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胡银星

胡银星

作品数:74 被引量:319H指数:10
供职机构:云南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云南省科技攻关计划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交通运输工程机械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9篇期刊文章
  • 6篇科技成果
  • 5篇会议论文
  • 4篇专利

领域

  • 70篇农业科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机械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54篇小麦
  • 16篇性状
  • 15篇栽培
  • 10篇选育
  • 9篇育种
  • 9篇小麦品种
  • 9篇高产
  • 8篇蛋白亚基
  • 8篇亚基
  • 8篇栽培技术
  • 8篇麦谷蛋白
  • 8篇麦谷蛋白亚基
  • 8篇谷蛋白
  • 8篇谷蛋白亚基
  • 6篇云南铁壳麦
  • 6篇农艺
  • 6篇农艺性
  • 6篇农艺性状
  • 6篇品质性状
  • 6篇旱地

机构

  • 72篇云南省农业科...
  • 3篇云南农业大学
  • 2篇内蒙古农业大...
  • 2篇玉溪市农业科...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保山市农业科...
  • 1篇云南省农科院

作者

  • 74篇胡银星
  • 71篇程耿
  • 66篇杨金华
  • 62篇于亚雄
  • 36篇程加省
  • 32篇刘丽
  • 25篇王志伟
  • 14篇乔祥梅
  • 13篇黄锦
  • 12篇徐俊萍
  • 10篇余荣芝
  • 8篇杨延华
  • 6篇陈坤玲
  • 4篇施立安
  • 3篇勾宇宏
  • 2篇郭世华
  • 2篇何中虎
  • 2篇刘琨
  • 2篇杨俊华
  • 2篇程家省

传媒

  • 15篇云南农业科技
  • 15篇西南农业学报
  • 4篇大麦与谷类科...
  • 3篇安徽农业科学
  • 2篇麦类作物学报
  • 2篇云南农业大学...
  • 2篇麦类作物
  • 2篇植物遗传资源...
  • 2篇西南大学学报...
  • 1篇中国农业科技...
  • 1篇种子科技
  • 1篇农业科技通讯
  • 1篇耕作与栽培
  • 1篇农技服务
  • 1篇贵州农业科学
  • 1篇作物杂志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Agricu...
  • 1篇农业开发与装...
  • 1篇云南农业大学...

年份

  • 2篇2017
  • 5篇2016
  • 2篇2015
  • 5篇2014
  • 6篇2013
  • 6篇2012
  • 4篇2011
  • 3篇2010
  • 4篇2009
  • 4篇2008
  • 6篇2007
  • 3篇2006
  • 5篇2005
  • 7篇2004
  • 2篇2003
  • 5篇2001
  • 2篇2000
  • 2篇1999
  • 1篇1998
7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云南低纬高原不同生态环境与小麦品质关系的初步研究被引量:27
2001年
以云南省大面积推广品种为材料 ,通过对三个不同生态试点、水、旱地栽培条件下小麦品质变化的分析 ,初步研究了低纬高原立体气候生态条件与小麦品质的关系。结果表明 ,蛋白质和湿面筋含量受生态环境与栽培条件的影响 ;出粉率同时受生态环境和品种遗传的影响 ;沉淀值主要受品种遗传特性的控制 ;面团流变学特性主要由品种遗传特性所决定 ,但也受生态环境、栽培方式、生态环境与栽培方式互作的影响。
于亚雄陈坤玲刘丽杨金华胡银星徐俊萍程耿余荣芝杨延华
关键词:小麦湿面筋含量沉淀值面团流变性
云南省旱地小麦产量性状的灰色关联分析被引量:6
2000年
于亚雄陈坤玲刘丽胡银星杨金华徐俊萍程耿余荣芝
关键词:旱地小麦产量性状灰色关联分析育种高产栽培
云南铁壳麦变种分类及基于农艺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分析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为给云南省小麦新品种选育以及物种保护研究提供依据。[方法]对29份云南铁壳麦进行了变种分类和基于14个农艺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云南铁壳麦A14为一未定名的白粒变种,其余28份材料分为10个已定名变种类型;云南铁壳麦农艺性状变异较丰富,以不孕小穗数变异系数最大(22.59%),抽穗期的变异最小;云南铁壳麦7个农艺性状的多样性指数变化较大,为1.55~2.04。29份云南铁壳麦分为3个类群,但同一变种类型的云南铁壳麦并未整齐的聚为一类;云南铁壳麦A13、A14和A21间的遗传关系相对较近,而与其他云南铁壳麦间的遗传关系相对较远。[结论]云南铁壳麦在农艺性状上存在较为广泛的遗传多样性。
王志伟杨金华程加省胡银星程耿于亚雄
关键词:云南铁壳麦农艺性状
小麦Glu-3位点编码亚基的研究进展被引量:7
2004年
小麦Glu-3位点编码的低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对面筋有重要决定作用,但由于其分子量与醇溶蛋白相近,单向电泳很难将其分离出来。低分子量谷蛋白亚基自身的复杂多态性,也增加了其深入研究的难度,因此有关低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的文献报道较少,更谈不上将其用于育种实践。本文拟从亚基命名、遗传及多态性、结构、分子标记及与烘烤品质的关系等方面全面回顾了低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的研究状况。
刘丽于亚雄杨金华程耿胡银星
关键词:小麦低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面筋分子标记烘烤品质
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表达量与小麦加工品质性状的关系研究被引量:11
2004年
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表达量是影响小麦品质性状的重要原因之一。用251份我国秋播麦区主栽品种和高代品系研究了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表达量与全粉蛋白质含量、SDS沉降值、和面时间、耐揉性及弱化值的关系。结果表明,20亚基的表达量最高,而8亚基的表达量最低。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表达量与全粉蛋白质含量和SDS沉降值的相关系数较高,与和面时间、耐揉性及弱化值的相关系数较低。就单个亚基的表达量而言,5亚基的表达量与SDS沉降值、和面时间、耐揉性和弱化值的相关性较高,皆达1%的显著水平,相关系数分别为0.38,0.46,0.37和0.37,10亚基的表达量与全粉蛋白质含量、SDS沉降值、和面时间、耐揉性和弱化值的相关系数较小,分别为0.22,0.08,0.03,0.04和-0.03.
于亚雄刘丽胡银星程耿杨金华徐俊萍余荣芝
关键词:普通小麦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表达量
云南省小麦主栽品种产量改良遗传进展研究被引量:3
2012年
选择不同时期云南省小麦主栽品种共24个,对其产量潜力及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进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云南省小麦主栽品种产量潜力随品种育成年份推进呈极显著增加趋势,年遗传增益相对较低,为0.34%。云南省小麦主栽品种主要农艺性状演变的趋势是株高降低、单位面积穗数显著减少、每穗粒数显著增加、抽穗期显著推迟,其年遗传进展分别为-0.24%、-6.03%、0.45%和0.06%;千粒重、生育期和穗长等基本保持稳定。对品种系谱及来源分析表明,CIMMYT小麦种质在以往云南省小麦品种产量潜力改良中起了决定性作用。
王志伟黄锦杨金华程加省胡银星程耿于亚雄
关键词:小麦农艺性状
云麦53产量构成因素及其相关性和通径分析被引量:5
2013年
通过对产量构成因素相关性及通径分析,旨在为云麦53能更好地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研究表明各产量构成因素中,基本苗、最高分蘖、有效穗和千粒重与产量正相关,相关性分析中成穗率对产量存在间接影响,穗粒数在偏相关和通径分析中对产量存负效应。相关性分析和通径分析表明最高分蘖数对产量正面作用最大,有效穗次之,因此保证基本苗的前提下,加强田间管理,促进分蘖、增加有效穗、提高千粒重是云麦53获得高产的关键措施。
程加省于亚雄王志伟杨金华程耿胡银星施立安
关键词:通径分析
小麦新品种“云麦56”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被引量:5
2011年
1选育经过 小麦新品种云麦56原编号"楚麦11号",系云南省农科院粮作所与楚雄州农业科学研究推广所采用穿梭育种方法选育出的小麦新品种,亲本组合932-625/822-16-7-3。该品系于1997年至2003年在云南省农科院粮作所的杂种和选种圃试验。
胡银星于亚雄程耿杨金华程加省
关键词:高产栽培技术选育云南省农科院育种方法亲本组合
包装袋(云麦53)
1.本外观设计产品的名称:包装袋(云麦53)。;2.本外观设计产品的用途:本外观设计产品用于包装小麦种子。;3.本外观设计产品的设计要点:在于产品的形状、图案、颜色及其结合。;4.最能表明本外观设计设计要点的图片或照片:...
王志伟于亚雄程加省杨金华乔祥梅胡银星程耿黄锦
小麦新品种“云麦66”产量构成及栽培技术
2014年
对云麦66产量构成因素进行相关性及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各产量构成因素中,各因子在相关性分析、偏相关和通径分析中对产量存在负效应。该品种产量高,高抗条锈病,品质优,耐寒、耐旱、抗倒伏,高抗条锈、高抗白粉病,属抗锈病品种。栽植该品种要因地制宜,适时播种,合理密植,重施底肥、及时追肥,加强田间病虫害草的防治,以确保云麦66优质高产。
程加省王志伟杨金华程耿胡银星宁波于亚雄
关键词:通径分析栽培技术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