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俊文
- 作品数:10 被引量:11H指数:2
-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吉林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资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应用三维建模有限元方法定位分析腕舟骨肿物及切除后的生物力学分析被引量:5
- 2006年
- 目的:通过三维建模有限元方法对腕舟骨肿物的精确定位及肿物切除后的生物力学改变,探讨三维建模及有限元分析对腕舟骨肿物切除的指导作用。方法:选择2005-07/08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手外科收治的腕舟骨肿物患者1例,女,46岁。腕部疼痛3年余,查体:鼻咽窝部有压痛,腕过屈时加重。X射线片及CT片示舟骨内有一高密度肿物,周围有低密度区。利用螺旋CT获取腕舟骨肿物患者的腕骨DICOM格式文件,利用3D-Doctor1.2建立腕骨三维数字模型及虚拟切除肿物前后舟骨三维模型,导入Ansys9.0,建立实体模型,施加载荷后进行分析。结果:①三维数字模型:所有69层CT文件构建的三维数字模型,可从任意角度观察腕舟骨轮廓构建的三维数字模型,发现肿物位于腕舟骨腰部靠近远极位置,离背侧皮质距离近,于是可确定手术入路为腕背侧鼻咽窝入路。②有限元分析:从VonMises应力分布图可见肿物未切除时腕舟骨应力分布均匀,肿物切除后腕舟骨应力分布不均,提示肿物切除后存在桡舟关节创伤性关节炎或骨折的风险,有必要行植骨术。结论:三维建模及有限元分析能够术前精确定位肿物,并对切除部位是否需要植骨具有指导意义。
- 董俊文李锐张为众崔树森
- 关键词:生物力学舟骨
- 针灸、中药联用西药治疗周围性神经麻痹35例临床观察被引量:2
- 2005年
- 周鹏孙振全董俊文
- 关键词:西药治疗内服中药周围性神经麻痹针灸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地塞米松治疗
- 鱼腥草注射液导入治疗盆腔炎70例疗效观察被引量:2
- 2005年
- 笔者于1998年6月-1999年3月期间,应用鱼腥草注射液治疗盆腔炎7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 周鹏孙振全董俊文
- 关键词:鱼腥草注射液疗效观察盆腔炎
- “正常人体学”教学方法初探
- 2001年
- 董俊文臧家新等
- 关键词:教学方法护理教育
- 麻醉下手法松解治疗冻结肩50例
- 2006年
- 董俊文
- 关键词:静脉麻醉手法松解治疗冻结肩功能锻炼氯胺酮
- 前臂下端不同程度外伤患者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移植术前骨间后动脉超声检测的临床意义
- 2006年
- 目的:寻找确定骨间后动脉逆行岛状皮瓣移植术适应证的有效方法。方法:以拟行骨间后动脉逆行岛状皮瓣移植术的手部软组织缺损患者17例为实验对象,根据前臂下端有无损伤及其损伤程度分为3组,对照组7例(前臂无外伤),轻度损伤组5例,重度损伤组5例。于双侧尺骨茎突上方4cm处,用Toshiba-600彩色超声仪的浅表器官探头检查骨间后血管直径及血流速度,并计算患侧与健侧的比值。结果:对照组和轻度损伤组患侧的直径及血流速与健侧比值均大于0·8,行骨间后动脉逆行岛状皮瓣术后均成活;重度损伤组超声检测值患侧与健侧比值均小于0·3,未行移植术。结论:前臂下端有外伤时骨间后动脉逆行岛状皮瓣移植术前的骨间后血管超声检查对手术适应证的确定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董俊文李锐孙录张巨曹勇
- 关键词:骨间后动脉皮瓣超声学检查
- 三维建模及有限元分析指导腕舟骨肿物切除
- 目的:探讨三维建模及有限元分析对腕骨手术的指导作用。 方法:于2005/07-2005/08,实验在患者于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手外科住院期间完成。利用螺旋CT获取一个女性腕舟骨肿物患者的腕骨DICOM格式文件,利用3D-...
- 董俊文
- 关键词:舟骨生物力学骨切除术
- 文献传递
- 屈肌起点滑移术治疗小儿畸形固定期前臂缺血性肌挛缩
- 2006年
- 目的:探讨前臂缺血性肌挛缩症畸形固定期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针对前臂缺血性肌挛缩症畸形固定期病人行屈肌起点滑移术15例,从肘关节上方偏内侧开始绕过肱骨内上髁向旋前圆肌走行方向作“V”形切口.远端达前臂屈侧中轴线.必要时向远侧延长,呈“Z”切口。先分离尺神经和正中神经予以保护,切断前臂屈肌在肱骨内上髁的起点及在尺骨喙突的附着点.经骨膜下剥离将前臂屈肌向远侧推移,边被动伸手指边向前剥离,直至腕关节和手指能够伸直为止,必要时剥离前臂屈肌在桡骨和骨间膜处起点。结果:经6个月-10年随访,屈肌起点滑移术15例中,优7例,良4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为73.3%,其中4例曾作过神经、血管松解术,1例作过肌腱延长术。结论:屈肌起点滑移术适应于轻、中型前臂缺血性肌挛缩的治疗,手术损伤较轻,术后可保留各指的独立运动,且对手指屈曲力鼠的影响最轻。
- 董俊文李锐张为众李立森曹勇李炳万
- 关键词:前臂缺血肌挛缩屈肌
- 芪冬颐心口服液与参麦注射液联用治疗病毒性心肌炎30例被引量:1
- 2005年
- 临床资料
全部病例均为2002年8月~2004年10月就诊的患者,均符合1987年全国心肌炎、心肌病专题座谈会提出的急性心肌炎诊断参考标准,两组均无明最心脏扩大和(或)心衰,随机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15~52岁,平均31.2±3.1岁;主要症状:疲乏23例,发热(37.5~38.6℃)13例,胸闷及心前区不适18例,
- 周鹏孙振全董俊文
- 关键词:病毒性心肌炎芪冬颐心口服液参麦注射液联用治疗急性心肌炎心前区不适
- 20例小儿缺血性肌挛缩的防治被引量:1
- 2006年
- 目的:探讨小儿前臂缺血性肌挛缩的临床分期、预防及其治疗方法。方法:将前臂缺血性肌挛缩划分为急性缺血期(24 h以内)、挛缩期(24 h^6个月)和畸形固定期(6个月以上)。急性缺血期采用筋膜切开减压术4例;挛缩期采用神经血管松解术17例,坏死肌肉和神经切除神经移植、肌腱移位术1例;畸形固定期采用屈肌起点下移术20例,其中1例作过肌腱延长术。结果:2个月~20年随访,急性缺血期(8例):优8例;挛缩进行期(1个月以内,8例):神经、血管松解术8例中,优4例,良3例,可1例,优良率为87.5%,坏死肌肉、神经切除神经移植、肌腱移位术1例,效果差;挛缩恢复期(1~6个月,9例):神经松解术优3例,良2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为62.5%;畸形固定期(15例):屈肌起点滑移术15例中,优7例,良4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为73.3%其中4例曾作过神经、血管松解术,1例作过肌腱延长术,术后畸形复发。结论:急性缺血期筋膜切开减压术、挛缩期积极的神经松解术及畸形固定期前臂屈肌起点滑移术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
- 董俊文李锐张为众李立森曹勇李炳万
- 关键词:前臂缺血肌挛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