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伟
- 作品数:5 被引量:48H指数:3
- 供职机构:江苏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更多>>
- 咪达唑仑、丙泊酚或右美托咪定全凭静脉麻醉对食管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应激反应及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被引量:36
- 2016年
- 目的比较咪达唑仑、丙泊酚、右美托咪定全凭静脉麻醉(TIVA)对食管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应激反应及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食管癌根治术患者45例随机均分为三组,麻醉诱导和维持中分别采用咪达唑仑(M组)、丙泊酚(P组)或右美托咪定(D组)。于麻醉前(T0)、切皮后2h(T1)和术后24h(T2)采集外周静脉血,ELISA法检测血清C反应蛋白(CRP)和皮质醇(Cor)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及自然杀伤(NK)细胞的水平,计算CD4^+/CD8^+比值。结果与T0时比较,T1时三组Cor、CRP增高,CD3^+、CD4^+、CD4^+/CD8^+比值及NK细胞水平均降低(P<0.05);T2时三组Cor和CRP增高,M组、P组CD4^+、CD4^+/CD8^+比值及NK细胞水平均降低(P<0.05)。T1时,P组和D组Cor和CRP低于M组,而CD3^+、CD4^+、CD4^+/CD8^+比值及NK细胞水平高于M组(P<0.05);T2时,D组Cor和CRP低于P组和M组,而CD4^+、CD4^+/CD8^+比值及NK细胞水平高于P组和M组(P<0.05)。结论食管癌根治术引起的应激反应能抑制围术期细胞免疫功能。右美托咪定能缓解手术应激引起的细胞免疫抑制,其效果可能强于咪达唑仑和丙泊酚。
- 居刚蒋伟冯顺华葛志军韩超
- 关键词:咪达唑仑丙泊酚应激反应细胞免疫功能
- 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TENS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观察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TENS治疗颈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在该院接受治疗的90例颈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及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行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而治疗组除进行星状神经节阻滞外,还辅以TENS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前,治疗后1周、3个月、6个月和1年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的评分。结果治疗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1周、3个月、6个月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1年后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采用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的基础上还辅以TENS治疗,患者经过治疗之后工作生活自理满意度(91.11%)明显高于对照组(60.00%),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45例患者出现5例(11.11%)不良反应,治疗组45例患者发生1例(2.22%)不良反应情况,治疗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TENS治疗颈型颈椎病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蒋伟周敏敏苏光源钱艇
- 关键词:星状神经节阻滞TENS颈型颈椎病
- 超声引导腋路臂丛神经阻滞用于手外科手术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腋路臂丛神经阻滞用于手外科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执行腕部及手掌手指手术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0例。Ⅰ组采用超声引导系统,可视下经腋路阻滞臂丛神经;Ⅱ组采用传统的异感或以腋动脉解剖标志定位予以阻滞臂丛神经;局麻药均采用0.375%的罗哌卡因。结果两组患者神经阻滞起效时间分别是(16.23±5.4)和(25.82±7.85)分钟(P〈0.01),镇痛维持时间分别为(388.72±93.65)和(296.33±102.27)分钟(P〈0.01)。阻滞成功率分别为(100%)和(93.3%)(P〈0.05)。两组副作用误刺血管分别为(1例)和(7例)(P〈0.01)。结论超声引导腋路臂丛神经阻滞较传统异感或血管旁解剖定位更精确,阻滞成功率高,超声引导腋路臂丛神经阻滞起效更快,阻滞时阃长,成功率高,并发症少。
- 蒋伟杭东元葛志军
- 关键词:超声引导臂丛阻滞罗哌卡因
- 超声引导后路肋间神经阻滞在乳腺肿块切除术的应用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下后路肋间神经阻滞在乳腺肿块切除术的效果。方法行乳腺肿块切除术患者40例,随机均分为成两组:U组采用超声引导下后路肋间神经阻滞法;T组采用传统腋中线肋间神经阻滞法。比较两组麻醉效果、生命体征变化和不良反应。结果两组麻醉前后BP、HR和SpO2均无统计学差异。U组镇痛效果优良率高于T组(100%vs.75%)(P<0.05)。T组5例阻滞无效,均改行静脉麻醉后完成手术。两组患者中,各有1例出现头晕,但未见恶心呕吐、呼吸困难等不良反应。结论超声引导后路肋间神经阻滞镇痛效果完善,适用于乳腺肿块切除术。
- 蒋伟韩超顾达明葛志军
- 关键词:肋间神经阻滞乳腺肿块切除术超声
- 超声引导下肩峰下滑囊联合结节间沟注射治疗肩周炎的效果探讨被引量:7
- 2016年
- 目的研究超声引导下肩峰下滑囊联合结节间沟注射辅以功能锻炼治疗肩周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方便选择2013年9月—2015年9月该院疼痛门诊肩峰下滑囊炎合并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炎患者60例,通过抽签随机分成超声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超声组采用超声定位,对照组采用传统解剖定位。使用VAS疼痛评分和Constant-Murley(CMC)肩关节功能评分分别评价两组治疗前、治疗后肩周炎情况。结果超声组治疗前的VAS(7.23±0.85)分和CMC总得分(40.36±6.38)分评分与对照组(7.36±0.92)分、(38.63±4.5)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超声组VAS(1.7±0.18)分、CMC总得分(70.43±4.85)分,治疗后对照组VAS(4.5±1.25)分、CMC总得分(57.8±3.84)分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组内治疗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肩峰下滑囊联合结节间沟注射镇痛复合液辅以功能锻炼是治疗肩关节炎的有效方法,效果优于传统解剖定位注射。
- 蒋伟江文杰郭燕芬葛志军
- 关键词:肩周炎超声引导肩峰下滑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