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 1篇理学

主题

  • 6篇精神分裂症
  • 6篇分裂症
  • 4篇氯氮
  • 4篇氯氮平
  • 3篇血清
  • 3篇血药
  • 3篇血药浓度
  • 3篇药浓度
  • 3篇抑郁
  • 3篇双盲
  • 3篇双盲对照
  • 3篇双盲对照研究
  • 2篇药物疗法
  • 2篇液相
  • 2篇液相色谱
  • 2篇液相色谱法
  • 2篇抑郁症
  • 2篇治疗精神分裂...
  • 2篇治疗抑郁症
  • 2篇色谱

机构

  • 7篇北京安定医院
  • 6篇首都医科大学...
  • 3篇上海市精神卫...
  • 2篇南京医科大学...
  • 2篇北京大学第六...
  • 2篇天津市安定医...
  • 2篇广州市脑科医...
  • 1篇湖南医科大学
  • 1篇华西医科大学
  • 1篇中山医科大学...
  • 1篇中南大学湘雅...
  • 1篇北京回龙观医...
  • 1篇济宁市精神病...
  • 1篇广州医科大学

作者

  • 13篇秦英绂
  • 6篇李文标
  • 5篇翟屹民
  • 5篇黄淑贞
  • 4篇郭桂欣
  • 3篇翁永振
  • 2篇凌四海
  • 2篇程宇航
  • 2篇姜佐宁
  • 2篇陈学诗
  • 2篇陈建生
  • 2篇谢家康
  • 2篇王传跃
  • 2篇刘瑞玫
  • 2篇徐敏杰
  • 1篇张明园
  • 1篇方贻儒
  • 1篇杨晓敏
  • 1篇周沫
  • 1篇宫玉祥

传媒

  • 5篇中华精神科杂...
  • 1篇中国临床药理...
  • 1篇中国临床药学...
  • 1篇药物分析杂志
  • 1篇临床精神医学...
  • 1篇中国医院药学...
  • 1篇中国新药杂志
  • 1篇色谱
  • 1篇上海精神医学

年份

  • 1篇2001
  • 2篇2000
  • 3篇1999
  • 2篇1998
  • 3篇1997
  • 1篇1996
  • 1篇1995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咪达唑仑与艾司唑仑治疗失眠症的多中心双盲对照研究被引量:9
2000年
目的 验证咪达唑仑对失眠症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将 2 0 5例失眠症患者分为咪达唑仑组 (10 5例 )和艾司唑仑组 (10 0例 ) ,采用的咪达唑仑片 (7 5mg/片 )与艾司唑仑片(1mg/片 )进行多中心随机双盲双模拟对照研究。两药均为每晚睡前口服 1片 ,试验期为 10天。对患者治疗前、治疗第 5天及第 10天的睡眠状况及睡眠障碍改善情况 (入睡时间、睡眠时间、夜间醒的次数、做梦程度、日间困倦感、受试对睡眠的自我评价、医生对药物疗效的总体评价的评分 )进行评定 ,比较药物对两组患者睡眠障碍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咪达唑仑和艾司唑仑均可明显缩短入睡时间、延长睡眠时间、减少睡眠中断次数、提高睡眠质量 ,两组疗效的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咪达唑仑在改善患者日间疲乏困倦方面优于艾司唑仑 ,治疗第 5天 (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和第 10天艾司唑仑组的减分值分别为 (0 5 1± 0 89)分及 (0 6 2± 0 97)分 ;咪达唑仑组分别为 (0 80± 0 88)分及 (0 89± 0 84)分 ;后者的残留镇静作用较轻。试验期间少数患者出现头晕、疲乏、无力等轻度不良反应 ,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咪达唑仑治疗失眠症的疗效与艾司唑仑相当 ,残留镇静作用较轻 ,不良反应轻微 ,安全。
姜佐宁李文标黄淑贞秦英绂
关键词:失眠症咪达唑仑艾司唑仑双盲试验
精神分裂症病人的外周血免疫学参数被引量:1
1998年
为探讨不同亚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免疫功能状态,对41例病人(Ⅰ型21人、Ⅱ型20人)T细胞亚群、NK细胞CD56的表达、白细胞介素4(IL—4)及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进行检测,并以15例健康人为对照。结果显示,Ⅰ型患者CD3+、CD4+细胞数、CD4/CD8比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P<0.05,P<0.01),CD56+细胞数、sIL—2R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P<0.05);Ⅱ型患者CD8+细胞数明显升高(P<0.01),CD4/CD8比值下降(P<0.01),而CD56+、CD3+、CD4+、IL—4、sIL—2R与正常人无显著差别,两型精神分裂症病人血IL—4与对照组比无显著性差异。提示: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细胞免疫功能改变,而这种免疫功能改变与精神分裂症的分型有关。
程宇航谢家康陈学诗凌四海徐敏杰翁永振秦英绂陈建生黄淑贞刘瑞玫
关键词:T细胞亚群精神分裂症SIL-2R
丁二酸洛沙平与盐酸氯丙嗪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比较被引量:20
1997年
用随机双盲双模拟法比较了国产丁二酸洛沙平与盐酸氯丙嗪治疗205例精神分裂症的研究结果。洛沙平组104例,氯丙嗪组101例,疗程8周。结果显示:两组疗效相似,有效率均为89.1%,洛沙平组显效率61.4%,氯丙嗪显效率49.5%。洛沙平作用起效快且持久,对青春型的BPRS总分减分率与氯丙嗪组有显著的差异(P<0.05)。两组副作用基本相似。洛沙平的主要副反应有静坐不能、便秘、震颤、出汗,个别病例有心电图STT段的改变及癫痫大发作。
黄淑贞秦英绂王渌生王渌生马崔郑洪波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丁二酸洛沙平盐酸氯丙嗪药物疗法
HPLC法测定氯氮平和三环类抗抑郁药及其去甲基代谢产物的血清浓度被引量:8
1999年
本文报道了一种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可同时测定氯氮平、去甲氯氮平、多塞平、去甲多塞平、阿米替林和去甲替林的血清浓度。本法选用IntersilODS -3柱为固定相 ,甲醇、乙腈和正丁胺 -冰醋酸缓冲液的混合液(5:35:60)为流动相 ,去甲米帕明为内标 ,紫外检测波长254nm。1ml待测血清加内标后 ,经0.5ml1mol·L -1NaOH碱化 ,加重蒸乙醚4ml提取 ,再用1ml0.2mol·L -1HCl反提取 ,最后经1ml2mol·L-1 NaOH碱化后用4ml重蒸乙醚提取 ,氮气吹干 ,流动相重组后进样分析。本法对各被测物的最低检测限在3~10ng之间 ,最低检测浓度在6~16μg·L-1 之间 ,提取回收率在65 %~81 %之间 ,批内和批间变异系数均小于10 % ,线性范围至少在25~800μg·L-1 之间。本法不受常用精神药物及其它药物的干扰 ,并已用于临床治疗药物监测工作和研究工作。
李文标秦英绂翟屹民郭桂欣徐敏洁
关键词:氯氮平三环类抗抑郁药血药浓度
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剂量与血浓的相关性及性别差异被引量:2
1999年
目的:了解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用药剂量与血浓的相关性及其性别差异.方法: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考察氯氮平用药剂量与血清氯氮平浓度的相关性.比较不同性别患者的氯氮平剂量、血浓及浓度剂量比的差异.结果:氯氮平血清浓度与剂量呈正相关(r=0.33,n=3 172,P<0.01),浓度剂量比变异系数达77%;女性患者的浓度剂量比显著高于男性(P<0.01),女性用药剂量低于男性,但血浓显著高于男性(P<0.01);使用常规剂量的患者中约半数血浓低于300ng/ml.结论:氯氮平血清浓度个体差异大,女性患者血浓高于男性.
翟屹民秦英绂李文标王传跃郭桂欣
关键词:氯氮平精神分裂症血药浓度性别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清氯氮平浓度被引量:10
1995年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清氯氮平浓度北京安定医院100088秦英绂,翟屹民,张素琴,李文标,郭桂欣氯氮平(clozapine)属苯二氮杂类抗精神病药物,在人体内吸收迅速,分布广泛,消除半衰期为6~30h[1]其剂量与血药浓度直接相关,而氯氮平血药浓度与...
秦英绂翟屹民张素琴李文标郭桂欣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氯氮平血清
氟西汀治疗抑郁症的多中心开放性对照研究被引量:47
1997年
为观察进口氟西汀(百忧解)对中国抑郁症病人的疗效和不良反应,进行了多中心开放性对照研究,对照药物为阿米替林。共110例,其中氟西汀治疗59例,阿米替林治疗51例。年龄19~64岁,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统计手册第3版修订版抑郁症诊断标准,Hamilton抑郁量表(HAMD,21项)≥18分,疗程6周。予临床疗效评定和HAMD、临床总体评定量表、副反应量表评定。结果显示,氟西汀抗抑郁疗效肯定,显效率(83.0%)与阿米替林相近,见效时间2~4周,不良反应明显低于阿米替林。提示氟西汀治疗抑郁症有效、安全。
施慎逊张明园陆峥方贻儒方贻儒盛尤荣杨晓敏田运华盛尤荣黄淑珍肖泽萍陈国强许行建张晋碚
关键词:抑郁症氟西汀药物疗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中常用精神病治疗药物被引量:12
1997年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氟哌啶醇、氯氮平、阿普唑仑、丙咪嗪、阿米替林、氯丙嗪、泰尔登、氟奋乃静、地西泮等9种常用精神病治疗药物过量中毒进行定量分析。标本经一步液-液提取后,在C8柱上进行分离,流动相为甲醇-乙腈-水,紫外检测波长为254nm,9种药物在17min内即可实现良好分离,线性范围为0.5~16μg/ml,绝对回收率为76.8%~93.3%,最低检测浓度为0.1~0.4μg/ml,日内和日间精密度小于7.5%。本法具有简便灵敏、快速准确的优点,适合于临床检测。
翟屹民秦英绂徐敏洁李文标郭桂欣
关键词:抗精神病药药物中毒血药浓度高效液相色谱
国产奎硫平与氯丙嗪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多中心双盲对照研究被引量:56
2001年
目的 验证奎硫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 2 2 1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奎硫平组 ( 1 1 4例 )和氯丙嗪组 ( 1 0 7例 ) ,进行多中心双盲双模拟对照研究 ,两药治疗剂量均为 2 0 0~ 80 0mg d ,疗程 8周。疗效指标包括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 (PANSS)、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临床总体印象量表 (CGI)。不良反应指标为不良反应量表 (TESS)及有关实验室检查。结果治疗结束时 ,两组PANSS和BPRS评分较入组时均显著减低 (P <0 0 1 ) ;PANSS减分率 :奎硫平组为( 65 9± 2 7 8) % ,氯丙嗪组为 ( 66 5± 2 6 4 ) % ;临床总有效率 :奎硫平组 68 1 % ,氯丙嗪组 69 6% ;两组疗效差异无显著性。奎硫平组的不良反应较氯丙嗪组少 ,其中活动减少、震颤、扭转痉挛、静坐不能、口干、视物模糊、便秘、头晕的发生率显著少于氯丙嗪组 (P <0 0 1或 0 0 5)。结论 国产奎硫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与氯丙嗪相似 ,某些不良反应较氯丙嗪轻而少 ;是一种有效、耐受性好的抗精神病药。
陈晋东赵靖平李乐华陈远光陈晓岗黄继忠张鸿燕周沫谢世平文启琴张铁林宫玉祥秦英绂范洪玉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氯丙嗪奎硫平双盲试验
奈莫必利与氟哌啶醇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对照研究被引量:2
1999年
目的 评价奈莫必利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和副反应。方法 对130 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应用奈莫必利(67 例) 与氟哌啶醇(63 例) 进行对照治疗,疗程8 周。采用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 、阴性症状量表(SANS)、临床总体印象量表(CGI) 及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副反应。结果 奈莫必利与氟哌啶醇的疗效相似( P>0-05)。奈莫必利与氟哌啶醇的显效率和有效率差异无显著性( P>0-05)。治疗第6 周末BPRS量表的活力缺乏因子减分率两组差异有显著性( P< 0-05)。SANS量表的“语量缺乏”和“娱乐的兴致和活动减少”两项的改善率两药差异有显著性( P<0-05) 。副反应两药相似,奈莫必利的主要副反应为震颤、静坐不能、肌强直、口干和便秘。结论 奈莫必利治疗精神分裂症有效,副反应与氟哌啶醇相似。奈莫必利可能更适用于慢性或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
黄淑贞姜佐宁秦英绂侯也之江伦郭俊花王建勤史金玲王玉华周宝林刘连清刘正印贺佳丽王秀玲陈建生盛利霞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氟哌啶醇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