笪翠娣
- 作品数:16 被引量:116H指数:5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眼科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卫生系统百名跨世纪优秀学科带头人培养计划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鼠尾伤害性刺激与颧髎穴电针后弓状核-导水管周围灰质-延髓头端腹内侧区的前脑啡肽原mRNA的表达及与Fos蛋白共存被引量:1
- 1997年
- 成年SD大鼠分成对照、尾部电流所致伤害性刺激、面部颧髎穴电针三组,分别观察弓状核、中脑中央灰质和延髓头端腹内侧区原位杂交后在神经元中首脑啡肽联原(PPE)mRNA的表达与Fos免疫阳性神经元的分布。痛刺激后上述各部位的PPEmRNA在神经元内均有不同程度表达,但当颧髎穴电针时表达更明显,细胞数也较多。尤其在延髓头端腹内侧区更显著,而在对照动物仅在面神经核等与运动有关核团出现表达,在PPEmRNA与Fos免疫组化相结合实验中.痛组与针刺组动物中皆可观察到一定比例数神经元的共存,及单独Fos和单独EnkmRNA阳性神经元的存在。
- 笪翠娣范斌周敬修
- 大鼠尾部痛刺激后脊髓骶尾段一氧化氮合酶的变化被引量:3
- 1998年
- 用NADPHd(还原型辅酶Ⅱ)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大鼠尾部电流致痛刺激后不同时间脊髓骶尾段NOS(一氧化氮合酶)阳性神经元的反应变化。同时用FOS的免疫组织化学观察痛刺激后FOS的表达。本文观察显示:电流致痛刺激后15min脊髓骶尾段NOS反应明显增强,持续相当长时间,至痛刺激后8小时才逐渐减弱,刺激后24小时反应强度相当于对照动物。而FOS免疫组织化学反应,在痛刺激后30min起有少数神经元胞核浅染。由于NO极易通过细胞膜以弥散方式作用于附近细胞,激活靶细胞的鸟苷酸环化酶,从而引起靶细胞一系列反应。
- 李锋笪翠娣周敬修
- 关键词:NOS脊髓
- 针刺镇痛后大鼠脑中脑啡肽mRNA的基因表达及其与Fos的共存被引量:8
- 1998年
- 目的大鼠尾部伤害性刺激的电针抑止甩尾反射后观察脑内PPEmRNA的表达与Fos的共存变化。方法成年大鼠,分对照、电流尾部伤害性刺激、颧穴电针镇痛等组作成脑切片经脑啡肽(Enk)mRNA原位杂交,观察基因表达。部分切片再用Fos免疫组化法观察共存。结果伤害性刺激和针刺镇痛后均可在端脑、下丘脑、中脑、脑桥和延脑许多部位见到不少EnkmRNA基因表达神经元,其中额区皮质表达痛组主要在内侧,而镇痛组主要在外侧,蓝斑和PAG背侧部痛组更显著。其他各部则镇痛组更明显;并且孤束核、网状外侧核、三叉神经脊束核和延髓头端内侧部表达细胞数镇痛组明显较多,具有统计上的显著性。在EnkmRNA和Fos的共存切片中,总能见到单纯EnkmRNA、单纯Fos和共存神经元的存在。结论针刺和痛刺激均能激活内阿片肽基因表达,但程度上有差异。
- 笪翠娣范斌周敬修
- 关键词:脑啡肽针刺镇痛MRNAC-FOS
- 二甲苯对大鼠记忆功能和c-fos基因表达的影响被引量:3
- 1999年
- 目的探讨二甲苯对大鼠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采用反映学习记忆功能的水迷宫法和步下法测试大鼠神经行为的改变;免疫组化法研究大鼠脑组织FOS免疫反应(FOSIR)阳性胞核的水平。结果二甲苯使大鼠学习记忆能力下降,大脑皮层及海马区内均有较多的FOS蛋白阳性细胞。结论二甲苯可损伤大鼠学习记忆能力。
- 王秀玲笪翠娣王旭平王旭平黄显奋
- 关键词:二甲苯神经行为学习记忆C-FOS基因表达
- 向脊髓下行性投射的细胞起源
- 1989年
- 针刺的上行性途径,通过新、旧脊丘索向上,研究得比较清楚,但下行抑制,到达脊髓是那些结构,对针刺发挥作用的机理来说至为重要。
- 周敬修黄登凯李宽孍田启陆世铎笪翠娣卢毓青
- 关键词:细胞起源针刺
- 脑缺血后脑内HSP70表达的实验研究被引量:9
- 1998年
- 热休克蛋白(HSP)是细胞对缺血等应激反应的敏感标记.通过建立大鼠全脑缺血模型,采用HSP70单克隆抗体LSAB免疫组化技术对脑缺血再灌注后的神经元进行了检测.发现在海马CA_3区,齿状回,尾壳核及杏仁核等处的神经元中有HSP70过量表达,并于再灌注后48h达到高峰.初步研究了HSP70在不同神经元中的分布情况,基本肯定不同神经元中HSP70的表达与神经元对缺血的耐受性有关.
- 张荣周范民周良辅吕传真李宽严笪翠娣
- 关键词:脑缺血热休克蛋白免疫组化
- 甲状腺激素对新生期大鼠下丘脑Go蛋白α亚单位的影响被引量:4
- 1999年
- 目的 研究新生期Wistar 大鼠下丘脑Go 蛋白α亚单位(Goα) 的分布及甲状腺激素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地高辛标记寡核苷酸探针原位杂交技术,对新生期正常及甲减Wistar 大鼠下丘脑GoαmRNA 的表达状况进行研究。结果 (1)GoαmRNA 主要分布于新生期Wistar 大鼠下丘脑的弓状核(AR)、腹内侧核(VMH)等部位;(2)21 日龄组大鼠下丘脑诸核团GoαmRNA 的转录水平明显低于14 日龄组;(3) 甲状腺功能低下可引起14 日及21 日龄大鼠下丘脑AR、VMH 核团GoαmRNA水平显著升高。结论 在大鼠下丘脑的发育过程中,信号蛋白Goα基因呈现特征性分布及表达,甲状腺激素对该基因具有转录下调作用。
- 蔡东升罗敏陈源丁伟陈刚金群燕笪翠娣陈家伦
- 关键词:甲状腺激素原位杂交新生大鼠下丘脑
- 曲尼斯特对人眼Tenon囊成纤维细胞TGF-β_(1,2) mRNA表达的影响被引量:2
- 2006年
- 目的观察曲尼斯特对人眼 Tenon 囊成纤维细胞(human tenon fibroblast,HTF)TGF-β_1、TGF-β_2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进行 HTF 细胞原代及传代培养采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研究不同浓度和不同作用时间的曲尼斯特对 HTF 细胞 TGF-β_1、TGF-β_2 mRNA 表达的影响。结果曲尼斯特作用24 h后 25.0、50.0、100.0mg/L 浓度曲尼斯特组与对照组相比均能够明显下调 HTF 细胞 TGF-β_1(P<0.05、0.05、0.01)和 TGF-β■ P<0.01、0.05、0.01)mRNA 表达 50.0 mg/L 曲尼斯特处理12h、24h、48h 组相对于相应时间对照组,能够明显下调 HTF 细胞 TGF-β_1(P<0.05、0.01、0.01)和 TGF-β_2(P<0.01、0.01、0.01)mRNA 表达。结论曲尼斯持能够下调体外培养 HTF 细胞 TGF-β_1、TGF-β_2 mRNA 的表达,下调效应随药物浓度和作用时间的延长而加强。
- 陈君毅笪翠娣孙兴怀
- 关键词:曲尼斯特成纤维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
- 鼠尾伤害性刺激与颧Liao穴电针后弓状核—导水管周围灰质—延髓头端腹?…被引量:2
- 1997年
- 成年SD大鼠分成对照,尾部电流所致伤害性刺激,面部颧Liao穴电针三组,分别观察弓状核,中脑中央灰质和延髓头端腹内侧区原位杂交后在神经元中前脑啡肽原(PPE)mRNA的表达与Fos免疫阳性神经元的分布,痛刺激后上述各部位的PPEmRNA在神经元内均有不同程度表达,但当颧Liao穴电针时表达更明显,细胞数也较多。尤其在延髓头端腹内侧区更显著,而在对照动物仅有面神经核等与运动有关核闭出现表面。
- 笪翠娣范斌
- 关键词:前脑啡肽原电针弓状核
- 曲尼斯特对人眼Tenon囊成纤维细胞增殖和移行的影响
- 2006年
- 目的观察曲尼斯特对人眼 Tenon 囊成纤维细胞(human tenon fibroblast,HTF)增殖和移行的影响。方法分别采用 MTF 法、BrdU 掺入法、荧光辅助细胞筛选分析(FACS)及划线法研究0.0、12.5、25.0、50.0和100.0 mg/L 的曲尼斯特对体外培养 HTF 细胞增殖、移行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0.0 mg/L 组)相比,当曲尼斯特浓度在12.5~100.0 m/L 之间变化时,MTF 法和 BrdU 掺入法均显示曲尼斯特能明显抑制 HTE 细胞的增殖(MTT 法:F=22.07、17.88、12.48、34.60,P<0.01;BrdU 掺入法 F=234.34、278.39、458.92、554.48,P<0.01),强度呈剂量依赖性;100.0 mg/L 的曲尼斯特能够提高 HTF 细胞 G_0/G_1期比例(从56.7±3.5%升高到62.2±2.8%,P<0.05)、降低 S 期比例(从6.63±0.4%降低到3.84±0.3%,P<0.01);50.0 mg/L 和100.0 mg/L 的曲尼斯特能够明显抑制 HTF 细胞的移行。结论曲尼斯特能够通过减少 S 期、提高 G_0/G_1期细胞比例来抑制 HTF 细胞增殖,同时能够抑制细胞迁移。
- 陈君毅孙兴怀笪翠娣田洁
- 关键词:曲尼斯特细胞增殖细胞迁移细胞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