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洪曙
- 作品数:69 被引量:875H指数:17
- 供职机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财政税务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社会学文化科学更多>>
- 我国政府间纵向税收竞争对税收增长的影响研究——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被引量:13
- 2014年
- 从1994年分税制改革开始,我国在维持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也呈现着税收超经济增长的现象。为了研究政府间纵向税收竞争程度对税收增长的影响,本文使用我国30个省区市1994—2010年的省际面板数据,采用税收分权指标与规范性指标描述我国政府间纵向税收竞争程度,借助面板单位根检验方法构建静态面板数据模型,并利用模型变量的偏系数展开分析。结果表明,在控制了经济增长与价格水平变动的情况下,我国政府间纵向税收竞争对税收增长存在正向影响,并且这种影响程度取决于纵向税收竞争的程度高低。因此,本文提出了调整中央地方财力与事权划分、加强地方主体税种建设、优化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完善税收与财政支出立法体系等政策建议。
- 胡洪曙郭传义
- 关键词:纵向税收竞争税收增长省际面板数据
- 公共支出与农民主观幸福感——基于CGSS数据的实证分析被引量:81
- 2012年
- 本文利用中国一般社会调查(CGSS)数据分析地方政府公共支出对我国农村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结论发现:(1)增加公共支出有利于促进农民的主观幸福感。公共支出对农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增加农民的消费来实现,在控制了消费之后,公共支出的作用显著下降;(2)对公共支出进行分解发现,教育、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支出等社会性支出是促进农民主观幸福感的主要支出,其他支出对农民幸福感并没有显著影响;(3)公共支出对不同收入等级农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有显著差异。它对低收入农民幸福感的影响最大,穷人的消费水平较低,他们更加依赖于政府的公共支出,这进一步证实了公共支出确实是通过促进消费来影响农民幸福感的。鉴于此,扩大公共支出,尤其是社会性支出,是增强农民幸福感的重要手段,而且公共支出应该更加向穷人倾斜。
- 胡洪曙鲁元平
- 关键词:公共支出主观幸福感实证研究
- 转移支付对企业税负的影响研究——基于信息不对称背景下地方策略性征税视角被引量:4
- 2021年
- 基于2008—2017年深沪两市全部A股上市公司财务数据和省级地区财政、经济数据,实证研究了中央转移支付对企业实际税负的影响效应。结果发现:中央转移支付的存在为地方政府和企业之间提供了合谋的契机,地方政府有动力通过降低税收努力来谋取地方利益,从而降低了企业的实际所得税负。并且,中央转移支付的这种替代效应对地方国有企业实际所得税率的影响最为显著,从侧面说明了相对于其他企业,地方政府的“父爱主义”促使其更有动力与地方国有企业进行合谋。同时,反腐败力度、地方财政压力、僵尸企业规模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均会影响转移支付对税收努力的替代效应的大小。上述研究通过分析央地政府间信息不对称下地方政府的策略性行为,从政企合谋的角度提出中央转移支付对企业税负的影响机制,丰富了地方税收努力与中央转移支付间互动关系的相关研究。
- 胡洪曙梅思雨
- 关键词:转移支付税收努力政企合谋信息不对称
- 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财税政策研究被引量:11
- 2009年
- 我国东、中、西部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均衡呈现出持续扩大的态势,在实践科学发展观和建设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必须着力解决这一问题。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文就财政支出责任调整,增值税、营业税、资源税改革及转移支付制度的完善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改革思路。改革的着力点在于只要中西部获得了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服务,则其发展潜力能得到充分的释放,三大区域协调发展的目标就能实现。
- 胡洪曙
- 关键词: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财税政策
- 收入分配研究述评被引量:27
- 2008年
- 收入差距拉大引发的社会两极分化问题已成为中国社会最为敏感问题之一,这一问题也影响着社会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收入分配不公带来的社会冲突、分层加剧、资源配置失衡等危害也已引起政府的高度关注。本文着重从行业垄断、税收调控、社会保障等方面评述影响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的因素。为改善我国收入分配不平等状况,需要对初次分配与再分配加以规范。因此,限制公共权力,加强对垄断的监管,规范劳动力市场是关键,与此同时,税收、转移支付与社会保障等宏观调控手段应被广泛采用。
- 杨灿明胡洪曙俞杰
- 关键词:收入分配收入不公社会分层
- 转移支付、财政努力对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影响的研究——一个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门槛效应分析被引量:8
- 2019年
- 本文通过构建转移支付、财政供养人员规模对地区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影响的基础模型并结合我国2008-2017年31个省级行政区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发现转移支付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辖区内公共服务的供给,但该促进作用易被缺乏弹性的行政性薪金支出弱化。转移支付在提升公共服务支出占比上存在着以财政努力为门槛的三重门槛效应,随着地区财政努力程度的不断提升,转移支付对基本公共服务的增进效应也呈现阶梯性提升。因此,控制财政支出的可替换效应,加快构建与地区财政努力程度激励相容的转移支付制度,引导地方政府的支出偏好向民生领域倾斜是优化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重要环节。
- 胡洪曙武锶芪
- 关键词:转移支付基本公共服务供给
- 农村社区的村民自治与公共选择——兼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决策机制被引量:18
- 2007年
- 我国的《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村民自治是指农民通过自治组织依法办理与村民利益相关的村内公共事务,从而实现村民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村民自治实现的具体形式是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村民自治的主体是农村社区的居民,客体是农村社区的公共产品。
- 胡洪曙
- 关键词: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村民自治农村社区《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自治组织
- 财产税差别化政策研究——一个基于财产分类的考察被引量:5
- 2008年
- 本文首先回顾了对财产税分类政策的研究,并介绍了财产税差别化政策的两种模式,在此基础上论述了财产税差别化政策的理论根据以及各国实践和上述理论的背离,同时着重分析了均衡化的财产税政策对效率状态的促进。得出的结论是,最优的财产税制对各类财产应遵循税收均衡原则,如果政府基于纳税人的负担能力及政治压力考虑,在实际操作中需要对各类财产采取差别税收政策,则应选择差别税率、统一评估率的模式,而不应选择统一税率、不同评估率的模式。
- 胡洪曙杨君茹
- 关键词:财产税差别化政策
- 我国农村医疗保障制度改革路径选择被引量:9
- 2004年
- 在目前情况下,应充分认识农村医疗保障的现实情况及医疗保障对农民的重要作用。总结合作医疗的历史经验和教训,以政府为主导,以三级卫生机构一体化为基础,建立以提供基本卫生保健和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农村医疗保障制度,是我国农村医疗保障改革的理想路径。
- 胡洪曙
- 关键词:农村医疗保障
- 低碳与非低碳技术创新模式的经济学分析及其优化被引量:3
- 2012年
- 非低碳技术和低碳技术的创新活动各自具有不同的预期收益。尽管非低碳技术和低碳技术在当前的创新都可能在未来被各自进一步的创新所取代,从而两者当前的创新在未来都可能无法获得收益,然而,非低碳技术是当前普遍使用而在未来很可能被低碳技术所取代的技术,因此非低碳技术的创新在当前时期能获得收益但在未来则难以获得,而低碳技术则正好相反。基于市场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担忧和尽快获得收益以收回成本的心理,在无政府干预的自由市场情况下,创新活动将过多地集中于非低碳技术方面,而低碳技术的创新活动则过少,从而偏离社会最优水平。所以,需要采取各种财税政策和金融政策并改革专利制度,以纠正市场失灵,促进低碳技术的创新和改进,并进而促进环境的保护和改善。
- 胡洪曙魏福成
- 关键词:低碳技术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