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玉麒
- 作品数:32 被引量:427H指数:11
-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行政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社会学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圈层治理: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模式创新
- 2024年
- 新时代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实践的兴起,推动了传统科层制治理模式的变革,基层治理日益显现出凸显政党整合功能的整体性变革的倾向。党建引领的圈层治理的创新模式,高度契合协同治理理念,促使多元社会治理主体的组织整合的实现,呈现出“跨圈合作、跨层联动”的圈层式治理逻辑。立足于我国基层治理的场域,B市J区形成的圈层治理模式提供了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典型案例,研究发现圈层治理模式是“组织—机制—效能”三个要素协同作用的结果。组织层面上,构建一核多元、相互嵌套的组织体系是党建引领圈层治理的基本保障;机制层面上,问题预警识别机制与任务分工派送机制是驱动组织体系有效运作的关键纽带;效能层面上,“双向考核”的绩效激励制度为圈层治理效能的发挥提供了坚实支撑。从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变革的实践取向来看,汇聚治理资源、强化党建引领、完善组织建设等是圈层治理的有益经验。
- 田玉麒陈子雄
- 关键词:多元共治
- 论协同治理的内涵、价值及发展趋向被引量:133
- 2016年
- 协同治理是全球化时代,由跨越组织、部门和空间边界的公共部门、市场组织、社会组织或个人相互协调合作,共同解决棘手公共问题的整个过程,可以从政策制定过程、构建良善关系和善治实现方式的维度对其内涵进行阐释。作为一种新型治理策略,协同治理的重要价值在于能够通过鼓励公民参与使新兴民主得以巩固、衰退型民主能够复兴,并通过多元协同提升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的供给质量。协同治理是对现实治理难题的回应,在产生、达成与运行的不同阶段表现出特有的实践取向;而作为新兴研究领域的协同治理在理论探讨还落后于实践,需要在内涵的本质属性、利益相关者的相互关系以及运行机制的内在机理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
- 张贤明田玉麒
- 关键词:协同治理民主巩固公民参与民生改善
-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协同治理的生成逻辑与实践机理被引量:22
- 2020年
-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人类走向现代化进程中的潜在风险和威胁,具有不确定性、复杂性、扩散性和跨域性等特点,需要政府、市场、社会和公众等多元主体协同治理。本文基于协同治理的理论视角,分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治理之道。文章认为,基于权威引导的纵向协同、基于利益共容的横向协同、基于责任共担的内外协同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协同治理的生成路径,信息识别与共享、资源整合与分配、行动贯彻与执行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协同治理的实践机理。
- 田玉麒张贤明
- 关键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协同治理
- “乡政”与“村治”的博弈过程及其关系调适
- 2010年
- 20世纪80年代,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和政社合一、高度集权的人民公社解体,"乡政村治"成为中国乡村社会治理的基本形式,即国家在乡镇设立基层政权,行使国家行政管理职能,但不直接具体管理基层社会事务;在乡镇以下的村设立村民自治组织即村民委员会,依法办理与村民利益相关的村内事务。"乡政村治"格局的形成,是乡村治理的一种新探索,二者应该形成一种优势互补,在各自管理职责之内,形成推动乡村治理不断前进的良性互动。然而,"乡政"和"村治"却形成了一种博弈,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每每产生不协调乃至冲突,阻碍了基层民主的发展和乡村的有效治理。通过分析乡政和村治争取控制和自治的动态过程,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理顺"乡政"与"村治"关系。
- 田玉麒孙衍彬
- 关键词:乡政村治自治
- 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体系建设研究——生成逻辑、复合结构与优化路径
- 2024年
- “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是新时代党的建设的理论标识和实践指向,意味着全面从严治党转向系统集成、协同高效的新阶段,朝着制度化、体系化方向发展。全面从严治党体系是与新时代党的建设理论一脉相承而又深化发展的结果,遵循着目标导向与问题导向相统一的实践逻辑,体现为从管党治党到全面从严治党的制度变革。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和动态系统,全面从严治党体系体现为静态构成要素和动态运行机制的复合,由此形成完整的结构。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必须坚持系统性、整体性思维,坚持涵盖全领域内容、覆盖全层次对象、确立全过程责任和贯通全局性制度。
- 田玉麒
- 关键词:党的建设自我革命
- 跨域生态环境协同治理: 何以可能与何以可为被引量:45
- 2020年
- 跨域生态环境问题通常发生在不同行政区域之间,兼具了一般环境问题的共性特征,同时表现出自身的独特性,致使传统的属地管理模式效率较低,亟须寻求新的治理方式。协同治理作为新兴的治理模式,契合了跨域生态环境治理的要求,能够发挥协调各方、平衡价值的功能,有助于促进利益相关者的共同理解和内部合法性。因此,将协同治理嵌入跨域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过程,具有必要性和可能性。为促成跨域生态环境协同治理,需要就理念、法律、组织和制度等路径进行探索。
- 田玉麒陈果
- 关键词:生态环境协同治理利益相关者
- 明礼定制:“道德治腐”与“制度治腐”的机理阐释及路径之辩被引量:2
- 2015年
- 当前制度治腐进入集中建设时期和全面巩固阶段,有关制度建设在预防和惩治腐败中根本作用的认识不断深化,但围绕具体治腐路径的选择始终存在较大分歧。道德治腐与制度治腐既是腐败治理的理论观点和分析框架,同时也是预防和惩治腐败的重要途径,其内在分歧和争论焦点主要集中在腐败现象发生的根源、道德建设与制度建设的优先性、两者在腐败治理中的有效性这三个方面。基于腐败治理的视角具体考察道德与制度的关系定位,辨析道德治腐与制度治腐的机理与张力,不仅可以揭示其相互补充和相互促进的关系,还有助于对预防和惩治腐败体系建设进行有所兼顾和有所侧重的整体性审视。
- 马雪松田玉麒
- 关键词:腐败治理
- 转型期农村宗族势力复兴原因探析被引量:1
- 2010年
- 本文试图从主观因素和外部条件两个方面分析现代化过程中宗族势力得以抬头的原因,以期正本清源,从源头上找出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对农村宗族势力进行规范约束。
- 田玉麒
- 关键词:宗族势力
- 农村宗族势力的时代变迁对村民自治的影响——以山东省临沂市河湾村为个案被引量:4
- 2010年
- 以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先导的改革浪潮将中国农村带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变革时期,由此乡村治理开始了各种各样的改革与创新。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村民自治成为农村治理的基本模式和主要途径。因国家政权只延伸到乡镇一级,形成了"乡政村治"的治理格局,使国家基层政权对农村的控制力减弱,导致农村出现了政治真空。加之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农村宗族势力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恢复和发展,成为影响村民自治的重要因素。本文旨在探究宗族势力的时代变迁对村民自治的影响,以确立对待新时期宗族势力的正确态度。
- 刘雪华田玉麒
- 关键词:宗族势力村民自治
- 论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四个维度被引量:14
- 2014年
- 当下中国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需要特别重视共识凝聚能力、制度构建能力、科学发展能力与改革创新能力,即以凝聚共识能力为基础,凝聚对国家民族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共识以及对改革开放的共识;以制度构建能力为保障,通过发展和完善民主提升制度体系的合法性和认同度,通过发展和完善法治提升制度体系的权威性和执行力,通过注重制度的整体性、系统性和协调性提升制度体系的科学性和运行效能;以科学发展能力为牵引,全面协调地发展,以人为本地发展,求真务实地发展;以改革创新能力为抓手,促进全面深化改革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 张贤明田玉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