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媛
- 作品数:18 被引量:69H指数:5
- 供职机构: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四川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四川省科技厅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18α-甘草次酸对游离脂肪酸致HepG2细胞脂毒性的保护作用被引量:3
- 2020年
- 目的探讨18α-甘草次酸对游离脂肪酸(FFAs)致HepG2细胞脂毒性的保护作用及经线粒体途径调节的分子机制。方法给予1 mmol/L FFAs,油酸(OA)–棕榈酸(PA)(2∶1)建立体外HepG2细胞脂肪变性模型,细胞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18α-甘草次酸低、中、高剂量(10、20、40μmol/L)组,阳性药(凋亡抑制剂Z-VAD-FMK,10μmol/L)组,采用MTT法检测细胞活力,用Hoechst33258染色法观察细胞凋亡;免疫荧光染色法观察Bax蛋白激活情况;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色素C在线粒体和胞浆的分布情况;Caspase-3酶活检测试剂盒测定细胞内Caspase-3活性。结果18α-甘草次酸能保护FFAs致HepG2细胞活力下降,减少HepG2细胞脂性凋亡数量;18α-甘草次酸能下调Bax蛋白激活,减少细胞色素C的释放,从而阻止Caspase-3活性的增高,且呈剂量相关性。结论18α-甘草次酸对FFAs致HepG2细胞的脂毒性中存在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与抑制线粒体凋亡通路有关。
- 程媛李涓唐熠谭亿民
- 关键词:游离脂肪酸线粒体脂性凋亡
- 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实验验证研究逍遥散干预结肠癌肝转移作用及机制
- 2024年
-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预测和动物实验验证,确证逍遥散干预结肠癌肝转移的作用及信号通路。[方法]通过网络数据库筛选逍遥散化学成分与结肠癌肝转移相关基因,构建逍遥散干预结肠癌肝转移的蛋白互作网络,对交集基因进行基因本体(GO)分类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建立结肠癌肝转移动物模型,逍遥散给药后观察记录脾脏、肝脏表面癌结节数及腹腔受累情况;肝脏病理切片苏木精-伊红(HE)染色检测癌细胞和炎性细胞浸润情况;肝组织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检测靶点蛋白表达水平。[结果]网络数据库筛选出逍遥散干预结肠癌肝转移的178个靶点,GO分析结果显示多集中在DNA结合转录因子结合、细胞因子受体结合、泛素样蛋白连接酶结合上,KEGG富集主要信号通路包括动脉粥样硬化、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受体(RAGE)信号通路、肝炎等,原癌基因c-jun(JUN)、信号传导转录激活因子3(Stat3)、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Akt1)是其发挥作用的主要靶点。动物实验发现逍遥散能减少结肠癌肝转移小鼠脾脏和肝脏表面转移癌结节数,HE染色显示逍遥散能减少肝脏炎性细胞和肿瘤细胞浸润,Western Blot结果显示逍遥散能抑制c-Jun、Stat3、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蛋白的磷酸化表达水平。[结论]网络药理学及实验验证确证了逍遥散阻延结肠癌肝转移肿瘤生长的作用,其作用机制与调控JNK信号通路有关。
- 程媛唐熠王巧灵袁强华
- 关键词:逍遥散结肠癌肝转移网络药理学
- 苍耳子和辛夷配伍前后的急性毒性与抗炎实验研究被引量:11
- 2012年
- 目的:比较苍耳子、辛夷配伍前后4种水煎液灌胃给予动物所产生的急性毒性反应与抗炎作用。方法:急性毒性实验,采用小鼠灌胃给药测定其最大耐受量(MTD);抗炎实验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实验及大鼠棉球肉芽肿实验。结果:苍耳子单煎液小鼠灌胃给药的MTD大于60 g生药/kg、辛夷单煎液小鼠灌胃给药的MTD大于120 g生药/kg、苍耳子与辛夷配伍后水煎液小鼠灌胃的MTD大于180 g生药/kg;与对照组相比各给药组都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作用强弱顺序为:吲哚美辛组>样品3组>样品2组>样品4组>样品1组。结论:本实验结果表明,苍耳子、辛夷配伍后合煎液的抗炎作用较苍耳子单煎液有所增强,且急性毒性小于苍耳子单煎液。
- 马藏程媛高天李涓
- 关键词:苍耳子配伍急性毒性抗炎
- 吴茱萸碱对高尿酸血症动物模型的影响被引量:7
- 2014年
- 目的:通过建立大鼠及鸡高尿酸血症动物模型,观察吴茱萸碱的降血尿酸作用。方法:将大鼠灌胃次黄嘌呤(100 mg.kg-1),再皮下注射氧嗪酸钾盐(20 mg.kg-1)致尿酸增高模型,观察吴茱萸碱的降血尿酸作用;通过喂食鸡高蛋白高钙饲料建立鸡高尿酸血症模型,观察吴茱萸碱在给药7 d和14 d后的降血尿酸作用。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吴茱萸碱高低剂量组均有降低大鼠血清尿酸值的作用,且低剂量组降血尿酸作用效果显著;在给药后第7 d和第14 d,与模型组比较,吴茱萸碱低剂量组能显著降低鸡高尿酸血症动物模型的血清尿酸值。结论:吴茱萸碱具有一定的降血尿酸作用,为临床进一步研究吴茱萸碱对高尿酸血症的治疗作用提供了实验依据。
- 陶兆燕程媛唐熠谭亿民李涓
- 关键词:吴茱萸碱高尿酸血症
- 苏萸痛风胶囊的抗炎、镇痛及降尿酸作用实验研究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通过临床前药效学实验研究,评价苏萸痛风胶囊的有效性。方法: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实验及大鼠足肿胀实验评价其抗炎作用;采用小鼠扭体及小鼠热板法评价其镇痛作用;采用氧嗪酸钾致小鼠高尿酸血症模型及腺嘌呤、乙胺丁醇致大鼠高尿酸血症模型评价其降血尿酸的作用。结果:苏萸痛风胶囊能明显抑制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和蛋清致大鼠足肿胀;显著降低醋酸致小鼠的扭体次数,显著延长小鼠舔后足潜伏期;能显著降低腺嘌呤和乙胺丁醇致大鼠高血尿酸。结论:苏萸痛风胶囊有明显的抗炎、镇痛和降血尿酸作用,开发成院内制剂前景良好。
- 程媛李涓唐熠谭亿民张婧宋英
- 关键词:抗炎镇痛
- 鼻敏颗粒的临床前药效学研究
- 2021年
- 目的通过临床前研究,评价鼻敏颗粒开发成院内制剂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采用最大给药量法进行急性毒性实验,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实验评价其抗炎作用,采用甲苯二异氰酸酯(TDI)致过敏性鼻炎豚鼠模型评价其对过敏性鼻炎的治疗作用。结果急性毒性实验:鼻敏颗粒以86 g生药/kg灌胃给予小鼠,未见明显毒性反应。药效学实验:鼻敏颗粒能明显抑制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对TDI致过敏性鼻炎豚鼠模型有明显的缓解症状作用,其原因与降低鼻黏膜渗出物和减少炎性细胞产生有关。结论鼻敏颗粒毒性低,有明显的抗炎和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作用,开发成院内制剂前景良好。
- 程媛唐熠谭亿民李涓
- 关键词:过敏性鼻炎抗炎毒性实验
- 苍耳子不同提取物及其与辛夷配伍的动物实验研究被引量:13
- 2011年
- 目的:将苍耳子不同提取物及与辛夷配伍后灌胃给予动物,观察其毒性反应及抗炎作用,并进行比较。方法:急性毒性实验采用小鼠灌胃给药测定其最大耐受量(MTD),抗炎实验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实验。结果:苍耳子水提取物和醇提取物小鼠灌胃给药的MTD大于60g生药/kg,其与辛夷配伍后小鼠灌胃给药的MTD大于180g生药/kg;苍耳子不同提取物及其与辛夷配伍后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有一定抑制作用。结论:苍耳子不同提取物与辛夷配伍后给予动物,动物体重增长要高于单纯的苍耳子不同提取物,说明苍耳子与辛夷配伍后毒性有所减小。苍耳子不同提取物与辛夷配伍后的抗炎作用也优于单纯的苍耳子不同提取物,进一步说明苍耳子与辛夷配伍后有增效减毒作用。
- 马藏程媛高天李涓
- 关键词:苍耳子配伍动物实验
- 中药古方(射干麻黄汤)与经验方(哮宁口服液)的比较实验
- 2011年
- 目的:通过抗变态反应、平喘、止咳和袪痰实验,对古方(射干麻黄汤)和经验方(哮宁口服液)进行药效比较,为中成药的进一步研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观察哮宁口服液和射干麻黄汤对卵蛋白致敏豚鼠出现呼吸因难的潜伏期、发生跌倒休克的动物数及气道白蛋白含量的影响;采用离体气管螺旋条法观察哮宁口服液和射干麻黄汤对气管平滑肌的松弛作用;采用氨水致小鼠咳嗽实验,观察两药对小鼠2min内咳嗽次数的影响;采用小鼠呼吸道酚红分泌实验观察两药的祛痰作用。结果:哮宁口服液和射干麻黄汤均能延长卵蛋白致敏豚鼠出现呼吸困难的潜伏期,降低气道白蛋白含量,使正常和组胺致痉的豚鼠气管螺旋条松驰,减少氨水导致小鼠咳嗽的次数,增加小鼠呼吸道的酚红排泌量。结论:哮宁口服液和射干麻黄汤均具有抗变态反应、平喘、止咳和化痰的作用,且两药药效相当,哮宁口服液有希望成为治疗小儿哮喘新的中成药制剂。
- 张舒锦程媛李涓郭蓉晓
- 关键词:古方经验方药效学
- 哮宁口服液治疗小儿哮喘的临床前研究被引量:4
- 2011年
- 目的:研究哮宁口服液的平喘、止咳、化痰和抗病毒作用,为临床治疗小儿哮喘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离体气管螺旋条法观察哮宁口服液对气管平滑肌的松弛作用;采用氨水致小鼠咳嗽观察哮宁口服液对2min内咳嗽次数的影响;采用小鼠呼吸道酚红分泌实验观察哮宁口服液祛痰作用;采用体外抗病毒实验观察哮宁口服液对腺病毒3型(Adv3)、7型(Adv7)和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的致细胞病变作用的影响。结果:离体气管螺旋条实验显示哮宁口服液20mg生药/ml、10mg生药/ml能使正常和组胺致痉的豚鼠气管螺旋条松驰;40g生药/kg和20g生药/kg能减少氨水导致小鼠咳嗽次数;增加小鼠呼吸道的酚红排泌量;体外抗病毒试验显示50mg生药/ml对3种病毒有明显抑制作用。结论:哮宁口服液具有平喘,止咳,化痰和抗病毒的药理作用。
- 张舒锦程媛李涓郭蓉晓
- 关键词:平喘止咳化痰
- 吴茱萸碱分散片降血尿酸及抗炎、镇痛的实验研究被引量:5
- 2013年
- 目的通过对吴茱萸碱分散片的降血尿酸、抗炎、镇痛的实验研究,为其在临床上治疗痛风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大鼠灌胃次黄嘌呤(100 mg.kg-1),再皮下注射氧嗪酸钾盐(20 mg.kg-1)致尿酸增高模型,观察吴茱萸碱分散片的降血尿酸作用;通过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法,观察吴茱萸碱分散片的抗炎作用;通过小鼠醋酸扭体法,观察吴茱萸碱分散片的镇痛作用;通过踝关节注射尿酸钠致大鼠急性足肿胀模型,观察吴茱萸碱分散片对足关节肿胀的抑制作用。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吴茱萸碱分散片各剂量组均有显著的降血尿酸作用;各剂量组对小鼠耳肿胀有显著的抑制作用;高剂量组对醋酸所致疼痛的抑制具有显著性;各剂量组对大鼠足关节肿胀也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结论吴茱萸碱分散片具有降血尿酸、抗炎、镇痛作用,比较显示其作用要优于吴茱萸碱。
- 陶兆燕李涓盛蓉程媛唐熠谭亿民
- 关键词:抗炎镇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