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罗奕高

作品数:5 被引量:9H指数:3
供职机构:福建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哲学宗教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儿童
  • 2篇道德
  • 2篇道德判断
  • 2篇伙伴
  • 2篇假想伙伴
  • 1篇心理
  • 1篇心理发展
  • 1篇心理理论
  • 1篇自我
  • 1篇自我意识
  • 1篇想象力
  • 1篇功利
  • 1篇功利性
  • 1篇儿童自我意识

机构

  • 5篇福建师范大学

作者

  • 5篇罗奕高
  • 2篇林其羿
  • 2篇吴灵欣
  • 2篇康毓连
  • 1篇高华

传媒

  • 1篇萍乡高等专科...
  • 1篇上海教育科研
  • 1篇怀化学院学报
  • 1篇绵阳师范学院...

年份

  • 1篇2014
  • 4篇2012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道德判断的双加工模型述评
2012年
情绪和认知在道德判断过程中的作用一直存在争议。传统的理性模型认为道德判断是一个理性推理的过程,强调认知的作用;而社会直觉模型认为道德判断是一个直觉过程,强调情绪的作用。G reene在二者的基础上提出了双加工模型,认为道德判断是情绪和认知共同作用的结果,并且现有的许多研究成果也证实了认知和情绪在道德判断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双加工模型的提出为道德判断机制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视角。
罗奕高
关键词:道德判断
假想伙伴现象对5-6岁儿童想象力水平的影响被引量:3
2012年
假想伙伴现象是在5-6岁儿童中普遍存在的现象,而且会对儿童的想象力产生一定的影响。采用双向访谈法对33名儿童进行调查研究,发现42.4%的儿童存在假想伙伴现象,并且有其自己的特征,再对儿童进行想象力水平进行调查,结果发现有假想伙伴的儿童在想象力水平上更具优势。
康毓连罗奕高林其羿吴灵欣
关键词:假想伙伴想象力
主角情绪对道德判断的影响
情绪在道德判断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同情绪状态会对个体的道德判断产生影响。已有的有关情绪对道德判断影响的研究中,研究者大都通过直接诱发被试相应的情绪状态探讨情绪对道德判断的影响,而没有利用道德两难故事中的人物角色情绪...
罗奕高
关键词:道德判断
文献传递
假想伙伴对5~6岁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影响研究被引量:4
2012年
假想伙伴是儿童生活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发现拥有假想伙伴的儿童占41.2%左右。本文作者旨在对5-6岁儿童进行调查,了解假想伙伴现象的基本情况,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内外部自我意识的角度探讨假想伙伴现象对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没有假想伙伴的儿童相比,有假想伙伴的儿童将更多的内部自我意识归于自己而不是成人;有假想伙伴儿童的自我意识发展水平显著高于没有假想伙伴的儿童的自我意识水平。
吴灵欣林其羿罗奕高康毓连
5-6岁儿童假想同伴对二级错误信念发展的影响被引量:9
2012年
以1所幼儿园33名大班5-6岁儿童为被试对象,研究有假想同伴的儿童的比例以及假想同伴的特征,探讨儿童假想同伴对二级错误信念发展的影响。结果显示,儿童假想同伴的现象并不少见(42.42%),儿童假想同伴在性别和5、6岁组上的差异不显著,儿童假想同伴各有各的特点;并且有假想同伴儿童的二级错误信念成绩显著高于没有假想同伴的儿童。
罗奕高高华
关键词:心理理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