量:75H指数:5
供职机构:华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金华市科技计划项目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期刊文章
  • 1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4篇细胞
  • 11篇贫血
  • 8篇慢性
  • 8篇白血
  • 7篇再生障碍性贫...
  • 7篇障碍性贫血
  • 7篇疗效
  • 7篇骨髓
  • 7篇白血病
  • 6篇血小板
  • 6篇化疗
  • 5篇血小板减少
  • 5篇血小板减少性...
  • 5篇造血
  • 5篇特发性
  • 5篇特发性血小板...
  • 5篇特发性血小板...
  • 5篇紫癜
  • 5篇淋巴
  • 4篇血液

机构

  • 41篇华市人民医院
  • 2篇浙江中医药大...
  • 2篇浙江中医药大...
  • 1篇金华市中心医...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温州医学院附...
  • 1篇浙江省宁波市...

作者

  • 41篇蒋志勇
  • 25篇黄黎
  • 17篇朱艳
  • 10篇罗信国
  • 7篇高新芳
  • 4篇章勇
  • 4篇童雅君
  • 3篇周益琴
  • 2篇高瑞兰
  • 2篇章丽琴
  • 2篇郭辉
  • 2篇王建英
  • 1篇叶宏辉
  • 1篇冯桂英
  • 1篇王惠姣
  • 1篇黄河
  • 1篇叶宝东
  • 1篇毛淑芬
  • 1篇林圣云
  • 1篇郑伟英

传媒

  • 5篇浙江中西医结...
  • 2篇浙江中医杂志
  • 2篇浙江医学
  • 2篇新中医
  • 2篇实用医学杂志
  • 2篇2005年华...
  • 2篇2007年浙...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浙江临床医学
  • 1篇中国卫生检验...
  • 1篇江西医学检验
  • 1篇基层中药杂志
  • 1篇临床内科杂志
  • 1篇中成药
  • 1篇中国中医急症
  • 1篇中国高等医学...
  • 1篇中国药物与临...
  • 1篇全科医学临床...
  • 1篇检验医学
  • 1篇临床血液学杂...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1
  • 3篇2020
  • 3篇2019
  • 6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3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4篇2007
  • 3篇2006
  • 3篇2005
  • 1篇2004
  • 2篇2002
4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以胸闷心悸为首发症状的多发性骨髓瘤1例
2006年
周益琴王惠姣章丽琴章楠宁蒋志勇
关键词:胸闷心悸多发性骨髓瘤首发症状反复胸闷心血管科重度贫血
芪术口服液的制备及临床应用被引量:1
2002年
王建英冯桂英蒋志勇
关键词:芪术口服液白细胞减少症恶性肿瘤
益肾健脾为主联合环孢素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27例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13年
近3年来,笔者采用益肾健脾为主联合环孢素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27例,并与单纯西药治疗26例作对照观察,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蒋志勇朱艳匡跃敏
关键词: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益肾健脾环孢素
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临床观察
目的:初步探讨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中安全性以及移植前疾病状态与复发的关系;方法:8例恶性血液病患者在常规诱导巩固化疗的基础上采用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观察造血重建的时间,并通过随访观察移植后患者无病生...
蒋志勇童雅君罗信国黄黎朱艳高新芳匡跃敏
关键词:恶性血液病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
文献传递
在自定义高危群体中M蛋白定量筛查多发性骨髓瘤及相关预后研究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探讨M蛋白定量检测在符合自定义高危群体中对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断及预后分层价值。方法纳入2020年6月至2022年12月就诊于本院所筛查出的200例符合自定义多发性骨髓瘤高危群体进行血清蛋白电泳M蛋白检测及血清游离轻链定量测定,记录入组患者血清蛋白电泳结果、血清游离轻链定量及κ/λ比值;阳性患者进一步完善检测确诊为多发性骨髓瘤,确诊患者再进一步行Fish检测评估预后危险分层,记录相关检测结果。结果200例高危群体中血清游离轻链比值异常共检出58例,血清蛋白电泳阳性检出39例,进一步确诊多发性骨髓瘤共34例;确诊患者血清游离轻链比值异常为34例,而血清蛋白电泳M蛋白阳性为27例,7例漏诊;免疫原位杂交(Fish)检测结果提示确诊患者血清游离轻链高比值13例中(>100或<0.01)有8例存在高危遗传学改变,其他21例有3例存在高危遗传学改变。而多发性骨髓瘤高危影响因素的多因素分析显示:女性、贫血、球蛋白异常、血肌酐升高是高危影响因素,符合本研究中自定义多发性骨髓瘤高危群体的诊断标准。结论血清游离轻链检测相较于血清蛋白电泳检测可以明显降低多发性骨髓瘤漏诊率,是高危人群检测筛查的有效手段,并且血清游离轻链高比值跟基因风险分层存在一定的正相关性,能在一定程度上反应其预后风险。
蒋志勇俞方泉罗信国章勇叶宝东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血清蛋白电泳游离轻链
降钙素原联合C-反应蛋白检测对血液病感染患者的临床意义被引量:11
2016年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联合C-反应蛋白(CRP)检测对血液病患者病原菌感染的临床诊断意义,为血液病患者的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1年5月-2013年5月医院治疗的48例血液病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根据所感染的病原菌种类分为3组,其中革兰阳性菌感染组17例、革兰阴性菌感染组15例、真菌感染组16例;对比3组患者血清中PCT水平和CRP水平,同时比较单独使用CRP检测与PCT联合CRP检测的特异性和敏感性;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革兰阴性菌感染组中,检测到的血清中PCT水平和CRP水平分别为(11.34±23.14)μg/L、(133.87±94.61)mg/L,革兰阳性菌感染组中PCT水平和CRP水平分别为(5.39±20.04)μg/L、(94.37±75.36)mg/L,真菌感染组中检测到的PCT水平和CRP水平分别为(0.41±2.31)μg/L、(142.51±42.38)mg/L,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感染组的PCT水平比真菌菌感染组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独只做CRP水平的检测,其特异性和敏感性分别为68.31%和88.79%,通过PCT联合CRP的检测其特异性和敏感性依次为80.1%和85.3%。结论 PCT联合CRP检测能给血液病患者病原菌感染的诊断提供重要依据,为临床用药提供指导。
郭辉章勇蒋志勇朱艳金东芳
关键词:血清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血液病病原菌
中药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机制研究进展
通过回顾近十余年的文献,已经发现中药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在促进造血干细胞增殖、抑制调亡,调节T淋巴细胞免疫,改善造血细胞因子分泌及骨髓造血微环境等方面起作用,为指导临床及进一步研究打下基础。
朱艳高新芳蒋志勇
关键词:中药再生障碍性贫血
文献传递
芪术口服液对缓解期急性髓系白血病骨髓的保护作用
2010年
目的观察芪术口服液对缓解期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化疗后骨髓造血的恢复及免疫功能保护作用。方法将85例急性髓系白血病缓解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化疗进入骨髓抑制后均用西医对症处理,治疗组加用中药合剂芪术口服液治疗;比较两组骨髓造血的恢复时间,并测定CD3、CD4、CD8。结果治疗组造血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治疗组CD3、CD4、CD4/CD8值较对照组有显著差异。结论芪术口服液对缓解期髓系白血病骨髓造血及淋巴免疫有一定保护作用。
蒋志勇王建英
关键词:芪术口服液骨髓造血免疫保护
派能达胶囊联合雄激素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对女性雄性化症状的改善被引量:4
2021年
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AA)简称再障,是一组由多种病因所致的骨髓造血功能衰竭性综合征,以骨髓造血细胞增生减低和外周血全血细胞减少为特征,主要临床表现为贫血,常伴有感染和出血^([1])。在中国再障的发病率为0.74/105^([2])。目前常规治疗方法为成分输血、雄激素、免疫抑制剂、造血促进剂、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以及中医药治疗。
俞方泉蒋志勇高瑞兰匡跃敏朱艳陈岳华李琳洁欧阳桂芳
关键词:再生障碍性贫血雄激素女性雄性化
布鲁顿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对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和自然杀伤细胞的影响
2025年
目的分析布鲁顿酪氨酸激酶(BTK)抑制剂对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和自然杀伤(NK)细胞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浙江省金华市人民医院治疗的62例CLL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30例,BTK抑制剂+常规治疗)和对照组(32例,常规治疗)。比较2组患者疗效、T细胞亚群治疗前后的变化、不良反应事件情况。结果观察组有效率83.3%,高于对照组5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CD3^(+)(1402±478)个/μl、CD4^(+)(700±241)个/μl、NK细胞(389±168)个/μl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1052±272)个/μl、(585±192)个/μl、(302±134)个/μl]。观察组出血(1例)、消化道不适(0例)及不良反应种类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TK抑制剂对CLL患者具有疗效,能够促进外周血T细胞亚群和NK细胞的恢复,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同时减少部分不良反应,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施方静罗信国蒋志勇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