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祝洁

作品数:13 被引量:14H指数:2
供职机构:华中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新闻
  • 2篇地震
  • 2篇电视
  • 2篇灾害
  • 2篇自然灾害
  • 2篇汶川地震
  • 2篇媒体
  • 1篇大众
  • 1篇大众媒体
  • 1篇带给
  • 1篇电视市场
  • 1篇电视新闻
  • 1篇新闻框架
  • 1篇新闻联播
  • 1篇选题策划
  • 1篇舆论
  • 1篇舆论引导
  • 1篇人民网
  • 1篇声音
  • 1篇图书

机构

  • 5篇华中师范大学

作者

  • 5篇祝洁
  • 1篇周莉

传媒

  • 3篇新闻世界
  • 1篇采写编

年份

  • 1篇2014
  • 4篇2013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电视新闻的人本化趋势——以《新闻联播》的报道为例被引量:1
2013年
在我国电视界正在经历变革的大背景下,电视媒体逐渐开始以普通人为主角,以普通人的情感为核心,感动着普通人的感动。本文试以《新闻联播》于2012年下半年一系列"海采式"报道为分析切入点,进一步探讨导致我国电视新闻人本化趋势的深层原因。
祝洁
关键词:人本意识
《中国好声音》带给电视市场的若干启示被引量:2
2013年
2012年,浙江卫视推出《中国好声音》,此后节目收视率一路小跑"破4",广告收入成倍增长。本文通过分析《中国好声音》取得成功的原因,以期给曾一度低迷的电视音乐选秀节目市场若干启示。
祝洁
关键词:电视市场本土化
“汶川地震”恢复期的新闻框架分析——以“人民网”专题报道为例被引量:1
2013年
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里氏8.0级特大地震,这次地震“不仅是一次百年不遇的实实在在的重大自然灾害和人间灾难,也是21世纪中国发生的一次罕见的现代媒体事件”。如今,汶川地震已经过去四年,比起灾难爆发期的轰轰烈烈,灾难恢复期是一个持续的、渐变的过程,大众媒体的角色和报道内容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本文关注2009年以来,“人民网”策划的汶川地震的周年专题报道,采用内容分析的方法对其新闻框架进行分析,探讨媒体框架形成和变化的动态过程,从而透析当前自然灾害恢复期的大众传播媒介反应机制,这样做一方面能够可以提升媒体灾难报道的层次,进而促使媒体更理性、全面地承担社会责任,另一方面也能够为政府在今后应对类似危机事件时提供行动指南。
周莉祝洁
关键词:汶川地震人民网新闻重大自然灾害媒体事件
“汶川地震”恢复期大众媒体的新闻框架分析(2009-2013)
幅员辽阔的中国自然灾害频发,数以亿计的人口生活其中,导致我国的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特别是近几年来,“汶川地震”、“玉树地震”、“雅安地震”等一系列的自然灾害给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影响。2008年5月12日发生在四...
祝洁
关键词:自然灾害大众媒体新闻框架恢复重建舆论引导
文献传递
儿童图书选题策划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被引量:3
2013年
儿童图书作为图书出版的一个重要板块,其选题策划的创新和多样化市场化是出版成功的保障。如今的儿童图书在选题策划方面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试图探讨儿童类图书在选题策划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关的对策。
祝洁
关键词:儿童图书选题策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