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董春田

作品数:19 被引量:36H指数:4
供职机构:辽宁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8篇农业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19篇水稻
  • 9篇栽培
  • 5篇育秧
  • 5篇栽培技术
  • 4篇育秧技术
  • 4篇稀植
  • 4篇稀植栽培
  • 3篇稻区
  • 3篇稀植栽培技术
  • 3篇旱育
  • 3篇旱育稀植
  • 3篇旱育稀植栽培
  • 3篇旱育稀植栽培...
  • 3篇北方水稻
  • 2篇低产田
  • 2篇秧苗
  • 2篇水稻旱作
  • 2篇土壤
  • 2篇寒冷稻区
  • 2篇旱作

机构

  • 18篇辽宁省农业科...
  • 3篇吉林省农业科...
  • 3篇山西省农业科...

作者

  • 19篇董春田
  • 10篇黄仁洙
  • 9篇张海楼
  • 5篇张燕之
  • 4篇王枫林
  • 3篇张昌禄
  • 3篇方展森
  • 3篇王一凡
  • 3篇曾祥宽
  • 3篇关丽君
  • 3篇韩春莲
  • 2篇王广元
  • 1篇李海洋
  • 1篇何富刚
  • 1篇刘政国
  • 1篇孙芙英
  • 1篇侯守贵
  • 1篇马靖

传媒

  • 11篇辽宁农业科学
  • 4篇新农业
  • 3篇吉林农业科学
  • 1篇农业科技通讯

年份

  • 1篇1999
  • 1篇1997
  • 1篇1995
  • 2篇1994
  • 2篇1992
  • 7篇1991
  • 3篇1990
  • 2篇1989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水稻规范化育秧技术(二)
1991年
二、科学调制稻种,提高芽苗活力 1.供氧、增温浸种 稻种在水溶氧量0.5—0.6%、水温15℃条件下浸种96—120小时,就能吸足水分发芽。为补充氧气要经常用25℃温水换水,并经常搅拌加氧。如用催芽器催芽,水温要达32—35℃,通过循环水供氧,只需48小时即可达萌芽状态。
董春田黄仁洙张燕之张海楼
关键词:水稻育秧
辽东寒冷稻区主栽品种定向试验简报
1997年
辽东寒冷稻区主栽品种定向试验简报曾祥宽董春田黄仁洙张海楼张燕之(辽宁省农业科学院栽培所)辽东稻区地处辽宁省东部和东北部边陲的高寒山区和丘陵地带,包括抚顺4县区,本溪2县区及铁岭2县区,有近百万亩中低产稻田。该区气候寒冷〔≥10℃活动积温分别为2...
曾祥宽董春田黄仁洙张海楼张燕之
关键词:水稻
水稻蓝色薄膜育苗的光温效应及其对秧苗素质的影响
1989年
1986和1987年我们开展了以改善光质为主要内容的水稻蓝色塑料薄膜育苗的试验,发现蓝色膜在光温效应和培育壮秧方面较普通透明膜有明显的优越性,为培育水稻旱育壮秧开辟了一个新途径。
崔成祥董春田
关键词:水稻育苗光温效应秧苗
试论水稻中低产田改造主要技术对策
1999年
韩春莲董春田曾祥宽
关键词:中低产田改造水稻土壤有机质稻草还田改造中低产田平衡施肥
论辽东寒冷地区水稻高产规范化主体栽培技术的实施及其评价被引量:1
1992年
一、辽东地区水稻生产现状及其限制因素辽东稻区包括抚顺市、本溪市及铁岭市东北部等8县区,有80多万亩稻田。该地区种稻约有百年历史,传统经验丰富,早期单产曾居省内中上水平,是我省著名老稻区。近20年来,基于省水稻生产重点逐步向中部和中南部转移,加之本区地域偏隅,技术封闭,致使整个东部山区水稻生产技术进步较为明显地落后于中部高产稻区。本区不利的自然因素,也增加了水稻生产技术改进的难度,制约着水稻正常生育质量。主要有两方面不利因素:(1)受山区冷凉(积温少,山区年活动积温≤2900℃,丘陵小平原区为2900~3200℃)。
董春田黄仁洙张海楼
关键词:水稻高产栽培
水稻低产田的类型及改造措施被引量:1
1990年
目前,辽宁省约有200万亩单产在400公斤以下的低产田。现就低产田类型、成因及改造措施做一概述。
董春田
关键词:水稻低产田
辽东冷凉稻区稀植栽培的产量、生理及效益试验研究
1994年
辽东冷凉稻区稀植栽培的产量、生理及效益试验研究董春田,曾祥宽,张海楼,黄仁洙,孙芙英,李海洋(辽宁省农业科学院栽培所)(辽宁省农业科学院土肥所)辽东稻区包括抚顺市4县(区),本溪市2县,铁岭市2县,共8个县(区)近百万亩中、低产稻田。该区大都处于高寒...
董春田曾祥宽张海楼黄仁洙孙芙英李海洋
关键词:水稻稀植栽培生理
全文增补中
北方水稻旱育稀植栽培技术的研究 第1报 研究概要被引量:18
1991年
1987—1989年由国家农业部引进“寒地水稻旱育稀植”项目,委托吉林、辽宁和山西三省农科院在不同土壤气候地区试验。本项研究根据不同土壤育秧试验和系统测试结果,从土壤反应和气候生态角度,阐明原技术某些关键技术不适应我国北方土壤气候的机理,研究总结出我国北方不同土壤类型地区旱育秧技术。根据不同土壤气候条件下的田间试验结果,从形态机能入手阐明了旱育稀植壮秆大穗和高度结实的机理,证明旱育稀植水稻具有稳定的高产潜力,并说明亩产量600—650公斤的适宜穗粒结构为:每平方米400穗,每穗90—100粒,结实率85%。比较了不同土壤气候条件下水稻前、后期生育差异利弊,提出我国北方水稻旱育稀植3种技术类型。本项试验研究成果在我国北方地区推广应用较快,各种技术条件下均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方展森关丽君王枫林王一凡董春田张昌禄王广元金振光
关键词:水稻旱育稀植栽培
水稻苗田改土与秧苗生理效应
1989年
培育壮秧是水稻高产栽培的重要环节。国内外文献及生产实践均说明了秧苗素质与秧田床土质量有着密切关系。我们在吸取国内外水稻苗田改土经验基础上,于1987~1988年开展了以改善水稻苗田土壤质量为中心的育秧试验,在生产中也得到了初步的应用。现报告如下。一、床土调制剂育秧效果 (一) 1.处理:调制剂底肥处理区:每10平方米苗床用1袋(2kg)调制剂,兑水30千克溶解后均匀洒于床面上(不施底化肥。
董春田王枫林刘政国陈秋柏侯守贵马靖
关键词:水稻苗田改土秧苗生理效应
北方水稻旱育稀植栽培技术的研究 第2报.北方几种不同土壤地区水稻旱育秧技术被引量:4
1991年
研究发现旱育秧过程中盐渍化、石灰性土壤 pH 的变化与非盐渍化土壤有重大差别,阐明了我国北方沿用旱育秧引进技术调酸标准而育秧效果不稳定的主要原因,并提出我国北方4种土壤类型地区旱育秧床土调制技术标准;针对我国北方气候特点提出控制旱秧田棚内空气湿度,以防止极端干燥高温危害;试验改进提出了隔离层成苗旱育秧技术,适应于各种不同土壤类型地区。上述研究结果的应用解除了我国北方旱育秧立枯病和青枯死苗的严重危害,在各种土壤地区成功培育出旱秧苗,在国内外首次提出石灰性土、氯化钠盐碱土稻区旱育秧技术。
关丽君方展森王枫林王一凡董春田张昌禄王广元金振光
关键词:水稻旱育稀植栽培土壤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