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向萍
- 作品数:14 被引量:49H指数:4
- 供职机构:南昌大学生命科学与食品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教育厅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经济管理更多>>
- 江西渔业发展中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被引量:4
- 2012年
- 江西是我国淡水渔业大省,本文通过对江西渔业发展历程和现状的分析发现,在我省渔业取得快速发展的同时存在着渔业资源环境恶化、产业结构不够合理、渔政执法力度不强、水产品质量安全堪忧、渔民权益难以保障及产业竞争力不足等若干重大问题;并对这些问题深入解析后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及建议,认为我省应积极保护渔业资源环境,加快渔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强渔政监督管理工作,加强水产品食品安全监察工作,建立健全渔业防灾害措施,完善渔民权益保护制度,积极拓宽渔业产业投资渠道,发展高效、优质、健康渔业,提升产业竞争力,以实现江西渔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 程周玉胡向萍
- 关键词:淡水渔业
- 翘嘴鳜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基因的分子克隆与原核表达被引量:3
- 2015年
- 运用RT-PCR和RACE-PCR技术克隆了翘嘴鳜(Siniperca chuatsi)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命名为ScCu/Zn-SOD)基因,该基因的cDNA序列全长为804bp,开放阅读框为465bp,编码154个氨基酸。氨基酸序列中含2个Cu/Zn-SOD标签序列、7个铜锌金属结合位点、2个半胱氨酸位点和1个N-糖基化位点;其与胞内Cu/Zn-SOD(icCu/Zn-SOD)和胞外Cu/Zn-SOD(ecCu/Zn-SOD)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分别为60.13%~92.21%和33.77%~42.21%。在系统进化树中,ScCu/Zn-SOD与其它物种的icCu/Zn-SOD聚成一支。ScCu/Zn-SOD的蛋白晶体结构主要由2个α螺旋和8个β折叠组成,呈β折叠构象,通过结合1个Cu^2+和1个Zn^2+构成其酶活性中心。ScCu/Zn-SOD的mRNA在翘嘴鳜肌肉、鳃、肝脏和肾脏等组织中均有表达,且鳃中的相对表达量最高。将该基因编码蛋白序列与pET-30a表达载体重组,热激转入大肠杆菌BL21(DE3)感受态细胞中诱导表达,SDS-PAGE检测发现诱导后菌液的超声上清中有可溶性重组蛋白表达。
- 程周玉许亮清胡向萍胡宝庆简少卿阳刚张明文春根宁瑞红王鹤
- 关键词:翘嘴鳜超氧化物歧化酶基因克隆原核表达
- 翘嘴鳜Cu/Zn超氧化物歧化酶基因表达分析
- 程周玉胡向萍宁瑞红胡宝庆文春根
- 关键词:超氧化物歧化酶基因克隆原核表达
- 克氏原螯虾幼体发育时期消化酶活力及氨基酸含量研究被引量:13
- 2009年
- 采用生物化学方法对克氏原螯虾各期幼体消化酶活力与氨基酸组成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显示,在克氏原螯虾幼体发育过程中,五种消化酶活力(胃蛋白酶、类胰蛋白酶、淀粉酶、纤维素酶和脂肪酶)表现出两种变化模式:胃蛋白酶和类胰蛋白酶在幼体发育Ⅱ龄幼体期和Ⅳ龄幼体期活力较高,其中Ⅳ龄幼体期该两种酶活力最高;淀粉酶、纤维素酶和脂肪酶活力为先增高后降低,在Ⅲ龄幼体期,三种酶的活力达到最高,但与Ⅳ龄幼体期的酶活力比较无显著差异。总氨基酸含量在幼体发育早期逐渐降低,幼体发育至Ⅲ龄幼体期,其氨基酸含量最低,Ⅳ龄幼体期又有所增加。在测定的所有氨基酸中谷氨酸含量最高,必需氨基酸中赖氨酸含量最高,单个必需氨基酸含量与必需氨基酸总量的比值(A/E)在整个胚胎发育过程中的变化趋于一致。
- 肖英平吴志强胡向萍肖鸣鹤涂彭文
- 关键词:幼体发育消化酶氨基酸
- 克氏原螯虾养殖环境分析被引量:1
- 2007年
- 本文对克氏原螯虾养殖环境进行了分析,分析的因子有温度、溶解氧、耗氧率、pH值、盐碱度、氨氮、重金属污染等,并针对当前克氏原螯虾养殖现状,指出了关于养殖过程中应引起重视和注意的问题。
- 黄婷吴志强肖英平邹琦胡向萍
- 关键词:克氏原螯虾养殖环境
- 翘嘴鳜Cu/Zn超氧化物歧化酶基因表达分析
- 本文采用同源克隆及RACE-PCR方法从翘嘴鳜肌肉中成功克隆出2种超氧化物歧化酶基因(Cu/Zn-SOD和Mn-SOD).其中Cu/Zn-SOD基因长781bp,开放阅读框(ORF)465bp,预测编码154个氨基酸组成...
- 程周玉胡向萍宁瑞红胡宝庆文春根
- 翘嘴鳜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重组蛋白表达、纯化及特性分析被引量:2
- 2017年
-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是清除生物体内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一种重要抗氧化酶。根据翘嘴鳜(Siniperca chuatsi)Cu/Zn-SOD基因序列(Gen Bank登录号:KJ558392.1)设计表达引物,扩增获得截去信号肽后的一段460 bp的序列,序列经过鉴定后,构建了重组表达质粒p ET-30a+Sc Cu/Zn-SOD,并将该质粒转入到BL21(DE3)中,用IPTG诱导进行表达。经过优化表达条件得到可溶的Sc Cu/Zn-SOD重组蛋白(rScCu/Zn-SOD),纯化重组蛋白后测定rScCu/Zn-SOD的浓度和酶活性。结果发现在20℃和37℃条件下均能够诱导Sc Cu/ZnSOD的表达。37℃时重组蛋白主要以包涵体形式存在。降低诱导温度和补充Cu^(2+)/Zn^(2+)可提高rScCu/Zn-SOD的表达量。在20℃、0.5 mmol/L IPTG条件下,添加0.5 mmol/L CuSO_4和0.1 mmol/L ZnCl_2于培养基中,重组蛋白的表达量明显升高。纯化后的重组蛋白浓度为0.14 mg/m L,酶活力为108.5 U/mg。rScCu/Zn-SOD最适温度为37℃,最适pH为7.0,可耐受5%浓度的SDS蛋白质变性剂。
- 肖俊许亮清胡向萍程周玉胡宝庆简少卿阳钢文春根
- 关键词: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原核表达
- 褶纹冠蚌防御素基因特征与表达被引量:1
- 2013年
- 褶纹冠蚌(Cristaria plicata)样本壳长(9.50±1.05)cm、壳高(6.45±0.81)cm,暂养1周。40只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0只。用Trizol法提取经诱导刺激后0、6、12、24、36、48 h的血液、外套膜、鳃、肝胰腺组织RNA,构建褶纹冠蚌cDNA文库并从中获得防御素基因cDNA全长序列。结果表明,褶纹冠蚌防御素序列全长为514 bp,其中5’UTR有57 bp;3’UTR有242 bp,含有一个poly(A)尾;开放阅读框长度为192 bp,编码63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该蛋白N端为1个由23个氨基酸构成的信号肽,成熟肽由40个氨基酸组成,理论等电点为8.72,分子量为7.13 kD。三级结构预测显示其由一个α螺旋和两个β折叠片组成,形成典型的CSαβ结构。通过注射109cell/mL的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刺激褶纹冠蚌,半定量分析PCR对褶纹冠蚌血液、外套膜、鳃和肝胰腺组织的防御素基因表达,结果表明,诱导前防御素基因在外套膜组织中表达量最高,约为血液和鳃的1.25倍,肝胰腺次之。在诱导0、6、12、24、36、48 h后,对照组的防御素基因表达量在血液和鳃中无明显变化,而在外套膜和肝胰腺中则呈现先略有下降而后上升;试验组防御素基因在血液中12 h时表达量最高,随后略有下降,而在外套膜、鳃和肝胰腺组织中表达量均在0 h时出现峰值,而后呈现下降趋势;外套膜和鳃的表达量分别在24 h和36 h略有上升。本研究通过分析褶纹冠蚌防御素基因全序列,并利用嗜水气单胞菌对褶纹冠蚌进行注射感染,探讨防御素基因的表达规律,以期为防御素对贝类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提供基础依据。
- 王鹤胡宝庆文春根胡向萍程周玉宁瑞红
- 关键词:褶纹冠蚌防御素基因表达抗菌肽嗜水气单胞菌
- 南昌市水产养殖业质量安全问题及对策被引量:1
- 2006年
- 2006年7~11月,通过对南昌地区水产养殖调查,了解到南昌市水产养殖业在迅速发展的形势下也出现了一些令人担忧的问题,如养殖环境恶化、养殖病害频繁发生等,水产品质量安全令人堪忧。本文试图运用HACCP体系原理对调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 邹琦胡向萍吴志强张重祉
- 关键词:水产养殖HACCP原理
- 养殖密度对克氏原螯虾幼虾生长、摄食和饵料利用影响被引量:21
- 2010年
- 以体重(0.015±0.004)g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幼虾为研究对象,研究了50、100、300、600、900尾/m25种养殖密度对克氏原螯虾幼虾生长、摄食和饲料利用的影响,实验周期为30 d。结果显示:克氏原螯虾幼虾的体长、特定生长率、平均日增重、存活率和蜕壳率都随养殖密度的增大而减小,其中日增重由(0.007±0.002)g下降为(0.002±0.001)g,蜕壳率由(100±0.000)%下降为(37.222±3.928)%,降幅明显;体长、体重变动系数随养殖密度的增大而增大。每组个体的平均摄食量和摄食率均与养殖密度成反比。此结果表明养殖密度的增大总体来说不利于克氏原螯虾幼虾的生长和摄食。在饲料利用方面,饵料转化率在各养殖密度组之间无明显差异;蛋白质特定生长率、脂肪特定生长率和脂肪储积率随养殖密度增大呈减小趋势,蛋白质储积率呈增大趋势。
- 邓梦颖吴志强肖英平胡向萍肖鸣鹤涂彭文
- 关键词:养殖密度幼虾摄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