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依努
- 作品数:20 被引量:29H指数:3
- 供职机构: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新疆维吾尔族剥脱综合征患者LOXL1基因编码区位点多态性研究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研究新疆维吾尔族人群中剥脱综合征(exfoliation syndrome,XFS)患者类赖氨酰氧化酶l(lysyl oxidase-like 1,LOXL1)基因编码区位点的多态性。方法选取152例维吾尔族XFS患者作为病例组和228名维吾尔族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抽取患者和健康对照组外周血2 m L,用im LDRTM多重SNP分型试剂盒对380个样本进行3个SNPs位点分型,对比分析病例组和对照组每个SNP位点的等位基因、基因型和单倍体多态性的差异。结果病例组的rs1048661:等位基因G与基因型GG频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为发病的危险因素[OR(95%CI):2.24(1.56~3.23)],OR(95%CI):2.51(1.63~3.89)];病例组的rs3825942:等位基因G与基因型GG频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为发病的危险因素[OR(95%CI):4.60(2.56~8.28),OR(95%CI):6.17(3.22~11.84)]。病例组的rs2165241:等位基因T与基因型TT的频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为发病的危险因素[OR(95%CI):2.18(1.61~2.94),OR(95%CI):2.77(1.62~4.74)]。3个位点组成的单倍型G-G-T与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OR(95%CI):2.20(1.63~2.96),P〈0.05]。结论 LOXL1基因编码区的rs1048661、rs3825942、rs2165241位点与维吾尔族人群中XFS的发病密切相关。
- 杨梦婷郭梦颖玛依努陈雪艺
- 关键词:剥脱综合征维吾尔族
- 角膜内皮细胞形态异常白内障患者超声乳化吸除手术的临床观察被引量:6
- 2021年
- 目的:观察角膜内皮形态异常白内障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术的安全性及手术效果。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对2018-01/2020-01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确诊为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角膜内皮细胞密度(CD)>2000cell/mm^(2),但形态异常的72例90眼作为病例组,以形态正常的120例158眼作为对照组,分别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IOL植入术,检测术前、术后1wk,1、3mo时CD、细胞面积变异系数(CV)、角膜内皮六角形细胞百分比(HEX)、中央角膜厚度(CT)的变化,分析两组间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CD、CV、HEX、CT术后1wk,1mo比较均有差异,而术后3mo两组间CD、HEX有差异,而CV、CT无差异。结论:CD正常而形态异常的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吸除联合IOL植入术后角膜内皮损伤程度更重,术前应充分重视,术中同样需要保护角膜内皮,谨慎操作。
- 迪力夏提·卡的尔玛依努
- 关键词:白内障超声乳化
- LOXL1基因启动子区单核苷酸多态性与维吾尔族剥脱综合征发病的关联性研究被引量:1
- 2015年
- 背景 剥脱综合征(XFS)是一种细胞外基质异常聚集的系统性疾病.研究证实,位于赖氨酰氧化酶样1(LOXL1)基因第一外显子区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位点与XFS发病有一定关联,但这些研究在不同种族、国家和地区间结果并不一致.目的 探讨新疆维吾尔族人群中LOXL1基因启动子区SNPs与XFS发病的关联性.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于2014年1-8月收集新疆地区维吾尔族无亲缘关系的152例XFS患者为XFS组,收集同期民族和性别匹配的228名眼部正常者为对照组.采集所有受检者外周血各5 ml并提取DNA,选取LOXL1基因启动子区rs12914489、rs4886467、rs4558370、rs4461027、rs4886761、rs 16958477共6个SNPs位点,利用PCR-连接酶检测反应(LDR)法对各SNPs位点进行基因分型,采用x2检验分析等位基因频率及基因型频率分布,并计算比值比(OR)值及95%可信区间(CI).结果 本研究中对照组rs12914489位点偏离Hardy-Weinberg平衡(HWE) (P=0.033),rs4886467、rs4558370、rs4461027、rs4886761、rs16958477位点均符合HWE.XFS组rs4886467等位基因G和基因型GG频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为保护因素(OR=0.54,95%CI:0.40 ~0.74,P=0.000;OR=0.51,95% CI:0.33~0.78,P=0.001);XFS组rs4558370等位基因G和基因型GG频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二者是发病危险因素(0R=1.96,95%CI:1.23 ~3.11,P=0.004;OR=2.18,95%CI:1.31 ~3.64,P=0.002);XFS组rs4461027等位基因C和基因型CC频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二者是发病的危险因素(OR=2.25,95% CI:1.67 ~3.04,P=0.000;OR=3.06,95%CI:1.89~4.96,P=0.000);XFS组rs4886761等位基因T和基因型TT频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二者是发病危险因素(OR=2.44,95% CI:1.79~3.33,P=0.000;OR=3.02,95%CI:1.63~5.60,P=0.000);XFS组rs16958477位点等位基因C和�
- 郭梦颖杨梦婷玛依努张明媚陈雪艺
- 关键词:剥脱综合征
- 新疆汉族和维吾尔族糖调节受损人群胰岛素分泌及其功能的比较研究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比较新疆地区汉族和维吾尔(维)族人群空腹血糖受损(IFG)、糖耐量减低(IGT)及混合性糖调节受损(CGI,IFG/IGT)阶段胰岛素分泌及其功能。方法2007—2008年在新疆部分地区采用多中心横断面调查(中国第三次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共计2203名研究对象(汉族1118人,维族1085人)行口服75g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用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评估胰岛素抵抗,胰岛D细胞功能指数(HOMA.13)评估基础胰岛素分泌,OGTT中空腹和30min胰岛素、血糖差值的比值(A130/AG30)评价胰岛素早相分泌,A130/AG30/HOMA.IR评估葡萄糖处置指数(DI)。结果腰围、体重指数、血脂水平、0及120min胰岛素值在汉维两民族不同糖代谢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糖调节正常(NGT)、IFG、CGI组,维族人群的腰围要显著高于汉族(P〈0.01)。在NGT、IFG、IGT组,汉族人群的120min血清胰岛素水平则显著高于维族(P〈0.01)。汉族人群的HOMA—IR、HOMA-13在不同糖代谢组均显著高于维族(P〈0.01)。A130/AG30、DI在两民族不同糖代谢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汉族人群较维族在糖调节受损阶段有显著的胰岛素抵抗,同时存在胰岛β细胞代偿性分泌以维持血糖水平。
- 王燕马艳荣李素丽玛依努吴岚赵力敏宋向欣葛家璞徐焱成
- 关键词:糖调节受损胰岛素
- 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合并骨质疏松一例
- 2013年
- 患者女性,69岁,以口干、多饮、多尿8年,心慌、胸闷1d于2012年6月7日人院。患者8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口干、多饮、多尿,后体检发现血糖高,经我院诊断为2型糖尿病,服用药物治疗控制血糖。2年前因血糖控制不佳开始使用胰岛素降糖,一直使用门冬30笔芯皮下注射降糖,
- 王燕韩莉玛依努王新玲
- 关键词:骨质疏松
- 新疆库车县人民医院眼科门诊患者眼病构成情况调查被引量:3
- 2018年
- 目的了解库车县人民医院眼科门诊病人的眼病构成情况。方法对库车县人民医院眼科门诊一年就诊的15011例病人按照疾病分类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6年3月1日—2017年3月31日共诊断各种眼科病人15011例,其中女性患者为7654例,占50.99%;男性患者为7357例,占49.01%。眼病构成显示:白内障1866例(12.43%),青光眼1347例(8.97%),剥脱综合征446例(2.97%),眼外伤568例(3.78%),结膜疾病3156例(21.02%),眼睑疾病467例(3.11%),视网膜疾病1369例(9.12%),角膜疾病1263例(8.42%),屈光不正3021例(20.13%),葡萄膜疾病353例(2.35%),视神经疾病249例(1.66%),术后复诊247例(1.65%),健康检查153例(1.02%),其他疾病(眼眶疾病、眼肌疾病、泪器疾病)506例(3.37%)。性别对疾病构成的影响:眼睑疾病、角膜疾病及其他疾病在男女性别之间无显著性差异,女性白内障发生率高于男性,视网膜疾病、角膜病、屈光不正等疾病在男性中较为多见,而青光眼、结膜疾病、视神经疾病、葡萄膜疾病在女性患者中多见,统计学分析均有显著差异性。结论本研究显示结膜疾病和屈光不正是眼科门诊最常见的疾病,其次是白内障、视网膜疾病、青光眼和角膜病,女性的眼病防治意识较男性强烈。
- 玛依努李芳杨彪张宏
- 关键词:门诊病人眼病构成比
- 应用诺和锐30对新疆地区初诊的维吾尔族2型糖尿病患者强化治疗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
- 2008年
- 玛依努努荣古丽吾甫尔江
- 关键词:维吾尔族诺和锐30餐后2小时血糖
- 超声评价新疆地区维吾尔族2型糖尿病患者颈部血管病变于下肢血管病变的相关性
- 2008年
-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病情于颈部血管病变行常规超声检查于下肢血管病变的相关性。方法:对临床确诊的226例住院的维吾尔族2型糖尿病患者行常规超声检查观察颈部血管病变于下肢血管病变,观察血管内膜有无毛糙、斑块,血管腔有无狭窄或闭塞。二者之间有无相关性。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颈部血管及下肢血管内膜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合并高脂血症和高血压的患者改变尤为明显,二者之间存在明显相关性。结论:新疆地区维吾尔族2型糖尿病患者颈部血管病变与下肢血管病变有明显的的相关性,而且病变程度于病情有明显相关性。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颈部血管病变于下肢血管病变可评估2型糖尿病的病情及预后,对早期诊断、预防及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帕丽旦玛依努
- 关键词:2型糖尿病动脉硬化
- 新疆维吾尔族40岁及以上白内障人群眼生物学参数的研究
- 2021年
- 目的了解新疆维吾尔族白内障人群眼生物学参数分布,比较男、女白内障人群眼生物学参数的差异。方法分析2017年1月~2019年10月在新疆爱尔阿迪娅眼科医院检查眼部的≥40岁维吾尔族白内障人群的26742眼,使用IOL Master进行眼轴长度、角膜平均曲率半径、前房深度及白对白距离测量,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首次获得新疆维吾尔族≥40岁白内障人群眼部生物学参数值:眼轴长度为(23.55±1.75)mm,角膜曲率半径为(7.77±0.29)mm,前房深度为(3.16±0.46)mm,白对白间距为(11.79±0.47)mm,并且男、女性别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眼轴长度:t=10.51,P<0.001;角膜曲率半径:t=30.81,P<0.001;前房深度:t=11.4,P<0.001;白对白间距:t=17.38,P<0.001)。结论新疆维吾尔族≥40岁白内障人群,眼轴长度较常值(24 mm)短,角膜曲率半径与正常值(7.8mm)持平,前房深度、白对白间距较正常值(2.5 mm,11.5mm)大,其中女性相对于男性眼轴较短、角膜平均曲率半径较小、前房深度较浅、白对白间距较短。
- 祖丽皮娅玛依努帕尔合提·木合买提买热木尼沙·阿布来提阿迪娅·阿西木
- 关键词:维吾尔族白内障
- 甲钴胺联合胰激肽原酶肠溶片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158例临床观察
- 2008年
- 玛依努努荣古丽吾甫尔江
- 关键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胰激肽原酶肠溶片甲钴胺腱反射减弱或消失世界卫生组织