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石爱荣

作品数:55 被引量:137H指数:8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医学部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华医学基金会基金中国科学院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4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7篇医药卫生
  • 11篇生物学

主题

  • 28篇胰岛
  • 27篇组织化学
  • 26篇免疫
  • 25篇细胞
  • 21篇免疫组织
  • 20篇免疫组织化学
  • 17篇胃溃疡
  • 17篇溃疡
  • 16篇实验性胃溃疡
  • 13篇组织化学研究
  • 12篇淀粉样
  • 12篇胰岛淀粉样多...
  • 11篇发育期
  • 11篇发育期间
  • 10篇胃肠
  • 10篇免疫组织化学...
  • 9篇粘膜
  • 8篇胰岛素
  • 8篇自愈期间
  • 8篇胃窦

机构

  • 51篇北京医科大学
  • 10篇贵阳医学院
  • 7篇张家口医学院
  • 4篇潍坊医学院
  • 3篇北京大学
  • 2篇兰州医学院
  • 2篇青岛医学院
  • 1篇山东省青岛疗...

作者

  • 55篇石爱荣
  • 16篇梁文妹
  • 14篇李占淳
  • 12篇黄岩
  • 5篇苏宇华
  • 5篇崔铮
  • 5篇周济远
  • 5篇刘鼎新
  • 3篇吴梅
  • 3篇潘秀芳
  • 2篇李枫
  • 2篇黄岩
  • 1篇何素云
  • 1篇王先荣
  • 1篇黄岩
  • 1篇董静霞
  • 1篇于善良
  • 1篇陈东明
  • 1篇穆金秀
  • 1篇张叔行

传媒

  • 32篇解剖学报
  • 6篇北京医科大学...
  • 5篇解剖科学进展
  • 3篇中国组织化学...
  • 2篇世界华人消化...
  • 2篇解剖学杂志
  • 2篇青岛医学院学...
  • 1篇医学研究通讯
  • 1篇张家口医学院...

年份

  • 1篇2007
  • 1篇2005
  • 1篇2001
  • 3篇2000
  • 4篇1999
  • 4篇1998
  • 2篇1997
  • 3篇1996
  • 6篇1995
  • 7篇1994
  • 2篇1993
  • 2篇1992
  • 1篇1991
  • 3篇1990
  • 1篇1989
  • 6篇1988
  • 5篇1987
  • 2篇1986
  • 1篇1980
5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大鼠实验性胃溃疡期间胃泌素细胞的免疫组织化学与放射自显影相结合的研究
1986年
本实验使用PAP法与离体培养放射自显影术相结合的方式,研究实验性胃溃疡期间幽门窦胃泌素(G)细胞的标记指数及G细胞数目的变化,以便进一步了解G细胞在自身抗病过程中的作用。用成年雄性大鼠16只,分为溃疡组和对照组,后者又分为盐水模拟手术组和正常组。
周济远石爱荣刘鼎新
关键词:实验性胃溃疡胃泌素细胞数
胰岛淀粉样多肽与胰岛素在胎鼠胰腺共存的免疫组织化学研究被引量:9
1996年
用免疫组织化学PAP法,对第14~21d大鼠胚胎胰腺IAPP和Ins-IR细胞进行定位研究。结果显示,胚胎第14d胰腺内可见少数散在的Ins-IR细胞,未见IAPP-IR细胞;自胚胎第16d始,可见IAPP-IR细胞。经邻片比较证明,IAPP与Ins共存于胰岛B细胞内;随胎龄增长,IAPP和Ins-IR细胞相伴发育;同时在胰导管上皮细胞之间,出观察到共存的IAPP和Ins-IR细胞。本文还初步讨论了IAPP与Ins在大鼠胚胎胰腺内共存的生物学意义。
李占淳梁文妹石爱荣
关键词:胰岛淀粉样多肽胰岛素免疫组织化学胰腺
大鼠实验性胃溃疡自愈期间胰岛素原mRNA原位杂交的形态与计量研究被引量:3
1996年
为了探讨胰岛素水平与消化道溃疡的关系,将成年雄性Wistar大鼠制成胃溃疡动物模型,用地高辛标记的pro-InscRNA探针原位杂交方法,观察大鼠实验性胃溃疡自愈期间胰岛B细胞内pro-InsmRNA的变化,并对其杂交信号进行定量分析。结果显示,在胃溃疡模型术后第6和第10d,胰岛B细胞内的杂交信号增强,表明在溃疡愈合早期pro-InsmRNA的表达量增加。结合本室以往的研究结果。
李占淳石爱荣
关键词:胰岛素原胰岛B细胞原位杂交胃溃疡
大鼠实验性胃溃疡自愈期间胰岛IAPP-IR细胞与Ins-IR细胞的形态计量研究被引量:7
1995年
用免疫组化PAP法,显示胰岛IAP-和Ins-IR细胞,观察大鼠实验性胃溃疡自愈期间胰岛IAPP-和Ins-IR细胞的形态计量变化。溃疡第4~14天,胰岛IAPP-IR细胞的面数密度明显升高,第21和28天基本恢复正常;而Ins-IR细胞的面数密度,在溃疡第6和10天显著下降,第28天基本恢复正常。提示胰岛B细胞内IAPP和Ins以不同的方式参与了溃疡自愈过程的调节。
李占淳石爱荣
关键词:胃溃疡自愈胰岛
胚胎及新生期大鼠胃肠道胰岛淀粉样多肽与生长抑素的免疫组织化学定位被引量:5
1998年
为探讨胚胎期及新生期大鼠胃肠道的胰岛淀粉样多肽(IAPP)与其他生物活性物质的关系,用免疫组织化学PAP法,在相邻切片上分别显示第15~21d大鼠胚胎及新生大鼠胃肠道的IAPP免疫反应性(IR)细胞和生长抑素(SS)IR细胞,观察了IAPP与SS在胚胎及新生大鼠胃肠道的定位分布。结果表明:第15d胚胎,胃肠道内未见IAPP-和SS-IR细胞。第17d胚胎,IAPP-与SS-IR细胞均很少,免疫染色较弱,着色较浅,免疫反应性细胞散布于分化未完全的肠上皮细胞间。胚胎19d,IAPP-和SS-IR细胞出现于胃和小肠,以十二指肠为多。胚胎第21d及新生期,胃肠道各段均可见到IAPP-和SS-IR细胞。经邻片比较证明,胚胎第19d始至新生期,十二指肠和空肠中部分IAPP-IR细胞与部分SS-IR细胞的定位相同,表明IAPP与SS在十二指肠和空肠D细胞中有共存。胃、回肠、结肠和直肠未见到IAPP与SS有细胞内共存的现象。
梁文妹石爱荣
关键词:胰岛淀粉样多肽生长抑素胃肠道胚胎
人胎阑尾IAPP-、SS-及5-HT免疫反应性细胞的免疫组织化学研究被引量:6
1998年
为了探讨胰岛淀粉样多肽(IAPP)在人胎阑尾中的个体发生及其与其他生物活性物质的关系,用免疫组织化学PAP法,对36例12~38周人胎阑尾中IAPP免疫反应性(IR)细胞、生长抑素(SS)-IR细胞和5-羟色胺(5-HT)-IR细胞进行定位研究。结果表明,胎12周,阑尾上皮中已可见到SS-IR细胞,而IAPP-及5-HT-IR细胞于14周才见到。在整个胎期,阑尾中的IAPP-及SS-IR细胞始终分散存在,数量较少;而5-HT-IR细胞数量随胎龄增长而发生变化,胎15~21周为高峰期。经邻片比较观察,未见到IAPP与SS或5-HT在同一细胞有共存现象。本研究表明,胎期阑尾的内分泌细胞已可合成IAPP、SS及5-HT。
梁文妹石爱荣何素云
关键词:胰岛淀粉样多肽阑尾
大鼠实验性胃溃疡自愈期间幽门粘膜上皮及腺细胞的组织化学和放射自显影研究
1987年
应用组织化学方法和放射自显影术相结合,观察了大鼠实验性胃溃疡术后4、6、10、21 d幽门粘膜上皮和腺细胞标记指数及粘液的组织化学、PAS反应、醛复红染色和Alcian蓝(pH 2.5)染色的变化。结果表明,实验性胃溃疡术后第6、10、21d溃疡组与对照组上皮和腺细胞标记指数相比,第21 d新生上皮和腺细胞标记指数49.05±1.41.
周济远石爱荣刘鼎新
关键词:实验性胃溃疡腺细胞粘膜上皮组织化学
应用地高辛标记的cRNA探针原位杂交检测胰岛素mRNA被引量:4
1994年
成年雄性Wistar大鼠,用地高辛标记的CRNA探针在胰腺切片上进行原位杂交,以检测胰岛B细胞胰岛素基因表达产物mRNA,同时并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显示相邻切片胰岛素免疫反应阳性细胞,进行比较。胰腺经4%多聚甲醛灌注固定,经Bouin液再固定20h,常规石蜡包埋和切片。经胰岛素CRNA探针杂交的胰腺切片中胰岛B细胞的胞质和核仁呈阳性反应,阳性信号为蓝色颗粒。瞩岛其他细胞及胰腺腺泡细胞为阴性。方法对照切片中均无阳性信号出现。经与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相邻切片比较证明,原位杂交显示的阳性细胞与胰岛素免疫反应阳性细胞相一致。本研究所用原位杂交方法简单,结果可靠,重复性好。
李占淳黄岩石爱荣
关键词:胰岛素地高辛标记探针MRNA
大鼠胚胎及生后发育时期胃肠胰胰岛淀粉样多肽的定位研究
石爱荣黄岩梁文妹李占淳
胰岛淀粉样多肽(Islet Amyloid Polypeptide , IAPP)是1986年以来Westermark等从胰岛素瘤病人的瘤组织、糖尿病猫及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病人胰岛淀粉样沉积物中分离提纯的一种多肽,是由...
关键词:
关键词:胚胎生后发育胰岛淀粉样多肽胃肠胰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病理因素
大鼠实验性胃溃疡自愈期间垂体远侧部ACTH细胞的免疫电镜研究被引量:1
1994年
用成年雄性Wistar大鼠,分为溃疡组和对照组。用免疫电镜包埋后免疫金间接法标记ACTH细胞,研究胃溃疡自愈过程中垂体远侧部ACTH细胞的超微结构变化。结果显示,在实验性胃溃疡第4d,一些ACTH细胞含少量很小的分泌颗粒,沿质膜分布。有较多的ACTH细胞胞质出现许多空泡。溃疡第6d,ACTH细胞的高尔基复合体发达,其扁囊膨大部含中等电子密度的内容物,其内可见金颗粒标记。溃疡6~10d,较多的ACTH细胞含许多分泌颗粒。溃疡第28d,ACTH细胞的超微结构基本恢复正常。本研究结果表明,在大鼠实验性胃溃疡自愈期间,垂体远侧部ACTH细胞的超微结构显示明显的变化。这些变化主要反映了ACTH细胞合成、贮存及释放激素的活动增强,提示垂体远侧部ACTH细胞参与了溃疡自愈过程的调节。
苏宇华石爱荣
关键词:ACTH细胞胃溃疡免疫电镜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